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九章 兰芳医院

兰芳 第九章 兰芳医院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兰芳医院已经有四年多的建成历史了。

最早,这间医院是赵学宁为整个兰芳公司员工团体建造起来的福利保障制度中的一环,为他们提供廉价且高效的医疗服务。

毕竟在这片很不发达的土地上,疾病的困扰始终是悬在大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在赵学宁多方收集医疗资源和医生人员并且投入巨资建立起兰芳医院之后,至少兰芳公司的职员就有了对抗疾病的依仗。

在这个医院里,赵学宁通过聘请、俘获等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方式得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医疗人员。

这里有来自清帝国广东、福建之地的汉医,还有来自广西地区的苗医,有来自越南、暹罗等地的医生,也有菲律宾、印度等地的医生,更有来自尼德兰、英国、法国等地的欧洲医生。

因为这种全球医疗大杂烩的情况,所以在兰芳医院看病的病人往往会得到来自全球各地医生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治疗方法。

他们可能上午还在接受针灸治疗,下午就要一边看跳大神一边被抽血。

最开始,因为各种医疗体系的完全不同和语言之间的不通,兰芳医院闹出了不少医疗事故。

各地区医生的医疗手法不同,对同一种病的看法也不一样,彼此之间经常有纠纷,互相不服,甚至还有大打出手的情况。

比如就有广东的汉医拿着针灸用的针去刺法国医生,而那个法国医生则用最新款式的羽毛注射器回敬对方,双方对刺,痛得嗷嗷直叫。

还有菲律宾的医生用他饲养取血的蛇去吓唬越南医生,越南医生反手把他的蛇给偷了,煮成了蛇肉羹给他的病人补充营养,病人表示味道很好。

尼德兰的医生和英国的医生互相看不顺眼,因为一次口角,两人扭打在一起,双双骨折,不得不去广西苗医的诊室去接受“家传秘法接骨”,疗效不错。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以至于兰芳医院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住院部里经常有内部医生住进去和病人抢床位,搞得赵学宁烦不胜烦。

后来,赵学宁抽出很多时间给大家做翻译,调解纠纷,还制定了非常多的医院内部的行为准则,违规就扣钱。

当然,老是扣钱也不行,难保有些家伙宁可不要钱也要打人,于是他还是决定从问题的根源入手。

作为最强语言天才,他成功组织了五六次兰芳医院各门类医生之间的医疗会议,自己作为翻译给大家介绍各种医疗体系的不同和底层逻辑,为大家解除了很多由来已久的困惑。

比如中国的穴位理论,还有欧洲的人体和血液理论,包括东南亚地区一些玄之又玄的接近巫医的诊疗手段。

他把这些确实行之有效的东西拿出来摆在大家面前,让大家用各自的看法去解释这种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赵学宁成功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和【辩证看待每一种病症在不同病人身上的不同状况】的原则。

他宣布,兰芳医院讲究一个疗效至上、病人至上,要求所有人放弃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以治疗病人的病为唯一目标,禁止互相针对、禁止斗殴。

为了解除大家之间的矛盾,他还宣布每个月召开一次全院医疗会议。

医疗会议上,大家把所有医生遇到的病患的情况、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全都拿出来共享,共享各自的发现和医疗进展,以此来断定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曾把这种方式用在了军事上,每一次打完仗都会开军事总结会议,和全体军官一起学习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是他又把这种方法用在了医院里。

排除一切医疗矛盾之外的矛盾,将医院变为最纯粹的治病救人场所,任何国家、民族、宗教矛盾都不准在兰芳医院里出现。

他将作为主持人和翻译参加会议,大家对对方有什么不满和困惑,全都在公开的会议上公开说,不准私下针对,不准打架斗殴,再有犯事者,直接赶出兰芳医院。

在赵学宁的主持之下,经过数年的发展和医疗经验总结,医院内部不同出身的医生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原则,接受疗效至上、病人至上的原则。

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成长之后,大家的语言能力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如果有切实可靠的好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谁提出的,无论看上去多么不可思议,都会成为大家所承认的治疗方法,纳入医院标准诊疗方案之中,为此准备专门科室、专门提供药材支持。

比如那个苗医的家传秘法接骨,就在赵学宁的劝说下,被他公开手法,并且开创了兰芳医院的接骨专科科室,他亲自培养了不少相关的骨科人才。

而在那位曾经被他治疗的尼德兰医生的帮助下,他还改进了自己所使用的家传膏药,去除了一些无效成分,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副作用。

于是他和那位尼德兰医生成为了朋友。

曾经对刺的广东汉医和法国医生经常互相切磋医疗技能,两人一个学会了法语,一个学会了粤语。

随后那个法国医生在大量事实面前接受了针灸真的能改善病人病症的事实,而广东汉医也接受了注射疗法也确实很有疗效的事实。

两人再也没有对刺过,反而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之后法国医生有一次扭伤了背部,连呼吸都疼,就是广东汉医用针帮他刺了三天穴位给治好的。

两人还就羽毛注射器质量不够好、容易断裂的问题进行商讨,法国医生对针灸用的针很感兴趣,从中萌发了制造一个中空铁制注射器的想法,并且提交给了医院管理部门。

在每月一次的医疗会议上,这个想法被提出来商讨,得到了赵学宁的大力支持,他把这个需求转交给了工业部,请工业部冶铁部门的专家想个办法。

主管技术的工业部副部长艾伯特表示这个想法很好,但是需要强大的技术力的支撑,目前看来难度不小,需要时间和成本。

而那个偷蛇煮蛇肉羹的越南医生在治疗手法上实在没什么可取之处,在之后的医疗实践之中被挤到了边缘,但是他做饭的手艺非常不错,还懂一些食补的内容,于是直接转行。

他变成了医院营养餐部门的一把手,为不同种类的病人定制不同种类的营养餐,也负责为医院的大家伙儿定制餐食。

随后,兰芳医院的伙食水平大大提升,大家纷纷点赞。

后来,因为他心细如发,很擅长管理方面的工作,且人品相当不错,赵学宁干脆把药材培养和种植、药物管理和器械管理等等后勤工作都交给了他,提拔他成为医院的副院长、后勤部部长。

在他的管理之下,医院原本混乱无序的后勤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花了几年时间,兰芳医院从混乱走向和谐,从无序走向有序,整体疗效和民间口碑都大大提升,也大大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病愈率,显著提高了人们的寿命水平。

尤其在治疗疟疾的方面。

因为大海战之后,赵学宁用武力掌控了东印度海域的金鸡纳树种植地区,并且掌握了制造相关药物奎宁的方法,所以整个东印度海域的所有奎宁都是赵学宁掌控并且发售的。

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奎宁他管不着,但是在香料海域这一片地区,奎宁怎么卖,卖多少钱,卖给谁不卖给谁,就是他说了算。

他通过垄断奎宁,获得了巨量利润,自然的,在兰芳医院里,也有一整套治疗疟疾的诊疗方案。

于是兰芳医院逐渐打响自己的名声,一些其他岛屿的中上层人物得知之后,在生病的时候往往都会乘船直接来兰芳医院寻求治疗方案,并且购买一些相当昂贵的药品。

时至今日,兰芳医院已经成为了兰芳共和国的一张国家级名片。

赵学宁抵达兰芳医院住院部的时候,正好是亚伯·克里曼斯在接受医生诊脉的时候。

那位广东汉医叶琛如今是兰芳医院内科科室的副主任,赵学宁进入病房的时候,叶琛刚刚给亚伯诊脉结束,正在对身边的翻译随从讲述自己的诊断结果。

“他的身体本就虚弱,长期航海,在海上湿寒入体,未经调养,又来到了这湿热之地,寒热相冲,自然流涕发热,之所以昏了过去,主要是因为身体虚弱、不能支撑精力的缘故。

总体来说,他这个病情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让斯图尔特给他注射治疗就能很快恢复,倒是这身体虚弱不是注射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用药材和食物慢慢滋补,再辅以针灸,激发药力,调和肌体,方能痊愈,否则一时病愈,之后还会再病,乃至于影响寿命。”

随从翻译将诊疗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告诉了刚刚苏醒不久的亚伯。

亚伯对自己的诊疗方案没什么看法,只是点了点头,然后通过翻译向叶琛表达了谢意,顺便问了一下针灸是什么意思。

随从翻译给他解释,叶琛则起身准备离开,结果一转身看到了站在门口笑盈盈看着他的赵学宁,吃了一惊,忙走上前向赵学宁行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