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乱世山河志 > 第一卷 少年游 第十一章 豆蔻心事愫怀春

乱世山河志 第一卷 少年游 第十一章 豆蔻心事愫怀春

作者:北乔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破空而来的正是程伯和桂雨萱。

沈庸心中一凉,刚才一战,自己与乔敬都被桂雨萱所伤,薛彤手臂先前就已被废,吕步凡重伤未愈,薛祺又不会半点武功,如今程伯又突然出现,若不奋死抵抗,怕只有束手待毙一途了。

斗木獬程伯首先沉声道:“几位还是随我回去吧。”

薛彤自知拼死一战再所难免,索性把心一横,冷冷的道:“哼,休想!”

程伯笑道:“你觉得就凭你们几个现在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样子,能打得赢我和三妹吗?”

沈庸暗道一声完了,自己今天非得横尸大漠不可了!人,往往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反而处之泰然。沈庸目前正是如此,薛彤心境亦然,只听薛彤傲然道:“那何不试试呢?”

程伯冷笑一声,沈庸看到他的两只眸子已透过面具射出了一道精光,又听他厉声道:“好!”

人影一闪,确是桂雨萱率先出招。但听那“好”字未散,软鞭已卷向了乔敬,她深知乔敬在几人之中武功最高,若先将他摆平,对付两个毛头小子还不是手到擒来!乔敬慌忙躲闪,却听桂雨萱大喝一声,扬步推出一掌!强烈的劲风呼啸着黄沙,乔敬倒射而出,可他身后程伯已猛挥双掌撞击而到,乔敬左右逢敌,招架不住,身子迅速侧跃,左手微晃一掌,掌风有如铁板沉锥,呼轰冲激,牵制住了桂雨萱的来势,但程伯那一掌他却万万无法避过,只听一声惨叫。

沈庸心头一震,大叫不好,还未及挺身相救,乔敬的身子已被程伯的掌力击出两丈之外。沈庸急步追去,一把揽住乔敬,怒声质问:“两个打一个,你们还要不要脸了?”沈庸脸色一沉,挥掌向程伯拍出,那程伯目光一凛,似有所思。原来程伯所练的九天惊龙掌是至阳至烈的功夫,而沈庸的玄冰心法属至寒至柔之列,正好能克制程伯所发的功力。程伯眼见沈庸挥掌袭来,心下一震,正要变招相迎,哪知沈庸掌力未至,胸口猛然一口气转不过来,竟哗啦一声,摔倒在黄沙之中。薛祺愕然失色,他抬手抚在沈庸胸口,只觉他全身冰冷,气息越来越弱,脸色青白不定,身子更是颤抖不已。薛彤触手摸去,却似摸到一块坚冰,冰冷至极。

桂雨萱眸光一闪,唇边掠过一丝胜券在握的冷笑:“你都自身难保,还跟我们这些江湖败类讲什么道理,真是可笑,可笑!”

“你……”气急败坏的薛彤,一时语塞。

话未出口,众人脚下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摇晃!薛彤满脸诧然,彼时四周已然狂风大起,忽的头顶上又传来一声隆隆巨响,借着星月之光,薛彤抬头瞧见瀚沙堡外侧一碉楼的石架垮塌了下来,大堆黄沙往碉楼内涌入,如同棉絮吸水一般迅捷无比,碉楼渐渐承受不住压力,从门窗处开始出现龟裂,眼看碉楼就要坍塌下来,众人无不大惊失色。

薛彤不及多想,匆匆看了薛祺一眼,竟猛地一把将她推出。

一刹那间,只见碉楼石砾纷纷砸下,大片黄沙将碉楼撕扯开来,如巨雷般的沙潮像千军万马撼天而卷,在呼号中向地面奔来。眨眼间,已落到了薛彤身边,埋了他大半个身子。

黄沙弥漫,充塞着四周,察觉不妙的程伯、桂雨萱想要跃身而走,却任凭如何提气,也只能拖曳着俩脚,举步维艰的走着。刚走出百步之外,身后轰隆一声,狂沙扑掠而至,霎时间汇聚成一堵沙墙,如怒浪波涛一般横扫而来,瞬间将几人淹没。

嘶吼之声响彻大漠。

不知过了多久,沙漠中已是艳阳高照,在那寂寂黄沙之中,猝然探出一只玉手,状如柔荑,肤如凝脂。只见那只手使力的扒拉着身前黄沙,不一会儿的功夫,猛地从黄沙中挺腰站起一女子,只见她大口的喘着粗气,看样子有点惊魂甫定。这人好像从梦境中迷失了一般,懵懂的思绪不知转了几圈,方才清醒过来。她四下看了看,高声叫道:“四哥,你在哪?”这人正是薛祺。

忽听“扑”的一声,沙堆中站起一人,竟是沈庸。他使劲抖了抖身上和头上的沙子,看着薛祺打趣道:“我们竟然没死。”那薛祺一见沈庸,惊道:“你…没事了?”沈庸响起刚才场景,不由得挠头笑道:“刚才真是惭愧,本来想教训一下程伯,哪知体内被寒气反制,想来可能是近来真气使用频繁,才反噬之力才会如此迅猛。”薛祺也不懂他在说些什么,只道他没事了,也不理他,自顾自的叫着:“四哥!”四周一片死寂,哪里有人回应。又叫了几声,薛祺有点急了,竟掉下泪来,呜咽着念道:“四哥,你到底在哪啊!”哭着哭着,突然大叫一声,整个人又摔进了黄沙里。

沈庸一惊,疾步而去,伸手往沙里一捞,正抓住了薛祺的一角衣料,猛一使力,将她连拽带扯的拉了出来,随手拍了拍她脸上沙尘。可刚才还狂吼大叫在找哥哥的薛祺,此刻却已紧闭双眼,脸色苍白,沈庸只感觉她鼻尖尚有一丝温热,却也欲断欲续。

沈庸用力摇晃着薛祺,喊道:“喂,薛姑娘,你怎么了!”说话的功夫,沈庸倏地感觉脚下好像有什么东西一滑而过,心中一奇,顺手一抓,竟拿起一三寸有余的蝎子。沈庸观察它背面呈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身有六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正是书上记载的八重全蝎。沈庸赶紧将薛祺双腿抬了起来起来,只见她左脚掌上正有一处针刺般的蜇伤,心道:“糟了,这种常年在沙漠出没的八重全蝎,带有剧毒,这薛姑娘被蝎毒所伤,却如何是好。”

正在思虑主意,薛祺却慢慢睁开眼,动了动发白的嘴唇,无力地说道:“我全身怎么麻麻的,没有一点力气。”沈庸慰道:“不碍事的,你这是累了,好好歇一歇就好了。”沈庸直直的看着她,她也直直的看着沈庸,两人竟笑了起来。

沈庸关切薛祺伤势,只想就近求医,忙俯身抱她起来,正要离去,却发现四周皆是无尽的沙丘,没有路,没有标记,就连瀚沙堡都不见了!

沈庸心里一慌:“这……这是怎么回事?瀚沙堡呢?薛彤、乔敬他们人呢?”狂乱的思绪扑朔而来,难道刚才的那阵大风暴,把瀚沙堡吹没了?可转念一想,怎么可能,瀚沙堡立在沙漠里几十年,能巍而不倒,一场风暴如何能摧毁它?

此时,忽听得身后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喊:“喂,你们是谁啊,怎么会在这里?”

沈庸回头望去,只见目光所及之处出现了一个人影,那影子不停地晃动,像是有人走来。沈庸心里一喜:“上天真是待我不薄啊,莫不是派了神仙来救我。”振声叫道:“喂,我在这里!”

影子飘在沙海之上,越来越近,沈庸终于看清楚了,十几个身着重铠的人,胯下骑着战马,宛似一片乌云在沙漠上御风而行,此刻已离沈庸不过几丈之外。沈庸惊道:“你们是兵士?”

其时天下大乱,政权割据,十国之间战乱不断,逃兵土匪不计其数,为了填饱肚子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沈庸只道他们不怀好意,右手已聚起真气,已准备迎敌。

哪知到了跟前,领头者眼中带着疑惑,缓缓地拔出佩刀,似有戒备的问道:“你是什么人?”沈庸看他并无出手的意思,答道:“我叫沈庸,和我朋友在沙漠里遇见了大风暴,不知道被刮到了何处,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那说话之人,见沈庸怀中抱着一个女子,又问道:“她这是怎么了?”沈庸道:“我这位朋友被毒蝎蜇伤,现在已是昏迷不醒,我正要去找个村子落脚,好医治她,却不想迷失在沙漠里了,还望几位军爷搭救。”那领头者,把佩刀缓缓入鞘,说道:“看起来你们是遇见流沙了,我还当是打劫的土匪。”大漠里面发生风暴之时,往往伴随流沙的出现,它能把人吸入黄沙之中,一旦有人身陷,便不能自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沉入沙底,似流水一般被飘带而走。沈庸不知流沙的厉害,只是苦笑一声:“可我怎么看也不像土匪嘛。”那人又道:“当今这世道,还是小心点好啊。”说着话,他摆了摆手,他身后跟随的那几人便调转马头而走,他又看了沈庸一眼,道:“我们是河西太守郑绍卿手下的将士,这次是受了将令,前往凉州押运物资,我看你这位朋友伤的不轻,这附近又无村庄,倒不如随我们前往凉州求医,总比在这沙漠里打转要强。”沈庸大喜道:“那就有劳将军了。”

那领头之人随后唤来一辆马车,将沈庸和薛祺安顿在马车之上,随队伍往凉州而去。此地距离凉州已不到百里,若是快马奔袭,最多半日便到,可辎重大军物资颇多,只能缓慢前行。沈庸担心薛祺会毒发攻心,便去找那领头人借了一匹马,与薛祺率先一步赶往凉州。

凉州地处汉羌边界,乃为天下要冲,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更是西北商埠重镇,自古以来便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沈庸在一名行军斥候的带领下,不过半日的时间就赶到了凉州,那名斥候多次往来此地,对凉州甚是熟悉,一进城门便引着沈庸去了城中最有名的“广济堂”。进了药铺的门,沈庸看着一长须老者在替人把脉,快步走了过去,说道:“求先生救命!”那老者闻言一愣,只见他怀中女子面色泛紫,气若悬丝,赶紧招呼了人,将薛祺放在一木板床上把起了脉。半晌的功夫,老者道:“这八重全蝎果然厉害,亏得送来及时,若过了今夜,怕就回天乏术了。”言罢,开了一张药方,嘱咐沈庸照方抓药,早晚各服一剂,不出五日,便可痊愈。沈庸得知薛祺无恙,顿时放下心来,他带着薛祺来到一家客栈之中,安顿了下来。

五日时光,乍然流逝。沈庸片刻不离的守护了薛祺五天五夜,她按药调息,先前脸上那一层隐隐紫气已然消失,沈庸才放心了下来。

初冬的凉州,已是北风瑟瑟,寒冷无比。这一日朝阳正缓缓升起,还在客栈里蒙头大睡的沈庸,忽的听见一阵啪啪的拍门声。他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叫道:“谁啊,这大清早的。”一开门,却见薛祺已梳洗完好的站在门前,笑道:“都日上三竿了,你怎么还在睡?”沈庸挠了挠脸,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薛姑娘这么早就起来了啊,这是打算去逛凉州城吗?”薛祺道:“沈公子,我现在已经痊愈了,想去大漠里找四哥,你去不去?”沈庸一愣,说道:“你要去大漠里找薛兄弟?”薛祺笃定的点点头。沈庸凛道:“这……我看还不不去的好。”薛祺茫然道:“为什么?你怕了程伯他们?”沈庸道:“我怎么会怕那些人呢,我也十分担心薛兄弟的安危,只是那大漠里风云莫测,如果我们贸然进去,若再遇到风暴,必然命丧于此,更何况乔镖头武艺高超,料来他与薛彤兄弟也无大碍,说不定此刻已回到潭州,依我看倒不如先回到炼剑山庄,再从长计议。”薛祺心头担心薛彤,却觉得沈庸之言颇有道理,沉吟道:“也只好如此了。”

沈庸寻思着,单凭与薛祺二人再次穿越沙漠,必然困难至极,若能找到一支商队,由他们带领着出入大漠,自能平安无事,便找到了消息灵通的客栈老板。客栈之中人来人往,客栈老板当然是买卖消息的好人选。几两银子的花销,果然从那老板嘴里得知今日有商队南下,急忙赶去城门外与商队汇合。

回程熟路,黄沙依然,薛祺的心境却已与刚到大漠之时大不相同。想起自己的哥哥薛彤还有为救她们而身负重伤的乔敬,心里不禁怅然。沈庸看出薛祺眉头紧锁,便想引开她的思绪,打趣道:“听说姑娘通读诗书,可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一诗?”沈庸望着身边无边无际的大漠,不自觉的想起了这首诗,它本是前唐诗人王昌龄所做,短短二十余字便将西北战场上的军威之气写的淋漓尽致。薛祺点头道:“王昌龄以七绝见长,这首诗单就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上说,后人就难有超越者。”一旁的商人听他俩在那里讨论诗词,不禁哑然笑道:“你们小两口真有意思,走在这茫茫大漠里,却还有闲情在那里咬文爵字,哈哈。”周围的商人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听到那人叫他们小两口,薛祺突然嫩脸娇羞了起来,气鼓鼓的道:“谁和他是两口子!”那说话的本就是个粗人,看见薛祺脸晕泛红,当真好玩,又笑道:“看看看,小娘子还害羞了。”薛祺听了这话,双手猛地把脸一蒙,恨不得就地找个地缝就钻下去。沈庸莞尔一笑,叫道:“莫不是商人大哥,看上我家娘子了,你小心回的家去,被你家娘子知道,看不让你跪个三天三夜。”随后一人附和道:“啊哈,好个老马,你敢调戏人家姑娘,要是让你们家那位母老虎知道了,还不扒了你的皮!”那老马脸色一变。骂道:“滚一边去!”众人看他,脸显愁容,原来真是个怕老婆的角,都不禁大笑了起来。

薛祺见沈庸替自己解围,心道:“这呆子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却也是个解风月的人。”她在凉州养伤的那几日,沈庸日夜不离的陪在她身边,生怕她伤势有变。而她更是每日里一睁眼,便见到沈庸在屋子里的圆桌子上呼呼地睡着,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