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王对大总统忠心耿耿啊!

兰芳 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王对大总统忠心耿耿啊!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陈启隆这样一说,李祘本能的觉得有点不对劲。

那种小国面对大国时自然而然超级加倍的生存嗅觉忽然灵敏发达了起来。

他忽然感觉陈启隆看着他的目光从一开始的友善突然变为了一种带有侵略意味的眼神,嗅到了一丝不祥的味道。

于是李祘低声开口。

“陈总长,还请明示,何为联邦国?与藩属国有何不同?”

陈启隆眼见李祘不打算继续绕弯子,便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

“大总统准备在战后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建立全新的国家,国家的主体自然是原本的中华,除此之外,大总统也有意将原先属于中华的藩属国全部纳入到一个全新的体系之中,与中华形成更加紧密的联合。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大总统开创了新的国体,称之为联邦,即多个不同国家联合在一起组成的共同体,在大总统看来,联邦国和过去的藩属国在地位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藩属国要以中华本国为尊,中华皇帝是藩属国的皇帝,也是藩属国的宗主。

但是大总统认为过去大明和大清做藩属国的宗主其实并没有给本国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招惹了不少麻烦,还打了不少仗,比如当初大明帮着朝鲜打了日本,但是却没有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一场大仗打完不过三四十年,把大明看作父母之国感激的朝鲜就做了大清的藩属国,由此背离了大明,还帮着大清攻击了大明,国王殿下,您或许不知道,但是这段过往,大总统其实颇为在意。”

陈启隆话锋一转,把话题转到了当初李氏朝鲜在带清武力威慑下成为带清藩属国并参加了对大明的战争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这话语里的意思让李祘浑身一抖。

李祘慌了。

他没想到问题的关键点居然出在这個地方。

他没想到赵学宁在意的居然是这件事情!

难道说……

赵学宁要翻旧账?

赵学宁其实并不信任李氏朝鲜的忠诚度?

他连忙试图解释这件事情。

“陈总长,请您务必要理解朝鲜的难处,朝鲜是小国,根本没有力量能够对抗大清,当时大清确实很强大,朝鲜尽管不愿意屈服,但若不屈服便是亡国灭种,实在是无能为力,而且朝鲜虽然名义上投降,但心里还是向着大明的。”

陈启隆挑了挑眉毛,露出了一丝不明意味的笑容。

“心里向着大明?你们派出炮手帮助清军作战,帮着清军转运物资,做了不少对大明有害的事情,这也叫向着大明?那你们向着大明的方式还真的让大明有些难受啊。”

李祘咽了口唾沫,心中的惊慌更甚了。

他立刻调整说法,再次向陈启隆表示自己的诚意。

“朝鲜从来都没有忘记大明对朝鲜的再造之恩,所以尽管大明已经不在,国内却还是维持对大明崇祯皇帝的祭祀,心念中华,从来不曾忘怀!

此番兰芳要求朝鲜助战,朝鲜立刻答应,出了很大的力气,这就是朝鲜对中华正统的尊崇与忠诚,陈总长,您说,是不是这样?”

陈启隆笑了笑。

“是吗?我怎么听说之前大清要征召朝鲜的炮手和鸟枪手出战的时候,国王殿下似乎已经准备派兵助战了?似乎就是国王殿下亲自组建的壮勇营,这个消息是讹传吗?”

李祘的身子一抖,额头上顿时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背后唰的一下被冷汗浸透了。

“陈总长,您误会了!这只是……只是权宜之计!我从来都没有打算要出兵协助大清作战,真的从来都没有!不知道您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谣言!

当时当时情况确实很紧急,大清……大清已经要出动军队进攻朝鲜了,所以我不得不这么对外宣称,不得不安排军队先佯装行动,以此搪塞清人。

但是我真的没有想过派兵助战!朝鲜深受大清迫害,对大清怀有深深的怨恨,无时无刻不在渴望中华有朝一日可以光复,陈总长!请您务必要相信我!请您务必相信朝鲜!”

看着李祘惊慌失措的模样,陈启隆就知道传言不假。

但是他此来并不是为了就这个问题问罪李祘,而是需要给李祘足够的压力,以让他答应兰芳所要求的事情。

于是他笑了笑,摇了摇头。

“国王殿下不要太慌张,这件事情真的也好假的也罢,都已经过去了,朝鲜在我大军对辽东的作战中出了不少力气,这是不争的事实,兰芳并没有忘记这一点。

大总统是个公私分明奖惩分明的人,立了功一定会奖励,犯了错一定会惩罚,大总统明察秋毫,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恶人,国王殿下,您说对不对呀?”

李祘抬头看了看陈启隆,他感觉陈启隆的表情好像是在笑,但是那一双眼睛里只有森寒的冷意,看不到半点笑意。

他忍不住浑身打了个哆嗦,连连称是。

“没错没错,大总统明察秋毫,一定会还我清白!”

“那话又说回来,国王殿下,作为藩属国如果不能与宗主国共同应付艰难的局面,那么宗主国又为什么需要藩属国呢?”

陈启隆询问道:“难道仅仅是为了一个名义?仅仅是为了在藩属国有困难的时候自掏腰包派兵去救?到最后还得不到什么回报?甚至还要面临藩属国的背叛?

大总统思考了很久,觉得这种关系并不应该是正常的关系,大总统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讲究一个平等互惠,不能一方总是付出,而另一方总是获得。

也不能付出的都是些真金白银,结果得到的只是虚无缥缈的承诺,这种事情是冤大头才会承认的,大总统是不愿意接受的,换作是您,您愿意接受吗?”

李祘神色慌张,左顾右盼,好一会儿才开口。

“那……那大总统是什么意思呢?陈总长,大总统……该不会不愿意让朝鲜成为藩属国吧?大总统不会要问罪小王吧?陈总长!小王对大总统忠心耿耿啊!”

看得出来,李祘的确是被吓坏了,连这种话都能说得出来,倒是让陈启隆也有点惊讶。

但是话又说回来,不把他吓成这个样子,又怎么做到恩威并施呢?

赵学宁曾对陈启隆说过一番话。

“带一群附属国就和养狗是一样的,必须要让狗清楚明白的知道主人才是不可质疑的老大,要干什么事情需要得到主人的允许,要吃什么东西也要得到主人的允许。

主人不发话不允许,狗就不能有任何的行动,到这一步才算是一条好狗,如果不懂这些,狗是搞不清楚自己所处的生态位的,因为狗本身也是掠食动物,它们也是猎手。

这种牲畜的祖先是狼,狼是什么?狼可是凶残的,只会臣服于强者,狗也是一样,也只会臣服于强者,所以绝不能让狗认为它才是老大,否则不就是倒反天罡吗?

放到国家层面也是一样的,很多藩属国都是表面对着中华称臣,国主只是称王,但是关起门来在内部还是做自己的皇帝,有自己的年号,这就是典型的坏狗,要打!”

陈启隆对此深表认同。

他认同赵学宁的看法,认为兰芳需要的不是表面恭敬实则居心叵测的藩属国,不是一群整天只会嗷嗷叫着求补血的贵物,而是需要真正能为老大哥出力奔走、厮杀在一线的小弟。

在此基础之上,陈启隆认同了赵学宁提出的联邦制。

于是陈启隆就给李祘出了一个主意。

“国王殿下,有些事情不是我这么一个小小的外交总长能够决定的,大总统他是对所有大清的藩属国都不怎么相信,因为大清蒙难的时候,这些国家并没有谁前来相助大清。

大总统甚至一度认为藩属国是毫无必要的存在,在大家的劝说之下大总统才渐渐的松了口,愿意接纳藩属国,但是大总统也说了,兰芳不需要一个只会闹事而无法帮助到宗主国的藩属国。

兰芳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与宗主国共同进退的藩属国,能为宗主分忧,能给宗主帮忙,宗主有需要的时候,他必须站出来,这一点,国王陛下明白吗?”

李祘听了,隐隐有些不好的想法,但此时此刻他的内心被兰芳不打算允许朝鲜成为藩属国这一事实给闹得有些慌乱,他来不及思考陈启隆话语里的问题。

他只能接连不断努力的表达自己的忠诚,表达自己的无害。

“陈总长,您说的我都认可,我真的认可,所以您能不能向大总统表明一下朝鲜的态度?”

陈启隆点了点头。

“我很愿意为朝鲜表明态度,但是大总统那边也有大总统自己的态度,大总统说了,除非接受联邦制的要求,否则就不要与朝鲜多费口舌,你说,大总统都这么说了,我一个小小的外交总长又能做到些什么呢?”

李祘渐渐的回过味儿来,感觉陈启隆这一次来好像不是为了兴师问罪,而是为了达成这个所谓的联邦制度的目的。

他觉得有点好奇,便小心翼翼的询问陈启隆这个联邦制度到底需要朝鲜做些什么。

他一直没搞清楚什么是联邦制度,只知道陈启隆刚才说这是赵学宁本人开创的一种制度,之前并不存在。

所以,这和过去的朝贡制度又有什么不同?

考虑到李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陈启隆决定长话短说,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他解释明白什么是联邦制度以及联邦制度下的加盟国。

“在大总统看来,过去历朝历代的所谓朝贡之制,基本上不过是藩属国通过进贡换来宗主国的承认,以一种看似重要实则在平时没什么用处的大义名分作为交换换来宗主国给予的各项优惠。

比如许可通商,比如各种赏赐,可以说大义名分确实很重要,这一点大总统本人也承认,但是在大总统看来大义名分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才会发生用处,甚至很多时候二十年三十年都不会有什么实际上的用处。

用这种没什么意义的东西,交换眼下更加实际的好处,甚至于在藩属国遇到危险的时候,还要宗主国自掏腰包帮忙打仗,这除了赚个好听的名声之外,还有什么呢?

为了考察朝贡制度的前世今生,大总统翻阅了很多古代史籍,考察来考察去,发现所谓朝贡国只有在极少数时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作用,比如大汉,比如大唐。

而在更多的时候,朝贡只是为了满足中华天子个人颜面的一种做法,而没什么实际上的好处,好处不多,坏处不少,这种事情除了冤大头没什么人喜欢,大总统当然也没有兴趣做这个冤大头。

但是既然大家说了,大总统也就重新做了一番考量,最后提出了大总统本人所认可的朝贡制度,也就是联邦制,大总统认为为藩属国提供各种保障,保护藩属国,不被旁人欺凌,可以,大总统愿意接受。

但是藩属国也必须要随之提供一些对等的东西,藩属国不能只是接受好处,而不提供一些实际上的东西回馈给宗主国,所以大总统的意思就是若要得到中华的保护与认可,藩属国必须交出军事权力和外交权力。

藩属国的军事安全由宗主国负责,提供宗主国派遣军队保护藩属国,藩属国无需自己的军队,与此同时,对外交际方面,藩属国需跟随宗主国的统一脚步,对外是整体,在此基础之上,保留藩属国原有的朝廷,承认该朝廷对藩属国内政的管控。”

陈启隆一番长篇大论下来,解释了一下赵学宁所创造的联邦体制的一些要点。

而这些要点直接把李祘给听傻了。

李祘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什么很了不得的事情。

交出军事权力和外交权力?

仅仅只保留朝廷的内政权力?

一旦成为联邦国,就要放弃军队,改由兰芳驻军来保护,对外也不能独立交际,而要听从兰芳的统一安排……

朝廷失去了军事权力还剩下什么?

这名义上的内政权力怕也是难以得到自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