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二百零七章 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七省之地

兰芳 第二百零七章 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七省之地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场对清帝国的大作战,就算再怎么激进的军事家、参谋家,也会认为打的实在是有点魔幻。

一个月拿下三省,两个月拿下四省,原先兰芳参谋部预计三个月只能拿下三省的作战计划,愣是给打成了三個月拿下七省的局面。

可以说当前,大半个江南都在兰芳军队的控制之下了。

清军在四省的兵力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除了江西只有一万三千之外,湖南有两万三千,贵州有三万七千,浙江更是有四万,四个省的绿营兵加在一起也有十一万多人。

再算上少数驻防八旗军队,总体来说,凑出十二万在籍兵丁是不难的。

然而面对兰芳四个方面军八万军队的进攻,他们兵败如山倒。

除了贵州营兵还能在初期打出一些依托地形的防御作战,给兰芳军队带去一些麻烦,其余清军主力军队都没有给兰芳军队带去任何有效阻击。

准确的说,他们甚至连有效的集结都没有完成,就失败了。

整个作战过程中,兰芳军队遇到的最大的一股清军人数大约三千人,再没有超过这个数字的清军团体出现,大部分都是一两百人、三五百人的小部队。

清军的讯息传递、军队集结、沟通指挥等等重要的战术水平指标全面拉胯,作战水平在兰芳参谋们看来甚至不如缅甸军队和西山军。

缅甸军队和西山军好歹还能集合起两三万人的主力部队和兰芳军队打正面作战,而带清这边三个月了,都集合不起一支超过三千人的主力部队和兰芳军队打对攻。

拉跨,十分的拉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兰芳政权征伐带清的政治口号——【驱逐鞑虏·再造中华】是一句很直观很有效的政治口号。

这句政治口号虽然很新,在认知度上没有反清复明这四个字那么直截了当,但是其内核与反清复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为了反清,同样也都是为了建立新的政权。

是不是大明,不重要。

不是大清,很重要。

一般的平民或许不太理解,但是各地读书人、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只要听到这句政治口号,很快就能明白兰芳军队是来做什么的。

通过这个政治口号,兰芳政权宣示自己的敌人是旗人为主体的满清特权集团,而非其他人。

只要汉人官员愿意承认自己是汉人,并且愿意投效兰芳,那么兰芳政权至少不会随随便便杀人,至少不会把他们随便丢到铜州去开矿,或者直接当作收买人心的工具给公审后杀掉。

当前阶段,兰芳的敌人是满清特权阶层,其他人只要愿意合作,那都可以是朋友,兰芳并不会随意扩大打击面。

尤其在土地层面,赵学宁推动的都是比较温和的赎买政策,而非严厉迅捷的土地改革。

因为这句政治口号以及兰芳政权的政治宣传,在兰芳军队节节胜利、清军兵败如山倒的前提下,后续兰芳军队在攻略四省的时候,经常出现官员放弃抵抗、开城投降的情况。

经常在攻打某一县城的时候,县官就开城投降,不打了,迎接兰芳军队入城。

兰芳军队也保持高度的纪律性,于民秋毫无犯,由此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欢心。

基本上只要是科举出身的汉官,愿意把辫子割掉开城投降,兰芳军队都不会为难他们。

当然了,也有【恪守臣节】,愿意死战的官员,满人和汉人都有,还有一些蒙古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一枪打死。

与此同时,和李克在江宁遇到的事情差不多,很多地方的投降者对于兰芳军队的理解都是“明军”前来光复大明了。

因为兰芳的国旗很有那方面的意思。

于是兰芳军队需要花一部分时间告诉人们,他们不是明军,他们是兰芳共和国的军队,来这里不是为了反清复明,是为了驱逐鞑虏,再造中华。

但是到后面,越来越多的人都很是先入为主的认为兰芳军队是来反清复明的,所以赵学宁一想,觉得他们这样认为也没什么不可以。

至少明在他们的认知里代表的意思和驱逐鞑虏的含义差不多,都是把满清赶走,所以暂时就容许他们有这样的误解,他们问起,再做一些答复,至于专门解释这样的事情,是没有必要的。

当前的重点在于攻略。

而攻略方面,兰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

在广州,整个兰芳政府和参谋本部大本营都陷入了一阵狂欢之中。

在赵学宁正式宣布这场战争的第二阶段也获得了辉煌的胜利的时刻,整个广州的兰芳公务人员都把自己手上的东西往天上扔,然后欢呼雀跃,还有不少人拥抱在一起,无论男女老幼。

对于兰芳共和国来说,或许从这一刻起,他们才真正的扫清了对于老大帝国的具有传统意义的恐惧。

此前,兰芳的公务人员以及高层不管嘴上怎么说,心里或多或少对于老大帝国还存有一丝小国对大国的几乎本能的恐惧。

此后,对于老大帝国,他们不再恐惧了,不再担忧了。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将再也不会提出任何对老大帝国的恐惧,也不会认为老大帝国有进一步威胁他们的能力。

这和吴三桂当时还不一样。

或许有人会提出吴三桂的案例,但是很快就有精通历史的人回怼他们。

吴三桂一没截断京杭大运河,二没有攻克天津威胁京师,他拿什么和我们兰芳比?

而且别的不说,咱们在天津的海军陆战队已经坚守三个月了,带清京畿之地甚至都没有能力击溃他们,没有能逼迫他们放弃天津。

那就更别说已然拿下江宁府和镇江府的带清经济重心。

海军陆战队不是标准的陆军,不是专门为了陆军而训练的军队,比起第一兵团第二兵团这些标准的陆战兵团来说,海军陆战队根本算不上什么精锐战斗力。

尽管如此,带清也无法消灭他们,无法解除他们的威胁。

海军陆战队尚且如此,兰芳最精锐的第一兵团、第二兵团这些部队对上带清,又会是什么场面?

什么?

你说健锐营?

健锐营已经没了。

索伦兵?

蒙古铁骑?

让他们来!让他们来试试!真当我们是软柿子,可以随意拿捏?

空前的自信充斥在绝大部分兰芳公务人员的心中,而这种自信则更加广泛的存在于一线军官、战士的心中,他们对于这场战争最终可以由兰芳获取胜利深信不疑。

之前有多怀疑、多担忧,现在就有多么多么的自信、决然。

灭清这个目标在大家心里,从来没有如此这般的清晰过。

赵学宁在广州主持了多场会议,进行了多次磋商,最终确定兰芳国家实力在目前看来已经扩张到了极限。

虽然说军事力量依然可以对整个江南的清军进行降维打击,但问题在于,行政实力跟不上了。

兰芳国内但凡是可以调动的稍微有些经验的官员都已经全方位北上了,原先四大总督区已经消耗了相当一部分官员库存,到三省攻略之后,兰芳国内的行政人才储备几乎枯竭。

现在国内本土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初出茅庐的学生在担任。

因为本土治理已经步入正轨,后继者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萧规曹随就可以,没什么难度。

而其他地区尚且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开疆拓土”“冲锋陷阵”,所以需要足够多的有经验的官员来担当职位。

除此之外,因为实在是人手不够,赵学宁只能接受部分投降官员的再任用方案。

反正任何有旗人、包衣背景的官员都被赵学宁排斥了,他们是主要打击的对象,是用来公审、转移矛盾、收买人心的对象,绝不合作。

只有科举出身的汉人官员、吏员投降才能被接受,然后他们被割掉辫子,发誓向兰芳效忠,接着被任命为基层官员,暂时理事。

如此,在三省的局势初步稳定之后,赵学宁开始按照同样的方法对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省进行经营。

为了更好地控制四省之地,宣示兰芳的存在感,他于九月底北上长沙府,将长沙府作为目前兰芳政府的临时驻地。

之前在广州处理事情处理了一阵子,而现在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大清本土,他选择北上长沙府,把自己身边的军队也安置在长沙府,做进一步进取的架势,告诉所有人,他和带清不共戴天。

随着【驱逐鞑虏·再造中华】的政治口号的广泛传播,以及七省之地清军兵败如山倒、旗人势力被一个接一个的拔除,七省之地的地方上如同赵学宁所预料的那样,很快就出现了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模样。

兰芳政权最开始只能控制关键城市,在这一地区周边击溃清军,打碎清官府力量,而对于更为广阔的基层,兰芳政府一时间力有不逮。

带清崩溃过快、兰芳进取过快的弊端也在这一时刻暴露无遗,而赵学宁事前【分阶段平定神州大陆】的计划也在这一刻显示出了其无比重要的意义以及足够的前瞻性。

蛇吞象不是那么好吞的,带清号称席卷天下,但是彻底坐稳江山也要等康熙平定台湾之后了,那个时候距离他们进入京师都过去三四十年了。

赵学宁从来不是速胜论的支持者,当兰芳内部有人提出速胜论的时候,他总是坚决予以反驳,并且写下很多文章驳斥这种看法,要求大家摆正自己的位置。

蛇吞象虽然可以成功,但如果太过贪心,肚皮会被撑破的。

眼下的局势一如赵学宁所估计的。

除了重点城市及其周边有兰芳军队驻守,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稳定局势、进入兰芳的节奏,还有很多边远地区只有县城、镇城才有少量兰芳军队驻守,而周边广大的农村和相对闭塞的地区完全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在这一状态之下,地方的局势就很微妙。

兰芳军队还没来。

清政府的力量已经瓦解。

大地主、地方宗族势力失去了钳制,开始自发的填补起了地方的权力真空,而更重要的是,那些各种各样的奇怪教派也失去了威慑力。

大家一起开始蠢蠢欲动了。

本来带清靠着血腥屠杀积攒下来的威慑力被兰芳彻底摧毁,牛鬼蛇神们一时间还感受不到兰芳军队的充沛武德,又发现带清的武德已经衰退到这个地步了,于是纷纷有了些想法。

一些隐藏在地下的奇奇怪怪的教棍们原本只是想捞钱,但是随着清政府势力的瓦解、兰芳势力尚未入场的空窗期的到来,他们愕然发现自己好像成了地方上拳头最大的存在了。

啊这……

是不是可以再大胆一点,搞点什么?

你兰芳可以驱逐鞑虏再造中华,我难道就不可以?

反正带清那么拉,谁打不是打?

牛鬼蛇神们开始激动了。

从九月下旬开始,赵学宁就不断得到七省之地一些交通比较闭塞的地方出现小规模乱局的消息。

一些打着【替天行道】【天王降世】【天后转生】【法王出世】之类迷惑人心口号的奇怪教派纷纷在这些地方“揭竿而起”。

这些人打着消灭清政府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在占山为王,想要过一把做皇帝的瘾,而这些人当中,口号喊的最响的,果然还是【反清复明】。

一时间,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只要是清政府势力瓦解的地方,全都冒出来了一些反清复明的团体势力。

兰芳军队没有驻扎控制的地方,这些家伙堂而皇之的开始“做主”,自己搞起来了官府,搞起来了军队,搞起来了自己的一套规矩。

他们首先把当地的清官府力量打掉,杀一批人,然后再把自己看得不顺眼的人杀掉,抢占财产。

然后,首脑们就开始称王称霸了。

这个将军,那个王爷,你是崇祯皇帝某某儿子的后裔,我是天启皇帝某某儿子的后裔,甚至还有人自称是朱允文后裔的。

接着就搞笑了。

有些人脑袋比较清醒,虽然起事了,但是干的并不太过分。

主要就是敛财,借着起兵称雄的这段时间以税收为名大肆敛财,似乎也没打算长久待在某个地方,只是想要赚一笔钱,然后就润。

而有些人脑袋瓜子就不是很清醒,还真的有了称王称霸的梦想,钻了空子占领了某个小城镇之后,就真的开始发号施令要搞统治了。

比如在江西吉安府的莲花厅,兰芳军队并未直接攻击,但是清政府的地方官员得知相关消息之后直接脚底抹油跑了,驻军也一哄而散不知去向,当地人懵逼了好一阵子才意识到他们自由了。

这个时候,莲花厅本土的一个叫做莲花神教的奇怪教派支楞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