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二十一章 太子问道夫子远游

第二十一章 太子问道夫子远游

李府的院子其实很大,因为李云道从来都不缺钱,因为黑衣卫的前身,就是当时还是六王爷的当今花重金让李云道招揽江湖人士打造的,到后来,黑衣卫干的都是大买卖,皇帝又看不上这笔黑钱,北燕叛乱,四王之乱,李云道先是花重金买通叛军权贵,平叛之后,不仅收回本金,还赚了大笔的“利息”,黑衣卫遍布大秦的耳目,自然少不了以各种行业打掩护,传递消息又必须有自己最快捷的渠道,铺子,旗子,路子都有了,想不赚钱都难。所以,李云道很有钱。

李府的后院有座小池塘,池塘的西南,是当年李云道硬生生用挖池塘出来的泥土堆成的小山,高约二十余丈,占地三十亩左右,经过十几年的栽种,移植,如今松柏成林,在冬春交替的时节,更显得难得的养眼。

李惊澜每日里,就在小山上练刀,今天也一样,只不过身边多了一位身材雄壮,紫脸虬髯的大汉,正是大内侍卫副统领童半川。

李惊澜也没什么避讳的,出刀,直刺,倒撩,回掠,不断重复着这几个枯燥的姿势,童半川却饶有兴致的盯着他看,目光在李惊澜的刀尖,指节,手腕,肩肘,腰部,足下游走,李惊澜自然注意到童半川的目光,强忍着伤口疼痛,完成今天的练习之后,眼神瞟了瞟童半川腰下的的长刀,问道:“童统领也练刀?”

“配饰而已,我练拳。”童半川用力挥了挥自己的手臂。

“哦,童将军,我看您刚才的眼神,可像是用刀的大家啊!”

“李都尉,我看你练刀的方式,才是行家根底,你的武道境界也很夯实,只是,估计你是近几年才涉足武道吧!”

“确实如此,童将军,还请不吝赐教。”

“武道一途,一品三境,金刚,指玄,天象。金刚求体之极,指玄求术之极,天象求气之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在三境之中,又各有玄妙,武夫金刚为何多出草莽,军伍?指玄秘术为何多出百家?天象气象为何多出名山大川?”

“金刚境,境如其名,体弱则气虚,体壮则勇烈,所谓怒目金刚,乃是气血充足透体而出之相;指玄之道,无论是你们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是如儒家的四书五经六艺为基础,写出万千锦绣文章,还是佛家号称一朵金莲三千界也好,讲究的都是“变化”二字,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练拳的祖师说过一句,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百万,其意自现,这是练拳的那个一,与李都尉刚才的拔刀术其实是异曲同工,也是刀术的那个一,那些花哨的拳式,刀式,唬唬外行还行,生死相搏往往是一拳,一刀而已,我等修习武道,最忌贪功冒进,好高骛远,如果这个一抖没练好,哪来的二和三,更别说千变万化的指玄妙术。所以,我虽然不练刀,一样可以看出李都尉的刀术师父绝对是用刀的大行家,这大概就是理不同道同的道理吧!”

“指玄秘术多半讲究一个巧夺天工,巧从何来?所谓熟能生巧,大约就是我辈在武道修行上勤练不缀的根由!至于到了天象境界,反而倒像返璞归真,暗与天道相合,时来天地皆同力,讲究一个势,借天地之势,行我辈性情。”

李惊澜默默记下,拱手为礼,谢过童半川的指点。经过这番两人倒熟络起来,李惊澜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如切磋一下?

童半川瞧瞧李惊澜身上挂着的纱布,“能行?”

“男人啥时候也不能说不行啊!”

“我行的是武夫之道,可做不到收放自如,要不请老神仙过来掠阵?”

“你以为就李府这丁点大的地方,能瞒得了我师兄?”

“那就练练?”

“好嘞!”

李惊澜兜头就是一刀,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床上躺了三天,李惊澜刚爬起来,就抓住童半川要再行比过,童半川脸都绿了,瞧都没敢瞧后面的姚志萍,易秋真人却说:“去吧,光是小锤可打不出好铁。”

李惊澜爬到姚志萍肩头嬉皮笑脸的说:“娘,没事儿,有事儿您就去龙虎山撒泼去,这玉皇楼可是他们看家的本事,要是还护不住我,那就是掺了水的猪肉,还不兴咱去骂一骂?”

易秋真人顿时一头黑线。

不过,嘴硬手软的李惊澜还是没撑过一个回合,又被轰了出去;第六天,第九天,同样童半川只是一拳,当胸撞来,偏偏就是扛不起,挡不住,跑不了,闪不过。李惊澜也不气馁,颇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劲儿,但事实证明,没有实力,光有倔劲儿,就是羊入虎口。

这天清晨,李惊澜正在小山上练刀,易秋真人从山下走了上来,走到近前,随手撇了一节树枝。“你来攻我!”

李惊澜凝气沉身,双手捧刀,然后脚尖一蹬腾空跃起,一刀斩下,正是已有七八成火候的开山一刀,易秋真人左脚一滑,手中树枝啪的一声抽中刀身,接着,又一扭,啪,树枝第二次击中刀身,如此三次,李惊澜气势磅礴的一刀斩在易秋右侧的泥土中,砍出一道深深的沟渠。

“师兄,这是?什么高深的功夫?”

“不学无术,这就是普通的凤凰三点头。”

“啊!”李惊澜手里比划着刚才易秋真人的动作,反复琢磨,还真是普通江湖路数的凤凰三点头。而真人脚下的动作也只是简单的玉皇楼走桩的功夫。

易秋真人说道:以正击奇,不过平推而已,以奇击正,避其锋芒,半渡而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你慢慢体会吧!

李惊澜如获至宝,挥刀将一颗松树枝叶消掉,光留着光溜溜的树干,用刀面从侧面拍打,一下,两下,树干本来就有弹性,第三下弹的力度稍大,李惊澜没控制住力道,“啪”的一声竟将树干拍断,李惊澜又去削了一棵,不几次,还是没控制住,又断了,反反复复直到第十一棵,才悟出借力划弧,卸力划弧的道理,刀身撞树,借树干反弹之力向上拍去,树干倾斜出更大的角度,三拍,四拍……两个时辰之后,刀身拍击树干十八次,树梢几近垂地,而树干不断。

此刀乃真人所授,就叫“仙人十八拍”吧!

李惊澜哈哈大笑,下山而去。

下午时分,再次约战童半川,童将军足足用了五拳才把李惊澜打趴下。而且还不是像以往一样拍进泥土里,而是,李惊澜自己脱力。

第一拳,被李惊澜用五刀连击,卸力至空处,第二拳李惊澜才用了四刀,但以童半川的武道,两拳无功,却以看出破绽,便是三拳如流星般递出,李惊澜顿时手忙脚乱,一气不接一气,气尽之时,双臂瘫软,躺倒在地。

童半川也不扶他,蹲在她身旁说道:“不错,十几日的功夫便悟出这等招式,你的武道悟性比我强多了。”

“这算啥,我那当头一刀如何?”

“那一刀的确不错,在相同的战力下,此刀取了一去不复返的气势,以命换命,关键是不留余力,真到了你境界提升,一刀开山还真不是吹牛。”

“呵呵,我说我看了一遍就体悟出它的神韵,你信不?”

童半川站起身来,呵呵一笑,使了个巧劲,一脚把他踹出一丈多远,“有个卵用?”

李惊澜想破口大骂,胸口气血乱涌,却是口不能言,只好聊胜于无的翻了十来个大白眼给童半川。

有童半川实打实的喂招,又有玉皇楼护体,李惊澜在月余的时间,内功刀法都是突飞猛进,再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庄稼把式了,刀谱上的第二刀惊雷,让把境界压在小宗师上的童半川都吃足了苦头,正当他信心满满的准备一鼓作气将第三式“咫尺”拿下的时候,从庆城传来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所谓不知真假不是说消息本身,而是当事人也没看清楚,到底是不是李惊弦。

黑衣卫的眼线也就是江湖把式,当时情况又是稍瞬即逝,所以只能从口气,衣着和飞剑上大致猜测,可能李惊弦被俘了,出手的是沧国武榜排名第四的金顶寺上师大日金刚喀巴什。

李惊澜如坠冰窟。

“老师,您说读史可以知兴替,可是我为什么却只有疑惑?”太子问道。

“是啊!世上事本来就是胜利者书写的,去伪存真也是一门学问啊!”

“那编写史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是啊!我们读书破万卷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可以知晓道理,分黑白,明对错,老师为什么觉得没有意义?”

“我问你,世间的书,可以读完么?”

太子沉吟了一下,摇摇头说:“大约是读不完的!”

“那么一辈子只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老师是说,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一般人就能做的,那些能让历史因为自己而改变的不算,用一个不恰当的词来说,就是学为我用。”

“学为我用?可是如果这个“我”是错的呢?”

“周厉王不是说过‘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么?’,就是这么解了!”

“那天下黎民何辜?”

夫子这才认真的看着自己这个得意门生,“所以说,作为帝王,这个我,要正!要不怕犯错,要敬畏史官,要扪心自问。”夫子一字一顿的说完。

“要记住你自己所说的话,苍生黎民何辜?这是我最后能教你的了,老师做缩头乌龟太久了,我想去和一些人讲讲道理。”

“您要下山?”

“或许是上山呢!也说不定!”

“如果道理讲不通呢?”

“呵呵,书院不是还有法棍戒尺么?”

“可是书院怎么办?”

“院子是国之土地,读书人是国之良才,书,是国之命脉,难道不是你应该担心的么?却来问我?笨啊笨!”

夫子转身向山下走去,喝一口酒,喃喃低语一句,声音越来越小,听得清晰的只有一句: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