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干人事的德川幕府

兰芳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干人事的德川幕府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份条约签署完毕之后,朝鲜王国正式成为了中华联邦旗下的一份子,赵学宁所开创的中华联邦体系,也终于有了第一个加入者。

尽管朝鲜加入的有点不情不愿,但是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到此为止,朝鲜王国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其国内各种重要权限也完全被兰芳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掌控。

面子和里子,兰芳都拿到了,简称双赢。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小动作,比如清算一下之前闹事的那群人,以及他们背后遥控操作的那群人,陈启隆表示他可从不是一个喜欢受委屈不说的人。

谁要是敢委屈他,他一定要找回场子!

赵学宁在长沙得到了这一消息之后,很高兴,随即召开了国务会议,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条约的成功签订,以及朝鲜王国正式加入中华联邦的事实。

随后,国务会议正式通过了赵学宁关于把朝鲜王国按照一個省规模来治理的决定。

在赵学宁看来,因为得到了朝鲜王国的人事权力,所以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这份人事权力把目前朝鲜国内的不友好官员全部都撤换掉,并且重新调整朝鲜的行政区划。

按照中华本土的行政区划将朝鲜王国的行政区划按照按照州县制度进行重新的调整,使之地方制度与中华本国全面接轨,便于管理。

虽然在名义上汉城朝廷还是可以拥有内政权力,对于民政财政等等各方面的事情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但是出于对其行政体系和效率以及人员的不信任,赵学宁决定在朝鲜的教育体系和官员选拔体系彻底革新之前,首先要通过对朝鲜地方官员的掌控达到架空汉城朝廷的目的。

简单来说,虽然出于怀柔的必要而需要把汉城朝廷留下来当个吉祥物,像模像样的给一点权力,但是对于这群虫豸,赵学宁完全不信任。

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赵学宁决定利用人事权力做一番调整,使得汉城朝廷的行政命令在实际上出了汉城王宫就没有意义,将其行政影响力控制在汉城王宫的范围之内,并逐步培养朝鲜国内的共和派势力,引导大家反对国王,反对王权,反对世袭贵族。

如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可以达成彻底终结汉城朝廷、建设崭新的共和国的目的,使之真正的成为中华联邦的一份子。

不可分割的一份子。

朝鲜的问题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要依靠时间的流逝,让政策的力量慢慢的改变朝鲜,当然了,按照赵学宁的估计,朝鲜国内的传统利益阶层应该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就接受这个大变革的事实。

其国内本土的地方主义势力,还有大地主、大豪商集团应该不会那么轻易的臣服,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被兰芳夺走,所以必然还会发生不少的流血战争。

于是赵学宁传令第四兵团总指挥颜维星安排一个军的兵力南下朝鲜,配合李闯统领的海军第一舰队陆战队的兵马,集合起来,以一万六千人的兵力实施对朝鲜的军事威慑。

一旦某地发生叛乱,以李闯为临时朝鲜方面军总指挥,立刻调遣军队前往镇压,对任何以武力反抗的集团实施冷血无情的全面绞杀,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掉朝鲜国内的反动武装力量,加快朝鲜的共和制变革。

接下来的事情,赵学宁就不亲自处理了,他相信他的部下们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搞定整个朝鲜,他自己还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国内,对国内进行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政务处理。

短时间内他是没有什么精力发起新的军事战争了,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就是处理内政,把目前尚且比较纷乱的国内局势理顺了。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赵学宁想着稍微安分一点好好的消化之前的战果,可是有些人并不愿意。

朝鲜刚刚消停下来,日本那边又闹腾起来了。

日本那边有人闹腾,在赵学宁看来并没有任何值得疑惑的地方,倒不如说没有人闹腾,才让赵学宁觉得疑惑。

德川幕府本来也不是日本说一不二的主人翁,有人不服他们是很正常的事情。

日本的封建体制从来就不稳固,学习隋唐体制也没有学到家,他们能够统治日本、掌握权力,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武力很强,而在大义名分上,他们的努力十分苍白可笑。

所以,当执政者“实力很强”这一层窗户纸被兰芳戳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体系之下,幕府直属领地和亲藩大名、谱代大名直属领地算是他们的政令推行的比较顺畅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他们的地盘。

尚未开发完全的地方和一些外样大名的领地,则不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之中。

这些地方一般都是偏远地区,距离江户城的位置很遥远,对于德川幕府的政令一般是主打一个灵活应对,除非幕府亲自派人强推,否则就根据自己的利益灵活施政。

德川幕府对待这些偏远地区的外样大名也是主打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主要当年丰臣秀吉还在的时候,大家都是同僚,彼此之间亲连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虽然最后不得不兵戎相见,但是到时候清算的时候,也就是把一些罪魁祸首给杀掉了。

大部分原本臣服于丰臣秀吉而对德川政权看不顺眼的家伙,还是因为及各种各样的人脉关系、姻亲关系而得以保存。

那些当年的失败者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和德川幕府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同床异梦的塑料夫妻,凑合着过日子。

然而这一切也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德川幕府的实力始终凌驾于这些外样大名之上,并且拥有公认的可以镇压这些外样大名的强大军队,所有外样大名绑在一起的纸面实力也不如德川幕府。

在军队武力的威慑之下,这些面和心不和的外样大名才会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领地,表面上也给予了德川幕府足够的尊重。

而一旦这个前提动摇了,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德川家康当年欺负人家丰臣氏孤儿寡母,事情做的实在是不地道,所以对德川政权持有不满态度的人其实并不少,大家只是因为打不过德川家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而且德川家的统治也没有那么的深得人心,对于外样大名的防范也从来都没有放松过,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收割外样大名领地的财富,以压制外样大名无法发展出强大的实力。

这种事情都是半公开的,就这样被压迫了快两百年,这些外样大名的心里要是没点什么想法,说出去谁也不信。

过去德川幕府有最强的武力,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忍着,可现在兰芳军队把德川幕府打得满头包,轻而易举灭掉了德川幕府数万军队,甚至攻克了江户城,使当代将军德川家齐成为了俘虏!

这消息可谓是惊破了天。

自打德川家康奠定胜局以来,德川幕府通过对最肥沃富庶的土地的掌控而建设了最强大的军事武装,天下大名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这种最强的印象已经持续了很久。

可是这一战之后,这个最强的印象被兰芳军队砸的粉碎。

不仅如此,德川幕府被迫与兰芳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幕府被迫开放了数个港口以及数个令制国的领土交由兰芳商人自由贸易,并且还要赔偿给兰芳政府一笔数额庞大的战争赔偿款,实在让人有点看不过去。

然而,如果这一次战败的苦果只是幕府独自吞下,那大家或许还没有太大的意见。

最多是嘲笑幕府武力衰弱,然后暗戳戳的开始想办法挖掘幕府的根基,挑战幕府的威严,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夺取权力。

反正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可问题在于德川幕府还真就把“不做人”这三个字贯彻到了极致。

幕府决定让天下大名一起为幕府分担给兰芳的战争赔款!

兰芳政府要求德川幕府赔偿一千一百六十七万两白银,但是德川幕府战后稍微算了一笔账,发现这笔战争赔款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所能支付的限度。

本来兰芳军队对德川幕府的船队、港口和江户城的破坏以及对军队、官员的杀伤,就已经让德川幕府损失惨重。

仅仅只是一笔江户城的修复款的数额可能都要与战争赔款相差无几,要是再加上对江户城外围城下町地区的修缮,对水道的恢复,对战死官员、武士的抚恤,那对于德川幕府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而且德川幕府陷入财政困难已经很久,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田沼意次和松平定信都没有成功,财政状况每况愈下。

宫廷贵族和大名以及中高级官员们确实吃的是脑满肠肥,赚的是盆满钵满,可是底层百姓的穷困程度一日惨过一日,幕府的财政状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幕府的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再加上一千多万两白银的赔偿款,幕府实在是支撑不住,分分钟破产给你看。

松平定信两兄弟一死百了,他们死的干脆,死的彻底,把所有的责任都留给了活人,活人对他们是恨得牙痒痒。

所以兰芳政府在战后要求清算德川幕府之中的主战派官员,德川幕府内部一合计,干脆就把松平定信兄弟俩还有村平定信的一些亲戚交了出去。

他们把他们这一支松平氏打包卖给了兰芳,试图以此平息兰芳政府的愤怒,不仅如此,他们还暗戳戳的抄了松平家,用他们家的家产来补足幕府财政的亏空。

这种一鱼两吃的事情如果是放在什么政敌的身上,那天下大名估计都会为德川幕府这一波神奇的操作而鼓掌,他们会感到佩服,觉得幕府果然凶悍。

然而这样一鱼两吃的事情居然发生在为了幕府而死的松平兄弟身上,只能说,但凡能做点人事,也不至于一点人事都不做呀!

自打消息传出,人们不单单是对德川幕府的软弱无能感到愤慨,同样也对将军本人的薄情冷漠感到不满。

甚至还有一些外样大名已经给德川家齐送上了最屑将军的称号,认为德川家齐实在是屑中之屑,对于为了自己而死的人一点抚恤都没有,实在令人寒心。

但这个事情德川家齐自己也觉得非常的无辜,他明明极力反对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的话没人听。

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他的老爹德川治济,德川家齐那是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不过在德川治济看来,这也没什么不好,儿子为老子背锅,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所以,让所有的大名一起为幕府分担战争赔款的事情也是德川治济提出来的。

德川治济认为幕府财政在全面整修江户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需求之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再承担起对兰芳的战争赔款,势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果赔款可以分年限交付也好说,问题在于兰芳要这笔钱要的比较急,拖一个月就要多交一分的拖延利息,如恶鬼一般压迫幕府,幕府无奈,只能想方设法凑钱。

比如敦促石见、佐渡地区紧急开矿,以获取更多的金银矿产。

然而这也不够,开矿得来的金钱也要用来维持幕府运转,大家生活都是要钱的,不能把钱都还给兰芳,大家自己都不吃饭了。

那到时候不单单是幕府运转所需要的费用凑不齐,官员们的俸禄也凑不齐,乃至于军队的军饷和伙食费都凑不齐了。

真要出了这种事情,德川幕府不死也要脱一层皮,实力必然大大衰减。

此消彼长之下,很难说天下大名会不会有什么异样的想法。

不过在幕府内部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人认为德川治济的想法有点儿太过火了。

他们不认为这样的情况会真的出现,也不认为德川治济想要把兰芳的战争赔款平摊到大名们身上能得到他们的认同。

就算是外样大名们也都比较老实。

自五代将军之后,日本已经没有发生过什么动乱了,他们认为如果把这些战争赔款摊到这些大名身上,才会引起他们的反抗意志,说不定会引起战争,对幕府不利。

老中本多忠筹、户田氏教与若年寄太田资爱、安藤信成都对德川治济的想法不支持。

但是德川治济却嘲笑这些人太过于天真。

“老实?他们为什么老实?是被幕府严密控制并且施以武力威慑才会老实,幕府不断削弱他们的财力和人力,使他们虚弱,他们才会老实,难道他们是天生就很老实吗?

幕府强势,则天下稳定,幕府一旦示弱,则天下大名一定会蠢蠢欲动,不断挑衅幕府以试探幕府的底线,幕府若不予以坚决回应,必然引起叛乱,所以,与其被人挑衅,不如主动出击,以示强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