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不愧是刘统勋的儿子

兰芳 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不愧是刘统勋的儿子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弘历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味儿,旋即老脸一红,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

老了,老了。

脑子转不动了,要是年轻的时候,他绝不会犯下如此明显且低级的错误。

可现在却……

弘历顿时有些沮丧、懊恼。

但是面子上必须要过得去。

于是他强自镇定,点了点头。

“爱卿所言甚是,朕只是提了一个想法,爱卿能对朕直言,可见爱卿忠君体国之心,朕心甚慰。”

“谢陛下夸赞。”

刘墉忙叩首,给了弘历一个大大的台阶,把他扶了下来,而后道:“陛下忧国之心,臣深深的明白,然而逆贼作乱,天下动荡,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平定。

臣以为,当前的局面,朝廷最需要的是冷静沉着,眼下贼军既然还在被围,暂时没有与奎林分出胜负,便证明贼军之前受到的重创还未恢复,所以大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那爱卿以为朝廷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了吗?”

弘历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如果什么都不做,粮食只能支撑三个月,三個月内不能扭转战局,京师就必须要放弃,如果有所作为,至少能坚持六个月,爱卿以为,当如何选择?”

弘历目光灼灼的看着刘墉,刘墉顿时明白了弘历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弘历已经决定死守京师了,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那么就只能从人口上动手,削减吃粮食的人口数量。

但是这个事情操作起来难度太大,也有可能会影响皇帝的声望。

弘历属于既要又要还要的那种人,刚才自己只是劝说了弘历放弃“还要”的那个环节,既要又要这两个环节弘历没打算放弃。

所以,弘历需要有人代替他做这个事情,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为他背锅。

皇帝的声望不能受损,那就只能让臣子代替,且万一民怨太大,刘墉甚至有可能会被弘历用曹操当年用过的方法直接献祭掉,以平民愤。

刘墉的心顿时就拔凉拔凉的。

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现在不答应,小鞋立马穿上,刘墉都不敢确定自己能不能活到大清获得全面胜利的那一天。

但是勇于为皇帝背锅,哪怕自己遭难了,家人和后代至少能得到皇帝的妥善照顾,在这一点上,弘历不含糊。

刘墉思来想去,在和珅等人略有些同情的目光的注视下,向弘历主动请命,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眼见刘墉如此上道,弘历十分高兴,连连称赞刘墉不愧是刘统勋的儿子,是他的肱骨忠臣,只要事情办成,一定狠狠的赏赐,届时,他老爹刘统勋在天之灵,也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

为了方便刘墉办事,弘历干脆的任命刘墉为直隶总督,这个职位他曾经做过,现在再做也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而之前因为战功而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的刘秉恬就比较难看了。

弘历以他【督战无功、不能进取】为理由罢免了他的直隶总督职位,但是念及【敢战】,所以留任为直隶提督,以此促使他继续前进,获得更大的军功。

该说不说,之前刘秉恬吹牛说自己消灭了七千兰芳士兵之后,在京城,俨然有成为继阿桂之后大清第一名将的架势,这声望特别之高。

当时弘历也需要有个标杆人物来振奋士气,所以派人推波助澜,宣扬刘秉恬的名气,以此人造英雄、安抚人心。

但是现在大军云集京师,明亮也来了,马上庆桂也要来了,能打的人多了,弘历也就不再需要捧起一个汉人做大清的英雄了。

再加上这段时间他和奎林的战绩的确不怎么样,于是,刘秉恬就被事实上雪藏了。

眼下弘历需要汉人为他干脏活儿,需要旗人为他征战沙场,反正只要是他手底下的人,都逃不过为他办事、为他善后背锅的下场,刘墉只是其中一个比较优秀的。

刘墉深知在弘历手底下讨生活的要诀,所以接下直隶总督的任命之后,很快就开始行动了。

弘历一定要赶人走,但是又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以至于寒了人心、引发民变,所以刘墉为了避免被秋后算账的太厉害,也要采用一些聪明的方式方法。

怎么做最聪明呢?

弘历要甩锅给刘墉,刘墉就要把这个锅接过来,再甩给其他人,总而言之不能让自己成为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中的最后一环。

谁是最好的甩锅对象?

那当然是兰芳了。

刘墉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他编造了一套话术。

根据之前弘历告诉他的兰芳使用妖术增强火力、篡夺大清龙脉的说法,刘墉将其归纳总结,给出了全新的解释。

兰芳是妖人的国度,以南洋恶蛟为国家信仰,崇尚杀戮、择人而噬、国家上上下下都是食人的蛮夷,他们不吃粮食,只吃人。

他们还擅长摄人心魄的诡异妖术,且妖术特殊,除了增强自身能力之外,还能蛊惑、引诱大清子民,尤其是针对身体虚弱、阳气不够旺盛的老弱妇孺,这种妖术的蛊惑更加明显。

只有身体健壮、阳气充足的青壮男子才能对抗这种妖术的蛊惑和侵害,老弱妇孺都不能抵御,很容易就会被他们蛊惑过去,然后当成食物吃掉。

如今天津老弱妇孺已经被他们吃得一干二净,天津已成鬼域,兰芳妖国妖军正在图谋进犯京师,想要把天津的老弱妇孺也全部吃掉。

大清军队正在拼死抵抗这些妖人,因为大清军队都是健壮的青壮男子,阳气足,可以抵御妖术的侵害,但是一旦大清军队坚持不知,京师就会有极大的危险。

届时,整个京师周边地区的老弱妇孺都会成为兰芳妖国的食物,而男子们也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被吃掉,然后自己还要沦为妖国的奴隶。

这套话术被刘墉总结出来,进行了润色,然后交给部下集体学习,再散播到京师的大街小巷,并且往京师周边地区传播。

与此同时,他还要求传播一些关于大清军队英勇奋战,大清官员正在准备把家中老弱妇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且自己留下来和兰芳妖国决一死战的消息。

然后,在传播消息的同时,刘墉还告知了朝廷,请朝廷稍微配合一下,把家中妇孺老弱送到更加安全的山西大同,在那里稍作休整,正好也可以避难,以免到时候真的被兰芳军队兵临城下,大家被一锅端了。

等消息传播开来,官方明面上一定要坚决否认这种说法,否认的越坚决越好,还要抓人,禁止传播此类消息。

但是暗地里,一定要让人发现官方自己正在转移家中的妇孺老弱。

嘴上坚决不让传播,私底下却一定要转移老弱妇孺。

这样一来,就能促使民间更大规模的转移妇孺老弱。

等局面闹起来,出现大规模恐慌浪潮的时候,官方再出手阻拦,引起民间反抗,等局面很严峻的时候,官方再适时的站出来妥协。

到时候只需要他这个直隶总督站出来,说皇恩浩荡,允许妇孺老弱可以离开,但是青壮男子必须留下对抗兰芳妖国。

这样一来,不仅能在相当程度上削减民间的反抗,还能宣扬一波皇恩浩荡,让万民感念皇帝的恩情,并在接下来的战斗力尽心尽力为大清出力。

并且保护自己的家人。

最终,就能达到弘历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还不用花费朝廷多少经费。

刘墉做过很多地方的官员,大清的天南海北都跑过,还有个优秀的爹时时教导,传授他很多的道理,所以他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会坐办公室的老官僚。

他对于官府和民间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

他很清楚,因为带清官府素来不做人的行为,民间普遍不信任官府,对官府是阳奉阴违,和官府反着来是普通小民的生存智慧。

既然如此,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民间的这种貌似恭顺实则逆反的心理,反过来操作一波,不仅能实现弘历的目标,还能保全弘历的声望,甚至连自己都能得以保全。

一箭,三雕!

他的这套宣传方法得到了弘历的赞许。

弘历当着和珅等人的面狠狠夸奖刘墉的聪慧,和珅等人也着实佩服刘墉这个机变的能力。

这种状况下都能给他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能完成弘历的需求,还能维护弘历的名望,甚至还能把自己打扮成忧国忧民的模样,完全摘出去,避免了之后被拿出来安抚民心的下场。

真不愧是被弘历称为“唯一真宰相”的刘统勋的儿子。

虎父无犬子啊!

就连和珅都真心实意地为这个和自己向来不怎么对付的老政治对手献上称赞、祝贺的话语。

在刘墉的劝说下,弘历决定稍微配合一下,把自己的几个小女儿送到大同去暂时避一避锋芒,也好让她们远离战火,不要受到惊吓。

弘历都做出行动了,其他人也要做出行动。

在专人的告诫之下,京师内的王公贵族们也都觉得虽然京师不一定被攻破,但是兰芳贼人过于凶狠,一旦京师被围,很有被一网打尽的可能性,所以这个时候让一些家人离开京师暂避锋芒,未尝不是正确的行动。

于是王公贵族们决定把家里的老弱妇孺还有十四岁以下的男丁都安排到山西大同暂避,连带着一些高官也跟着一起安排老弱妇孺和未成年的儿子离开京师,前往大同。

随着行动的展开,京城内的谣言也传起来了,传得很广,很快,但是一开始人们都不相信,觉得这里头多多少少有点问题。

妖国?

妖术?

南洋恶蛟?

摄人心魄?

还专门针对老弱病残?

这妖术有点太歹毒了吧?

人们将信将疑,对这个说法的看法莫衷一是。

但是接下来,大家发现情况不对了,因为官府开始宣布这一切都是谣言,不准传播,违反命令的就要抓起来问罪。

官府宣称这一切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没有什么妖术,没有什么兰芳妖国,所有的谣言都是在祸乱人心,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大清军队正在包围天津猛攻,很快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然后顺天府尹出动人手,抓了几十个传播谣言的人,并且派人上街巡查,不准人们谈论此事。

看起来官府是想要平息民间议论的。

然而根据社会政治学第一定律——【官府否认的才是真的】这一条来看,情况不对了。

原本京师的居民们只是将信将疑,甚至有些人觉得这纯粹是笑话,但是随着官府下场否认并且抓人开始,人们的担忧开始猛然加剧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发现了更加令人感到惊讶的事情。

每天凌晨京师宵禁结束之前的一个时辰,就有打更人发现京师的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开始越来越多的离开了京师,一会儿一辆豪华马车,一会儿一支骑兵队伍,一会儿又是装着大大小小的箱子的驴车、牛车。

就好像是某些达官贵人正在搬家一样,纷纷离开了京师。

然后又是在晚上宵禁之后的一个时辰内,打更人又发现了大量车马趁着夜色的掩护正在大量离开京师,悄悄的,车上的人都没有发出声音,甚至连牲畜的蹄子都给裹上了布,生怕发出大的声音。

京师自打兰芳军队入侵天津以来就进入了宵禁状态,晚上除了官方人员,能够自由活动的只有打更的更夫们,他们眼见如此,大为震惊。

没多久,这个消息也传开了,消息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京城都传开了达官贵人们趁夜逃离京师的消息,人们之前的担忧和疑惑全部集中爆发,恐慌浪潮开始席卷京师。

大量普通百姓、中小商人彻底“明白”了官府是在干什么,这是欺骗,这是赤裸裸的欺骗,他们就是想自己走,把大家伙儿都留下来当炮灰!

兰芳就是妖国!

他们的人都会妖术!都会使用妖术蛊惑人心,然后吃人充当军粮,老弱妇孺是真的扛不住,只有青壮男子能扛住,老弱妇孺如果不走,早晚是兰芳妖人的盘中餐!

十月二十八日开始,整个京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大量百姓拖家带口准备逃离京师,向西边去。

因为听到了具体的消息,说达官贵人们的车队一路向西,往山西那块儿去了,所以大家伙儿也要往山西去,那边才安全。

于是京师里的人们一股脑儿的都要出城往山西去避难,一个两个都是惊恐万状,恨不能踩着别人往外跑,把京师的好几个城门和好几条大道都给堵的水泄不通。

十月二十九日,看着局势差不多了,达到自己的需求了,于是刘墉下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