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十四章 世间有为法当作如是观

第十四章

沧国礼佛,不外乎三座大庙,金顶寺,焚王寺,烂陀山。

金顶寺大约与龙虎山差不多,甚至在某些影响沧国国策的建议上,比龙虎山的声音要大的多,龙虎山大约是穿着朝服的客卿,而金顶寺的大和尚,就连当初的大帝耶律保德也是恭恭敬敬,毕竟,说到底耶律保德是金顶寺养大的,文治武功的底子都在这里打下,就连大帝归天的时候,都大喊了一句:佛祖,弟子回来了。

所以,金顶寺的金顶是十足的赤金,不参杂任何水分。

焚王寺,是皇家别院,大帝死于此,且焚烧在此,立下规矩,凡沧国皇族,九岁的时候都要在焚王寺出一次家,接受佛祖的保佑,洗礼。三年之后,出寺,带发修行,一生礼佛。

理论上,最差的就是烂陀山了,烂陀山讲究一个“苦修”,以避世为宗要,几乎从不染指朝堂,但往往一些王宗贵族一生中总要在烂陀山挂一次单,无论是金顶寺或者焚王寺都是鼓励这种行为,而烂陀山出来的弟子,一旦到了金顶寺,焚王寺参加法会,辩难,无论什么辈分,身份,那都是与上师同坐。

其中的奥妙,有一句话说的明白:“君子不争,故无与之争!”,由于这句话以君子为喻开头,坊间都以为是大智慧的夫子所说,是故传流很广,但事实上,究其所出,妥妥的是道家无为。可见,秀才认字读半边也是确有其事的。

三十年前,烂陀山来了个道士,入山而止,傍道而坐,以一人而问万佛,若是在金顶寺或焚王寺,肯定是要被打将出去的,而烂陀山却依旧该吃吃,该睡睡,你要辩,我就辩。说来也怪,前十年小和尚们苦不堪言,中十年大和尚们若有所思,后十年凡从烂陀寺下山的和尚,都得回身合十给老道士最虔诚的谢礼。

如今人去棚空,大家倒怀念起这个拦路“恶道”了,这不,一凡小和尚望着简陋的小茅棚,就跟师傅说:“师傅呀!张爷爷真的不会再来了?”

“怕是,在那里再见了!”师傅指指天上。

“唉,想着还要跟张爷爷练拳呢!”

“呵呵,拳就在那里,何时不能练,何地不能练?”

“师父,不一样的!”

“如何不一样?”

“没人跟我搭手了,浑身不得劲!”

“哦,你可以教教你的师兄弟呀!教会他们,不就有人和你搭手了?”

“师父,这行么?那拳可是张爷爷的师门真传啊!”

“笨和尚!”师父屈指磕了一凡锃亮的小光头“你以为张爷爷为啥要教你?他就不担心你外传?”

“有什么担心的,我本来就不会外传啊!”小和尚一凡揉揉脑袋,委屈的说。

“你呀,就你张爷爷的画圆圈的功夫,有这么大。”师父在天空划了一个大圆圈,“而你现在的圆圈!”又围着小和尚一凡,画了一个小圆圈。

一凡小和尚挠了挠光头,没想明白,索性蹲了下来,发起愁来!

师父也不点破,转身向山上走去,一凡边发愁边循着师父的脚步向前走去,回到庙门口,师父一脚跨进庙门一脚还落在门外时,小和尚一拍脑门儿,“哎呀,真是笨啊!”

师父回头看看他,笑着说:“明白了?”

一凡挠挠头:“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本来就是我们烂陀山的东西!”

师父又把身子也转了过来问:“嗯?”

一凡笑着说:“这下又不是了!”

师父哈哈大笑,使劲儿拍了一下小光头,:“我说嘛!老道士留了宝贝在山上!”

一凡拉着脸,揉揉怕是已经红了一片的光头,唉声叹气:“师父,对也打,错也打,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没发过就滚,烂陀山啥也缺,就不缺小光头!”

一凡一屁股坐在寺院门口打青石台阶上:“师父,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啊!”

师傅也不答话,呵呵一笑,甩袖走进院内。

小和尚先是发愁,那小茅棚得修修了,满园子的杂草还的自己去收拾,那么大的一口水缸,自己早上又的多跑几趟了,倒没有愁过烂陀山成千的师兄一个个下山来辩难,自己应付得了么?这个他是真不愁,这一点,就连张爷爷也得翘大拇指。

一会儿,一凡站起身来,学着师父在天空中画了个大圈,似乎不太满意,又抡圆了胳膊划了一个更大的,双手叉腰自言自语道:“这下和张爷爷的一边儿大了吧!”

夕阳西下,一道金色光辉自小光头侧面洒下,将他的身影拖长,光华顺着山顶,山腰,山脚,一直延伸到广袤的草原,以及更远的草原以南,金光灼灼。

世间有为法,当作如是观。

小和尚背着手昂着头,向山腰的小茅棚走去,没走几步,便蹦蹦跳跳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