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三百零七章 您对中国产生兴趣了吗?

兰芳 第三百零七章 您对中国产生兴趣了吗?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赵学宁秉持的“公民论”和“国民主义”,包括赵学宁反对贵族与特权的存在,表示在共和国里只有公民,不该有贵族和特权,并表示他正在中华大地上展开行动,全力铲除贵族存在的土壤。

这样的言论使得法国的贵族们对《共和国》大加抨击,对赵学宁本人也是大加抨击,称他为“戴着眼镜的猴子”。

尽管如此,也有少数受到启蒙思想所影响的开明贵族对赵学宁的说法持中立乃至于稍稍赞同的态度,比如在法国国内有相当高声望的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功勋人物拉法耶特。

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以及在美国参加独立战争的经历使得拉法耶特认同共和体制与自由主义,他对赵学宁的行动表示了相当程度的客观态度。

“赵学宁推翻专制且野蛮的鞑靼政府,建立了共和开明的兰芳政府,这是共和的胜利,是文明的胜利。”

但是由于他出身贵族,不可分割的血统属性与内心深处的忠君态度时时刻刻与他本身的共和倾向处在矛盾的挣扎之中。

对于赵学宁反对贵族和特权的言论,他拒绝公开宣称自己的态度。

另外,对于赵学宁提出的国民主义和公民国家的论调,他表示反对。

他不信任人民。

还有赵学宁对美国的建立与未来所提出的论调,虽然他不知道赵学宁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美国的,但是他亲身参与了美国独立的过程,他认为美国就是共和与自由的,对于赵学宁的论调他表示明确反对。

另外也有一位法国伯爵克劳德·昂利·圣西门,他阅读了《共和国》之后,对赵学宁提出的教育公民、形成公民社会之后以社会共识维护共和制度的说法很感兴趣。

私下里,他向自己的友人表示自己比较赞同这样的看法。

不过如拉法耶特和圣西门这样的贵族毕竟是少数,总体来说,在法国政治和贵族圈子里只有少数人对赵学宁的看法偏向正面。

以法王路易十六为代表,公开宣称赵学宁率领的兰芳政府击败了清政府,是“中国的灾难”,“但愿不会波及到欧洲,成为欧洲的灾难”。

乃至于有一些贵族建议路易十六禁止《共和国》的传播,以防这种思想玷污了伟大法兰西的荣耀。

不过路易十六自信的表示——我的子民不会因为一个来自远方的中国人的一本书就背叛我。

从而没有采取行动。

因为路易十六的自信,《共和国》得以在法国继续流传。

成书传播很少,但是相关言论和部分篇章因为人们的口口相传和少量的刊印传播而更加广泛的传播开来。

于是在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之前,很多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法国人都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到了这本书,并从中获得了各自的感悟,汲取了不少营养。

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吉伦特党领导人之一的玛莉·简·罗兰以及她的丈夫罗兰先生。

两夫妇通过一些渠道得到了一本完整的《共和国》法语版,如获至宝的阅读起来,昼夜不息,很快便成为了这本书的信徒与赵学宁的狂热粉丝。

他们在与他们的那些信奉共和主义的朋友们的交际之中,不断的用这本书里面赵学宁的一些言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而使得这本书在夫妇两人的交际圈子里得以广泛传播。

不过对于这本书里的言论,他们也会出现一些分歧。

比如针对赵学宁提出的“封建王权势力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必须要通过决然的革命行动促使他们了解到他们的时代正在远去,如果他们依然执迷不悟,就必须要用流血的方式彻底埋葬他们,否则革命将无法胜利”这一看法,不少人就觉得赵学宁太过于激进。

他们认为中国和法国的情况不同。

赵学宁面对的是野蛮且专制的鞑靼政权,与他不是同一种群,消灭掉鞑靼政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没什么心理压力的。

但是法国人的国王却是真正的法国人,且他的祖父深受法国人的崇敬,他的家族源远流长,血统高贵,所以是否需要流血还有待商榷。

随后,在三级会议召集期间,在第三阶级的充满热情的代表们自发组成的布列塔尼俱乐部里,一位年轻的律师高举着《共和国》,热情地向人们宣传赵学宁的共和理念。

即必须要用流血消灭封建势力,并彻底断绝他们存在的土壤,以维护共和国的理念。

这位年轻的律师名叫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他并不算资深的共和主义者,但是却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迅速脱颖而出,在数百名布列塔尼俱乐部的成员里很快就进入了排行前二十的受欢迎者的序列之中,并且继续前进。

他的演说能力一开始并不优秀,很难吸引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他努力练习,快速提高演讲水平,很快成为数一数二的演讲高手。

他时刻拿着一本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到的《共和国》,言必称兰芳共和国与大总统赵学宁,俨然成为了赵学宁的信徒。

他公开宣称,三级会议是“国王的把戏”,第一阶级和第二阶级的代表们都是国王的“木偶”,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只是为了加税,他绝不会倾听人民的声音。

他宁愿把钱拿去给他深爱的玛丽王后购买更多的奢侈的衣物,让枫丹白露宫成为“世界时尚宫殿”,也不会拿来赈济因为受灾而买不起最便宜的面包的灾民。

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

对于这样罪行累累的国王,指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得宪政、限制他的权力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武力作为底气,在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生命都很难保全。

在他的宣传和鼓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布列塔尼俱乐部里的人们产生了共同的想法,认为面对顽固的封建王权势力,或许武力抗争也是一种办法。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俱乐部的成员认为罗伯斯庇尔的言论有问题。

三级会议还没有一个结果,他就认为三级会议必然失败,这是不理智的。

暴力流血的革命行动会死很多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应该谈论这种事情。

罗伯斯庇尔很生气,认为这些人低估了封建王权势力的固执、残忍与狡猾,认为这些人没有亲眼目睹过被贵族当街玩弄致死的平民,所以才如此的麻木不仁。

面对贵族,法律是如何的无力?

“直到国王禁卫军的子弹打到他们身上之前,他们都不会醒悟,但是当子弹打到身上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罗伯斯庇尔与自己的朋友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满脸严肃。

无论他的朋友如何的劝说他,让他不要过于担忧,他始终维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国王是不可相信的,必须要提前做好三级会议失败的准备。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对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很不以为然,并且给罗伯斯庇尔取了一個“流血先生”的外号,以此嘲笑他过于沉迷流血革命的行为。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嘲笑罗伯斯庇尔归嘲笑罗伯斯庇尔,对赵学宁和《共和国》却是没有嘲笑的心思,他们也觉得这本书里值得讨论和思考的东西实在是很多。

所以,哪怕是三级会议进行期间,各个政治派别组成的政治俱乐部里都有定期举办集体研讨会讨论《共和国》里的一些富有讨论性的篇章,对法国的未来进行商讨。

是采取美国式的制度,还是采取兰芳式的制度?亦或是采取带英的君主立宪?

整个巴黎都在热烈的讨论着。

巴黎如此,巴黎之外也是如此。

三级会议的争端发生的如火如荼之际,前往科西嘉岛的船上,年轻的炮兵军官拿破仑·波拿巴正手持一本通过军队渠道得到的《共和国》仔细的阅读。

当他读完了赵学宁结合对带清作战的成果论述共和国与老迈帝国之间的差别的时候,缓缓合上了手里的书本,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他的家乡科西嘉的方向。

一位曾经叱诧风云的著名皇帝在他的人生暮年,因为精力不足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从而被兰芳轻松击败,自己也沦为俘虏,一辈子的荣耀化为灰烬,一个庞大的帝国就此瓦解。

这就是帝国吗?

荣耀之时,可以攀登至巅峰,荣耀之后,也可以在短短的一年里化为灰烬。

所有的一切,都仅仅只只是因为执掌权力的皇帝老了,失去了年轻的锐气。

如果那老皇帝还在壮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睿智,那么赵学宁还能如此顺利地取得胜利吗?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年轻的拿破仑默默重复着这句被陆航精心翻译为法语的中国古代名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处在风暴中心的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因为赵学宁的这本书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与此同时,海对岸的英国却相对而言较为平静。

因为英国的国王早就没有法国的国王那么大的权力了,所以法国人的痛苦,英国人尚且没有那么明确的感知。

他们相对来说比较平静,对于重要盟友赵学宁的《共和国》以一种比较冷静的态度审视,并且得出了各自不同的结论。

乔治三世阅读完《共和国》之后,没有公开发表任何言论。

但是私下里,他却和他所信赖的小威廉首相表示,如果他是一位赵学宁书中所描写的有无限权力的国王,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本书禁了。

“但很可惜的是,即使我想这样做,我也已经没有那个权力了。”

乔治三世自嘲的笑道:“不过赵学宁居然认为贵族和特权是落后的,是不应该存在的,那我就很好奇,跟随他作战的那些部下,就没有一个人想做贵族的吗?”

“谁知道呢?我们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区别也实在是太大了。”

小威廉微笑着与乔治三世碰杯:“是否共和,我觉得不是英国需要顾虑的事情,倒是赵学宁对美国的看法出乎我的预料,我从未想过赵学宁居然对美国有如此深刻的了解,仿佛他亲身参与到了美国建国前后的所有流程当中一样。”

“你认为他说的是对的?”

乔治三世询问道:“那群叛徒会走向全面扩张?以共和体制做这样的事情?”

“赵学宁不是说了吗?三权分立未必代表共和,共和也未必是分权体制。”

小威廉摇头道:“他的很多言论在我看来都很新奇,甚至是大胆,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者学者发表这样的言论,估计会被骂死,但是他偏偏是一个庞大的国家的领袖,是一个真正执掌庞大权力的统治者,以这样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确实,他远在东方,却对欧洲的思潮如此了解,思想貌似也非常的激进。”

乔治三世缓缓道:“在那种环境下,居然能出现这样的一个人,首相先生,我想,中国果然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总能出现这样那样的人。”

“您对中国产生兴趣了吗?”

小威廉笑道:“如果您产生了兴趣,那么我认为,您可以在中国的战争结束之后,向赵学宁提出出访的希望,如果您可以忍受远渡重洋的苦楚的话。”

“那个传说中的国度,如果我真的能去的话……”

乔治三世深吸一口气:“乘船倒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我担心我的病……”

“您会康复的。”

小威廉缓缓道:“无论如何,您一定会康复的。”

“但愿如此,首相先生。”

乔治三世再次举杯与小威廉碰杯,两人共享一瓶美酒。

这个国家的国王和首相对待《共和国》的态度是不展现任何态度,可是其他人对这本书的态度就明着来了。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反对派议员福克斯忽然病愈,再次出山,在议会里发表对《共和国》的抨击言论。

他认为这本书有煽动英国国内反对君主制的人发动革命、推翻王室的风险,放任这本书流传实在是太危险了。

英国上一次出现共和国的时候失去了一位国王,如果再一次出现共和国,说不定王室都要殉难,所以他强烈建议议会通过决议,禁止这本书在英国流通。

然而除了少数几个狗腿子,大部分人对这条动议并没有什么想法,甚至都没有进入到表决的程序。

福克斯之前的言论让他广受恶评,再加上最近兰芳大使陆航多次表示自己不喜欢福克斯这个人,于是很多人刻意拉开了自己和福克斯的距离,生怕因为这家伙的关系使得自己的利益受损。

福克斯被孤立了。

与法国人相比,早已结束王权专制的带英还是更加在乎实际的利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