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二百七十七章 王杰西征

兰芳 第二百七十七章 王杰西征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永琰坐在上首,一边吃饺子,一边流泪。

大家伙儿也和永琰一样,一边吃,一边流泪。

寒风瑟瑟之下,小朝廷的君臣们吃完了这顿带清史上最简单的新年宴,吃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随后,永琰发表了自己的誓言。

“太上皇蒙难,为兰芳贼人侮辱,年近八十遭此横祸,实乃天怒人怨,兰芳逆贼大逆不道,残暴不仁,人人得而诛之,我为人子,生不能啖赵贼之血肉,誓不为人!”

永琰下定决心,要励精图治恢复实力,然后反攻京师,反攻江南,进一步消灭兰芳,救回弘历,若是办不成,誓不为人!

于是新年第二天,永琰就下令迁都到太原,摆出一副励精图治、一雪前耻的模样,连新年假期都不要了,就要光复大清。

结果没想到老天爷也在和带清作对。

本来永琰打算迁都到太原安定一下,再进一步迁都到西安,如此才算是稍微安全一些,可以准备后面的行动,但是正月初五,永琰等人刚刚上路准备前往太原,就得到了一个大消息。

西安失守。

永琰与和珅、王杰等人得知消息,大惊失色,十分震怖,赶快询问具体情况。

原来,去年七月底,陕西就出现了反清义军,发展一阵子之后,形成了以王小二、陈大刀、张秀才三人为主要首脑的三支起义军。

九月底十月初,三支义军发展迅猛,先后攻占了西安府周边的很多地区,麾下义军人数也增加很多。

王小二义军有三万多人,陈大刀义军有两万多人,张秀才义军也有两万多人,加在一起接近八万人的战斗力量,跟随他们一起的家眷民众则超过三十万人,声势浩大。

十月中旬,三支义军接连击败各地官府,合力围攻西安府。

作为带清目前仅剩不多的数一数二的重镇,西安府还是有不少守军的,依靠较为充足的粮食和足够的守军,西安府坚持了两个月。

本来南下征讨白莲教的陕甘总督勒保得知后路受到威胁、叛军威胁陕西的时候就想退兵返回陕西平定这股义军,奈何白莲教义军死咬着他们不放。

一段时间的苦战之后,勒保稍稍击退了白莲教义军,又在烧杀抢掠的策略下勉强维持了后勤供应的现状,终于能安排手下将领率领五千军队先行返回陕西救援西安,确保西安不失。

五千清军在途经汉中的时候与汉中张定军所部义军交战一阵,击退了张定军所部,然后就来不及的北上陕西。

勒保没想到的是,陕西义军的数量远超他的想象,他只安排了五千人出击救援西安,可是包围西安围攻的义军数量却接近八万,这五千清军很快就陷入了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苦战半個月,虽然给义军带去了近一万人的伤亡,但是本身也全军覆没。

唯一一支援军抵达之后却又战败,给西安城内的守军带去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一些守军丧失了斗志,打算投降义军。

十二月底,城内守军爆发兵变,参与兵变的士兵割掉辫子,群起而攻,杀死了守将琪勒,打开了西安城门迎接义军入城,于是西安城被义军占领。

带清在陕西最重要的重镇西安就此被攻破。

义军破城后,大举入城,对城内清政府官员、军队、旗人、富商大贾之类的人物展开杀戮,基本上全部杀光,没留下几个活口,西安城内的满城也被义军荡平。

与兰芳政权相对文明一点的态度不同,义军可没有任何文明或者是资本主义的想法,直接就是大屠杀,于是两日之后,满城没有了活口,所有设施全部被毁。

最后,义军放了一把大火,把满城烧的一干二净,西安城内再也找不到一个留着辫子的旗人,也不剩下什么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城内官僚和富商大贾也跟着他们一起陪葬了。

这个消息传到永琰那边,永琰的小朝廷慌了。

西安失守,陕西不稳,意味着他们想要依托关中东山再起的战略面临破产的威胁。

永琰非常生气,怒火万丈,要治陕甘总督勒保的死罪,幸得和珅、王杰劝谏才没有下令。

“勒保统兵南下四川剿灭白莲教逆匪,正在苦战,后方出现贼军,也是他没有办法应对的事情,完全责怪勒保,倒也不至于,眼下大清缺乏良将,还请皇上息雷霆之怒,允许勒保戴罪立功。”

和珅如此劝谏永琰,永琰思虑再三,也只能接纳和珅的建议。

眼下的确不能再随便杀人了,还能为大清征战的旗人将领已经不多了,把勒保杀了,还有谁能替代他?

和珅吗?

和珅表示臣不善军事。

但是永琰还是很生气。

“朕可以不怪罪他,但是眼下西安失守,关中震动,贼军蜂起,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诸位爱卿,朕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挽回局面?谁能安定陕西,使朝廷转危为安?”

当此关键时刻,永琰身边却没有一个可靠的军事将领,所有可靠的军事将领好像都在京师保卫战中战死、被俘,弘历愣是没有给永琰留下一个可用的将才。

无奈之下,王杰以兵部尚书的身份请求领兵出征,平定乱匪。

永琰想了想,觉得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王杰真的是他身边唯一一个还有军事经验的重臣了。

虽然自弘历以后,就没有安排汉人乃至汉军旗的旗人单独统领军队出征,弘历相较于他的祖父、父亲更加不信任汉人,愿意任用满军旗人。

可是时局动荡,已经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加上王杰的忠诚已经得到了证明,所以永琰考虑了一会儿,就答应了王杰的请求。

他下旨,因为陕甘总督勒保没能保住西安府,有罪,所以革去陕甘总督的职位,降三级留任为甘肃巡抚,以期戴罪立功。

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王杰主动请战,所以任命为陕甘总督,总领陕甘一切官员兵马,荡平群贼,安稳地方。

王杰领命。

随后,永琰交给了王杰一万人的兵马指挥权。

虽然人少,但这也是永琰能交给王杰最多的兵马了,剩下来两万人,那是真的要用来保护他自己的兵马,实在不能调动了。

小朝廷在山西整顿来整顿去,也只整顿了一万多旗人壮丁出来,无奈之下又强征了一万多汉人壮丁,宣布收纳他们进入八旗汉军序列之中,强制把他们变成旗人,然后编入军队。

如此才勉强凑出来三万“八旗护军”。

能给王杰一万人已经是非常多了。

当然永琰也知道这个数目绝对不算多,所以给了王杰招募兵马的权限,允许王杰在陕甘之地招兵买马恢复陕甘绿营建制,以此与群贼作战。

王杰领下命令,于兰芳十年、兴安元年正月十三日誓师出征。

出征之前,王杰了解到目前整个陕甘地区的局势非常不妙。

首先就是关中腹地,西安府已经被王小二、陈大刀和张秀才三支义军分别占领。

在凤翔府,有孙青莲的“青莲军”、刘满山的“凤翔军”和赵六的“天道军”三支义军。

在延安府,有李政的“大唐”叛军。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在同州府,有朱光鼐的“大明”叛军。

在汉中府,有张定军统领的叛军。

就算是在山西南部,也有解州的关猛叛军,还有潞安府赵长治的“大宋”叛军。

另外在甘肃,目前已知的叛军就有三支,分布在兰州府、平凉府和秦州。

可以说到处都是叛军。

唯一能称得上是好消息的是,各地因为之前的募兵勤王令,也出现了打着大清旗号保境安民的诸多团练武装。

他们组建的目的是防止家乡被破坏、自己的财产被侵犯,所以基本上和那些反清义军是对立面的。

王杰领兵出发之前,双方已经打得天花烂漫了。

王杰率领清军抵达这些地方,基本上是一个被欢迎的状态,只要王杰愿意出兵帮助地方团练武装打败反清义军,那么团练武装至少愿意给清军提供一些粮食。

就比如王杰领兵抵达潞安府的时候,面对人数已经超过两万人的赵长治率领的“大宋军队”,他立刻指挥军队出击,配合当地团练武装打击赵长治。

清军三战三捷,把赵长治的军队打得大败。

赵长治被迫退守屯留县,王杰率领清军和团练武装一万余人联合攻打屯留县,很快取得了胜利,攻破了屯留,杀死了赵长治,平定了这支“大宋军队”。

大宋军队颇有乃祖风范,以不善战闻名,于是赵宋王朝光复的希望就这样被毁灭了。

接下来,王杰打算去解州对付关猛起义军,并且希望潞安府的团练武装和他一起去。

但是团练武装拒绝了王杰的请求,表示愿意提供粮食,可他们只愿意保境安民,守护家乡,对于出去征战没有太大的兴趣。

王杰再三劝说,对方也不答应,于是只能带着粮食离开。

王杰也清楚,带清现在的势头是一天不如一天,局面一天比一天差,早就没有了之前的号召力。

现在大家伙儿都知道带清皇帝给人家拉出去全国巡演了,也都担心带清什么时候就无了,能留着辫子已经是带清余威的表现了。

还让他们跟随带清军队作战?

那是不行的。

大家在本地打个配合,你好我好大家好,指望咱们跟着你们出去卖命?

那多少有点问题。

王杰虽然生气,部下也有军官劝说王杰攻打这些不知好歹的汉人武装,但是王杰拒绝了。

“此时此刻,天下都在疑虑之中,攻打他们,只会让团练把大清军队当成敌人,对大清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不能这样做。”

王杰拒绝了部下的建议,打算用自己的办法恢复大清的威望。

具体的办法就是打胜仗,在打胜仗的同时,用俘虏扩充军队,增强军力,以此恢复大清的威望。

只要不断打胜仗,军队不断增多增强,那么大清的威望迟早可以回来。

王杰是这么想的。

正月底,王杰抵达了解州,在解州和关猛义军交战。

与潞安府的情况不同,潞安府那边赵长治很不会做人,不会拉拢地方势力,还没起势呢就迫不及待要做皇帝,要大家臣服他,不听话的就派兵攻打,所以犯了众怒,大家群起而攻。

关猛不一样,他巧妙的利用了自己“关羽之子关平后裔”的身份,讲究一个“义字当头”,大搞江湖义气,和地方势力结交好友,斩鸡头烧黄纸歃血为盟。

于是虽然地方上也出现了一些保境安民的团练武装,但是和关猛义军在某种意义上是盟军。

关猛义军攻城略地杀戮清政府官员、剿灭清政府的兵马,但是注意不去损害这些与他结交的人的利益。

于是这些团练武装坐山观虎斗,甚至还私下里和关猛做生意,卖一些武器装备和粮食之类的。

大家的关系处的不错。

所以在王杰抵达解州的时候,就意外地发现自己在当地没有号召力。

自己这个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陕甘总督的身份并不能说动当地的团练武装配合他作战,当地团练武装甚至对他的到来不咸不淡,没什么触动。

他进一步调查,才发现了关猛义军和当地团练武装之间的猫腻,他很生气,但是没有明说。

他想了个办法。

他亲自前往四个团练武装首脑家里做客,与他们喝酒吃饭,席间有意无意提起了他们和关猛义军之间的猫腻。

然后,王杰略带着些威胁意味的告诉他们,不要插手清军和义军之间的战斗,否则就算他们无法快速消灭掉义军,也能调动人马把他们这些团练武装干掉。

通过这种威胁的手段,使得王杰率领清军和关猛义军战斗的时候,这些团练武装在情况不明的时候还真不敢贸然出动与清军为敌。

关猛的确是个会搞统战工作的人,但是用兵作战就比不上他的那位威震华夏的便宜祖宗了。

关猛起事很久,在地方上搞关系也搞得很不错,但是轮到打仗的时候,拎出来的还是一群乌合之众。

武器武器没有统一,防具防具没有统一,两军开战的时候,他这边一大群人乱糟糟站在一起,刀枪剑戟木棒什么的都有,知道的晓得这是军队,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个街头帮派。

与之相比,王杰指挥的清军就有派头多了,至少队列是整齐的,士兵的服装和武器也是相对统一的,还有一些火枪火炮之类的,看上去至少像是一支军队。

双方交战的结果当然不言而喻。

关猛的部下们倒是勇敢,用街头帮派斗殴的形式和清军作战,乱糟糟一团主动冲击。

清军还是老三样,先射箭,再开炮、放枪,然后再是肉搏部队上前干仗。

一阵乱战之后,相比之下更加没有组织和章法的关猛义军惨败,关猛本人被杀死,两万多部下被干掉一千多人,剩下的大部分都被清军俘获了。

这场战斗胜利之后,王杰杀死了起义军里的军官,收编了大头兵,强行给他们剃发留辫子,重新恢复到带清专用头型,于是清军的人数就扩充到了两万余人。

同时,王杰震慑了解州地方的那些团练武装,头面人物们谨小慎微的来拜访王杰,向他送上银两、粮食、酒水和肉类,以此向王杰谢罪,表达对王杰的恭顺之意。

王杰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安抚了他们,让他们继续保境安民,剿灭任何敢于造反的乱贼,然后上报朝廷,朝廷必有奖赏。

这一番操作之后,王杰基本平定了山西省内的成规模的反清义军,然后在解州整顿兵马,继而向蒲州府挺进,准备进一步抵达同州府韩城县,去对付自称大明皇帝的朱光鼐。

——————

ps:之前买了几盒海底捞的番茄小酥肉自热火锅,昨天晚上没东西吃,就吃了一盒,还切了几片午餐肉放进去,有一阵子没吃午餐肉了,感觉还是很好吃。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