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二章 变生肘腋

波澜起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二章 变生肘腋

作者:人比黄花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章 变生肘腋

玉皇楼上十二重,一重一个小境界三重一个大境界,分别对应二品,金刚,指玄,天象,到了陆地神仙境,就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站在楼外看风景。张宗熙在仙人抚顶之时,就知道李惊澜其实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千年雪莲哪里只是疗伤救命那么简单,只是李云道不愿,李惊弦不肯,老穷酸又不能,这才让好一棵大白菜让猪拱了。

也就是说李惊澜身怀宝山不自知,犹如池塘种金莲,金莲已种,却从来没有人给池塘里注水,李惊澜年方十五血气方刚,又在军中打熬,周身血气充盈却误导引之法,当初老神仙一指,并不是传说中的灌顶传功,而是行的龙虎山正宗内功玉皇楼的导引之法,将他体内一百零八窍穴中的气机牵引,一丝一缕,归于丹田气海,给干涸的池塘注满水,六百里路,日升月落,云沉星起,不过是缓缓散尽皮肉之间的血气,内化于神,便成就了如今金池金莲生,血,气,体魄真正的合一,气行血肉,血贯内外,所谓提气闭穴体如钢,呼出龙虎日月长。

市井之中,小宗师境也算一方豪强了,可江湖之上,小宗师境才只是入门,但跨过跨不过这个门槛儿,却是修行的敲门砖,再就是,怎么跨,跨怎样的门槛儿,这都是机缘气运。

内种金莲,外筑高楼,玄之又玄。

过了襄樊,张宝熙突然停在一个小镇,也不在道观里挂单,随便寻了户乐善人家就住了下来。然后老道士就躲在屋子里打起卦来,一连几日,都是如此。

李惊澜的日子就更苦了,不仅要养活自己,还的养活师傅。每日里喂马,劈柴,在码头上扛活儿,然后换了铜钱,买米,买菜,做饭。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李惊澜除了发狠入了军营,其实没受过什么苦,最苦的时候他还小,那个时候是娘苦,姐姐苦,但是他都看在眼里了啊!所以他觉得这就是天经地义,这天底下,没有谁是应该干嘛不该干嘛,轮到谁干嘛,就干嘛,能干嘛,就干嘛!

老秀才不是还有一句话叫:有事,弟子服其劳么?这就是了。

就这么过了七八天,老道士终于满眼通红的走出屋子,不顾一脸的萎靡,对李惊澜说了两个字“马上上山!”

师徒俩也没什么收拾的,说走就走,老道士张宝熙一反前半程慢慢悠悠的样子,甚至从哪里弄来两匹驽马,一副快马加鞭的样子,奔着龙虎山方向就是一通狂奔。

李惊澜刚开始还觉得应该照顾师傅,毕竟自己在马队里摸爬滚打了两年,没想到老道士的马上功夫居然比自己还捻熟,师徒俩索性拼起马速来,三天的功夫跑了四百多里,两匹驽马,眼见就不成了,这才下马雇了大车。

一路上老道士忧心忡忡,李惊澜居然能忍住不问,也让张宝熙心中大赞。

一路无事,到了龙虎山的脚下,老道士方才长出了一口气。

龙虎山属于丹霞地貌,山峰高耸,断崖陡壁随处可见,古木参天,苍松翠杉,间或着小片的黄杨,箭竹。高处云雾缭绕,紫气腾腾,间隙中几道银白色的清泉,蜿蜒盘旋,果然是天下有名钟灵神秀的福地洞天。

沿着山道的石阶而上,一路鸟语花香,有白猿啼于山涧,黑虎啸于林深,老道士张宝熙慈目微眯,白眉稍颤,陶醉在这熟悉的气息中。李惊澜也不知是在燕子江中鬼门关口一朝悟道,还是接受玉皇楼的传承之后,被其气息所感染,一改往日跳脱的性子,默默的跟在老道士身后,脚下暗合玉皇楼桩式,口中一吸四呼,竟是有些自然而然的意思。

转过半山腰,视线陡然平阔,四十丈左右的平台里,有石柱十数,石柱的正北方有一天然石门,石门上方四个清奇削瘦,仙风道骨的大篆“宝地祖庭”。

老道士凝望着四个大字,眼角竟略略有些湿润,口中喃喃自语道:“师傅,不孝徒今日终于回来了。”

此时,异变骤生,石门内突然蹿出一道身影,电射般向山下掠去,张宝熙也是久别师门,略略有些失神,但毕竟是天下间掰着指头能数出来的大天象境界,那容有人在师门放肆,大喝一声:“给我回来!”双袖一卷,山风龙卷,竟是将那道身影硬生生拉了回来。

回到近前,便显出此人原来身材魁梧,一身灰布大褂,面色凝重,眉间带煞,怀中抱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女童,手里拎着一柄长刀,肩背上鲜血淋漓,创口附近的麻衣上却是有烧灼的痕迹,李惊澜自是不懂,可张宝熙眼神一掠立刻就判断出是真是天师府一脉中天雷正法剑所伤,正要喝问。只见那壮汉也不说话,兜头就是一刀,刀式平平无奇,其势却霸道无匹,刀未至冷冽刀罡扑面而来。

张宝熙左袖一卷将李惊澜甩进石门之内,右手捏个法诀,口中大喝一声:“呔!”刀罡在老道头顶一尺出,如触实质,再不能下分毫,壮汉变砍为削,刀光划出一条美妙的弧线,横身斩出,张宝熙原地拔起一丈有余,脚底轻点石坪上的石柱,双袖乍分又合,当空砸下,壮汉手腕一转,刀锋倒撩于大袖撞在一起,“轰”的一声,如重物相撞,石门内的李惊澜双耳嗡嗡作响,似遭雷击。

张宝熙低喝一声“退!”,李惊澜却原地不动,反而将腰下的一柄单刀抽了出来,脚下随便占了个立桩,双目紧盯壮汉。

壮汉手中的女童虽然在壮汉提前注入的气机保护中,没有像李惊澜那么受罪,但也被这场面吓了一跳,嘴巴一扁就要哭出声来。此时,石门内也传出些许喧嚣,显然是有人追了下来。壮汉大急,刷刷刷连出三刀,张宝熙以看出壮汉内腑已受重伤,也不硬抗,施出道门以柔克刚的流云袖,一兜一转将刀罡泻开。

不料壮汉竟然是粗中有细,劈出三道刀罡乃是虚招,身形倒掠不进反退,直扑李惊澜而来,老道士急怒攻心,当胸伸出一指,正是龙虎不传之秘,洞金指。龙虎洞金指号称开碑裂石,穿金洞玉,无物不破。可见一向慈善的老道士已经动了真怒。

只听“噗”的一声,血光顿现,魁梧汉子竟是舍了左臂硬生生受了张宝熙一指,手臂一松将女童丢开,身形不减瞬间已至李惊澜面前,李惊澜内蕴真气,双臂较劲不躲不避,镇定挥出一刀,魁梧汉子先是被洞金指穿透左臂,闷哼一声,接着又是一声惊“咦”,原来李惊澜竟是模仿片刻之前他想老道士砍得那当头一刀的气势,刀式生涩,但刀势却又七八分神韵。

可汉子毕竟也算武学大家,虽然连连受创,但既然舍了左臂,怎能放弃如此大好良机,右手长刀轻轻一转,刀气如螺旋般转动,将李惊澜蓄势已久的一刀带向左侧,趁李惊澜刀式已老,当胸一把将他擒在身前,五指齐张,连封李惊澜几大穴道,转身将李惊澜挡在胸前。

此时背后却是一声大喝:恶贼,看剑。一道飞剑破空而来,直取魁梧汉子颈项,张宝熙大惊顾不得发声直至,抬手又是一记洞金指,将飞剑凌空击飞。

山道背后一声闷哼,然后又是一声大叫:“师傅,这贼子来了帮手1”弄得张宝熙一肚子腹诽。

须臾之间,山道处闪出七八条道士身影,当先一人鼻直口阔,目若郎星,五绺黑须,黑面肃杀。张口正要喝问魁梧汉子,转头看到“所谓的帮手”,不禁一愣,“师叔祖?”

张宝熙点点头,有努努嘴,示意先把眼瞎的事情处理了,在叙旧不迟。

女童从草丛里爬出来,抱住魁梧汉子的大腿,也不哭闹,怯生生的抬头望着汉子:“大伯,你又流血了!”

汉子咧嘴一笑:“小事情嘛!不要怕,大伯一会儿带你去买糖葫芦。”

黑面中年道士,见此情景,先前的怒气倒也消了不少,沉声道:“陆歌行,束手就缚吧!我龙虎山也不是不讲道理,我保你一命。”

魁梧汉子陆歌行,哈哈大笑,震得怀中李惊澜双耳,口中都溢出一丝血红。张宝熙顾不得装矜持了,急忙上前:“有话好说,只要你不是把三清殿烧了,桃符剑折了,就是把张承乾揍了一顿,我也保你平平安安下山,只是莫伤了我徒儿。”

黑脸中年道士,一头黑线。众道士目瞪口呆,能在龙虎山直呼掌教大名,还敢大言不惭的他们修行几十,十几年还真没见过。只是,看到黑脸道士不作声,恐怕这个老道士的口出狂言不是作假。

魁梧汉子也是强弩之末,大笑完毕,自己口鼻也竟溢出大股鲜血,却是在李惊澜的肩膀上蹭了蹭,气的李惊澜直翻白眼。

陆歌行也是硬气,并不多言,:“放我们下山,到了安全地方,自然放了这小子,否则,哼哼!大不了鱼死网破。”

老道张宝熙,袖中掐指连连,沉吟片刻,低哼一声,径自让开山道。黑脸道士急道:“师叔祖!”

老道士随手扔过去一只玉简,黑脸道士接过来一瞧,便躬身道:“全凭师叔祖做主!”

陆歌行瞧瞧老道士,嘿嘿一笑“多谢了!”转身挟着李惊澜,嘱咐女童抓好自己袖子,向山下行去,宽阔的背部露出,竟是毫不担心。

张宝熙抚须赞了一声:“好汉子!”丢出两个小白瓷瓶,“红丸外敷,白丸内服,否则,你撑不到山脚。”

陆歌行转身深施一礼,:“前辈多有得罪,歌行今日不得已,改日当面乞罪!”掰开瓷瓶,丢了一丸到嘴里大嚼,放步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