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二百六十章 改变历史

兰芳 第二百六十章 改变历史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学宁抵达京师的当日,李闯和一群军官在通州迎接了赵学宁。

看着快一年没见面的李闯,赵学宁很是高兴地与他拥抱,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瘦了,也黑了,云龙,吃了不少苦头吧?”

“哪有什么苦头!这群清兵根本不经打,我好几个月都在天津城里过舒服日子,热饭热菜伺候着,那是真没瘦,我都觉得自己胖了。”

“哈哈哈哈,好小子。”

赵学宁便和李闯走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往京师的方向前进。

途径八里桥的时候,李闯指了指这里的那座清军战死士兵的墓碑,向赵学宁讲述了之前八里桥之战的种种情况。

赵学宁听后,摇了摇头。

“我觉得这样做不好,他们的勇敢是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为了三百万旗人的利益,为了他们可以继续在百姓脑袋上作威作福,而不是为了整个国家的百姓,这种勇敢是私勇,并不值得提倡。

真正的勇敢是什么?真正的勇敢是当你的身后是全国的普通百姓,而你的面前是敌人的大军,即使处在绝对劣势之下,你也敢于为了保护百姓而死战,那才是真正的勇敢,才是值得宣扬的勇敢。

要是连八旗军队极其自私的私勇都拿来纪念,那么我们兰芳军队消灭他们所付出的牺牲不就和他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吗?但是我们和他们是本质上的区别,我们是来再造中华的,他们是来奴役中华的。”

李闯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这样啊……好像,的确是……”

“为这样一群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拼死的人,并不值得我们的赞赏,所以这座墓碑就不要留着了,倒是可以在这里再竖一座碑。”

赵学宁咧嘴笑道:“留一座记事碑,讲一下这里发生的事情,让后人知道,这里是兰芳共和国军攻打京师之前歼灭最后一支清军的地方,值得纪念。”

李闯一愣,然后竖起了大拇指。

“大总统,真不愧是您!”

“小事,小事。”

赵学宁笑了笑,又敛去笑容,缓缓道:“云龙啊,你要知道,有些事情,私人可以做,但是我们作为国家的领导人就不能做了,出于个人的情感,认为某些敌人值得尊敬,那是可以的。

但是公开的层面上,我们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就有可能把我们和他们混为一谈,可我们和他们完全是两個群体,他们对百姓敲骨吸髓,我们消灭他们,是正义的。

你在这里赞赏他们的勇敢,反而会让不明真相的人感觉这是两个混混斗殴,完全把我们的正义之师变得和他们一个德行,这样做,是会留下后患的,所以,千万不能这样做。”

李闯眨了眨眼睛,皱起了眉头。

“这……我倒没有想到……”

听说弘历之前赶走了这附近的平民,又把八旗集团的老弱妇孺赶走了,就是为了节省粮食给壮丁食用,以此增强京师的抵抗力。

结果他没想到,他这样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因为京师根本不是因为粮食而被攻破的,纯粹是因为他们自己不行才被攻破的。

所以说人不行不要怪路不平,弘历就是典型的人不行非要怪路不平,折腾来折腾去,把自己的江山折腾没了,把自己的住宅也给折腾到了别人的手里。

什么玩意儿!

赵学宁十分轻蔑的摇了摇头,从外城正门进入了京师。

京师外城没什么好说的,与他想象之中的京师没什么不同,低矮破败但是十分拥挤的住宅、不怎么平整的或干燥或泥泞的泥巴路,偶尔几条商业街道看上去还比较平整干净,街道两边的小商店铺子看上去也有模有样。

但整体来说,专供平民百姓居住的京师外城虽然相较于其他地方的一些小城市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是总体依然逃不过脏乱这两个字。

而且根据已经选择投降的部分低级官吏的讲述,每年三四五月份的时候,京师还会出现沙尘天气,扬起的沙尘吹得整个京师都是土黄色的,大家一张嘴巴就能吸进去一嘴泥土。

京师外城的卫生条件很差,道路交通状况也很差,只有个别道路或许是官方要用还是怎么的,才有石板铺路,其他绝大部分都是土路、泥巴路。

但是进入内城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内城虽然一样是房屋很多,建筑拥挤,但是整体的卫生程度和街道的平整程度都要超过外城,就连绿色植被也比外城要多得多。

如此一来,就算在沙尘天气,内城的生活环境也会明显超过外城。

听说带清进入京师之后就把内城规定为旗人的居所,整个京师内城就是一个超大号的满城,对自己人肯定比对外人要好,所以内城的生活条件明显优于外城。

几条商业街依稀能看到战前繁荣的景象,高层建筑也明显多于外城,很显然京师里的八旗子弟们在不打仗的时候还是能过上好日子的。

相较于正常人都能进入的外城,内城就已经是大部分人都不能随意进入的存在了。

一般来说,只有旗人才能进入内城,而这一次跟着赵学宁来到京师的一千多名学员没有一个是旗人,自然也没有一个进入过内城。

之前在船上,赵学宁和这些学员们谈起过对京师的印象,得知他们当中只有几十个人去过京师,在外城呆过一段时间,内城那是根本不可能进入。

所以进入内城之后,这些学员每个人都是好奇宝宝。

对于从未来过、理论上终其一生也难以进入的地方,能够进入,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如果说内城尚且还不是什么代表权力的场所,那么皇城就是正儿八经的代表权力和地位的地方了。

那才是整个大清帝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群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进入的地方。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皇城,皇家之城,到这里,就等于有机会接触到至高无上的皇帝本人了。

皇城连一般的旗人都不能进入,只有官员和宫中办事人员才能进入,对一般人来说,属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绝对禁区。

毫无疑问,无论是卫生程度还是风景秀丽的程度,亦或是建筑的精良程度,皇城里外都是分明的两个世界。

进入皇城开始,就仿佛进入了一座很上档次的皇家园林,且不说各式建筑美轮美奂,单说放眼望去,那便全是整个京师内外都很难寻见的绿色。

从天津出发抵达京师的一路上,赵学宁发现了一件事情。

绿色植被少得可怜。

整个途径路上,周边的小山坡也好,大山丘也罢,就几乎看不到什么绿色,只有一些稍微高一些的山坡上还能看到一点零零散散的绿色痕迹,几乎就看不到几棵还完好的树木。

一路上,他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被砍伐之后的树桩子,还有一些已经枯败的枝条、毫无生机的枯木,入目所见是一片看起来毫无生机的土黄色,就连天空都蒙上了一层土黄色的阴影。

抵达京师之后,赵学宁发现京师城外周边地区和京师外城之中也很难找到绿色植被,周边的绿色植被就像是被蝗虫啃蚀殆尽一样。

进一步打听,赵学宁得知兰芳军队抵达的周边山区也有相当一部分缺少绿色植被,山野上全部都是砍伐过的痕迹,只有位置很高的地方才能看到高大的树木,位置较低的地方连小树苗都看不到。

而在内城、皇城里,这种情况则迥然不同,绿色植被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所有地方。

很显然,因为京师周边地区人太多了,大家都在砍伐树木做柴火,这土生土长的树木再怎么多,也经不起百万人、千万人日复一日的无度索求。

此一时期煤炭虽然已经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重要能源来源,但是其主要作用并不是民用,而是生产用。

冶铁、烧砖、烧灰等等很多生产层面上,煤炭的使用相当广泛,但是在民间烧火做饭取暖的层面上,使用煤炭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平民百姓还是选择砍木柴引火,这就使得对木材的需求量极大。

京师周边地区不仅有很多生活的百姓,也有很多军队驻扎,对于木柴的需求量之大,那是以万吨计数的,所以京师周边的生态环境就处在一个不断恶化的状态之中。

与此同时,因为蒙古草原上可能也存在过度放牧、不注意蓄养水草等等情况,以至于土地沙漠化情况严重,所以导致了越发严峻的沙尘天气的影响。

当然了,这些影响王公贵族和皇帝本人一般是感受不到的,他们躲在最安全的地方,有丰富茂密的植被作为抵挡,紫禁城里不行,还能躲到圆明园或者承德避暑山庄去。

那里可舒坦了。

皇城内建筑美,植被茂盛,还有一丝北方之地甚少具备的氤氲水汽,这让已经初步感受到北方干燥气候的赵学宁忽然觉得呼吸都很舒服。

怀着复杂的情绪,赵学宁抵达了紫禁城午门口。

“总是听说很多推出午门斩首的事情,伱们这边的要犯真的是推出午门斩首的吗?”

赵学宁笑呵呵的询问了身边那名光速投降的清政府的工部侍郎陈光运。

陈光运低眉顺眼,满是谄媚的笑道:“大总统听到的不假,过去皇……清帝要惩处某些重要的犯罪者的时候,就会将其推出午门杖责、斩首,以此震慑、恐吓百官。”

赵学宁点了点头。

“你进入紫禁城的次数多吗?”

“不多,小人……在下只是一个侍郎,很多时候轮不到在下觐见皇……清帝。”

陈光运一边说话,一边略显紧张的咽了口唾沫。

“呵呵呵,不用紧张,不用紧张,我又不是什么恶魔,你不必担心。”

赵学宁拍了拍陈光运的肩膀,哈哈一笑,径直地走入了午门。

在其他人、尤其是那一千多名预备官员看来,午门的确很壮观,低调奢华与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充斥着大家的感官,属于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与不可触碰的感觉跃然于其上。

在过往,这是他们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触及的地方,但是眼下,他们却在那个男人的带领下毫无顾忌地走入了这座大门,进入到了近四百年的皇家居所和中央核心权力所在之地。

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房屋980座,房间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

只不过当时攻城的时候,宽广的护城河与高大的城墙并不能阻挡兰芳大军的脚步就是了。

紫禁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跟随赵学宁进来的人们为此感到十分震撼,一个个微微张着嘴巴,瞪着眼睛,看着这数百年来华夏第一建筑群落,心中思绪百转千回。

赵学宁当然也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曾几何时,他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过这里,当时看着那雄伟壮观的宫殿,忍不住为之神往,肆意畅想着当年那些手握天下权柄的帝王们是如何叱诧风云的,又是如何奢靡度日的。

可沧海桑田,他没想到自己能够重生在这个时候,更没有想到曾几何时只是想要挣扎求生的自己居然能带着军队打到这里。

直到这一刻,赵学宁才真的确定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自己已经改变了原本的时间线上华夏注定的沉沦与耻辱。

跨越时空的界限,当初的游客赵学宁和现在的大总统赵学宁似乎重叠了。

那一瞬间,赵学宁想到了很多事情。

少顷,他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缓缓走向了紫禁城的正殿,太和殿。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