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2回 山村京西五十里,千年溯源有传

浅山神话 第2回 山村京西五十里,千年溯源有传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03:49: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回 山村京西五十里,千年溯源有传奇

诗曰:

南唐后主真风流,美妙词句万世留,

大好江山随风去,拜了义仆情托孤。

京西50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牛圈。牛圈村,全村都姓李,传说是南唐的后裔,还有这样一些传奇•••

话说1000多年以前,南唐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国家。最强盛的时候达到了36个州。地域广褒,经济发达,定都金陵,改名江宁。在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占据了江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实际上成为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南唐高度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桑、茶和水果等多种经营为辅。这是著名的稻米之乡,扬州,泰州,楚州和泗州等地广种稻米,产量高,品种也进行了改良。江南地区,北方的小麦已普遍种植。桑树栽植遍及江淮,桑植遍野,国富民强。

为了自保,中主李璟向后周柴荣称臣,尽献江北,偏安江南一隅。后主李煜登基,复都金陵,在明处臣服于宋,暗中加紧备战。他是先帝的六皇子,因太子早亡,他才当了皇帝。他风流倜傥,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是江南第一大才子,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都有很深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形象生动,感情真挚,风格鲜明。在我国文学历史上,特别是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好人不一定是个好皇帝,文学奇才不一定能当好领导。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可以说是一个昏君,在治国理政方面,乏善可陈。在军事上更是一塌糊涂。南唐的大好河山,就葬送在他们父子手里。

宋太祖赵匡胤,扫平了北方,环视华夏,南唐成了他眼中钉肉中刺。唐后主李煜,虽然臣服,占据了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让赵匡胤吃不香,睡不着。于是他找到军师刘伯温。定下了大计,派大将曹彬率兵10万,直扑南唐。宋开宝7年10月,大军顺利渡过长江。经过彩石,秦淮河,碗口三战,南唐屡战屡败。宋开宝8年,金陵城破,李煜投降,南唐灭国。

就在金陵城破的前一天晚上。李煜找到太监牛和,又找来两个刚刚怀孕没有名分的宫女。李煜向两位宫女介绍了牛和。又像牛和介绍了两位宫女。太监牛和认识两位宫女,一个是皇后身边的刘婉君,一个是皇上身边的王春花。牛和是大太监手底下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李煜指着两个宫女说:“这两个宫女,怀了龙裔,虽然没有名分,但都是朕的妃子,你要好生照看,趁着夜色,把他们带出皇宫,为我保留后代,为李家留根!” 牛和连忙跪倒,磕头如鸡捣米一般,说:“承蒙万岁爷信任,奴婢万死不辞,一定保护好娘娘和两位小殿下,以报答皇上这么多年对老奴的知遇之恩”说完,又磕了三个响头。

李煜已经心急如焚,焦急地说:“牛公公不要多礼,你们三人赶快逃命去吧。”

牛和起身带着两位妃子急急忙忙出了宫门。先是向南,到了扬州,又从扬州向北绕过金陵,渡过长江北上。三人换了便装,伴做父女,晓行夜宿,克服了千难万险,一路北上。过去的妇女长一双小脚儿,用三寸金莲走上几千里,真是难为她们了。更何况两位宫女都身怀六甲,行动不太方便,越走肚子显着越大,越艰难。

牛和是北方人习惯走旱路。但是她带着两个小脚女人,而且是怀了孕的女人,既不能快走,也不能慢走。快走,怕引起人的怀疑。慢走,怕被追兵赶上。真是左右为难。他们为什么不躲着宋军走?而是向北迎着宋军走呢?牛和的原因有三,一是牛和是北方人,对北方的地理环境熟悉。有利于长期潜伏。二是最危险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宋军以为南唐的眷属都要向南,不会想到有人向北逃跑。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也是最安全可靠的,特别是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在大宋停留,而是要到大宋以北的大辽。因为牛和的老家就在大辽的南京幽州。三是南方战火连天,连年战乱。北方大辽已经安定下来。适合居住。!而且大宋鞭长莫及,他们进不了大辽抓人。

一路想一路走牛和等三人也不敢半刻停留。简短捷说,他们渡过黄河,迂回到山东,进入河北,过保定府,穿涿州到达良乡,在马鞍山下安了家。

牛和为什么选择马鞍山下安家呢?是因为他对这一带很熟悉。这里离他的老家怪村很近。小时候经常和大人在这里玩耍。为了保险起见,牛和到良乡请来了薛神仙。这个薛神仙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在良乡,房山,幽州城都有一点儿名气。请他来看风水,心里多少有点儿安稳。

薛神仙姓薛,名良,外号赛诸葛,是一个破落的老秀才。平常就以看风水为生。找东家串西家,走村串户。今天给这家看房,选宅基地。明天给那家和姻缘批八字。后天要给那家看阴宅。上梁修路,垒墙,上瓦,为了糊口,什么都干。

薛神仙跟着牛和,来到了马鞍山下。他一下子被这里的风水惊呆了。

他手捻胡须沉思不语,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地,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小眼珠上下翻滚滴溜乱转,一会儿手搭凉棚抬头远望,一会儿低头沉思不语。一会儿拖着你拖着罗盘辨别方向,一会儿用步度量长短,折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所以然。在一边儿牛河焦急地等待着。

薛神仙终于开了口,说“老弟,这个地方儿我怕你镇不住哇。”

牛和焦急地问“老神仙,怎么讲啊?”

薛神仙,故作神秘,慢条斯理地说“此地乃是龙潜之地,平常百姓人家是压不住的。” 薛神仙看了看他,又接着说。“你看,北面马鞍山巍峨耸立,西边独角岭遥相呼应,青青河谷夹在两山之间。两山夹一水,有山有水,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靠山有运,有水聚财。左青龙右白虎,马鞍山是佛门净地,龙脉清楚。真是一个好地方啊!我们一般百姓人家是不选这个地方的。之所以主家想把这个地方让给你,一定是他们镇不住了。我要提醒老弟,千万小心。不要破了财,遭了灾。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该说的我都说了,只当你的参考,最后还是要由你来决定。”

牛和听了他这些话,心中暗暗窃喜。心里的话,没有比这个地方再合适的了。他哪里知道牛和带的是皇上的两个妃子,而且都怀孕龙裔,正是要找龙潜之地安家。“老神仙,我初来乍到,想找一块儿地不容易,这块儿地方我们就得住下去。您看看在这儿建村,水怎么找?井怎么打呀?”

薛神仙不解的看了看他。一般人家如果要听他话说到这份儿,一定不会选择块地的。他看了看牛和一个男人带了两个怀孕的小妾,也没有别的办法,有一小块儿地安身就不错了。他从心中理解了。

薛神仙先选了宅基地,又选了井位,确定了开工的皇道吉日。牛河跑前跑后伺候着,一会儿递水,一会儿点烟,殷勤无比。就这样忙忙碌碌折腾了三天,才算完事儿。薛神仙得意洋洋地拿着十两银子,走了。

牛和先找来主家签了买地买房子的契约。然后,按照薛神仙的指引,牛和雇了长工,买了丫鬟婆子,开始建房建院子,铺路搭桥,建设牛圈村。

牛和先后在七个事主手里买了地。北到臭水沟,南到青龙头西到西河边,东到西庄店,方圆30里都成了牛圈李家的产业。一条清清河贯穿南北,北靠马鞍山的极乐峰,西边与独角岭遥遥相望。大小几十条沟,十几座山,几百垧土地,花费了几千两白银。剩下金银珠宝,找了一个罐子,埋在了地下。

在当街芯新修了东西两院。一个院子请大太太刘婉君住,一个院子请二太太王春华住。俗话说,土木工程不可擅动。当年2月底到的牛圈村,经过俩月的折腾,才修好了,东西两院。

建的房子就是当地的民居是石板房。这个地方最多的就是石头,所以建房主要石头,墙都用石头垒成的。上梁、上檁、钉椽子、铺荊笆。这个地方的人盖房不用瓦。用当地产的青石板瓦房。离牛圈村向西20里地,有一个村子叫河北村。河北村盛产青石板。牛和雇了几辆大车拉回来青石板。又请当地的土瓦匠在房顶上铺上石板儿。房子就算盖好了,又请长工脱土坯,搭起炕。外墙清灰勾缝儿,里墙白灰抹墙。正房五间耳房三间。两个整整齐齐的三合院。四方的院墙,一砖到顶的门楼,两扇红漆大门。方方正正的院子。院子里面种上了柿子树,核桃树。院子的外种上了槐树和榆树。窗子前面点缀上了熟季花。

牛圈村基本建成了。

正事:

辗转千里为报恩,建了美丽小山村。

龙兴之地有伏笔,成就大事靠子孙。

传奇故事还在延伸,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