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乱世山河志 >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五章 秋霜送去并头梅

乱世山河志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五章 秋霜送去并头梅

作者:北乔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完东西,沈庸闭目养了会神,又翻开《玄冰心法》的秘籍看了起来。

沈庸端详了秘籍半晌,依法参练,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竟觉身处雪谷一般,寒风透骨,浑身似被寒冰吞噬,苦痛之处难以形容。沈庸虽然知道这通体寒冷的感觉必是书上所言的反噬之力,可他从未有过习武的经历,更加上无人指点,一时无法参透散功要诀,只好等它慢慢消退。

沈庸每日除了练功,便于茶山间游荡,山上密林繁茂,猴子飞鸟众多,沈庸成日里与猴鸟为戏,倒也自在。

这日清晨,沈庸正在练功,忽听山下“轰隆”之声不绝于耳,宛如雷电炸裂,又似鼓锤风鸣。沈庸正在纳闷,突然转念一想:“今日莫不是十月十五?”他这半个月来一直待山上,更不与他人来往,竟一时忘记了今天是姐姐出嫁的日子!

“不行,无论如何我要下山去送姐姐到潭州。”决心已下,沈庸便要下山,却又突然想到,就如此下山,碰到父亲,便不得不跟他去做生意了,若不然岂非落得一个不守信用被他嘲笑的名声,倒不如等结婚队伍走远些,我再从后追赶也就是了。

半个月的时光,沈庸的武功已有小成,此时的功力,虽达不到登萍度水、鹤贯九霄的程度,可百十里外追人却非难事,沈庸算着时间,果然不到黄昏,便追上了送亲队伍。未及跟前,远远观瞧,好一个皇家队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如此阵势简直难以置信。

数千的护卫军更参杂着百余人的锣鼓队,一路走去,浩浩荡荡,震天响的锣鼓和着风啸马嘶的声音,方圆几十公里外依然能够听的清清楚楚。

沈庸加快脚步,一个翻身,没入了人群中。有几个眼尖的士兵,看到眼前黑影一闪,大喝一声:“什么人!”一时间,锣鼓声骤然而停。马希萼急忙回头看时,哪知那人已大剌剌的站在了他的身后。

马希萼一愣,说道:“二…二弟?”

沈庸嘿嘿一笑:“好姐夫,你和姐姐就这么走了?也不和我说一声。”

沈敏人在马车之中,也听到了沈庸的声音,挑起车帘一看,果然是自己的亲弟弟,沈敏喜道:“庸儿,你怎么在这里?难倒爹爹许你下山了?”

沈庸惭愧的摸着后脑:“是我自己跑下山的。”

沈敏掩嘴笑道:“好个臭小子,敢私自跑下山,你也不怕爹爹知道了,把你赶出家门。”

沈庸正经道:“如果这次爹真要赶我出家门,我也不怕,我可以住在你和姐夫那里嘛,对吧,姐夫!”说着,扭头看着一旁的马希萼。

马希萼点点头:“那是自然。”

沈敏又道:“好了,庸儿你上车吧,让你姐夫赶紧打发队伍走吧,别再误了迎亲的时辰。”说完话,一伸手将沈庸拉进了车厢里。

马希萼朝着身边的领队摆了摆手,霎时间,锣鼓声再次响起,队伍浩浩荡荡的向东而去。

这一日,送亲队伍到了黔州。黔州刺史早早边出城相迎,只因过了黔州界,便到了楚国辖地,孟昶特意安排黔州刺史按国礼摆下阵仗,送别“华清公主”离国。

黔州西南便是楚国溪州境。将到溪州之时,楚王马希范早早便已安排好人马出城相候,迎接之人正是马希范与马希萼的同胞兄弟马希瞻。

沈庸早就听闻,楚国开国君王马殷生有三十五子,单就成名在外的便有十五人之多,如今又见到这位一表人才的马希瞻,一时间不禁感叹,马家能称霸荆湖多年,果然实力不可小觑。

自溪州往潭州而去的路上,沈敏愈发的紧张,她打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就算后来被封了公主,也是住在自家府中,并没有搬进宫里,如今远嫁楚国,心里的那种焦虑不安,一下子迸发了出来。沈庸感受到了姐姐的焦虑,一路上也是不断安慰着。

这一日将到潭州,沈庸还在车厢里晕乎乎的睡着,突然只听得锣鼓声戛然而止,而后号角声又吹响起来,一名随军来报:“启禀公主,楚王前来迎接鸾架了。”

沈庸揉了揉双眼,挑起车窗小帘,只见东北方向,一队队士兵身着银甲,骑着高头大马,排列两旁,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队伍前头立着一人,但见那人,身着衮冕,脸色庄严,但年纪亦不过而立,沈庸道:“难倒那就是当今楚王?”

沈敏点头道:“不错,当今楚王马希范不过比你姐夫长一岁而已。”

说话间,忽听车外有人高声叫道:“恭迎华清公主入楚。”

沈庸再回头看时,除了寥寥几人之外,其他人全都伏拜于地,沈庸打量着那几个只是站立行礼,没有跪拜的人,看来他们就是马家其余的兄弟了,这几人虽样貌不同,神采各异,却都精神矍铄,让人观之无不赞叹。

按礼节,女人未举办婚礼仪式前不得见男方家人,沈庸只好代替姐姐出来招呼,道:“楚王不必如此,各位也快快请起。”

马希范一招手,那些人齐刷刷的站起身来,马希范然后走到沈庸身边,笑道:“五弟早就派人通传,想必这位便是华清公主胞弟沈少侠了。”沈庸赶紧请了个安,说道:“不敢不敢,沈庸见过楚王。”马希范哈哈大笑,道:“沈少侠谦虚了,今后令姐华清公主就是我的弟媳,那你我也就成了一家人了,又何必如此多礼。”

马希范、马希萼还有沈庸,三人并骑而行,在前面为送亲队伍开道,引导队伍进城。潭州百姓早就听闻蜀国华清公主和亲武贞节度使,一大早就把街道挤得人山人海。潭州城中亦是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沈庸一路上,只见人人对他们躬身行礼,心里不由得意几分,但转念又想:“姐姐从此以后,就要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楚国生活下去了,也不知道那马家三十多个兄弟好不好相处,姐姐以后生气伤心了怎么办?”想到这些,沈庸又有些伤感。

马希范、马希范兄弟二人,将送亲队伍安置在了万熙园。那园子是楚国专门为了迎娶华清公主,大兴土木而建,崇楼高阁,亭台水榭,极近园林之胜,而婚期定于五天后,冬月二十举行。

安顿好了送亲队伍,沈庸跟随马家兄弟进了宫。宫中筵客大厅之上,早已备下酒席,专门招待沈庸,而文武百官也早已等候相陪。

沈庸涉世未深,席间沉默少语,只是有人敬酒之时,方才应付几句。推杯换盏间,马希范突然笑道:“我听说桑维翰的结拜兄弟都叛逃了晋国,如此看来,他石敬瑭并不得人心嘛。”话音刚落,大厅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聒噪起来,人人都奉承着马希范,贬低着石敬瑭。

马希范得意的看着沈庸,一把拉住他的手,接着道:“如今我楚蜀联姻,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有朝一日定能覆灭晋国,问鼎中原。”沈庸并无政治胸怀,更没有想过统一天下,对于马希范的这句话,只是敷衍着笑了笑。马希范又道:“到那时,沈少侠即是开国元勋,又是皇亲国戚,睥睨天下,负平生男儿之志,岂不快哉!”连番壮语,沈庸似乎有些心动,待神色稍安,说道:“陛下有此雄心,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之日,可期了。”

马希范心中一怔,没想到这少年,竟然是心念苍生之人,心中登时欢喜了起来,心有所向便有把柄于我,说道:“少侠所言极是,我们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不用再受战乱之苦了。”这句话正合了沈庸心意,说道:“陛下心怀天下,当真是老百姓的福气。”众人欢笑间,气氛正浓,不知不觉已是夜阑人静之时,好在沈庸肚中有量,不至于酩酊大醉。

马希萼亲自送沈庸回到万熙园,刚到园子门口,马希萼从随从人的手里接过一个卷轴,道:“我知道二弟不喜欢金银那些俗物,所以特地找人寻来一幅墨宝,让二弟鉴赏鉴赏,若是真迹,我便送于二弟了。”沈庸一愣,说道:“姐夫,这怎么好意思呢!”马希萼打趣道:“什么不好意思啊,咱都是一家人了,别说姐夫送你一幅书画,就是送你万两黄金也是理所应当,更何况这幅书法是真是假尚且不知。”说罢,马希萼一抬手,随从的两人立马接过卷轴展了开来,沈庸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卷轴,惊道:“这…这是怀素的‘食鱼帖’?”马希萼看他脸色惊愕,心中不禁笑道:“果然是有人好财,有人好色,有人好文,有人好武,只要知道人心所爱,管你财色文武,还不是为我所用。”说道:“不错,正是前朝怀素大和尚的‘食鱼帖’,那依二弟的眼光看来,这幅是真是假呢?”

沈庸仔细打量着这幅画,但见卷轴之上,笔墨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贯之蔚为壮观。沈庸颔首道:“笔劲墨妙,传付甚真,尝动天鉴,张旭之后,还有怀素,当真是大唐之荣耀。”马希萼听他一番话,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二弟会喜欢的。”可沈庸确是一怔,随即道:“这‘食鱼帖’一字千金,我又怎么好意思呢?”马希萼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是你姐夫,送给自家弟弟一幅字贴而已,又有什么呢。”沈庸还想婉拒,马希萼却起身告辞,空留他自己拿着字帖,在那里愣神。

次日马希萼一大早就派人来请,可是沈庸却没有应约。他始终觉得昨天的场合不适合自己,那些座上之人久历官场,一个个油腔滑调、溜须拍马,沈庸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轻松一点人与事。他拒绝了马希萼的邀约,便出门去了,以免马希萼亲自来请,他又难以拒绝。

潭州城,作为楚国都城,大街小巷倒也热闹非凡,此地风俗别于蜀中,小吃颇多,更有湘江之水穿城而过,沈庸走在大街上也是饶有兴趣,忽听不远处锣鼓作响,行人聚作一团,沈庸心下好奇,走向前去,挤在了人群之中,他探头观瞧,却见一木架之上搭起一块四四方方的白色幕布,那幕布之上,骑马的拿枪的扛刀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般的演绎着,看得沈庸一时间眼花缭乱,幕后操控的人这时忽然拿腔捏调的唱了起来:“三十年来家国,千万里地山河,可怜天下百姓,何日可停干戈?”这唱调刚罢,人群中突然安静了下来。

再看那幕布上,一个骑着马拿着枪的人举在手里,伴着操控者的口技声,朝前面一通乱舞,然后几个百姓模样的人影应声而倒。看到如此情景,许多人已是相对喟然,更有甚者已悄然落泪。

众人潸然间,突然有人脆生生的喊了一声:“哭,哭就能改变这个乱世了吗?”

沈庸循声看去,但见那人二十来岁的年纪,腰悬长剑,身着红衣长衫,面容俊郎。沈庸一见他,心中道:“看这公子,定然也是心怀大志之人,今日有幸结交,也不枉潭州此行。”正要向那人走去,却感觉衣袖好像被人拽住一般,扭头一看,正是马希萼。

“原来二弟还喜欢皮影戏啊!”马希萼笑道。

沈庸一看见他,心下已凉了半截,心道:“我出门就是为了躲着姐夫,没想到还是被他找着了。唉,看来我只有跟着姐夫去了。”

马希萼看他脸色愁苦,问道:“二弟,你脸色看起来不太好,难不成那‘食鱼帖’是假的?”

沈庸连忙道:“不是不是,‘食鱼帖’是真迹无疑,只是……”话没说完,就被马希萼拦住:“那就行了,今儿啊,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那里可是有好多好宝贝啊。”说着话,便拉着沈庸上了马,向西而去。

约莫走了七八里的路程,来到湘江边,那里早早的有人划船相候。马希萼、沈庸二人上了这艘小船,向江中划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