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逆行我的1997 > 355 大洋彼岸的邀请

逆行我的1997 355 大洋彼岸的邀请

作者:白色米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0:4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巨大的落地窗半敞开着,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外的叶片洒落到地面上,勾勒出错落有致的影子。

作为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世界经济学报的总部位于美国西海岸、毗邻南加州大学的圣约翰大街。

对于波恩而言,道格拉斯给他带过来的东西,的确是惊讶大于惊喜,甚至有些震惊。

皱了皱眉头。

一口气把手上的东西看完这才问道:

“道格,你确定这篇论文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你自己写的?”

作为国际顶尖的经济学学者,同时也是杂志社的审稿编辑,波恩将手中的稿子扔到桌子上,一对蓝色的眸子盯着坐在对面的格拉斯身上,脸上满是质疑的表情。

很显然。

波恩并不相信这是中国人写出来的东西。

“波恩,你不应该质疑中国人的创造力,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当然,安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学者。”

指了指论文标题下方的名字,道格拉斯显得信心十足,他跟老安很早就有学术上的联系,只不过此前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这一次老安把稿子交到他手里,自然也是有着让对方审稿的意思,毕竟论文中的内容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

即使是作为第一作者的李文秀,写出来也是战战兢兢,超前的东西总是很难令人信服,尤其是这种涉及到短时间内无法印证的学术观点。

但是实际上,只有道格拉斯自己才清楚,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他几乎有着跟波恩同样的疑惑。

如果仅仅是一篇论文其实并不值得他惊讶,毕竟中国学者的勤奋是他们有目共睹的,正如他说的,中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创造任何奇迹都不应该觉得奇怪才对。

但是手里的这篇文章,却让道格拉斯难得地有些吃惊,或者说,难以置信。

毕竟在经济学界,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成果,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在经济学方面缺少天才理论的原因,也跟中国与整个西方世界有着迥然不同的两种经济制度有关。

但是无疑。

这篇名为《全球性增长与世界经济危机的数理模型》的文章,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即使是道格拉斯也不得不承认,甚至很笃定,这篇论文极有可能会在极大范围内引发经济学界的轰动。

尤其是论文中提出的关于世界经济即将面临一场新的世纪性危机的论断,更是让人无法相信,但是又很难反驳。

但是正如波恩所质疑的,如果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个中国人呢?

道格拉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旦这篇论文真的发表的话,很快就会成为新的世界性热点问题。

“上帝,你应该清楚,这种观点是不可能被认可的。”

“当然,但是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不是吗?”

突然沉默下来,道格拉斯也好,波恩也好,两个人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

事实上。

远在大洋彼岸,即使是李文秀也没有想到,老安竟然会选在在这种时候把论文投出去,而且还选择了在国外而不是国内发表。

所以接到老安打过来的电话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老安的身份太过于特殊,李文秀简直连骂娘的心思也都有了。

“你小子也有怕的时候。”

“嘿嘿,安老师,我怕倒是不怕,天塌了不是还有您老在前面顶着嘛。”

连续发了三篇论文,李文秀其实也明白老安心里的想法,经济学的问题从来就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尤其是这种关于世界性经济发展形势的观点,如果不是自己早就知道老安的身份,李文秀肯定不会跟在后面冲。

这可不像是随便写写论文那么简单,要是话说错了,这是真的会要人命的,他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行了,你小子也别跟我耍嘴皮子,论文反正我是已经投出去了,是福是祸都躲不过去,年底还有一段时间,你也早点做好准备。

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的话,很快就会有人找你约稿了,如果你不想被人戴上一顶口出狂言的帽子,就赶紧把接下来的东西整理好,免得到时候自乱阵脚。

还有,年底有时间来一趟首都。”

挂断电话,李文秀也是一脸的愁容。

这边年会还没有结束,老安又给自己整出来这么件事情,他的确有些头疼,不过想来老安的想法也是好的。

如果这一个系列的论文真的能够引起某些人的重视的话,那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应对其危机也不会手忙脚乱。

总之就是事在人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两世为人,李文秀虽然没有想着自己能凭借一人之力去螳臂当车,扭转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但是多少也算是不枉重生一次了。

结束下午的两节课,东财基本上也算是进入考试周了,接下来的两个礼拜,除了考试以外也不会有其他的事情。

李文秀跟张波约好了下午一起吃饭,地点还是学校外面新开的那家小四川酒楼。

紧了紧衣领子,推开门进去,老远就看到张波在跟自己招手。

“怎么样,张哥?升官了就请我吃小四川?”

调侃了一句,张波也不搭理他,不过心里还是偷着乐呵。

作为辅导员,张波的阅历并不深,不过好在运气还可以,不久前刚刚提拔为管理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也算是正式进入领导行列了。

这其中的缘由,虽然张波自己的作为必不可少,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得益于李文秀的人情。

今年学校周年庆典,跟李文秀估计的差不多,因为管理学院迎新晚会的缘故,校团委和领导班子经过再三考虑之后,的确把张波作为承办人借调到校办去工作了一段时间。

也正是这段时间才让张波跳出最后一道门槛直接进入了领导层的视线,结果自然而然顺利得以提拔。

这次请李文秀吃饭,多少也是有点感谢的意思在里面,不过两人的关系早就已经熟络,自然不用刻意去点明,李文秀知道张波的为人,也乐得装糊涂不跟他客气。

“最近怎么样?期末老师应该不会挂科吧?”

挂科?

嘿嘿笑了笑,李文秀也不接话茬,自己好歹也是身经百战,自然不会被这种期末考试难倒。

这个时候酒楼里来来往往的学生也很多,不过李文秀跟张波是坐在角落里,倒也没有碰到熟悉的学生。

“你也别太放松,万一真有挂科的,到时候老刘那边说不过去。”

见李文秀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张波也只能好心提醒一句,李文秀的性格他最清楚,断然不是那种舍重就轻的人,但是谁敢保证自己不会马失前蹄,尤其是像李文秀这种一个学期都完整地上不了一门课的怪胎。

学校里是有规定的,本科生如果挂科的次数太多就可能会面临退学的危险,虽然不止于此,但是不挂科毕竟是一个好现象。

“你放心,挂科是不可能的,不过话一说回来,我还想问问你,下个学期是不是要帮我申请一下去交大那边听课的事情?”

去交大听课?张波一愣。

“你是说计算机吧?这个没问题,我那边有同学是熟人,回头你给我证件就行了。”

去交大那边听课,李文秀倒也不是心血来潮,说白了还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他也不是单纯地想学技术,无非就是去了解一下。

现在-book的运营已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候,按照现在这种发展速度,到明年肯定是要正式上市运营的,自己虽然不至于去做技术骨干,但是毕竟也不能两眼一抓瞎。

当然了,说是兴趣使然也可以。

吃过饭。

两人聊了一会就各自回去。

第二天一早,李文秀去刘宝生那边请了个假,下午公司那边的年会他肯定是要参加的。

不过刚从管理学院那边出来,立马又接到刘宝生的电话被叫了回去。

“你自己看看吧,这是老安刚刚发过来的邮件。”

往电脑屏幕上电子邮件的内容扫了一眼,李文秀马上就愣在那里,嘴里也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刘老师,这个任务我可完不成。”

世界经济学报的约稿,李文秀是真的有些被吓到了,就他肚子里的两桶水,真要答应了,一准儿要出洋相。

“你也不用担心,老安早就料到了会是这个结果,经济学范畴的东西,国内很少有你这种大胆的观点,美国佬感兴趣也是应该的。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还是谨慎一些,美国人是出了名的不厚道。”

美国人厚道不厚道李文秀不知道,但是如果文章里面的某些观点,特别是关于美国人的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些批评,真的要搞出事情来了,那就不是学术观点了。

他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拿这个东西来开玩笑。

“那安老师的意思是?”

“老安的想法是估计是想让你多接触一点这个方面的东西,毕竟在这个领域美国人才是专家,咱们国家还是差了一点。

听说你上次在首都大学还跟人辩论了一场,你自己有什么体会?”

说到上次辩论的事情,李文秀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他虽然早就猜到国际上有看轻中国的观点,但是着实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

嘿嘿笑了笑,李文秀也没说话。

离开刘宝生的办公室,李文秀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把很多问题想的太过于简单了一点。

漫长的考试周以一种类似乎马拉松式的节奏结束,李文秀也足足在图书馆里呆了两个礼拜。

(最近写的吃力,越来越水了,我在努力调整状态,前面的事情对我影响比较大,尽快调整回来日更一万,等着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