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六十三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

太子在淮南道遇刺,这等惊天大事,本来就是瞒不住的,更何况淮南道经略使乔奎根本就没准备瞒着,乔奎不等圣旨斥责,星夜违制返京,长跪宫门祈罪,三个时辰后,不仅未能面圣反而被黑衣卫直接带走下狱,京城震动。

皇帝大发雷霆,黑衣卫负责南六道的副统领秋正阳降三级,杖三十,克日出京直奔淮南查案,刑部尚书罚奉一年,限十五日破案否则二罪并罚,兵部尚书因武胜关关键时候的调防,撤职拿办,武胜关守将虽已“自杀谢罪”,但雷霆震怒之下,依旧被夷三族;工部侍郎刘才军因灭神弩事,畏罪自杀,夷三族。

御史台弹劾淮南道经略使乔奎八大罪,被留中,太子师礼部尚书徐昭京城百官纷纷上书,矛头直指四皇子。被皇帝斥责。

三日后太子回京,百官再次请圣察四皇子不法事,太子却在金殿之上长跪不起,力争此事与四弟无关,与老尚书徐昭金殿激辩,把个徐昭气的雪白的须发乱抖,一口痰没吐上来,当庭晕厥,皇帝大怒,再次将太子禁足。

京师上下一片诡谲。

作为太子的忠实拥趸,徐昭卧床不起,闭门谢客,似乎心灰意冷;连日来除了宫里的问候和御医往返,无论是朝堂好友,弟子门生来府上拜见,都碰了壁。为太子抬旗的徐昭倒下了,可朝堂之上倒四皇子的呐喊却更加激烈起来,两日之间,已有六名官员因为言辞激烈被杖责,下狱。但仍然难以阻止弹劾奏章雪片般的堆在皇帝案头。

夜里,卧床不起的徐老尚书精神矍铄的端坐在桌前,左手对面坐着另一位头发花白的三省大佬高岚。

“徐老倌,你这戏演的太过了吧!”高岚微微抿了一口茶。

“哪能瞒得过高老!”徐昭笑道。

“不仅仅是我吧!”

“高老,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本来就不准备瞒着有心人,难道我不知道这肤浅的把戏连圣上都瞒不过?毕竟如果说李家那小子悄然返淮是雪中送炭,我这一手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徐昭话说得轻巧,嘴唇上的胡子却微微上翘,略有得色。

“徐老倌,你可知道,你这是要害我大秦?”高岚声音不高,落在徐昭耳中却如雷击。

“高老,你,你这话好无道理!难道,难道如此太子不是我等读书人应该辅佐的明君么?”徐昭激动地面容都有些扭曲。

“一把年纪都活在狗身上了?难怪满肚子学问最后还是落在清淡衙门!”高岚低头在茶盏里挑出一根茶梗。

“就你这三瓜两枣,这辈子也就是个书虫而已,盛世做个教书先生,乱世连堆好牛粪都捡不到的东西,还跟我吹胡子瞪眼!要是当年在书院,老早就大嘴巴子扇死你了!”高岚根本懒得看他,索性躺在椅子上跟那条茶梗较劲。

“你!”

“怎么着?以前觉得太子性子过于仁厚,只会吃亏不会占便宜,有些心灰意冷,这次先是江浙以退为进,接着去往淮南道的那个坑明知故犯,武胜关示敌以弱,最后来了个引蛇出洞假途灭虢,就开始翘尾巴了?觉得自己慧眼如炬,自诩伯乐,看出一匹千里马了?”高岚身子前倾,右臂撑在桌上,眼神戏谑。

“难道,不是?”徐昭讷讷。

“徐老倌,好久没听别人叫我师兄了,心情不好啊!你知道的,当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夫子都三板子打不出个屁来。”高岚扭过身子,躺倒,闭着眼睛,手指轻叩木椅扶手。

“请师兄教我!”徐昭肃容拱手。

“我说徐老倌,功夫见长啊!失算失算,我以为怎么着以你的脾气,至少也是憋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才能喊出来!没想到啊没想到!”

“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徐昭风轻云淡。

“徐昭,不对呀!你比老夫大两岁,却比老夫晚进书院一年,因为拉不下这张老脸叫我师兄,躲了我整整有半年,出仕之后,更是能避则避,能溜则溜,今天怎么这么痛快?”

“姓高的,你别扯东扯西的,赶紧说,君子一言,你还想反悔啊!”徐昭再迂腐,在官场上也混了这么多年,而且还混到二品大员,作为旗帜鲜明的皇位继承者的死忠,他很明白,在政治上高岚比他高的不止一星半点儿。

“徐老倌,以前我觉得你在朝堂混了几十年也还是个雏儿,学问还是有的,现在看来,你几十年的书都白读了,比起太子来,你都差的太远。”

“行行行,师兄你今天就指点指点我!”徐昭今天是铁了心的摆烂了,索性不去管高岚的连嘲带讽。

“你以为陈老乌龟当初就没办法赖着不走?还是太子这次舍不得掉层皮,索性把这件事做到板上钉钉?你觉得你能比得上眉毛都成精的陈老乌龟?还是太子重伤,哪怕一句话都不说,圣上能不给他一个交代?太子会不懂?就你那点破啰嗓子,破烂扮相,要不是太子配合你,这出戏就演砸了!圣上心里啥不明白?可你又明白个啥?”

“先皇并吞四国,留的北燕苟延残喘,那是嘴边的肉,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是先皇对子孙的怜悯,可当今又是一代雄主,岂能愿意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所以,才有了东北之变,朵颜三卫内附,这只是圣上大棋的一记先手,如果不是沧国内乱,辽东,朵颜三卫的铁蹄已经纵深草原几百里了,圣上是准备一战定乾坤,行先皇未竟之事彻底平定北方,在此之前的所有,都是小事,陈老乌龟是因为治事不力?不是,是他的徐徐图之与圣上意见相左,还有你,徐矬子,你踮起脚后跟能比得上靖北侯?太子仁厚而且深得朝堂赞誉,四平八稳,就是那位再如何神通广大,只要太子不犯错,谁又能奈他何?圣上既然敢把靖北侯都踢出局,就有足够的信心保着太子,哪里需要你们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玩意儿帮倒忙?夺嫡,你他娘的以为就凭你扮个哭相,嚎两声就拿下了?那需要当年李胖子的九死一生?圣上四十有七,无论北伐胜负,仍有足够的时间,轮的上你们在这里跳脚?就连李胖子的不得已,也耗尽了几十年的情分,你也配?叫声师兄还委屈你了?徐矬子,我是你老子啊?凭啥指点你?要不是书院里的那点香火情,我呸!就你们这些自视清高,狗屁不通的玩意儿,还心心念念的想死后谥文正,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去!”

说到最后,高岚仿佛回到年轻时的书院激辩,唾沫横飞,脏话连篇。

徐昭木讷的都顾不上擦去脸上被高老头吐了一脸口水。

谁不想做扶龙之臣?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国泰民安?谁不想死谥文正?读书人无非好名,但这个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还是真正的为了国家社稷,为了民富国安,说到底,还是心正不正,意诚不诚的问题。如今四海升平,唯有北境,强大的沧国虎视眈眈,作为老子,皇帝一个是为了少年壮志,为了不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承平皇帝的中庸评语,另一个还是如同先皇给自己留下一个北燕,以成就自己一样,他更想给儿子留下一个安稳的社稷。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当今的臣下,不能为圣上解忧,却一心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高岚的一席话如同当头棒喝,徐昭觉得如醍醐灌顶,这顿骂一点都不冤,这是几十年来,自己唯一一次真心觉得高纨绔确实比自己站的高,看得远。

徐昭站起身来,正正衣冠,冲着高岚深深的施了一礼:“师兄,受教了!”一张老脸,恭敬而严肃。

朝闻道夕死可矣!文人风骨,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可谓君子!

高岚翘着二郎腿,端起已经凉透的茶盏,装模作样的用茶盖拨了拨并不存在的茶渣,吹了几口气:“孺子可教也!”

徐昭抬起头,愣神望着高岚,恍惚中眼前还是那个满腹经纶却经常衣衫不整的夫子,在对答弟子请教学问之后,那副得意忘形的样子。

多少年了,还是那么亲切,又是多少年了,自己对高岚那副得意纨绔的样子,深恶痛绝,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个从少年时节就吊儿郎当,喜欢摆架子的家伙,而今,却觉得他的确有资格摆这个架子,而却,这个架子摆的真的不那么讨厌。反倒亲切。

恍惚中耳边又传来书院郎朗读书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风声雨声读书声

真是好听哪!

“黑衣卫川州主事元晓菲,见过公子!”紫衣女子俯身斜斜施礼。

“元姑娘请坐!”李惊澜伸手示意。

元晓菲依旧是斜着身子缓缓坐下,抬目打量这位,说实话阅人无数的元晓菲也不得不承认这张线条分明的脸很英俊,除了那双凤目开合之间不经意露出的凌厉,和不自主微微翘起嘴角略显轻佻之外,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之所以看不出底细,一个是李惊澜虽然摆出一副懒散的样子,但眉眼之间更透出一丝坚毅,而举手投足中让人感到自然飘逸,表情略显轻佻,却不怎么让人讨厌,与她进屋前所判断的纨绔子弟有一丝相似,却又大相径庭。所以,她有些拿不准。

李惊澜半天并没有说话,而是自顾自的想些什么,元晓菲却有些生气了,无论是作为“鸿福客栈”明面上的二掌柜,还是暗里黑衣卫川州主事人的身份,还是当初京城里的“大内双姝”,如今的蜀道四美,从来都没有人如此轻视过,虽然有一些道貌岸然的才子儒士,也曾装出一副非礼勿视的样子,但凭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早教看透了他们的猥琐心思。可这少年不同,他是真正的走神了,没在意自己的容貌,没在意这是黑衣卫的重地,没在意周围所有的一切。

世间的女子就是这样奇怪,明明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就是给人看的,结果人家多看了几眼,就摆出一副你耍流氓的嘴脸,人家不在意她的容貌,却又怪对方没眼力没素质,不懂得欣赏。

元晓菲不由的轻咳了一声,打破了屋里的寂静。

少年似乎被惊动了,伸出右手食指轻轻的叩击了几下太阳穴,叹了口气,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是没什么意思啊!”这才扭头望向元晓菲。

冷不丁的问了一句:“高洪涛什么时候能到?”

“啊?”元晓菲想着自己的心事,却是没怎么听得清。

“呃,那么,姑娘知不知道厌离山?”李惊澜接着问到。

“厌离山,百年前为魔教圣地,距川州四百一十里,山高百丈,山势陡峭,一甲子前,魔教教主季鹏传教蜀中,引起蜀中内乱生灵涂炭,适逢龙虎山掌教弟子入蜀历练,却被季鹏擒住,剖腹掏心,欲以道心证天魔,引得龙虎山外姓地仙大真人樊懋一怒之下,请下天雷镇魔,又以地仙一剑削去厌离山数十丈峰顶。自此魔教大衰。但一甲子前,趁大秦入蜀蜀中乱象横生之际,魔教复燃,以天象境老怪符离春为首,设四公侯,八魔将,数百魔众;因六十年来从未与我大秦作对,所以,谍报上只是以江湖门派标注。”元晓菲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丁将军可曾与厌离山打过交道?”

“丁将军平蜀之时,曾在厌离山三十里外与魔教教主符离春有过交集,只是,据说符离春将乱民赶出厌离山之后,与丁将军约了三事,魔教不参与叛乱,不庇护叛军,不出厌离山方圆五十里。”

“哦!看来元姑娘对蜀中之事很熟稔嘛!以后数不得还要请教。”

正说着话,门口传来一阵轻重合宜的脚步声,李惊澜面露微笑,示意元晓菲去打开屋门。

元晓菲轻抬莲步,打开元们就虚掩着的屋门,一个约三十岁上下,面容亲切,浓眉短须,双只虎目之中闪出炯炯光华的蓝衫人走了进来,刚进门就笑着朗声说道:“不知是哪位……”突然他的脚步和声音都戛然而止。

“小澜?”纵横蜀道商界,江湖的一方雄主,居然罕见的声音颤抖起来。

“涛哥,好久不见!”李惊澜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