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昭 > 第一卷 第十三章 私谋

暮汉昭昭 第一卷 第十三章 私谋

作者:廿九去武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2: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辩根本不在意自个儿在皇帝老子心目中的地位,也不在意前朝公卿对他的态度,于他而言,决议回到皇宫,是需要鼓足勇气的,就像他在永安宫最后对曹节说的那一句话“惧亦为之”。

至于害怕什么,说实话刘辩自个儿也说不清楚,虽然从后世的史料看来,刘辩这小子能平平安安活到十四岁,但是这也仅仅是从史料上来看。史料上王甫王萌死于狱中,可现实呢?不也被阳球当场枭首了吗?说到底,要将自己的性命完全托付在史料记载的自我安慰中,刘辩是做不到的。

更何况现如今自个儿穿越到了这尊身体上,历史走向似乎并未发生改变,可是到底改没改变,谁又知道呢?

小刘辩很孤独,尤其是在和曹节说完话后,这种孤独感变得更加厚重。

于他来说,现世这个高高在上的父亲是很陌生的,起初只是出于后世理解上的鄙视,而现在却是惧怕。至于母亲和舅舅,刘辩更没有什么想法,他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于他们来说不过是维持权利地位的工具人罢了,从前看剧的时候不懂,亲身体验之后,自然就懂了。

这个时空,这个世界,他只在一个人身上感受到过温暖,那就是史子眇,可是如今的史子眇呢?躺在北宫角落一处偏殿的冰冷床榻上,终于在自己所谓的运筹帷幄中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中常侍,只不过这样的结果在刘辩自己看来,多少显得可笑。

史子眇曾与刘辩说他并不怨,可是他越是不怨,刘辩便越是难堪。他已经许久没有去见史子眇了。

不过话说回来,永安宫一叙,倒是让刘辩吃了一颗定心丸。与曹节达成的统一战线,算是在诛杀王甫的这场行动中收获最大的事儿了。虽然这一战线的建立全靠刘辩身份地位的单方面压制,略显畸形,但是到底还是达成了。

大约是出于对盟友的“保护”,亦或是作为大汉预言家,对阳球的格外偏爱,永安宫后,刘辩第一时间以史子眇的名义遣人于阳球府上说话,此人名唤吴匡,正是昔日史子眇所言颇有几分游侠英雄气,后又藏于永安宫主殿门后的虎贲军士。

“王甫伏诛,此时正当诛杀阉宦,拨乱反正的最佳时机,史常侍竟然要我罢手?”堂内阳球声如惊雷,显然是气极了。

“史常侍如今也是阳公口中的阉宦了,敢问阳公,你是杀也不杀?”吴匡初生牛犊,也不畏惧,声音竟不比阳球的小。

阳球当场语塞,过得半晌方才言道:“史公高义之人,自然是不能杀的。”

吴匡笑道:“阳公口称诛宦,诛宦,焉能诛此宦,却不诛彼宦,试问阳公,倘若曹节,赵忠,张让等人皆为阳公所诛,徒留一个史常侍,天下人将如何议论阳公?”

“如何议论?”阳球稍微镇静。

“天下人自当以史常侍不过曹节王甫之流,而阳公亦不过段熲或夏育之辈,所谓诛宦无非新旧更替,争权夺势而已。”吴匡款款而谈。

阳球只觉身前之人说的极有道理,一时间竟是不能反驳。

“阳公可曾听闻洛中常有人言。”吴匡继续说道。

“所言何事。”

“洛中所言,曹节王甫,夏育段熲虽品行不堪,但或拥立陛下,或为陛下戍守边关,实乃功臣,而史常侍于小殿下忠心耿耿天下皆知,小殿下与阳公交情匪浅亦是有目共睹,如今王甫、段熲身死,夏育贬为白身,阳公若一意诛杀曹节,莫非是起了党附之念,意图归附小殿下?”吴匡不急不缓,娓娓说到。

“此言诛心呐!”阳球大惊失色,到底没有了起初目空一切的神采:“我何尝与小殿下有什么交情?”

吴匡眉头一簇,显得甚为不解:“小殿下手中有一柄环首刀,说此宝刀枭王甫之首宛如砍瓜切菜。难道不是阳公所赠?小殿下可是执此刀放下豪言,他日当效阳公壮举,手刃奸佞!”

阳球连连摇头,不由苦笑:“阳某粗鄙之人,如何能有福气面见小殿下,此刀乃是史常侍所求,想来是其转赠小殿下了。”

吴匡长叹一声:“如此,倒是误会阳公了!”

“足下莫要装模做样了。”阳球无奈苦笑:“如此说来,曹节不当杀了?”

“当杀!”吴匡甚至都不带考虑:“曹节祸国,人人得而诸之!”

阳球愈发不解:“愿闻其详。”

吴匡道:“维今之计,不过效仿唐雎所谓布衣之怒,伏尸二人,血溅五步,阳公亲持仪刀刺曹节于北宫主殿之上,如此亦当身死族灭,玉石俱焚,如是而已。”

阳球心中大动:“如此便可成事?”

“自是不可。”吴匡继续说道:“须有公卿义士效阳公之举,尽屠阉宦,方可成事,只是这天下怕是除了阳公便无第二人敢为此事的了。”

阳球不由叹道:“如你所言,此事依旧不可为。”

吴匡不做应答,站立当场。

“足下若有计谋,请不吝赐教。”阳球拱手言道。

吴匡当即拱手还礼:“天下苦曹宦久矣,若是阳公信重,在下自当行匹夫之举,以庶人之身行刺曹节,阳公则当保留有用之身,以图后续。”

阳球神色激动,竟不能言语,却听吴匡复又言道:“阳公一介士人,图大义,不计生死。在下自幼尚武,自诩英雄,所谓胆气,自以为不逊阳公。何况事若能成,在下当作比荆轲、聂政,永载史册,事不能成,大好头颅,亦不足道。”

此言一出,饶是阳球再是顾念身份,也不由心神激荡,感动不已,当即大拜道:“壮士留得姓名,家中妻女父母,阳球自当养之。”

吴匡兀自一怔,双目似是微红,言道:“无牵无挂,方可成此大事,在下吴匡,字崇义,兖州陈留人士。”

阳球听闻,心中不免歉疚:“既如此,崇义可有所托。”

吴匡长叹一声道:“何太守与我有知遇之恩,若要有所托,不过日后何太守如有所困,望阳公念及在下薄义,不吝相助。”

继而又言:“曹节势强,爪牙遍及天下,在下若是事成,阳公须乘势而下,斩草除根。”

“球自当不负崇义。”言罢再拜。

吴匡扶剑直立,拱手还礼,转身离去。

阳球背手而立,望着吴匡远去身影,久久不能释怀,突闻其人怒道:“前院石墙,明日于我砸了!”

众家仆不明所以,刚待相询,却听阳球叹道:“此墙遮蔽了崇义身影。”言罢,竟跌坐院中,兀自垂泪。

阳球方自出神,却见吴匡去而复返,未至院中,摇手直呼:“阳公。”

阳球心中一阵惊喜,不敢怠慢,奔走向前,二人于院中站定,竟是四手紧握,恍如隔世一般。

阳球首先发问:“崇义可有他计?”

吴匡喘着粗气,摇手言道:“无他,只是阳公,在下方才想到,若要存这有用之身,虚当去司隶之职,如此方可助我成事。”

阳球恍然大悟,谢道:“若非崇义所虑,几勿了大事。”

如此一番,再无他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