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二十七章 书院问答帝王心思

李惊澜 在书院过得很悠闲,读书,练刀,欺负小环。他小的时候身体虚弱,加上那一次重伤,又性格孤僻,所以,读书一方面是自己确实喜欢,另一方面,也是际遇造就,他记得最喜欢哪个不靠谱的老爹,在消失了一段时间又出现的时候,会带着一包,或者一车书回来,这就意味着,他很长时间内可以不会寂寞了。

颠簸流离的生活中,他没有老师,唯一的老师,在教授他一年之后,也飘然而去,他的老师就是书,就像在后来的生活中,唯一的朋友就是刀一样。

书院的书很多,其实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牵挂,他倒是真的愿意沉下心来,把这些汗牛充栋的书籍当做自己一生相伴的挚友,但是那冰冷单刀时刻提醒着自己,书院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裴小环也是被折磨得挺惨的,除了常例的写大字,还要读书,和李惊澜不一样,小丫头的记忆力无与伦比,就看书而言真的是没什么压力,但关键是早课里要写一篇心得,都把她愁死了,好在她在藏书阁偷偷的找到一本这方面的书册,关键时候可以扛一下,李惊澜检查完毕之后,也是笑眯眯的瞧着她,其中的诡异,她就假装看不见,偶尔李惊澜会指点她一下,耐心的给她讲些故事,可她的心早就飞到天外了,草长莺飞漫山遍野的小动物正在等着她,那些迂腐的呆瓜书生,还等着她去调侃,那些雪白的,梳理的整整齐齐的向狼毫一样的胡须,还等着她去揪……哎呀呀,她的事情太多了,书院太大了,跑一圈要老长的时间,裴小环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呀,不够用。所以她很愁,对澜哥哥很不满意。

太子也很愁,秦沧大战一触即发,六部的奏折雪片般的飞来,皇帝偏偏要他听政,兵部的行军计划,户部征调民夫,工部的军械,军器调拨,吏部的边镇官员战前的调配,刑部对战前稳定展开的禁令,事无大小,牵一发而动全身,听政,虽然最主要的是听,但是皇帝偶尔也是要听听他的看法,比如,最近漕运这里,先是转运使孟清斛被抄家拿问,接着又是连带着漕运衙门七八颗人头落地,而吏部递上来的任命折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父皇否了,他就很担心,前方军情紧急,作为南北运输最关键的部门,一个月了没有主官,镇北军,以及北调的大军几十万人吃喝拉撒不能只靠当地的后勤补给,父皇是怎么考虑的?

这个时候太子班底的幕僚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平日里太子觉得献媚多于真才实学的幕僚们,给太子好好地上了一课,漕运本来就是天下最肥的衙门,用肥的流油来形容都觉得欠妥,大战将起,民心浮动,攘外必先安内,对于升斗小民最关心的是什么?一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另一个就是平日里贪得无厌,鱼肉百姓的贪官被“咔嚓”了,拿作为最被人眼红的漕运衙门开刀,无疑是最合适的,一可以平民愤,二,抄家的银子可以减轻国库的负担,三可以杀鸡儆猴,现在漕运衙门别看没有主官,但脑袋上悬着那把刀,人人自危,高速运转,比平时的工作效率高出几倍,几十倍,谁也不傻,皇帝在要成绩,看单下菜,在这个时候,谁给皇帝找不自在,皇帝就“咔嚓”谁,哪个敢掉以轻心?世上最重要的是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皇上压着吏部这件事,更不简单,实际上变着法儿的是压着各大豪阀,你们不是想浑水摸鱼么?光靠走下面的路子不行,国难当头,这个时候,要看你们的表现了,看你们在国战中的贡献了,一口肥肉搁在那里,给谁不是给?养肥了以后,“咔嚓”谁,不是皇帝一句话?但你们抢着要,那就不是这个说法了,得拿出你们的筹码,朕高兴了,满意了,才会赏你们。这个就是王者之道了。

一举四得,稳赚不赔的买卖。

太子这才理明白了。也不由的暗赞,所谓学问一说,真真是术业有专攻,治大国如烹小鲜,鸡鸣狗盗都是学问,老师诚不欺我。

“我一直不明白老师近些年为什么一直在叹气,可能最近才揣摩出一些端倪!”

“师兄,你看如此风景如此月,你谈这个有点大煞风景!”

“我们儒家的教,与道家的不教,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师兄,你这是挑拨离间,这样不好,不必试探我,两个老祖宗都不是什么好鸟,你就可怜可怜师弟吧!”

“你看夫子说教化万民,以礼治天下,则万民服,天下安;而道教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夫慈孝,而天下太平。而师弟你身处儒道两门,难道不应该搞明白么?”

“师兄,老头子们用了百年来思考,都是一脑子浆糊,你觉得我能搞明白?”

“难道,他们搞不明白,就意味着我们也搞不明白?不是这样的道理,就如同你在书院门口写的,继绝学是一个道理,开万世是另一个道理,我们总要走自己的路,这个路是要我们自己用步子量的,难道不是么?”

“师兄,我很头疼啊!其实,你来做这个夫子不好么?”

“可是,在其位,谋其政才是道理!师弟,你总要有自己的看法!”

“一刀而已,不是还有佛家一个‘斩断’二字么?”

“这样说,可能不太负责任吧!师弟,你始终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啊!”

“难道不应该是师兄教导师弟么?”

好不容易得空回到书院的太子和李惊澜大眼瞪小眼了半天,太子终究是脸皮子薄,败下阵来。

“或许老师是对的,一家之言终究是自说自话,还是师弟聪慧!”

“师兄好歹是太子,这高帽子戴的也颇得“盛荣饰”的精髓!”

“这算不算是一场愉快的谈话?”

“师兄说是,那就是!”

分明是一场鸡同鸭讲的对话,偏偏两个师兄弟乐此不疲,太子也是真的没朋友,自幼在夫子身边就学,秉性醇厚,再加上对小师弟天然有种亲近,尤其是知道胖子和李惊澜的关系之后,更是把李惊澜当成无话不谈的兄弟,可李惊澜从庆城那件事上,多少揣摩出一些什么,对于太子还摸不准该怎样对待,自幼敏感的他,对于摸不准的事情,从来都不敢轻易放开自己的防线,所以,其实两个人都很累,这样的谈话不止一次,太子是不由自主,而李惊澜却是度日如年。

皇帝听到这段对话之后,却是不由一笑:“北边传来“一剑而已”,小子又说“一刀而已”,果然还是生儿子好,这一刀可比那一剑霸气的多,李梅庵这俩个娃子倒是生的好,可惜……”

“陈昭,传旨,近日太子随驾,无事不得出宫。”

帝王心思,即是天意,天意不可揣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