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负责任的兰芳

兰芳 第一百八十五章 负责任的兰芳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潘启毫无疑问是激动的,他发现赵学宁不是那种传统的对于经济一知半解或者干脆不懂的官僚,他发现赵学宁很懂经济,了解商业。

有这样一个领导人来撑腰,潘启忽然发现他过去有很多想做但是做不到的事情都能够一一推动下去了。

于是他激动莫名。

最后,赵学宁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就是用适当的价钱购买他所掌握的绝大部分土地的事情。

“兰芳若要立足、夯实基础,非要土地不可,眼下无地者太多,旗人和贪官污吏的土地已经分配的差不多了,我需要更多的土地,所以希望可以从潘先生这里得到帮助。

之后,我会推动赎买政策,无论何种人,只要愿意卖,卖多少,官府收多少,而且在价钱上,也争取不让大家吃亏,争取让大家都能满意这个价格,从而政府满意,大家也满意。”

对此,潘启有些犹豫。

“我個人倒是无伤大雅,但是这个政策,您是打算如何推动呢?收多少,又允许留下多少呢?”

“神州大陆已经开垦完毕的土地,我不希望被有权有势者占据太多,所以这方面容许留下的土地会少一些,但是在神州之外,我会鼓励大家尽可能多的去获得土地,展开经营。”

赵学宁缓缓道:“神州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肥沃土壤,我希望可以有足够多的人移民过去居住,将那些土地变成我们自己的,让我们掌握的国土越来越多,而不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无休止的互相杀戮。”

潘启差不多明白了赵学宁的想法。

“这当然是不错的政策,潘某倒也愿意配合大总统,价钱好说,但是其他人,潘某没有绝对的把握能说服太多,土地是个好东西。”

“这一点我清楚,但是这是政策,也是兰芳稳定地方的必然措施,如果对抗,赵某人的手里也不是没有枪。”

赵学宁笑着说道:“赵某人喜欢讲道理,不喜欢争斗,但如果一定要有人和赵某人争斗,赵某人也绝不害怕争斗,哪怕眼下面对强敌,赵某人暂时不能动手,可一旦赵某人灭清取胜,又该当如何呢?”

潘启顿时感到背后有点嗖嗖的冒凉气。

刚才赵学宁对他太客气、太和善,以至于他好像忘记了赵学宁其实是一个手握大军的军事强人。

一言不合,他是可以杀人的。

就像他杀掉那么多大清高官显贵一样。

土地问题的确很敏感,整个三省之地之所以能被赵学宁轻易拿下,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头,所以赵学宁当然也是清楚这一点的。

短时间来看,他不至于对三省之地的土地基本格局下手,也不会轻易让地主阶层以及他们的附庸们感到惊慌,但是长期来看,这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赵学宁有那个信心。

因为他手握几乎整个南洋地区的土地。

人地矛盾的基本内核之一,就是人太多,土地太少,而当他手握整个南洋的绝对霸权的时候,通过移民的方式就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缓解这一矛盾。

而这段时间,足以让他发展工业生产,把神州大陆从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带离,进入工业社会。

到那个时候,问题才会得到基本的解决。

这场与赵学宁的会谈结束之后,十三行的限制也被全面解除了。

赵学宁和潘启商谈完毕离开之后,潘启便召集了十三行的各家商首,与他们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这场会议上,潘启大概阐述了一下他和赵学宁商谈的内容,然后表示他们能迎来一个懂经济懂商业的领导者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令人欣喜,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个机遇。

“兰芳大总统热心商业,有很多远大的目标和想法,吾等商人必须要紧随其后,万不可自误!”

说着,潘启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一把剪刀,把自己脑袋后头的金钱鼠尾剪掉了,扔到了地上。

“我已经决定要跟随赵大总统,全力助他取得胜利,诸位,你们呢?”

众商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陷入了沉默之中。

见众人没有反应,刘崇问先站了出来,拿起剪刀,把自己的金钱鼠尾剪掉了。

刘崇问是潘启的亲信,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以他也跟着剪了辫子,使得大家都确信潘启已经下定了决心,同文行已经下定了决心。

那么他们呢?

“这些日子,我的确听说外头好多人都开始剪辫子了,兰芳还给剪了辫子的人发土地,分财产。”

“这很明显,剪不剪辫子,就是分辨敌我啊,剪了就是自己人,不剪就不是自己人,不知道以后他会不会说留辫不留头啊。”

“你这话说的,咱们留着这辫子也不过一百多年,难看得要命,还不敢剪,我倒是觉得剪了不错。”

“那你怎么不剪?”

“这不是尘埃没有落定吗?我也怕呀,这兰芳现在是打得不错,可谁敢说以后紫禁城大军来了,他还能打得那么好?索伦兵和蒙古兵都还没来呢。”

商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事情,但是愣是没有一个人动手割辫子。

潘启也不生气。

“反正我话就先说那么多,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反正经商做生意,多多少少都要碰运气,潘某相信自己的运气不错,所以这辫子,就不留了,诸位可以留着,但是我必须要说,有些事情,晚了一阵子,就晚了一辈子。”

说完,潘启离开了。

刘崇问没离开,而是把赵学宁准备推动土地赎买政策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劝他们就算不割辫子,也要响应一下土地赎买政策,好歹不要让赵学宁觉得大家都是茅坑里的石头。

要是两个要求一个都不响应,那以后兰芳得势,大清没了,他们还不得后悔死?

刘崇问说完了,也就离开了。

留下一群商首们伱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顾无言。

大家伙儿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想法,只不过这个事情关乎到全家满门的性命和族人朋友的安全,大家伙儿家大业大的,很难说就能下这个决心跟上这个赌局,把自己的一切都给砸进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家伙儿觉得潘启还真是有魄力,难怪人家经商最牛逼,还当了这个商总。

胆子确实大,直接梭哈了兰芳。

就是不知道未来到底是又一次神话的诞生,还是一个家族的悲剧落幕呢?

没人知道未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商人们越来越多的听到了兰芳政府在广东各地推动杀贪官、分土地的事情。

很多干尽了缺德事儿的贪官污吏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们被兰芳大军捉起来,送到了审判台上让人抽鞭子,狠狠的抽,好些个民怨极大的不当人的贪官都给活活抽死了。

因为事情太大、反响太大,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响应兰芳的号召,愿意割辫子,从此就跟着兰芳混了。

另外他们还听说,兰芳大总统赵学宁亲自主持了一场地方宗族之间的世纪和解。

事情大概就是赵学宁带着某贪官和他在地方上的白手套一起,聚集了两个为了土地和水源争斗了九十多年、互相之间有血海深仇的大姓宗族,然后和他们一起举办了一场聚会。

赵学宁当场发表了一通演说,大概意思就是你们在这边含着血泪打来打去打生打死,可是最该打死的人却在一边偷偷看着你们打,一边偷偷地笑。

他们抢占了本该属于你们的土地,为了防止你们联合起来夺走他们的土地,所以才刻意挑拨你们之间的关系,你们之间打得越厉害,仇怨越深,这些混蛋就越是能稳坐钓鱼台享受荣华富贵。

你们为了一亩土地和一条小河打得血流成河,而他们坐拥万亩良田奢侈享乐。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些混蛋的个人私欲,错的是他们,不是你们!

赵学宁拉着两位宗族首领的手,深情款款地讲述着械斗的本质,械斗的根源,然后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了那瑟瑟发抖的贪官和他白手套的身上。

随后,在一阵又一阵热烈的呼号声中,这位贪官和他的三个白手套被愤怒的两大宗族合伙打成了肉酱。

接着,赵学宁宣布给这两个宗族内无地少地的族人分配土地,并拨款兴修水利,解决大家的用水问题。

最后,在赵学宁的见证下,两大宗族的首领握手言和,约定再也不互相争斗,出门在外也不再互相针对,以后谁再挑起械斗,国法不容。

再然后,赵学宁还笑呵呵的将两大宗族中的一对青年男女带了出来,告诉两大宗族的人们,这两个年轻人互相看对眼已经很久了,但是都不敢请长辈说亲事,生怕引发混乱。

贪官污吏的错误,为什么要让年轻人来承担呢?

俗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不要用贪官污吏的贪婪所造成的错误去惩罚心怀美好感情的年轻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已经无法挽回,但是大家还有未来,还有美好的未来,所以,不要再互相惩罚了,好吗?

赵学宁以大总统的身份建议两大宗族庆贺这一对新人的结合,并且表示要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

一场热闹的婚礼之后,这两大宗族之间一起拆掉了彼此为了械斗搭建的军事堡垒、箭楼之类的,又在赵学宁的主持下将所有兵器上缴给兰芳政府,实现了【去武装化】。

这个消息在整个广州府都传开了,那赫赫有名的两大宗族之间的械斗居然被赵学宁给化解了,还促成了一桩婚事,这惊破天的消息更加坐实了赵学宁以及兰芳政府那个负责任的形象。

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地方上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散播出来的所谓【兰芳流寇说】的言论打压了下去。

兰芳作为一个外来政权,虽然拥有强横的武力,并且大部分都是三省本地人,但是就真正的本地人的情感来说,多少有些怀疑和担忧。

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措施虽然给到了人们确切的实惠,但是怀疑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消解的。

所以赵学宁一边用【驱逐鞑虏,再造中华】作为兰芳政权的口号,一边也在寻找介入地方事务的契机以增强自己和兰芳政府的影响力。

满清政府不管的或者管不了的,我来管。

主打一个讲道理、守公平、以德服人。

兰芳是一个负责任的政权,不是那种离线制政权,兰芳有能力有信心也有意愿为大家伙儿主持公道!

赵学宁要把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植入三省之地,在获得军事胜利的同时,政治和经济上也不能落下太多。

虽然眼下的确是军事战争为主的状态就是了。

所以赵学宁大部分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军事上。

一场三省之战以后,兰芳军队受损不大,战果不小。

战前兰芳军队总共出兵十三万人,一场三省之战下来,七月十三日的时候赵学宁拿到的统计数据显示,兰芳大军在这场战争中一共只有二十七人战死,另有三百多人受轻伤,二十一人重伤。

可以说这个损失数据是相当之少的。

相比于清军一万一千多人的战死数量,兰芳军队的这个数据甚至可以说没什么损失。

因为大军主力几乎没有损失,所以兰芳军队眼下的建制相当完整,士气高昂,战斗力充沛,也就是弹药和后勤补给尚且需要一些时间补充。

另外,之前战时的紧急措施之下,清军绿营兵俘虏十一万五千多人被直接编入了兰芳编外民团之中,成为了兰芳大军作战序列当中的一份子。

所以算上这十一万五千多人的绿营兵和四万一千多人的民团,属于兰芳正规军之外的民团军事力量人数几乎达到了十六万的规模,算上兰芳自身的正规军,军事力量已然接近三十万的规模。

开战一个多月,拿下三省之地,获得十六万的军事力量补充,不仅没有多少战损,反而军事实力直接膨胀一倍多,这仗打得,赵学宁自己都觉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