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中华联邦的弯道超车

兰芳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中华联邦的弯道超车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整套逻辑是赵学宁带着文化部和教育部的高手们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整理出来的一整套完整的说法。

这套说法基本上囊括了整个赵学宁想要在欧洲宣扬的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顺着欧洲人的想法,把中华文明塑造为从始至终都一直在追求共和追求自由的文明,彻底占据共和制度的制高点,站在引领人类进入下一个时代的制高点,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成为大家的榜样。

如此,进一步把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塑造起来,往所有欧洲人的脑袋里打上思想钢印,让他们提到中华文明就立刻想起两个字——优秀!

对于带英的整個行动的铺开到现在为止也只是开了个头。

首先是把那些餐饮业的厨师们给派了过去,在伦敦开始开设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各式中餐馆,然后就是去搞一个酒类博览会和服装博览会,也去英国搞一搞产业调研。

针对这些轻工业和民用企业的调研还是其次,关于英国整个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的调研,中华联邦这边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就和赵学宁之前所想到的一样,带英现在的支柱产业是纺织工业,工业革命最开始爆发也就是爆发在了纺织产业上。

在鸦片战争前后,借着中华的衰落和带英在印度的突破性进展,带英开始用自己的机织布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抢占市场。

不仅在本国内完全占据了市场,带英的布匹也在欧洲范围内倾销,在印度和其他的殖民地也是大规模倾销。

在其他的地方倾销完成之后,他们才把目标放到了中国,通过条约逼迫带清政府打开了国门,然后利用他们生产方面的优势还有成本上面的优势,很快就把当时带清国内以手工生产为主的本土的纺织产业打了个稀巴烂。

物美价廉的带英纺织产品快速席卷了古老的中国,这是当时带英搞倾销和经济侵略的重要排头兵。

也由此,带英的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本积累也快速增长,虹吸全世界的财富进入伦敦,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展。

最终促成了带英第三世界帝国的壮观景象。

就财政部副总长钱益多领衔的中华联邦经济考察团队所目睹到的事实来看,带英国内的纺织工业确实比较发达,规模也好,生产技术和流程也好,产量也好,都相当不错。

当然,他们的这个规模不能和中华联邦已经进入工业体系当中的纺织产业相提并论,但是带英的这个纺织产业也属于一只脚已经跨入了工业时代。

他们也是更多的使用机器而非人力,利用机器的改进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量工人聚集在工厂里集中生产,方式方法和中华联邦很是相似。

不过钱益多很快发现,带英纺织工业的强盛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所带来的,人力成本方面也是一个重大因素。

通过对背景的了解,钱益多得知带英有数百年的“羊吃人”的传统,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峻。

政府甚至还规定失地农民不准流浪乞讨,必须要有工作,否则就是犯法。

这就等于帮助工厂主们把大量的失地农民赶到他们的工厂当中去工作。

这些失地农民没有任何议价权,极其廉价,用少的可怜的报酬换一口饭吃,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产值则大部分都成为了资本家口袋里沉甸甸的英镑。

钱益多等人更发现了带英工人们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糟糕,没有任何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的保障。

不仅收入低廉,什么福利都没有,连每日的工作时间都要高达十几个小时。

他们走访多个纺织工厂,发现了大部分工厂工人们的工作时间都超过十四个小时,甚至还有每日工作十八个小时的极端案例。

那个十八小时工作制度的纺织工厂里的工人们多是妇女和儿童,身体状况非常差劲,骨瘦如柴、脸色蜡黄,一看就是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

他们工作的地方肮脏不堪,污水横流,气味十分难闻,且厂房封闭,闷热不堪,多呆一会儿都有缺氧的感觉。

那些妇女儿童看上去年龄都不大,最小的一个孩子甚至还没有钱益多的腿长得高,但是他站在一个破箱子上和他身边的母亲一起做同样的工作,瘦小虚弱的身体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

最渗人的是,钱益多曾亲眼目睹一个小男孩儿工作着工作着就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爬起来,身边的人只是冷漠且麻木的看了一眼,就不去管他,似乎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还是身材高大、拎着鞭子的工厂管理者发现了,于是走过去踢了踢那小男孩儿,又把手伸到他的鼻子前面,然后啐了一口,让旁边两个妇女把这和个小男孩儿抬走,又换了另外一个小男孩儿到这台机器面前工作。

当钱益多等人离开这间工厂的时候,看到那个小男孩儿的尸体被丢在了工厂外头的一辆破板车上,身上的衣物都被扒光了,就那么光溜溜的躺在木板车上,一动不动,失去焦距的眼睛似乎无助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工作的如此辛苦,甚至到了丧命的程度,但是这些工人所得到的报酬仅仅能够让他们购买维持生存所需的一点点黑面包。

有些时候甚至连这么一点点的黑面包都买不到。

更让钱益多等中华联邦官员大开眼界的是,有一些工厂不会发放货币作为工资,而是会发放只能在工厂主所开设的商铺内购买食品的购物券。

在这种商铺里购买食品的价格比外面商铺的价格更贵一些,但是因为拿不到正常货币,所以工人只能忍受这种离谱的剥削。

如此凶残的剥削,使得带英纺织工厂的技术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利润率很高,工厂主们赚得盆满钵满,吃的脑满肠肥。

一边是骨瘦如柴、随时可能倒地暴毙的工人,一边是顿顿牛羊肉、葡萄酒的工厂主。

此情此景,无不让中华联邦的经济考察团队人员感到莫名的震惊与不满。

在他们的意识里,工人怎么会这么惨?怎么能这么惨?

他们当中很多都曾在兰芳公司任职,享受过兰芳公司给予正式职工的优秀福利待遇。

就算在当前的中华联邦国内,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企,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对工人的福利待遇相当重视,以至于中华联邦国内普遍的共识就是工人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职业。

中华联邦的工厂里,工人们的生活是很幸福的,每天都有充分的食物和休息的时间,还有很多福利,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倒地暴毙的情况。

更遑论让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进厂打工。

这简直是丧尽天良啊!

在国内,能进工厂工作都算是一件好事,很多农民家里劳动力过剩,都会想方设法给安排到工厂里做工,有些本地没有工厂,干脆跑到外地去找工厂做工,一旦进了厂,生活就有着落了。

吃饱喝足那是基础条件。

这样看来,与带英的工人比起来,中华联邦的工人们简直生活在天堂。

于是钱益多等人对带英的工厂管理嗤之以鼻,十分不满,这让带英随员感到莫名的疑惑。

怎么了?

这群中国人看到如此辉煌、高效率的生产工厂之后好像很不开心?

钱益多等人带回来的消息让赵学宁知道中华联邦的人力资源并不便宜,在用人成本方面是远超带英的。

但是因为生产的集约化效应和更低的交通运输成本,以及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中华联邦的纺织产品在价格上完全可以和带英的血泪产品打擂台。

质量和价格都不怵,出货量也可以保证,就算正面对抗,赵学宁也有充分的信心把带英的纺织产业给打垮。

该说不说,通过机器生产、压低工人待遇等等方式,带英也的确是在全欧洲的范围内拥有了最先进的生产效率,所以带英的纺织产品能够销往整个欧洲也就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但是除此之外,带英的其他产业相对于中华联邦的百花齐放还是差距非常的大。

无论是服装、食品、燃料、建材、交通、钢铁、煤炭等等诸多领域,中华联邦都已经进行了大工业规划,并且投入巨资在合适的地方筹办工厂、引入机器、培训工人。

中华联邦的管理者们用赵学宁所带来的非常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理念让这些工厂在当地立足,得到地方政府和民众的欢迎与认可,大大增强了中华联邦的工业生产能力。

尤其通过整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得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要是再进一步将铁路交通铺设到当地,用铁路把这些地方联合在一起,还能进一步的压低产品的成本。

这种低成本优势是带英无论如何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比得上的。

就算带英也能使用铁路降低交通成本和仓储成本,迟早在人力上的问题也会爆发出来,一个伟大的幽灵迟早要飘在带英资本家们的脑袋上,时刻准备着把绳索套上去。

中华联邦已经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以此与用人成本达成了平衡,这种体系下,人力成本虽然高,但是管理成本降低了。

带英的工厂主们需要蓄养一群身强体壮的打手,好吃好喝的养着,让他们成为威慑工人的力量。

而中华联邦的工厂则不需要。

低人力成本的优势是一颗定时炸弹,迟早要爆炸,到时候,带英就有的好看了。

而且带英真的也就是在纺织产业上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勉强能够和中华联邦打打擂台,但只要中华联邦这边在政府的支持下跟带英玩价格战,带英也绝对不是对手。

带英的纺织产品质量确实不错,但是中华联邦的纺织产品质量也很好,更兼传统意义上丝绸为主的高档纺织产品的巨大优势,赵学宁完全有信心在国际市场上把带英的纺织产品摁在地上狠狠的摩擦。

至于军工产业方面,中华联邦的军工产业之强,赵学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独步全球!

而且中华联邦现在已经开动了七支海军舰队,海军力量正在迅猛追赶带英,辅以强悍的陆地军事力量和后勤力量,现在真要和带英打总体战,赵学宁是有把握的。

虽然没有得到带英内部统计的准确的钢产量煤产量等等重要的数据,但是通过马雷克的人脉关系,从东印度公司那边也能稍微得到一些不那么准确的数据。

所以赵学宁基本上可以断定,目前带英的钢铁产量并不是中华联邦的对手,中华联邦的钢铁产量和军工产业的规模远超带英,甚至整个欧洲绑在一起也不是对手,

进一步来说,他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带英目前的工业化程度并没有中华联邦那么深入,中华联邦经由赵学宁的安排和埋头猛干,目前在工业化程度上已经将带英甩在了身后,就更不要提其他的欧陆诸国了。

欧洲大陆上的那些王权国家现在正在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号召下准备与法兰西共和国开片儿,并没有那个心思去搞什么大工业计划,也没有很多的时间能去搞什么工业革新。

当中华联邦正在用先进的工厂管理体系和工业生产体系将生产力大幅度推进的时候,欧陆诸国还在为了共和与专制的理念之争,打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尸积如山、血流成海。

赵学宁确信,中华联邦已经狠狠的抓住了那个关键的要点,那个欧洲因为拿破仑战争而无暇东顾的二十年窗口期已经被中华联邦抓住了。

中华联邦迎头猛追,已经弯道超车,走在了带英为首的欧陆诸国前面,开始全面反超。

就算现在欧陆诸国停止战争,开始发展经济和科技,赵学宁也有信心走在他们前面,不落下风。

正因如此,回首过往的时候,赵学宁才不胜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