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二十四章 罗伯斯庇尔想要找到答案

兰芳 第四百二十四章 罗伯斯庇尔想要找到答案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累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使得赵长安大笑。

“被利用了又怎么样呢?被利用了,证明你有利用的价值,有多少人想被利用还求不到机会呢,再说了,他不是答应我给我发奖金吗?有钱拿,咱就不算是白干。”

“这……”

“哈哈哈哈哈,你也不要露出这样的表情。”

赵长安拍了拍韩累的肩膀,笑着说道:“我来之前,大总统就说过了,目前咱们不可能在明面上给法国人什么军事层面的帮助,但是法兰西共和国这个国家的存在对于咱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英吉利人终究是靠不住的,他们有奶便是娘,而且终究他们也是有国王的,法兰西人不一样,他们多多少少讲究一些理念,讲究一些精神,同为共和国,让法兰西成为咱们在欧洲最值得信任的盟友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法兰西人和英吉利人还有世仇,这样一来,以后咱们对英吉利人开战,也就有帮手了,如果咱们对英吉利人开战,法兰西人一定会很高兴的加入进来,给他们自己报仇雪恨。”

韩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完全明白了。

他按照赵长安的吩咐,挑选了几个优秀的士兵,跟着赵长安一起组成了军事教导团,前往巴黎城外志愿兵团的驻地去帮罗伯斯庇尔训练军队去了。

和赵长安的猜测差不多,罗伯斯庇尔之所以选择赵长安成为这個临时的军队训练者,主要原因也就是因为赵长安不是法国人,不会介入到法国的内部权力斗争之中,也不会影响他这个总统的权力。

这一点上,罗伯斯庇尔还是能算得清的。

他已经确定,他需要一定的军事威望和军事权力来巩固他作为总统的权力。

但是这种认知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一开始,在罗伯斯庇尔成为总统的前两天中,他也没有意识到权力对于他的重要性。

他自然而然的认为,当他成为总统的时候,他就直接拥有了法律所规定的属于总统的全部权力。

他是一个律师,他笃信法律的威力,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作为律师的他过于看重了法律在整个政治运行体系当中的必要性,他没有意识到法律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最主要支持者。

法律所带来的制度性权力在政治斗争层面是象征胜利的礼炮,而不是象征战斗的冲锋号。

先有冲锋号,才能有礼炮,而不是反过来。

组成政府的是人,而不是法律,他就算有法律规定的权力,也需要人去执行才能彰显他的权力。

如果没有人去执行,他的权力就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

这一点,在选举结束之后,罗伯斯庇尔很快就意识到了。

选举结束之后的第三天,整个雅各宾派和其他派系的一些激进主义者在雅各宾俱乐部举行了一次联席会议,相当于是宣告了法兰西共和国重要执政团队的成型。

所以这场内部会议主要是为了给接下来的罗伯斯庇尔政府选择合适的官员。

因为这个时候的法国处在战时,所以罗伯斯庇尔有绕开国务委员会任命官员的权力,而作为罗伯斯庇尔最亲密的战友和最主要的支持者们,以雅各宾派成员为主要组成的激进主义者们团聚在罗伯斯庇尔的周边,兴致勃勃的商议起了法兰西共和国中央政府的职位分配。

这次内部会议的氛围非常的热烈,大家的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谈笑之间,很多人直接就开始商议民政部长由谁来做,财政部长由谁来做,教育部长由谁来做等等。

而在他们商议的过程之中,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罗伯斯庇尔一直都没有发言。

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罗伯斯庇尔还是想要发言的,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支持者们和亲密的战友们那么高兴的样子,他顿时不知道自己有些话是该说还是不该说。

好在这些人很快就注意到了他们的总统——罗伯斯庇尔还没有说话,于是他们邀请罗伯斯庇尔首先发言,说说他的决断。

这些重要的职位,重要的权力,应该让谁来掌控?

罗伯斯庇尔会如何“大封群臣”?

罗伯斯庇尔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把自己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他表示他想要拿出一部分的职位和权力交给曾经他们的敌对者们,也就是布里索为首的温和派。

他希望用这些职位和权力来团结布里索所领导的派系,希望能够促成两个派系的合作,让大家更好的把共和国的中央政府操持下去。

而且就罗伯斯庇尔自己来看,温和派的成员里面不乏有一些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比如布里索本人,他就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还有罗兰,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罗伯斯庇尔认为激进派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眼下的共和国中央政府是大家一起决定组建的,不能只考虑激进派的意见,而不去考虑温和派的意见。

否则就会让大家产生龃龉,这不利于共和国中央政府的运作。

而且之前的国民公会之中,也有不少温和派的成员改变立场支持他的意见,今时今日激进主义者们能够促成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少不了那些温和派成员的认可,所以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合适的。

罗伯斯庇尔从大局出发,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并且也会和之前一样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然而当他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他却意外的看到自己的朋友们脸上的惊讶和不满的表情。

场面陷入了诡异的沉寂之中。

罗伯斯庇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向大家询问,但是却没有人回答他。

过了好一会儿,激进派的急先锋马拉才勉强的向他讲了一下大家心里的想法。

“总统先生,您的总统之位是因为我们的支持才得到的,不是因为布里索他们的支持,布里索为首的很多人都投了反对票,他们并不支持您成为总统,既然如此,您为什么还要把他们请到政府当中呢?

这么好的一个打击他们的机会,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掌控所有的权力,把他们全部排挤出去,这样才能搞好这个共和国,而且您忘了吗?我们还有一个目标是彻底铲除所有的王政余孽!

布里索身边的那些人非富即贵,有不少人都和曾经的贵族有所联系,他们会支持我们的行动吗?他们只会反对我们的行动,想尽办法阻止我们,所以我们更加不可能让他们进入到政府当中,难道不是吗?”

马拉的这段话让罗伯斯庇尔非常的惊愕。

罗伯斯庇尔非常惊讶地询问大家,当前这个局势之下,难道不应该团结所有的力量去针对那些外国的干涉军吗?

难道要在这个时候掀起内斗吗?

共和国政府刚刚建立起来,需要的不应该是团结吗?

然而罗伯斯庇尔的朋友们却好像觉得罗伯斯庇尔变得很幼稚一样。

罗伯斯庇尔的朋友丹东直截了当地批评了罗伯斯庇尔。

“总统先生,您想要团结他们,他们可不想团结您,我始终认为他们是我们的敌人,而不是朋友,之所以现在还留着他们,主要也是因为他们之前没有与我们公开作对。

而现在,既然我们已经掌控了政权,就更加不应该让他们也得到权力,我们应该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去,建立一个纯粹的共和国政府!您也知道,布里索那群人多多少少还是怀着一些恢复王政的想法的。”

马拉和丹东的表态直接代表了整个激进派的意见。

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的浪潮之中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孤立无援,从开始到结束,他一直都有自己的追随者,只是多与少的问题而已。

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完全成为了一个孤立的少数派。

这让他感到迷茫且不安。

他作为总统,难道不应该直接拥有全部的权力吗?

大家难道不应该尊重他的意愿,接受他的选择吗?

从那一刻起,罗伯斯庇尔发现好像有些东西发生了改变。

那之后的两天里,罗伯斯庇尔白天处理共和国的事务,晚上则用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赵学宁的《共和国》,他希望可以从中找寻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他找到了。

尽管这本书他已经看过了很多遍,但是之前有一些篇章他只是一眼带过,并没有着重关注,而现在他却发现这些篇章或许真的很有意义。

赵学宁不是平白无故把这些篇章写在这本书当中的。

这部分内容是关于共和政权内部的领导者的权力来源的讨论。

赵学宁认为,在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政权的过程当中,必然会经历残酷的军事斗争,获取胜利之后,在军事斗争过程当中所建立的功勋和积攒的威望就会成为领导者的权力来源。

军功越大、威望越高,领导者的权力就越稳固,如果没有足够的军功和威望,那么领导者的权力就不会稳固。

因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人类是慕强的,人类欣赏强者,愿意遵从强者的意愿,遵守强者制定的规则。

大部分人类并没有挑战强者的意志和决心,他们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没有强者的时候,他们会肆无忌惮的发声,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一旦出现了一个可以镇压一切的强者,他们又会低头服从,变得非常温顺,甚至有点逆来顺受。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政权的本质是什么,它想要建立,都离不开军事的震慑力,除非所有人类都进化到可以成为圣人的地步。

因此,如果想要掌控足够的权力,就必须要掌控足够的军事力量。

而军事力量的掌控又与个人的能力息息相关。

过去的封建王朝也曾经使用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确保军事权力掌控在最高领导者的手中,但是这些方式总也有他的弱点,时间一长,就无法运行下去。

轮到共和政权,在推翻封建王朝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共和政权相比较于封建王朝来说,更加需要注意军事力量的掌控。

因为共和政权建立在王政覆灭的基础上,会对王政集团的利益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王政国家必然拼死反扑。

没有军队,不仅领导者没有足够的权力,共和政权也无力保护自己,很快就会在周边专制王权国家的绞杀之中彻底覆灭。

赵学宁认为正确的优秀的理论体系往往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推翻了陈旧的野蛮的理论体系,而是因为这些优秀的理论体系被聪明、有能力且对现状不满的人所接受,从而推翻了掌控旧体系的孱弱的既得利益者。

说到底,这个世界的真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它由学者提出,但是并不掌控在学者的手里,而掌控在拥有军队的人手里。

所以共和主义者更要注重对于军队的控制。

赵学宁在后面还给自己的理论打了补丁,他说对于军队的控制,不应该是以个人意志为主要目的。

虽然最开始必然会因为某个人而引导军队走向某条路,但是其根本目的并非如此。

不应该以某个具体的人为军队的效忠对象,而应该由那个人将共和意志灌输到军队当中,使军队成为共和政权的保卫者,最终让军事力量认同共和政权,从而巩固共和政权的统治。

如此一来,共和政权才能摆脱封建王朝的宿命,成为一种可以通行于整个世界的优秀的政治体制。

而在最后,赵学宁也有自己的感慨,表示人类的慕强本性真的很糟糕,无论在理论上多么优秀的政治体制,都会遭遇到人类本性的挑战,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哲学家、思想家和理论家只需要讨论和空想,而付诸实践的人们总会发现这其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该如何确保优秀的政治体制得以建立和运行并且发挥出理论当中的效用?

反正死抠书本肯定不行,本本主义是要害死人的,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实际的判断,颇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感觉。

所以赵学宁认为共和政权的创立者不仅要具备军事能力,也要是一个道德模范,至少是一个可以约束自己权力欲望的人。

否则共和政权就算名义上建立起来,也只是一个翻版的更加隐秘的王权政治体系,真正的共和精神不会在那种国家里壮大,人类的共和之梦也不会实现。

这多少有点讽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