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带英竟是我自己?

兰芳 第三百四十二章 带英竟是我自己?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本国内的政治冲突很快就传到了兰芳政府耳朵里。

为了推动这种政治冲突尽快向军事冲突的方向发展,得知日本内部爆发政治争端的时候,兰芳政府还主动充当了推波助澜的幕后黑手的角色。

在赵学宁的授意下,新组建的日本问题小组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活动,即向德川幕府表示战争赔款需要在战争之后一年内缴纳完毕。

如果缴纳不完,接下来每个月都要增加一分的利息。

拖一个月你就多一个月的利息,拖一年就多交一年的利息,我不怕你拖,就怕你不交利息。

因为害怕,所以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交利息,那我就再派人过来打你,我就问你怕不怕?

面对着兰芳政府巨大的军事压力,德川幕府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选择转嫁压力,把兰芳的压力给到地方大名,厚颜无耻的拖着大家一起承担责任。

总而言之,虽然错是我犯下的,但是责任必须大家一起来承担,你们就不要想逃脱责任。

德川幕府如此无耻、如此卑劣的行为,当然引得诸多大名都感到严重不满,在德川幕府不惜用武力威慑的情况发生之后,以部分外样大名为首,他们心里的怒火与反抗之火熊熊燃起。

此时,以岛津重豪派来的联络使者为契机,同样被迫承担大额战争赔款的长州藩、佐贺藩与熊本藩也表达了对幕府的严重不满。

长州藩主毛利治亲、佐贺藩主锅岛治茂和熊本藩主细川齐兹分别派人给岛津重豪回复消息,说他们也感到十分不愉快,如果此番诉苦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便觉得有必要向幕府展示一下他们抗争不公平待遇的决心。

四方面互相联络之后,岛津重豪告诉毛利治亲、锅岛治茂和细川齐兹,说他打算通过海路与兰芳进行联系,向兰芳购置先进军械武装藩兵,增强萨摩藩的实力。

虽然他不寻求战争,但是如果幕府过于咄咄逼人,他觉得有必要向幕府展示一下外样大名们决死抗争的决心。

真要把钱给了,也就等于自杀,如此,还不如买一批军火训练军队,与幕府展开坚决的斗争!被幕府欺负了一百多年,总该做点什么告诉幕府他们不是很好欺负的!

岛津重豪也不是平白无故产生了对抗的想法。

从此番幕府军队被兰芳军队轻易击败来看,岛津重豪认为幕府军队也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如果四方面可以联手的话,说不定就能逼迫幕府让步。

所以如果其余三個藩有想法的话,他们也可以一起出钱向兰芳买军火。

总而言之,绝不能让幕府就这样把他们逼到绝境。

毛利治亲和锅岛治茂表达了对这个提议的赞同,细川齐兹则表示自己还要考虑,毕竟细川家与德川幕府的关系不算差,他还想试试政治斡旋。

于是岛津重豪就秘密派遣萨摩藩的商船承载着使者前往广州,代表三个藩向兰芳政府寻求合作。

虽然在江户有兰芳政府的外交办事处,但是岛津重豪认为那里不安全,他们应该更加直接的与兰芳国联络,直接达成协议,不需要经过江户的介入。

而就在岛津重豪派人前往广州的时候,在江户城中,德川治济也与兰芳办事处的大使、外交部副总长兼日本问题小组组长潘升展开了接洽,表达了想要购买兰芳制式兵器的想法。

因为被兰芳军队打得惨兮兮,德川幕府已经决定全面改善军队武装。

具体改善模式就是全面换装兰芳制式兵器,并且聘请兰芳军队的军官前来训练幕府军队,期待着在较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支三万人左右的新式陆军。

因为得知兰芳一个编制兵团就是三万人的兵力,所以幕府决定全面采用兰芳军制,也要编练出一支强大的幕府直属兵团作为他们镇压全日本有不臣之心的大名的决胜兵器。

潘升得知消息之后,很高兴,感觉自己还没有正式向德川幕府提出这个建议,他们就主动找上门来了,这份工作的难度看起来真的不大。

于是潘升立刻与德川治济展开谈判,经过一段商谈,双方敲定军火贸易的细节。

德川治济本来想要向兰芳购买兰芳军队现在使用的民安式击发枪,但是潘升表示这款枪械他们自己都还没有完成列装,目前的产能不高,品控也不好把握,所以不具备大量出售的条件,只能小批量出售。

目前可以对外出售的质量尚可的是兰芳一式与兰芳二式制式燧发枪,有线膛和滑膛两种,另外火炮也有各种型号的火炮,都是兰芳一式和兰芳二式的火炮,他们也可以尝试购买。

德川治济表示遗憾,但是还是决定购买枪械。

反正只要是兰芳生产的,质量肯定远远好过目前幕府掌握的火器,而且只要有了这些火器,他们也能尝试着进行仿制,那么早晚也能拥有如兰芳一样的军事装备。

到时候不仅可以镇压地方大名的不臣之心,也一定能够御辱,阻止兰芳的进一步入侵。

于是双方敲定了一笔十万支步枪、两百门火炮及配套弹药的军火贸易订单。

其中有一千支民安式击发枪,一万九千支线膛燧发枪以及八万支滑膛燧发枪。

火炮则以一百五十门轻型野战加农炮与四十门轻型野战臼炮,还有十门重型攻城炮即大将军炮。

所有装备需要在半年内交付,德川幕府用黄金和白银支付款项,现货现结,童叟无欺。

潘升把消息送回国内,很快得到了赵学宁的批复。

允许出售。

这笔订单来的很及时,也是赵学宁期待已久的订单,这笔订单的抵达将极大的解决兰芳此前爆产能的时候生产下来的多余的燧发枪和旧式火炮。

兰芳军队目前的主战兵器已经是第三代了,也可以称之为兰芳三式制式装备。

步兵武器主要是民安式击发枪,后续还将研制生产后装线膛枪和定装子弹,包括左轮手枪也会成为步兵的装备。

炮兵武器主要是性能改善之后的步兵野战用轻型火炮和攻城系列的重型火炮。

与兰芳一式、二式火炮不同的是,三式火炮无论是炮身制作工艺还是火药质量都大大提升,加上瞄准具、线膛炮管的引入,三式火炮的威力和发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与之相比,用旧工艺生产的一式、二式火炮已经跟不上目前兰芳军队的战术进步了。

所以三年多以来在南洋本土和广东生产的大量库存武器目前已经没有主战部队愿意使用,尽管在战时拨出一部分交给地方民团装备使用,可随着战争的结束,民团也没有继续扩编的必要。

所以大量产品堆积在仓库内,成为赵学宁很头疼的一件事情,他一度十分埋怨当时过于谨慎的自己。

因为过于谨慎,担心带清军队的反抗强度,所以觉得要多多生产兵器来应对,可谁曾想在带清本土爆发的战争的烈度远远不够。

说来说去,还是带清太拉了。

幸亏德川幕府这笔订单来的巧妙,潘升的谈判也很巧妙,所以这一笔订单的到来,可以极大的缓解兰芳目前的库存压力。

所有武器都有现成的库存产品,完全可以立刻提供。

不过在军事委员会里有一些成员担心这些武器出售给日本之后会提升对方的军事科技水平,从而对兰芳后续行动不利。

但是对此,赵学宁有不一样的看法。

“诸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有没有先进的武器,而是有没有制造先进武器的能力,诸位应该都知道,之所以我们能让军队装备上民安式击发枪,不是因为我们从什么地方买来了这款枪,而是因为我们本身就能制造这款枪。

我们拥有一整套成熟的生产体系,我们有最新式的火药,有最新的火帽,也有最好用的拉膛线的机器,制造这款枪械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人工去打造的,而是通过机器制造出来的。

很多机器别说日本没有,连欧洲都没有,只有我们有,而且制造枪械需要的难道仅仅只是一座兵工厂吗?我们需要足够优质的钢铁,需要足够好用的火药,需要足够的火帽,需要足够的铜,需要足够好用的结实的木料。

除了这些材料和工厂,还需要非常多的转运人员,需要合格的交通条件,更需要有人拨款支撑这些工厂和人员的运转,总而言之,一支击发枪背后所蕴含的是整个国家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成就,绝不仅仅只是一支枪而已。

我们卖给日本人一支枪,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只是得到了一支枪而已,而要制造这支枪背后所需要的一切努力,他们都没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也有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咱们仅仅只是卖枪。

至于枪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需要什么东西,需要哪些工艺,需要什么机器,我们一样都不会告诉日本人,让他们自己摸索去吧,日本人在我们的控制下,永远都不会独立拥有这项技术,这一点我可以向诸位保证。

就算的确有那么一两个精才绝艳的工匠能够制造出来这样的枪械,但是能量产吗?一两支、三四支,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毫无意义,在此前提之下,我们向他们出售兵器,最可能的是养成他们对我们的依赖。

他们一旦使用惯了这种好用的兵器,而本身又无法生产足够军队使用的数量,就必须要向我们购买,买的越多,我们赚的越多,各位知道潘升把一支击发枪卖出了什么样的价格吗?”

众人看着赵学宁一脸的笑意,纷纷猜测到这个价格可能有点高,但具体高到什么地步,没人知道。

事实上赵学宁知道的时候也很惊讶。

“是咱们内部军队采购价的十倍。”

“那么高?”

“那小子怎么做到的?”

“日本人那么好骗?”

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们对这一事实感到十分的惊讶和惊喜。

赵学宁为此大笑。

“哈哈哈哈,说真的,我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能把价格谈到这个地步,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假的,没想到居然是真的,而且日本人全部都用黄金和白银来支付,潘升这家伙硬是把击发枪在日本卖出了奢侈品的价格!

所以我说,卖的越多,我们赚的越多,赚的越多,我们就能生产出来更多,要不是考虑到之后要把那几个小岛纳入联邦,我们甚至能把日本卖到破产!所以诸位不用担心,那个小小的岛国跳不出咱们的五指山!”

有了赵学宁的发言,军事委员会也奠定了信心,大家把担忧咽回了肚子里,正式批准了这一次的军火贸易。

一系列的火枪、火炮很快就被打包装上船运送向了江户城。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萨摩藩的掌权人岛津重豪所派遣的使者也抵达了广州,通过当地的萨摩藩商人的关系,联系上了兰芳的官方人员,并进一步向长沙方面发去了联络请求。

赵学宁很快得知萨摩藩的商人希望向兰芳购买军火装备,得知这个消息,他更开心了。

兜兜转转一大圈,带英竟是我自己?

赵学宁愕然发现他这个军火两边卖的情况俨然已经有了当年带英的风范。

带英可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搅屎棍,要是赵学宁也做了一样的事情,后人会不会也把他看作是一根无耻的搅屎棍呢?

不过也无所谓了,赵学宁对此表示看得很开。

如果我是搅屎棍,那这整个世界不就是一摊屎吗?

既然整个世界都能承认自己是一滩屎,那么赵学宁根本就不在乎自己会不会被人看作是那根恶心的搅屎棍。

只要中华联邦大步向前走,走出历史的怪圈,那么他对于个人的名望声誉什么的,不是很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