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零二章 焕然一新的燕京

兰芳 第四百零二章 焕然一新的燕京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学宁闻言,非常满意的笑了。

弘历罪孽太重象征意义太强大,该杀就必须要杀,永琰就不一样了。

他总共也没当几天皇帝,也没有真正统治过全国,这个皇帝的身份甚至没有被多少人承认,在他的身上只有耻辱,没有荣耀和光辉。

所以他可以活下来,成为一个封建帝制时代的活标本,让他为全体中华联邦共和国的公民们服务,以此作为共和推翻帝制之重要象征。

赵学宁去皇宫博物馆面见永琰的时候还是早上,游览了几个小时。

到了中午时分,肚子饿了,他便主动请客邀请永琰出去吃了一顿饭。

他们在燕京城内的小饭馆里吃了一顿本地特色的小吃,口味不错,价格也还可以,稍稍询问了陪同者,赵学宁得知燕京城内的物价已经稳定下来,燕京城内居民们的生活状态也已经稳定下来。

虽然说中华联邦定都天京之后,有不少原本生活在燕京城内的人都南下天京谋生,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留在了这座城市当中。

毕竟中华联邦也是把燕京当作陪都来经营的,这里的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城池也得到了扩建,整個城市也进行了重新的建设和卫生打理。

原先那些下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的土路已经被改造成了水泥马路,一些重点地区和重要的商业街还被铺上了石板,变成了石板路。

整个燕京城内设置了很多的垃圾桶,重修了整个地下水道系统,并且还建设了两百多个公共厕所,号召全城居民在家里要用家里的厕所,在外面要用公共厕所。

同时燕京官府还呼吁全城民众坚决杜绝过去的恶习,不允许当街泼撒屎尿,如有恶习不改者,当街扒下裤子打板子,使之颜面丧尽、社会性死亡。

不仅如此,还要把被打了屁股的家伙广而告之,让此人直接成为十里八乡的笑柄,抬不起头,以此警告所有不讲卫生的人都小心着点儿。

燕京府尹陈忠平最早是赵学宁身边机要秘书的一员,后面被外放,历任集体农庄代表、县长、州长等多个行政职位,行政能力得到广泛认同。

于是在中华联邦建立之后,陈忠平被任命为燕京府尹,成为中华联邦陪都之一的行政主官。

而且作为曾经带清的首都,燕京府的行政地位被广泛认为仅在天京府之下,燕京府尹在同级别的官员当中,地位也是数一数二的,属于很有颜面和声势的重要官员。

而且陈忠平要做的事情、担负的责任真的是非常的重。

他不仅要扩建改造整个燕京城,还要把皇家园林变成国家公园,要把皇宫变成国家的皇宫博物馆,都要对外开放。

不仅要维持良好的治安,保证这些地方不受损坏,还要承担巨大的客流量,还要组织周边地区的流民进行集体农庄的建设,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恢复商贸等等等等。

很多事情千头万绪,非常繁杂,一般人很难承担起这样一个重要的职责,而陈忠平没有辜负赵学宁对他的期望,把这一切做得都很好。

短短两三年间,赵学宁当时见到的那个表面巍峨雄壮、实则肮脏不堪的燕京外城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当时燕京内城还好说,毕竟是旗人们居住的地方,外城是普通汉人居住的地方,天子脚下脏乱差,尤其是那些泥土路,实在是太脏了。

街上的泥土又脏又臭,还有一股腥骚之气,赵学宁甚至无法分辨那些泥土路上的东西到底是泥土还是人的屎尿,亦或兼而有之。

与此同时,整个外城见不到几个厕所,少数的几个旱厕,也没什么人去打理,臭气熏天,一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

所以当时的燕京外城疾病流行,动不动就有些传染病,还有很多居民感染了痢疾,拉肚子拉的那叫一个昏天黑地,好多人都为此而死,随军医官根本就救不过来。

据说当时内城的八旗子弟但凡有点什么事情要到外城来办理,那必须人手一个鼻烟壶,还要特意避开某些小巷子,否则连呼吸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而在这两三年间,经由陈忠平的努力工作和妥善治理,整个燕京城已经是旧貌换新颜,变得干净和整洁了许多。

赵学宁进入燕京城之后,已经闻不到那种腥臊之气,也见不到街边有什么肮脏的东西,人们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新的生活方式。

有三急就到公共厕所里面去解决,有什么垃圾也不会随手丢在地上,而是找到街边的垃圾桶扔进去,甚至赵学宁已经没有见到有人还随地吐痰了。

根据陈忠平的讲述,如果有人随地吐痰,只要被巡查人员发现,一口痰十文钱。

如此严刑峻法、严厉的控制之下,燕京城的卫生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城镇居民的医疗压力也减小了许多,患病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且很多因为卫生问题才会发生的病症也消失的很快。

凡此种种,都让赵学宁对陈忠平非常满意。

后面赵学宁又去了一趟圆明园,看了看圆明园在正式开放之前的准备,发现里头已经装添了很多引路牌,还画了很多平面图专门负责指引方向。

不仅如此,陈忠平还专门成立了皇家园林公园和燕京皇宫博物馆的安保团队,时刻巡查防范有偷盗破坏等等情况发生。

陈忠平还采取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对这些皇家园林外围的围墙进行了整修,关闭了大部分的进出口,只保留了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并且在进出口的地方还安排了更加严格的搜查队伍,确保不会发生有人偷偷将园中文物带走的事情。

对于这些准备,赵学宁很是满意。

说到底,圆明园虽然是皇家园林,但是这也是中华民族勤劳艺术和智慧的结晶,这座皇家园林被毁,在赵学宁心里也一直都是个疙瘩。

而眼下这座皇家园林能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免遭战火,甚至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还能够向全国民众开放,赵学宁认为这应该是自己对历史有功绩的一个方面。

此番来到圆明园,赵学宁还特意去了一趟西洋馆。

之前那座已经荒废无法自动喷水的大水法也被陈忠平安排修理完成,现在大水法可以继续根据最初设计的思路按时喷水,并且喷水的时候还会有音乐响起。

赵学宁听了以后非常开心。

“对喽,这才对嘛!我说弘历那就是个土老帽,根本不懂什么叫艺术,眼光差的要死,审美也很成问题,这么美丽的机械设置,居然被他折腾成了人力挑水,这是正常人类能够想到的吗?得亏把他砍了脑袋,否则不知道他还要祸害咱们多久!”

要论带清历代皇帝,赵学宁最讨厌的绝对是弘历。

哪怕把努尔哈赤那块野猪皮放在赵学宁面前,赵学宁也会选择先给弘历扇两巴掌,然后再去问候野猪皮的祖宗十八代。

陈忠平则是笑了笑。

“之前根据您的嘱咐,我也专门派人看了看这个大水法,基础的设置没什么太大问题,那位神父算是很有能力的,他设置的机械非常的巧妙。

咱们的技术人员认为,如果能够维护得当,大水法可以一直使用下去除了大水法,整个西洋馆有很多机械设置都非常的巧妙,就算是在欧洲也只有宫廷里面才能用上这些巧妙的机械设置,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

赵学宁点了点头。

“你做的很好,该维修的就要维修,之后该怎么维护也要怎么维护,钱不是最重要的,这些艺术的瑰宝一定要好好的保存下来给所有人一起欣赏,让咱们的国民有更好的审美能力,更好的陶冶他们的情操。

而且我想着以后等咱们所有的教育体系都建立起来了,全国各地都有学校,都有学生了,我还会提出建议,让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找个时间把新生带到这些地方。

让他们看看这些东西,还要告诉他们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只有皇室才能享受的,一般人根本看不到,流血又流泪,费劲又费力,把这些地方修缮的那么好看,自己却无福消受。

所以咱们才要推翻帝制,才要建立共和,共和了,这些东西就属于我们全国所有民众,大家都可以来看,没有身份之高低贵贱,谁都能进来,谁都能游览。

一面是奢侈的享受,一面是流血又流泪,这种巨大的反差直接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才能给人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封建帝制要不得,知道共和来之不易。”

之后,在赵学宁的建议下,陈忠平命人准备了一些牌子,这些牌子会和这些精美的建筑艺术品的介绍牌子立在一起,讲述这些建筑物的建筑历史。

多少人修建,花了多少钱,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然后着重介绍带清的徭役制度,将这些艺术瑰宝背后的血泪揭露出来。

赵学宁在燕京待了一阵子,视察了一下周边的集体农庄建设情况,接着又去了辽东,去了辽阳和沈阳。

这些地方他之前来过一次,不过来去匆匆,此番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所以他在辽阳和沈阳多停留了几天。

他游览了一下明末清初这里的古战场,凭吊了当年在这里死难的人们,然后在辽阳和沈阳主持修建了两座纪念碑,以此悼念在当年的战争中罹难的人们。

辽东军区司令长官颜维星和辽阳省行政主官高致远两人陪同赵学宁游览了辽阳和沈阳。

游览数日之后,赵学宁对于辽东大地上遍布着的明末清初时期被摧毁的生活聚落遗址感到非常的可惜。

“当初明王朝对辽东之地的建设和发展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辽东之地有人,有城市,有农业,有商业,经济发展的还是挺好的,人口也不断增多。

可惜这一切全都被努尔哈赤那块野猪皮给毁了,他们把关外汉人杀了一遍,剩下来的一些收作奴隶,一起带到了关内,把人都带走了,又把这块地方给封闭起来,一百多年的时间愣是没有让几个人过来!

大好疆土就这样成了一片荒芜,还吹嘘什么狗屁的龙兴之地,无非就是怕这里汉人太多了,以后他们的统治万一不稳,还有地方能逃!逃?他们逃得了吗?全都要死!一个都别想活着回来!

只是可惜了如此大好江山,荒废了那么久,轮到咱们,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恢复,致远,维星,你们在这里一定要好好的干,缺人缺钱就跟中央打报告,能满足你们的,中央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满足。

虽然这儿天气比较冷,农作物一年也只能收一茬,但是只要开垦的规模足够大,这儿的早晚也会成为粮仓,以后咱们以这块土地作为后方基地,向北拓展也就不是难题了,大清办不到的事情,咱们都要给他办成。”

赵学宁此番抵达辽东地区,就给辽东地区接下来的发展喂了一颗定心丸,之前中央所承诺的,向辽东地区运送移民,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都会得到落实。

对此,高致远还是非常高兴的。

“有大总统这番话咱们的心就定下来了,此前中央连年用兵,花钱如流水,财政部说要拨款,却始终不见几个钱,咱们打过去的报告也都是没什么回应,咱们还以为中央不想要辽东了呢。”

赵学宁听出了高致远的言外之意,于是笑着摇了摇头。

“我听出来你的意思了,你是在怪罪咱们的财神爷,怪罪唐总长,是不是?”

高致远立刻摇头。

“没有!大总统!绝对没有!唐总长想必也有自己的考虑,眼下联邦刚刚建立,用钱的地方或许真的很多,咱们要换位思考也要为唐总长想想他的难处。”

赵学宁哈哈大笑。

“你小子本事是长了不少,脾气和心眼也长了不少,在我这儿拐弯抹角的,埋怨唐总长呢?伱的心情我理解,不过吧,这个事情你还真不能怪唐总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