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发!目标伦敦!

兰芳 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发!目标伦敦!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英国佬过去只是觉得古老的东方大国在中华联邦政府的治理下繁荣富庶且强大,却从未意识到他们已经在工业生产的道路上疾驰猛进。

眼下,古老的东方大国已经焕发了全新的光辉,它的半个步子已经踏入了工业时代,已经开始进行大工业集中生产了。

且既然连这种民用企业都能使用机器进行集中生产,就更别说重中之重的军工企业了。

军工企业作为国家机密,不在双方互相开放的范畴之中,所以带英经济考察团并没能目睹中华联邦的军工企业到底是何等风采。

但是从中华联邦军队的优秀战绩之中,他们隐约能猜测到中华联邦的军工企业是何等的剽悍。

这些经济考察团的成员只是在江浙一带进行另一番考察,就已经可以从中窥见中华联邦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更别说其他据说被中华联邦重点经营的工业基地,比如燕京、西安、长沙、成都等地,

他们意识到他们引以为傲的工业技术在中华联邦这边根本不算什么,要想投资办厂、要想赚钱,在相同的赛道上与中华联邦的本土企业竞争,可能毫无胜算。

他们只能打差异化竞争,挑选别的赛道。

比如他们发现中国人喜欢喝酒,他们就可以用自己本土生产的一些高档酒拿来进入中国的市场,看看能不能打开市场。

他们也打算把自己那边比较受欢迎的一些传统的食物拿来中国投资办食品工厂,看看能不能打开中国人的嘴。

还有就是他们那的传统服饰不知道能不能受到中国人的喜欢,所以也来这里办设服装厂,看看能不能让他们的衣服被中国人穿在身上。

还有就是过去中国高层权贵非常喜欢他们的座钟和一些机械精巧的小玩意儿,不知道现在的中国高层是不是还很喜欢,所以也可以过来办个厂,看看能不能打开销路。

但是这些都是小道,不是核心的,真正的核心还是纺织产业,带英目前最能打的就是纺织产业和军工产业,但是这两块,中华联邦只会比他们更强,完全没有优势。

搞过来肯定赔本。

所以他们只能搞些旁门左道,看看能不能从中国人身上赚点钱,不要老是被中国人被他们那无可匹敌的优质商品给赚去大量的黄金、白银。

其实要不是赵学宁政府的严厉禁止,他们还真的想把鸦片那些东西拿过来卖。

因为就之前的经验来看,真的只有鸦片这种东西才能在中国卖的最好。

中国地大物博,好像什么都不缺,现在有了如此强大的工业生产体系,带英才要担心自己反过来被中华联邦的商品倾销,所以正常的商品很难打开他们的国内市场。

只有鸦片这种另辟蹊径的产物才有办法。

可现在赵学宁不允许他们销售鸦片,这玩意要受政府管制,民间不准用,但凡带英敢过来销售,他赵学宁立刻就翻脸不认人。

伦敦三令五申不能让他们触犯赵学宁的逆鳞,不能让赵学宁生气,谁要是敢乱搞鸦片,伦敦的断头台就是为他准备的。

要是放在其他地方,那么赚钱的东西没了销路,说什么也要坚船利炮打过去,把市场打开。

可是对上中华联邦的坚船利炮……

带英只能双腿打颤。

最能赚钱的产品没有了,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带英经济考察团回去之后递交给议会的报告就比较悲观,觉得以目前带英国内的主流商品根本无法打开中国市场,他们有的中国全都有,甚至比他们的更好。

若要打开中国市场,必须要从特产、稀有、罕见这些层面着手,只有中国本土没有的东西才能有打开市场的可能性,其他的,最好不要过去投资办厂,尤其是纺织工业。

中国的纺织工业极强,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国内市场已经被完全占领,千万不要试图去以卵击石。

这是经济考察团给带英商人们的忠告。

另外,在递交给首相小皮特的报告之中,他们特别指出了中华联邦国内开始铺设铁路的事情。

表示他们的铁路和火车是新式交通工具,具体的速度和承载量不好说,因为中华联邦那边将这个当作机密,不对外公布。

但是他们感觉到这种轨道交通工具必然具备速度上的极大优势,否则中华联邦也不会想着把这种轨道交通从广州一路向北铺设到首都天京。

他们希望可以尽快得到相关的数据,以判断这种轨道交通是否真的具备如此之大的优势。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带英或许也应该跟上中华联邦的脚步,向中华联邦学习购买这种技术,在带英国内也推广开来。

小皮特得知了这些事情的时候,是真的很想要重视起来的,奈何欧洲大陆风起云涌,他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应对这個局面。

法兰西共和国已经建立起来,其内部已经开始稳定下来,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这个共和国一旦站稳了脚跟,那可就真的是万事皆休了。

带英高层已经出兵开始进攻法国,目前主要的精力和资源都用在了战争上,哪里有功夫应付这种事情?

小皮特也很无奈。

带英分身乏术,中华联邦却置身事外、逍遥自在。

利用文明和文化上的优势,中华联邦能在带英办的事情就太多了。

所以赵学宁一挥手。

出发!目标伦敦!

首先,带英肯定没有喝过中国的白酒、黄酒等品种繁多的各式酒水,所以赵学宁就打算在带英搞一个中国酒类博览会,邀请一批社会名流去品尝中国的各类水酒,看看他们喜欢什么,然后就在带英投资办酒厂。

酒懵子们的消费能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针对上层可以搞各类高档酒水,把什么汾酒啊,茅台啊之类的全都弄过去。

对于下层社会,也完全可以针对他们喜欢酒精麻痹自身的需求,提供给他们各式各样廉价高度的白酒,帮他们醉生梦死。

还怕没钱赚?

至于服装方面,兰芳制式服装和中华传统服装这些东西在带英和整个欧洲应该也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性符号之一,拉过去,指不定就能成为流行服饰。

所以赵学宁也打算去开一个中华服装博览会,把中国的服装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再到兰芳共和国时期的服装全都摆过去,放在一起,一边介绍中华历史,一边让欧洲人知道中华服饰之美。

然后就可以根据市场调研办设服装厂,带英不是想在中国搞他们的纺织工厂吗?赵学宁就打算反攻过去,反倾销,看看能不能对带英的纺织工业搞一波大冲击。

然后就是很有优势的中华美食。

连小皮特这种身居高位的首相级人物对于部分中华美食也是赞不绝口,赵学宁就不相信中华美食征服不了带英的味蕾。

所以小皮特返回带英之后,他也安排一部分国内的名厨远洋去了带英,在伦敦搞了个中华美食博览会,把中国八大菜系全都拉了过去,蒸炒焖煮、红案白案,那叫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大家发现也不是每个菜系、每一种菜式在带英都能得到认可,带英这边的人也有自己的传统口味,不符合口味的东西他们是很难接受的。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后面赵学宁召集这些名厨,搞了一个美食研讨会,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要求他们在中华美食出海的时候要注重本土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人的口味是在千百年的经历当中积累下来的,不会轻而易举就被某些食物给改变掉。

与其去绞尽脑汁改变他们的口味,不如顺应他们的口味,对咱们的传统菜式进行革新,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对一些受欢迎的菜式进行部分口味调整,大体保证原本模样的前提下进行美食的本地化。

让当地人在能够品尝中华美食的同时,又不会因为材质的口味而对此感到排斥。

当然,这么做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些正宗口味的饭馆,坚持中华本土滋味,让那些能够接受这种口味的英国人来享用,本土化是为了生存,保持原本模样则是为了进取,两手都要硬,两手都不能松。

“要尊重当地的习惯,但与此同时也要保持我们的本心,做出改变是为了尊重当地的习俗,保持本心是为了尊重我们的祖先,二者之间并不会互相排斥,也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赵学宁在美食研讨会上如此发表了一番演说,让众人为之信服。

秉持着赵学宁的这种思想,在中华联邦国内关于美食出海的问题上,大家达成了统一的共识,从各个菜系选拔一批比较优秀的大厨,带着各自的学徒,带好准备需要的物料,出发前往伦敦,开始在伦敦经营中国菜馆。

八大菜系各大菜馆一起出海,一边研究搞当地的本土化口味,一边也会把自己原本的口味给坚持下来,照顾到各式各样不同的顾客的口味。

而与此同时,赵学宁还提出了一个关键点。

中华美食在当地绝对是高端文明极具品味的代表,所以一开始会去品尝的一般都是上流社会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肯定是会和平民绝缘的。

但是呢,咱们的中华美食是根植于民间发展起来的,任何美食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都会变得毫无生命力,都会变得僵化繁琐,然后逐渐走向灭亡。

所以赵学宁表示,在菜品的定价上,我们也完全可以搞两种规格。

可以安排一些饭馆儿打着宫廷菜的名义搞高消费,装修要豪华、典雅,玩宫廷风,吸引那些王公贵族之类的去那边消费,赚他们的英镑。

至于其他的菜馆也可以走相对而言比较亲民的路线,主打一个,把中华美食推向整个英国,不追求高消费,追求平民化,让带英中产平民也能享受中华美食。

在此基础之上,中华美食还应该关注一下英国广大的无产劳动群体,关注到那些没什么钱也不太吃得起饭的人。

部分的餐馆可以打着一些慈善的名义,搞一些廉价盒饭,专门提供给那些做苦工的工人、流浪汉之类的人群。

中华饭馆不能只顾着赚有钱人的钱就忽视了英国社会底层对中华美食的观感。

“我们可以把中华美食做的高大上,但同时,中华美食也不应该高高的飘在天上,每一个阶层,咱们都要接触到,每一个阶层,咱们都要推出相对应的产品。

我们可以做奢华昂贵的佛跳墙,开水白菜,让这些奢华菜式去满足英吉利王公贵族的口味,另外,咱们也可以做更加亲民的黄焖鸡米饭、木桶饭,还有各式各样的盖浇饭。

就和咱们国内的劳动者一样,英吉利的工人也一定会很喜欢这种便宜量大又好吃的食物,这样才能让中华美食在英国扎根生存下来,甚至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甚至,要是咱们做得好,咱们甚至可以永久的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让中华美食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不可分割的一份子。”

赵学宁在共和国建立之后,对于国内诸多移风易俗的行动之中,着重在美食层面做了相关的要求,要求中华美食下沉到民间,去照顾更多平民百姓的口味。

针对社会的不同阶层推出不同消费水平的餐饮,彼此不该有高下等级之分,只不过是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

比如高收入人群,他们肯定需要高级食材和高级的口味以及精装修的环境,可以,满足他们。

一般小生意人、手工业从业者、农民群体都是赚辛苦钱的,他们可能就没有什么钱能够享受高档次的美食,但是美食也不应该与他们绝缘啊。

赵学宁牵头,提出了各式木桶饭、各式盖浇饭、黄焖鸡米饭、黄焖排骨饭等等不同种类的快餐类餐点的概念,把快餐这个概念引入了美食界。

他要求美食界应该顺应这些劳动者的需求,针对他们工作辛苦、消耗大、收入较低、食量大的普遍特点,用各式各样的快餐满足他们的味蕾和食量需求,让他们也能摆脱凉水配馒头的境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