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毒药与白绫

兰芳 第二百七十二章 毒药与白绫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总而言之,随着消息的传播,清政府已经无法压制的地方,全都乱了。

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也好,为了获取更高的地位和财富也好,为了单纯的推翻压迫带着大家过好日子也好,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大善人带恶人,全都粉墨登场,登上了属于混乱的舞台。

带清威压天下的威望的确已经不存在了,带清不可战胜的神话也随之消失了。

所以各地起义者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标榜自己和带清划清界限,代表汉人消灭旗人,以此争取到更多人的帮助。

于是各地的官府、官员、和旗人走得比较近的头面人物都遭了殃。

甭管谁要造反,第一件事情都是杀掉当地的清政府势力表达自己的立场,让大家相信他们真的是要造反,不是说着玩玩的。

在山西大同的清政府流亡小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带清山河已经破碎不堪、烽烟四起,为了反抗带清不做人的统治方式,为了给饱受欺凌的自己报个仇,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目标,各路豪杰、牛鬼蛇神们开始了一场欢乐总动员。

而对于这个消息,身处山西大同的带清流亡小朝廷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出什么解决方案。

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自顾不暇了。

别的不说,单说大半個朝廷的官员、办事吏员都被弘历留下来防守京师,做最后的斗争,然后被兰芳包了饺子。

这群带清赖以维系统治的傀儡官员们不是被杀了就是被抓起来准备当作收买人心的工具使用,个个都是顶级耗材,被兰芳扔到了地方上搞巡回演出,根本不可能回到大同帮着永琰建立什么有效的统治。

永琰在得知京师被破、弘历被生擒的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哭哭啼啼的被推上了皇位,拿着弘历的遗诏奉天称帝,在大同登基。

于是带清名义上有了皇帝,可永琰这个皇帝和当初弘历作为皇帝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他手上一没有强大的军队,二没有充足的资源,三没有可靠的人才,四没有广泛的认可。

整个大同小朝廷就等于是个草台班子,根本撑不起什么门面。

原本能提供一些支持的山西巡抚战死了,军队溃散了,山西的两千八旗驻防军也丧失殆尽,消息传回来,当时永琰和流亡过来的老弱妇孺们就恐惧的大哭失声。

永琰当时就觉得很不妙,担心京师战局不好,后面果然得到了京师被攻破、他的老父亲被抓捕的消息,整个京师被一网打尽,大清江山的倾覆就在眼前。

要不是一个月前以和珅、王杰为首的逃难官员团队历尽千辛万苦赶到大同,给永琰带来了一丝安慰和一些帮助,那大同小朝廷能不能建立起来、正儿八经的运转都是个问题。

在和珅和王杰的帮助下,永琰登基之后宣布将大同定为陪都,依旧以京师为京城,以此宣示自己并没有放弃收复京师、光复大清山河的目标。

然后改元兴安,取一个吉祥的寓意,讨个彩头,为未来光复作战的胜利提前庆贺。

接着又遵奉弘历为太上皇,表示大同小朝廷就是正儿八经的带清朝廷,并且绝不会放弃营救弘历、恢复山河的努力。

随后,在永琰登基称帝的第二天,带清政府目前名义上的统治区内爆发大大小小的反清起义的消息就接二连三的传到了大同。

一会儿大秦要光复,一会儿大唐要光复。

一会儿大宋也要光复,一会大明又要光复。

一会儿还要来个青莲盛世!

那边老黄忠转世,这边老廉颇转世。

甭管跟大清有没有关系,反正只要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政权,仿佛一瞬间都转世重生了,搞不清楚的还以为带清出现灵气复苏的局面了。

永琰没有突出的弱点,但也没有突出的才能,今年才28岁,此前并没有很多的政治经验和军事经验,面对这个复杂的局势,他六神无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比较好。

雍正帝推行的秘密建储制度的确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九子夺嫡之类的悲惨事件再次发生,但是也在另一个层面上消减了皇子们参与政治、锻炼能力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雍正以后的清朝皇子的能力普遍下降。

九子夺嫡,争得头破血流惨不忍睹,最后出了一个雍正,解除了康熙晚期以来混乱的局势,给带清成功续命。

秘密建储制度以后,带清就没有这样优秀的皇子出现能够力挽狂澜了。

永琰的能力远不如弘历,更别说他爷爷胤禛,所以挽救时局的任务就落到了大同小朝廷身上。

面对这个困难的局面,大同小朝廷内部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内容是面对如此危难的局面,大同小朝廷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挽回局面、重新恢复大清的统治。

面对这个问题,被任命为首席大军机、武英殿大学士的和珅与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的王杰展开了比较激烈的辩论。

这两人虽然在逃跑途中互相扶持,也曾结成政治同盟,但是眼下这个情况,这两人也顾不上曾经的情谊,对大同小朝廷之后该如何作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和珅的意见是彻底放开对团练的管制命令,允许剩下来所有的带清官员自行募兵打击兰芳和各路反贼,减轻朝廷的压力,避免大同小朝廷在没有足够自保的能力之前就被兰芳颠覆。

王杰对这个看法很不认同,拿出汉末三国的历史故事反驳,认为这样搞会让大清成为东汉政府,让眼下的时局变成诸侯割据,大清皇帝只会成为名义上的皇帝,会失去实权。

然后诸侯乱战,军阀割据,天下从此陷入崩溃的局面。

和珅表示自己也知道这个事情很难处置,但是眼下除了这个办法,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就算明知道这副药是毒药,但是为了续命,也必须要吃下去这副毒药!

王杰大怒,指着和珅就开骂。

“既然知道是毒药,为什么还要吃下去?引鸩止渴的结局是什么?难道和大人不清楚吗?放开管制,让天下官员自行募兵,到时候一个个都是草头王,一个个都听调不听宣,大清就真的完了!”

“那至少大清还能存在!”

和珅也大怒道:“如果不这样弄,兰芳贼军且不说,那些蜂拥而起的贼寇只会越发猖狂!贼军每到一地,当地官员便束手就擒,贼军长驱直入,要不了一年就能抵达大同!

到时候,你难道要皇上再经历一次太上皇的事情吗?你难道要皇上也成为贼军的俘虏吗?你是要让我大清皇室重演宋室的屈辱结局吗?若非如此,王大人,你倒是说一个有用的办法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没有办法也不能用这个办法!”

王杰怒道:“和大人!我不是旗人,但是我也要说,当前这个局势下,一旦各地团练放开,汉人武装大盛,你觉得他们会做的事情是平定叛乱继续做大清的臣子,还是效仿吴三桂?

旗人南下平定天下的时候到底做了多少孽,杀了多少人,你真的不清楚吗?一旦放开管制,天下汉人一旦群起而战,这天底下还有旗人立足之地吗?伱有太祖、太宗的能力可以威震四方吗?!”

和珅涨红了脸,却说不出话来。

他是旗人,王杰是汉人,但此时此刻,这个敏感的问题居然是王杰这个汉人提出来,居然是王杰这个汉人在为大清着想,这让和珅这个旗人深深感到荒唐与讽刺。

小朝廷上,侥幸活下来的官员们看着两个大佬的争论,纷纷低头不知该如何言语。

高位之上,端坐在简易版龙椅上的永琰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不知该如何处理。

整个朝堂经历了一段时间诡异的沉默之后,和珅叹了口气。

“王大人所思所想,和某如何能不知道呢?和某当然也知道一旦放开管制,天下会变成什么模样,但是就眼下来说,还有什么办法呢?”

“王大人也看到了,这才多久?别说前明,大宋,大唐,甚至大秦都要复国了,在这样下去,这些叛逆之辈还不知道要把历朝历代多少人都给转世重生拎出来,再重建那些王朝,这天下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前局势,摆在咱们面前的只有一瓶毒药和一条白绫,喝了毒药不会立刻死,如果能支撑到找到解药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活下来,用白绫上吊会立刻就死,该如何选择?”

和珅摊开双手一脸苦涩的看着王杰。

王杰左思右想也想不到比这个更有效的办法,只能长长叹息一声,面向永琰。

“皇上,臣不愿皇上和大清受辱,但臣无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眼下,真的只有和大人的方法能够使用了。”

永琰面色苍白,嘴唇动了动,看向了和珅。

“和爱卿,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回皇上的话,真的没有了。”

和珅苦笑道:“维持眼下的军队已经竭尽全力,大清目前已经拿不出多少钱来组建军队了,允许各地自行募兵,至少不需要朝廷支出军费,他们未必听从朝廷号令,但也不会听从兰芳和各路反贼的号令。

就让他们打吧,他们打得越激烈,大清就越安全,趁此机会,寻找忠良,获取财赋,编练军队,自强持重,或许,这一切还有转机,奴才言尽于此,还请皇上明察。”

和珅话说完,永琰沉默了一会儿,看向了王杰。

王杰低着头,一言不发。

永琰又看向其他官员们,见他们也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于是永琰明白了,自己的确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事已至此,朕与诸位爱卿也是别无他法,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吧,和爱卿,王爱卿,国势危急,风雨飘摇,朕初登大宝,经验不足,还需要两位爱卿多多相助啊……”

和珅与王杰立刻跪下,大礼参拜。

“奴才(臣)遵旨!”

这场朝议结束之后,和珅与王杰并列走出了面积狭小的大同行宫,一边走,一边谈论之前的事情。

“王大人,我是真的没想到,你居然能考虑到旗人生存之难题,我听说很多地方的满城都被汉人毁掉,被屠戮了,你是汉人,怎么也会为此担忧呢?”

和珅看着王杰,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我不是在为旗人考虑,我是在为大清考虑。”

王杰摇头道:“旗人如何,我不在乎,但是旗人作为大清根本,如果大量损失,大清也就难以保持稳定了,更何况旗人也不单单是满人,不还有蒙古人和汉人吗?

眼下八旗汉军占了旗人四成还要多,出旗之前更是占据七成份额,说是旗人,大部分其实都是汉人,讨论满汉之别意义不大,再者说了,我是大清臣子,食君俸禄,自然应当为君分忧。”

“那些叛逃、投降的旗人高官得知王大人的想法,应该羞愧的自杀才是。”

和珅感叹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当此天下板荡之际,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叛逆,王大人,若太上皇得知你的忠诚,一定会很高兴。”

“我也很想让太上皇得知啊,可是……”

王杰说着,便哽咽起来:“太上皇年近八十,居然还要被兰芳贼寇俘虏,太上皇一生英明,临了居然落得个晚景凄凉,为人俘获,受此大辱,这如何不是我等臣子的耻辱?

古人说主辱臣死,眼下主子受辱,吾等作为臣子的,不能为主而死,已经是大大的失职了,要是连大清江山都保不住,留下这性命,还有什么用?和大人,你说呢?”

和珅又是长叹一声,拍了拍王杰的肩膀,缓缓道:“王大人所言甚是,太上皇当日将我赶出乾清宫,逼我离开,就是为了让我辅佐新帝,保住大清山河,可是我并没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只能出此下策……”

“和大人还能出策,在下却什么都想不到……”

王杰流泪道:“大清江山风雨飘摇,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和大人,往后的路,不好走啊!”

和珅也只能叹息。

他何尝不知道王杰的忧虑呢?

只是当下的局面容不得他有其他的想法,大同小朝廷的官员们整体素质也完全不行,能征善战的骁将不是在外就是已经死掉。

如果不能尽可能的让更多有野心的人冒出来分担火力,和珅是真的担心兰芳军队会直接冲着山西来,那大同小朝廷就要继续奔波逃命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