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涯若比邻

兰芳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涯若比邻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一次全国性的卫生部大会之后,整个中华联邦共和国内的医疗氛围就发生了改变。

作为中华联邦的最高领导人,赵学宁为医生们说了话,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敢于用药,敢于治病,并且他还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医生联合会的成立。

借助交通运输手段的极大飞跃发展,赵学宁建议他们每隔两年三年就可以选择一个大城市举办一次很多人参与的联合会议,就和当年兰芳医院当中那些各科室联合会议一样。

大家聚在一起,把大家遇到的病例拿出来交流,互相讨论,交流医术,各自遇到的疑难杂症也拿出来讨论研究归纳总结,找寻其内在的逻辑,这样才能提高医术。

与此同时,对于用药之类的事情,赵学宁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用此前兰芳医院所掌握的用奎宁医治疟疾的案例,试图将近现代的制药理念和制药技术纳入到全国范围内的诊疗方案之中。

他表示,是否可以将传统药物当中的有效成分给单独提炼出来,剔除无效的部分,以此增加治疗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人体的负担。

“据我们所知,很早的时候奎宁就是存在的,但是当时使用奎宁治疗疟疾的南美洲大陆上的那些原始部落的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奎宁,所以他们就把金鸡纳树的树皮剥下来晒干磨成粉,来治病。

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树皮部分都是有效的,而是树皮当中的某一种物质有效,那才是奎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他的部分就是没什么用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古人所说的是药三分毒,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意思,有用的部分和没用的部分混杂在一起,有用的部分可以用来治病而没用的部分,只会成为人体的负担。

所以我们应该尝试寻找有效的方法,把药物当中有效的成分提取出来,专门用于治病,你们可以好好的想一想这个办法是不是可以运用一下。”

对于医疗层面的事情,赵学宁向来都是非常在意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很多事情他都不敢放手去做,比如东南亚大开发,一個不好,那是真的要以人命为代价去开发的。

这种开发的成本太高,赵学宁不是很想承担,所以还不如把这些成本拿来推进医疗发展,在各地兴建医院,培养医生。

总之赵学宁现在是越来越能够意识到,不管做什么,战争也好,殖民开发也好,很多事情都是要有医学底蕴的。

没有医学底蕴,很多地方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生命禁区,去了就是个死,还没等开发出什么经济价值呢,人就没了。

东南亚的雨林是这么回事儿,南洋的小岛也是这么回事儿,包括当下准备进行开发的澳洲大陆也是那么回事儿。

在蒸汽机船得到了运用之后,赵学宁就组织了团队往南跨越赤道无风带,向澳洲大陆进发,可以说成果是非常不错的,澳洲大陆已经被找到了。

就在兰芳十四年的七月份,隶属于海军第三舰队的一支探险队已经抵达了澳洲大岛,然后他们就开始了环岛航行,试图测量这个大的没有边的岛究竟有多大。

在环岛测量的过程当中,他们又发现了这个大岛周边大量的大大小小的岛屿,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无人区,至少在目前,海军探险队所发现的地方只有一个岛有人类踪迹,其他到处都是野生动物和原始丛林。

因为探索的难度比较大,第三舰队的探险队已经派人回来传消息说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手、更多的船只以及更多的资金和物资。

赵学宁指示海军部一概予以支持,并且派遣了相当多的矿务从业者准备直接去澳大利亚寻找优质铁矿。

对于这个号称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赵学宁一直以来都比较眼馋,与其这里便宜了带英,让带英把这里变成罪犯流放地和罪犯后代的游乐园,不如把这里交给中华联邦,让中华联邦来建设,把它变成重要的工业资料原产地。

带英在控制澳洲大陆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没有能耐去建设澳大利亚的,但是中华联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蓬勃向上的建设国家运动的浪潮,足以让联邦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织出一支规模相对庞大的先遣队抵达澳洲大陆开始建设。

事实上,在中华联邦建立先后的一段时间里,赵学宁已经下令让宣传部就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广泛的全民宣传,要求把原先社会上重要的安土重迁意识进行全新的包装与重新的解释。

他希望用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意思,去传达一些包括树挪死人挪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之类的意识,把背井离乡这种负面意识转变为海阔天空、外出闯荡,然后落叶归根衣锦还乡这种带有正面意义的意识。

然后大力宣扬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的民众下南洋所获得的巨大成就。

包括把兰芳共和国建国先后的一些事情也给宣传起来,充分利用好《南洋英雄传》这本传奇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大力宣扬外出闯荡、建功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故事,并且挑选一些典型人物用来宣扬。

他希望以此逐渐改变中国人数千年来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使得人口流动在人们眼里成为一件平常事。

赵学宁倒也不是觉得安土重迁这样的观念有什么不好,因为在古时候,迁移就伴随着死亡,甚至等同于死亡。

极其低劣的交通环境使得迁移成为了一件人人谈之色变的事情,人们自然的认为留在老家才是最安全的。

再加上当时朝廷的土地制度和户口制度,封建朝廷试图把人口和土地绑定在一起,不允许人们自由流动,流动的代价非常之大,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流动。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随着公路和铁路双路并行,人们外出已经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中华联邦也没有不允许人们自由流动,人们外出也不再需要从官府那里取得什么允许,想走就走,说走就走。

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建设逐步向北推进,人们迟早会发现过去需要几个月才能抵达的地方,现在不过是朝发夕至。

过去好朋友之间一次告别可能就是永远,但是现在好朋友告别之后再次相见,可能就是几天以后的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已经不是美好的想象了,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一个住在辽东的人和一个住在广东的人在过去几千年里,他们很可能几辈子都不会有什么联系,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只需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相见,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朋友。

并且中华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进行治安打黑运动,对于地方上的那些有活力的社会团体,中华联邦政府向来都是严厉打击、绝不姑息的。

社会治安环境已经极大的好转,过去那种出趟远门就和闯一趟鬼门关一样的事情,已经不会再出现了。

所以不单单是宣传口上的路径发生改变,现实也一样如此,外出闯荡那就不再是一件听起来很遥远的事情,人们想要从外地回家,也不过是一张火车票和几天的事情,很难吗?

一点都不难。

这就是科技给人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让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变成可能,让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摆在眼前,还有什么能比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更多呢?

在此基础上,中华联邦政府想要推动岭南开发、东南亚大开发和澳大利亚大开发的计划,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响应这种号召。

事实上,从兰芳十四年二月份开始,这种情况就已经在逐渐上演了,尤其是福建和广东,这些传统上就有出海观念的地方对于这种号召更是积极响应。

随着打土豪分田地和集体农庄的建立,当地的人口确实有过一波回流,从兰芳八年到兰芳十三年,短短的五六年间,福建和广东等地的人口有了一波极大的上升。

不过这些地方本身的农业潜力就不是很大,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再怎么开垦,荒地也就是那么多。

而且赵学宁还要求不能盲目开垦荒地,要给子孙后代保留一片绿水青山,发展农业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所以就这么短短的几年间,福建和广东等地已经再一次的出现了人地矛盾。

土地不够分了,后面回来的人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分配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推动东南亚大开发和南洋大开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对于大家来说都有好处。

而且赵学宁觉得不能等悲剧已经发生了再想着去弥补,不能等到土地已经开垦完了再去想着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过去大家都在内卷,没有更多的领土,过度内卷那是没办法。

可现在呢?

大把大把的荒地等着大家去开发,中南半岛和南洋的岛屿有非常多肥沃的土地在那等着大家,没有必要在自己的家乡使劲的内卷,非要把家乡那点可怜的土地给刨干净。

走出去,往外边看看,睁眼看世界,天下之大,那么多无主之地,你们还怕没有土地可以耕种?还怕没有房屋能够居住?

在联邦政府的宣传之下,在现实的逼迫之下,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开发排头兵,兰芳十四年二月份开始,广东省和福建省开始联手安排移民事务。

这两个省开始把过量的人口往北越省、南越省、真腊省和暹罗省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安排。

而且这些地方也确实准备好了接收人口。

在过去的数年之间,联邦政府不断通过抓捕的罪犯和战场上抓住的战俘来对这些地方进行基础设施的修建,那些最危险的事情都已经让这些战俘做完了。

本地原先已经开垦过的土地得到了维护,没有开垦的土地也得到了开垦。

危险的深山老林子里,由这些战俘顶着爆多的蚊子和凶狠的野兽往里钻,往往结束的时候,人身上的血都快给蚊子吸完了,别说奎宁,大罗金仙都救不回来。

他们砍伐一定量的树木,平整土地,排水,修建房屋,修建小规模的城镇,兴修水利设施和道路,把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变成了适合居住的地发给。

中南半岛上的四个省的很多地方都已经修建好了基础设施,就等着人去居住,就等着人来种植土地,人要是不来,那么多的战俘和罪犯可就白死了。

不单单中南半岛上是这样,南洋上的那些海洋省份也是这样。

吕宋大岛上一片一片的修整完毕的无人村落、无人城镇就等着移民们过来居住,大量平整好的土地就等着人去种植,当地政府甚至已经把农具种子都给准备好了,相对的生活配套设施也准备好了,医疗设施也有。

只要人一来,拎包入住,马上就能干活,马上就能生活。

而且过去的前三年是免税的,第四年第五年赋税减半,一直到第六年才开始才需要缴纳全额的赋税,这么好的移民条件对于那些没有土地的人来说,实在是无法拒绝。

轰轰烈烈的大移民行动从兰芳十四年的二月开始,因为事前充分的准备,到半年之后兰芳十四年的九月,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乃至于湖南这五个省已经累计有超过一百万人前往了东南亚和南洋。

这些移民响应了联邦政府的号召,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前往了陌生的土地。

联邦政府当然不会让他们失望,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该有的全都有,甚至于当地的官府对于这些人口的到来是远远感受不到满足的。

他们还渴望更多的人口过去,一百万人撒到东南亚和南洋诸岛上,那就相当于是往北海里撒一把盐,完全不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