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昭 > 第一卷 第四章 鸿都

暮汉昭昭 第一卷 第四章 鸿都

作者:廿九去武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2: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年,公元178年冬。

新年刚刚过完,汉帝刘宏便搞了一个大新闻。

原本抠的要死的当今皇帝,竟然自掏腰包,经由十常侍主持竟然造了一所学校!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本就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常侍集团以其核心领导人大长秋曹节为首或多或少以支持皇帝办学为由竟也捐了不少钱财。

几乎是出于难得的上下一体,同心协力,这所无论大小,规制都不亚于南宫平昌门外,洛河对岸太学的公办学校,竟然仅仅费时一年,于公元178年1月顺利建成了。

皇帝高兴之余,竟在跨年夜时亲自登临,提名“鸿都”,并改年号光和以示其办学决心!

堂堂大汉皇帝支持办学,不仅自掏腰包还发动宦官集团一起掏腰包。这本该是皆大欢喜,甚至是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然而却叫一大群人开心不起来。

用曹节的话说,这群人简直就是“不识圣恩,不堪为用”。王甫更是雷霆手段,数日之间便替皇帝刘宏整理出了这批不堪为用的“废物”名单。

“真是些老顽固。”刘宏扫了一眼名单上的人物,一边摆弄着常侍王甫前几日进献的有趣物什:“这些个年轻郎中竟也不喜风月之事?”

“回陛下,多是些世族子弟。”王甫弯腰陪笑道。

“世族子弟?世族子弟怎么了?”刘宏微微抬手,示意撤了案上名录:“一个个自诩风流,平日里作诗唱赋的还少吗?”

刘宏顿了一顿,站起身来,继而转身俯至王甫的那张大脸前:“王甫,你说,他们为什么就不支持朕呢?嗯?”

“回陛下,自是如大长秋所言,多是些不识圣恩之人!”王甫赶忙低头,不敢正视。

“大长秋所言,嗯,不堪为用!”刘宏站直了身子,双手背于身后:“王甫!”

“臣在!”王甫不敢怠慢。

“改日你就与朕一个个抄了他们的家,换些堪为朕用的人上来!朕听闻你那宝贝儿子倒是一个抄家杀人的好手,想来定是堪为朕用的。”

王甫着实吓了一跳,无意识的抬头却发现皇帝正颇有深意的盯着自己,不免背脊发凉,忙俯首干笑道:“陛下说笑了!”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王甫后怕之余赶忙转移话题。

“有屁快放!”

“诺!”王甫应声道:“臣听闻公卿大臣们多与何太守有所不满。”

“何遂高?”

……

“何遂高?”发问之人赤脚倚靠在榻上,手中把玩着一燕地学生孝敬的有趣物什。双目炯炯,须发花白,竟是当朝帝师,太尉刘宽,刘文饶。

“何遂高其人,虽非良家子,到底也算是清白忠厚之人,他本就是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如今进了二千石的颍川太守,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刘宽,一如既往的心平气和。

“大人,可是尚书台的郎中们。还有……”

“还有谁啊?”

“还有师弟们,都在议论此事。”说话之人名唤刘松,乃是刘宽嫡子。

刘宽自岁末感染风寒,一直告病在家,皇帝念其年事已高,多有体恤,特别叮嘱其当静心休养,无需忧虑朝中政事。何进何遂高官拜颍川太守,便是近几日之事,刘宽自是不知。

“荒唐,朝中政事,岂是尔等可论一二的?”刘宽轻咳数声,厉声斥道。

“大人息怒,只是尚书台的郎中们亦在品论此事,孩儿自知不该有所议论,然觉陛下所为实在有失偏颇,故有此一说。”刘松显然是准备充份,自有一番说辞。

刘宽咳的更厉害了些:“速速出去,速速出去!”

“大人!”刘松不依不饶。

“你还有何话说?”

“大人可知鸿都门学?”

刘宽怔了一怔:“可是鸿都门处的新建学堂?”

“不错,乃是陛下御笔所提。”

刘宽捻须不语,微微抬头,示意刘松继续说下去。

“大人可知,这鸿都之所学,并非圣人经典,乃是些尺牍、小说、辞赋、字画。如此种种。”

刘宽兀自捻须:“陛下倒是极爱这些事物的。”

刘宽身为帝师,自然是知道皇帝刘宏是最喜辞赋,字画的。他还知道皇帝不单单是喜欢,而且于这些事物有着极深的造诣,而这鸿都门学的设立似乎早在数年前与皇帝的私下交谈中便已现了眉目,不想今日竟然真的促成了。

刘松不由疑惑:“陛下竟从未提过设立此学之事?”

刘宽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如此,大人定是不知孩儿所急之事了。”刘松不免黯然:“陛下所言,凡入鸿都者,业有所成,出可为刺史,太守,入可为尚书,侍中。术业出类者,亦可封侯赐爵。”

刘宽难得皱眉,显然是儿子所言,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了。

原来跨年之夜,皇帝刘宏特意带着何贵人,王美人来到鸿都守岁,也是特意召了何进以及王美人的亲友入学共宴。席间吃酒唱赋好不欢乐。

这里要提到一个大事,那就是前几个月,堂堂大汉皇后宋皇后被废了,始作俑者依然是王甫,理由也是千篇一律,毫无创意,所谓“擅行巫蛊事”,可怜一向贤良淑德,做了整整七年的皇后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便成了废后,之后惨死宫中,令人不胜唏嘘。

不过话说回来,宋皇后之死并未对这个大汉皇帝造成多大的影响。

刘宏兴致高涨,便要在座之人以王美人之姿作赋。

要说作赋,在场之人哪里及的上刘宏之万一呢?然而天子之命不可违,大伙儿想破了脑袋无非也就吟上数句,刘宏自然也不会怪罪。

反倒是何进何遂高,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当然,赋自然不是他写的,他一个屠猪杀狗之辈,便是读书识字也是后来习得,如何会作什么赋?这惊天动地之赋却是从洛阳北郊史道人史子眇处抄来的。

可惜的是,史子眇处也不是一篇完完整整的长赋,无非几句零碎之言。

正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又或曰:“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然而短短数言,直教天子大悦,美人欢颜。

皇帝刘宏摇头晃脑,兀自回味着何进所颂之赋,连喝了三声“善”。当场便拜何进为颍川太守。据说只要何进能补足此赋,更要封侯以激励日后的学子们。

如此还不够,刘宏还专门手书“美人台”三字叫人装裱悬于今日宴饮之处,唤画师以王美人之容作画,亦悬于美人台。并立一石碑于此,附录此赋,名曰美人赋。

要说刘宏悬孔圣人与其七十二弟子画像于鸿都,是为了掩士大夫耳目。那么悬美人图立美人赋于此,也可谓汉皇之心,士人皆知了。

所谓,苦读圣贤二十载,不若屠户半赋言。

刘松之悲,大抵如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