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顾盼成欢 > 第464章 立储

顾盼成欢 第464章 立储

作者:莞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6 03:3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闺范图说》的事,元昌帝很快就有了定论。qiuyelou

就算再怎么愤怒,但元昌帝到底也没有拿郑贵妃和宁王如何,而只是借着此事夺了郑贵妃的兄长郑国泰的官职。

郑家原本靠着郑贵妃也算得上是大周朝的新贵,可是经此一事,郑家的顶梁柱郑国泰却倒了,若不是郑贵妃仍安然端坐于宫中,只怕郑家就要一朝回到发迹之前的日子了。

虽然郑贵妃没受到什么处置,可郑国泰被一捊到底,这也是在明晃晃的打郑贵妃的脸,宫里的气氛也因此而瞬间一转,往日门庭若市的永和宫也因此而渐渐安静了下来,先前一直被人争相谈论着的,郑贵妃即将获封皇贵妃一事,也再无人提起。

一切,就好像突然就回到了原本该有的样子。

然后,在一次早朝中,元昌帝这么多年第一次主动提到了立储之事。

太子于一国来说本就极为重要,重要到甚至被称之为“国本”,大周朝这么多年没立太子,朝中老臣本就有些坐不住了,这时听元昌帝主动提及,哪里能有不欣喜若狂的。

也因此,早朝上百官为了到底立端王还是立宁王又吵成了一团。

在前段时间元昌帝有意抬举着郑贵妃时,除了那些坚持要按祖制的老臣,朝中其实有不少官员心里的天秤渐渐偏向了宁王,毕竟若只论治国之才,宁王与端王差距并不明显,若元昌帝真的铁了心要立宁王,纵使真有老臣在奉天殿触柱,只怕也是于事无补。

不过,在经过了《闺范图说》之事后,元昌帝处置了郑国泰,朝中的风向立马又变了。qiuyelou

如今来说,却是端王一方占了比较大的优势。

元昌帝看着为了立储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文武百官,心里又渐渐生出了隐隐的怒意。

作为一个颇有决断的君王,元昌帝尤其不能忍受他的这些臣子对他指指点点,无论是立储还是立谁,这都该由他这个皇帝决定才是,这些臣子,难道他们以为他们能左右他的决定?

元昌帝往殿内一扫,待看到立于首位正垂眸不语的定国公宁景昌以及稍远处同样一语不发的宁致远,心头便是一顿。

“你们吵完了吗?”元昌帝淡淡地扫了百官一眼,“你们以为这里是菜市场?”

群臣于是齐齐噤声。

元昌帝这才又转向宁景昌,问道:“定国公,以你之见,这立储一事当是如何?”

突然被元昌帝点名,宁景昌倒也并不意外,对着元昌帝一礼,然后道:“回皇上,立储之事自当由皇上决断,臣等只需听从皇上吩咐便是。”

殿内的文武百官蓦地就静下来。

他们这时都反应过来,然后为自己先前吵嚷而后悔不已。

元昌帝并不是他们在史书上看到过的那些昏君,而是一个英明决断的明君,他既然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到了立储之事,心里只怕也早就有了决断,无论元昌帝想要立端王还是宁王,就算他们吵破了天也断不会叫他改变主意,那他们这般吵嚷除了徒惹元昌帝的厌恶,又还有何用?

于是,所有人都微低着头,只竖着一双耳朵听着元昌帝接下来的话。

元昌帝却只淡淡地道:“朕还以为,这立储之事得按着你们争吵的结果来行事呢。”

说完之后,元昌帝心里其实也有淡淡的疲惫。

作为君王,他并不是不知道早些立太子于国有益,但这些年因为郑贵妃,他却始终在端王和宁王之间犹豫不定。

对于果断的元昌帝来说,这样的经历并不常有。

一个是各方面都出色的嫡长子,一个是他最宠爱的妃子生的同样出色的次子,元昌帝会有所犹豫也并不奇怪。

而他犹豫了这么多年,促使他终于做下决定的,也还是郑贵妃。

如果说他之前隐隐有立宁王的打算,但在郑贵妃借着《闺范图说》生事之后,这个打算却又被元昌帝完全打消了。

如今无论是郑贵妃还是宁王,在江南一带百姓和文人士子心中就无异于那祸国殃民的妖妃和意图乱了祖宗规矩、居心叵测的皇子。

无论是出于哪种考虑,元昌帝也不可能再有立宁王为太子的打算。

纵使他再怎么宠着一个女人,可比起他的江山社稷,郑贵妃到底也只能往后面排。

思及此,元昌帝也不再犹豫,偏头以眼神示意立于龙椅一侧的传旨太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长子承乾,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立储诏书一出,无论先前有怎样想法的朝臣,这时也只能山呼万岁,然后拜见新鲜出炉的太子。

长达二十几年的储位之争,也终于在这一日尘埃落定。

在这之后,原本居于端王府的太子楚承乾以及太子妃温氏便正式迁于东宫,成为了闲置了二十多年的东宫之主。

储位一定,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都突然安静了许多,仿佛突然之间就少了许多纷争。

而在太子楚承乾和太子妃温氏入主东宫之后的一个月后,从那日之后就再没踏出过永和宫一步的郑贵妃,在打听到了元昌帝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时,亲手炖了一盅滋补的汤水,然后领着宫人往了御书房而去。

只不过一个多月未出永和宫,郑贵妃只觉外面不仅比永和宫里冷,还有了许多别的变化。

就比如,从前那些见了她只会巴结讨好的低位份的嫔妃,如今虽然面上仍带着恭敬,眼里却总闪动着异样的光芒。

都说人走茶凉,她如今还是皇后之下第一人呢,这些人的态度就有了如此改变。

郑贵妃尾指上的金丝甲套深深嵌进掌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