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四十九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

“淮南刘,九州足。”六个字点出了淮南刘家之富,淮南刘家祖上只是个打渔的,在一场风暴中偶然发现一座小岛,据说是在那里得到一瓮马蹄金,于是,买了几艘大船,一边打渔一边做些海上贸易,逐渐积累了财富,由海上迁徙到淮南,传到三代的时候,出了一个经商奇才刘伯臣,此人原本算是个读书人,自幼聪敏,博闻强记,本是被县里推举出来做官的,可是他受不了上司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一怒之下摔门而出。

回到乡里,闭门谢客埋头苦学,一朝在湖中钓鱼悟道,立足商道纵横睥睨无往而不利,但他富贵之后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在淮南修桥补路,改善民生,设医馆,做义庄,崇道敬儒,不下百万贯,尤其喜欢资助有骨气,品行佳,好学问的读书人,也是独具慧眼,在前朝经他资助的读书人中,居然出了不少紫袍勋贵,所以,刘伯臣在商场上更是如鱼得水,想不发大财都难,但是此人一生立誓除了家族的那部分,自己的钱总要有一半拿出来做家乡,地方的利是,谁知道后来越做越大,整个淮南道大多地方都留下他的恩泽,后世把他敬称为“刘半淮”。刘伯臣仙去之后,虽然刘家减少了这方面的资金,但十几辈人陆陆续续的也还在做,经过大秦开国和李云道在四王之乱中的杀鸡儆猴,两场大的冲刷,“淮南刘”虽然在财产上损失不少,但也凸显出这三百年家族的因果,支离破碎的刘家分别用了不到五十年,和不到五年就已然回到占据淮南主流扛鼎的地位,着实不易。

这算不算旁门八百,左道三千?

刘家从来都不在意这个,无论当初资助的读书人出身贫寒却不愿行苟且之事,还是骤然富贵便忘了恩惠,甚至行差踏错又回头来求,刘家无欲无求也好,有求必应也好,都做到了无可指责,所以,每逢危难之时,总有贵人相助。

刘家子孙,没有太多规矩,三百六十行,随意淘选,只是二十岁之前自己犯的错自己去扛,刘海清从来都懒得抬眼皮子,有教无类没毛病,那也得看孩子们到底是奔着什么目的来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个道理老头子畏之如虎。

待孩子们定了性,定了心,刘家就开始教他们家训,家教,家风,教他们为人做事,然后给他们事情做,奖惩严格,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放水。

反而是不断地打击,锤炼,泼冷水设障碍,鼓励兄弟之间提意见,作比较,但绝不是使阴手,下绊子。

刘松花也一样,他揭哥哥的短,不是单纯的告密,是真心对哥哥好,这个老头子心理明白,永熙心里也明白,这也是老头子从不避讳是刘松华告密的原因,也是永熙自小一手跳着脚大骂“小白眼儿狼”,一手勾肩搭背拉兄弟下水的原因,有些东西看破不说破,有些东西,却是君子无私。

谁都在极力的往上爬,风光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愿意大煞风景的浇点冷水,一脚踩空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愿意死命的用肩膀撑着你沉重的身躯?真没几个!斗争无处不在,永熙的修炼与智慧,在与父亲和弟弟虚虚实实的,挖坑、填坑、再挖、再填的反复斗争中,炉火纯青,影帝级的表演,角色切换,表情毫厘之间的锱铢必争,那都是费心费力费脑筋,而对于寿春一隅也好,淮南大局,江浙的见缝插针,都是绵绵的小场面嘛!哪有老爷子笑眯眯的的眼神里针扎一样的痛,哪有弟弟一样的慧眼如炬。

“笑面佛”,呵呵,那是外面的泥胎,千锤百炼的金身,不足为外人道。拈花,是对世人的,一笑,却不是谁都能体会的。

刘海清知道这不是孙子的本意,但看似平常的试探,在如此当下,却是十分的不合时宜,因为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吕定秀会袖手旁观,李惊澜一声不吭的搏命,这是大势,一步都不能走错,所有人要承担的不是李云道一个人的愤怒,还有武都城,还有长安城,还有大秦书院,龙虎山铺天盖地的愤怒,“刘半淮”也承担不起。

李惊澜落子无悔,吕定秀本来是伸梯子搭手的初衷,变成了欠下李惊澜好大一份人情,窝了一肚子火,淮南的这份见面礼,对于光明正大而来的两人,不仅没起到开门迎宾先把把柄送到两人手里的妙用,反而成了画蛇添足,原本就已经很大的裂隙,变成了断崖。

永熙很无奈,此时想起赵孟严的话,为时已晚,刘海清匆匆的传出几封信,各地的都有,京师那边占了一半。这个没必要和永熙讲,这是整个刘家的事,不是永熙一个人的事,未雨绸缪,亡羊补牢;这份谋划的能力,永熙还没成长到割据一方的诸侯,自然不会与他分说,再说时机也不对,没到复盘的时候,老子给儿子做点事,老头子也不会说。

哪一个华丽的故事背后,不是咬着后槽牙,磨出斑斑血迹的奋斗史!

府里的歌姬弹唱着;“十年清梦了无痕,两行冰泪叹黄昏……”咿咿呀呀

刘海清闭目拈棋,稳坐中军。

纵横捭阖,乃是年轻人的事。

但后方,没个运筹帷幄的老狐狸坐镇,难免风雨飘摇。

这些瓜娃子们,哪会懂!《易》曰: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大日如来,金刚般若蜜多菩萨,不动明王,是三尊不同的个体。而实际上,却是诸佛总体的身、口、意三密,次等显现,即身密是大日如来,语密是金刚般若蜜多菩萨,意密是不动明王。

院里的大槐枝秃叶尽,两人合抱的树身,依旧巍巍,老头子腰杆儿笔直,显智慧之光明,驾驭一切现象者,不动明王身。

风起,云动,

兵来,将挡。

老狐狸,岿然不动,无物可撼。

一场大雨刚刚落尽,多是黑瓦黄墙的古建筑,或仿古建筑,在压抑的空气中,更显肃穆。

夫子庙不远的锦都苑里,赵孟严刚刚送走的是淮南信任织造,八竿子打不着的老乡,算不上至交好友,但有了这根线,才能搭上桥,花花轿子抬人,有时候就真的互相抬高了,赵孟严累世经商自然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投资,怎么说也比临时抱佛脚强。淮南的水多深?赵家,在寿春也许可以呼风唤雨,但在整个淮南,真算不上什么,所以,大树底下好乘凉,以他的身份宁愿给永熙当半个幕僚,他觉得一点都不亏,反而是大赚。

“值得么?魏爷的面子从来都是用一次少一次,更何况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意义。”

但是,永熙既然是他的半个主子,那么主子虽然没听自己的话,可擦屁股的事也要打起十分精神去做,这才算是患难见真情不是?

吕定秀右手两指反复摩挲,斟酌了一下说:“李惊澜,你不至于吧!难道淮南的这份诚意,你真看不出来?”

李惊澜歪歪嘴,艰难的挪了挪身子,痛的浑身发抖:“至于,难道所有送礼的,我都得接?老子心情不好!”

陈陆把手里的茅草随手一甩,插在李惊澜的发髻里, “哟,心思还挺细,觉得把我绕进去了,是不是挺得意?”

李惊澜笑笑,果然走不是省油的灯,在竞争残酷宫里,皇上身边呆了那么多年,想不练出一副玲珑心肝都难。

“别想太多,我就是下了一手乱子,屁用都没,虚张声势而已,不带点伤,老子怎么应付那帮牙尖嘴利的伪君子?”

吕定秀斜睨

了他一眼,冷冷一笑:“不怎么舍得么,要不要我补两下?保准妙到毫巅,就是宫中御医来了都看不出来,保准生死一线。”说罢,坐起身来冲着李惊澜的屁股就是一脚。

然后,一掀帘子,从车上跳了下去,身后传来李惊澜的鬼哭狼嚎和大声咒骂。

“小声点,声音这么大,像个快死的样子?挖坑做全套么!”吕定秀爬上车辕,打马向前。嘴角含笑。

小狐狸也不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