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四十章 事上行

波澜起 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四十章 事上行

作者:人比黄花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胡杨没等到他盘算已久,认为万无一失的补充兵力,却等来了一位意外来客,那个在大帐之上多看了他一眼的布衣少年。

文书上说这位是以随军参谋的身份过来协助他的,其他人不知虚实到没说什么,如今北境到处走马换将,根本不起眼,可胡杨多了个心眼,能站在将军身后,还能在将军暴怒之时三言两语就让他改变主意的,必定有他不凡之处。

可他面前的处境就变得不太妙了,罕有的大败,声名大损,兵力不足,连紫荆山上的马匪土匪都有些震慑不住,最近幽并两州交界的三大匪帮频频出击,乘着宁武关骑兵兵力不足,四下驰骋,方圆百里的百姓苦不堪言,胡杨心里烦躁,却无可语言者。

新来的参谋将军根本没有在混水里掺一把的意思,每天带着胡杨拨给他的两名亲兵漫山遍野的疯跑,到处写写画画,胡杨觉得奇怪夜里把亲兵叫来,绕着弯儿的想问明情况,谁知道人家根本不忌讳这个,随性把那厚厚的一叠纸都拿了过来,不外乎山川地理,地质水文,大小险要,各个村落的人口多寡,贫富状况,三大匪帮的落脚点,劫掠时间,路线,撤退的习惯各帮派的主要人物籍贯,性格,底细等等。

胡杨有些摸不着头脑,行军地图,附近的地势图大帐里就有,匪帮的资料参谋那里也有备案,直接查阅就可以了,这个少年为什么还要亲自跑一趟,这是为将来的抢班夺权做准备?还是读书读傻了,偏要钻牛角尖?不过既然人家没藏着掖着也没给自己添麻烦倒不好蹬鼻子上脸。

紫荆山脉靠西的彩云涧南侧,有一处山寨,约有马匪一千多人,山寨的老大姓黄,叫黄绪磊,山东人,本来是个走镖的,可惜走错了地方,在北境混镖行这碗饭实在不容易,千年打柴不够一火烧,也是栽了一个大跟斗,偏偏镖主在官面儿上有硬实的靠山,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条,一咬牙一跺脚索性自己上山拉起队伍,也做起了这无本买卖。

北境这地方地广人稀,本来是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种,可是气候恶劣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是秦沧交错,时不时的会有沧国小股部队出来打草谷,天灾人祸,人们哪里有心思种田,辛辛苦苦一年,一朝心血尽毁,实在是伤透了心,所以在幽云并三州之间的开阔地带,更多的人宁愿去干这些无本的买卖混口饭吃,也不愿辛辛苦苦一年,最后落得个坐着等饿死。

不过这里的马匪有一条铁律,可以找官军的麻烦,可以跟官府对着干,但绝不会去截军粮,都是见识过沧军的凶残和不讲道理的屠城屠寨,没了北境边兵这个大屏障,再好的马匪也拼不过马背上出生的北蛮子,这个道理他们是懂得,所以有这层面子官军倒也不好赶尽杀绝。

彩云涧大头目黄绪磊一身的功夫都在手中一条齐眉熟铜棍上,四十多岁的小金刚境也没什么提升的空间,可为人仗义又经历过生死,在银钱不是很在意,很得手下的兄弟们爱戴。可他最近几年却是迷上了修道,山寨里的事倒不怎么管了,大多是二当家,三当家在主事,自己成天介跑上彩云涧上的小道观“紫云台”里和老师父评茶论道,渐渐地山上的兄弟们就更看重二头目高少雷和三头目柳雁峰的看法,对此一些帮里的老人也给他吹过耳边风,但老黄一笑置之,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一日,一位客人,说是宁武关过来的,指名道姓的要见大头目,客人并未身着军服,反倒是穿着一身儒衫,年纪轻轻,却面色沉静,面对刀山剑林都是轻轻松松,一路走进大堂脚下仿佛丈量过的步子长短并无半丝偏移。就算山寨里最没眼力界儿的都暗挑大拇指。

黄绪磊去了后山紫云观,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高少雷和柳雁峰联袂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

少年并未做那惺惺之态,而是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无非是四个字“国难当头”,希望彩云涧可以考虑被官军收编,以加强宁武关的兵力不足。

高柳二人嗤之以鼻,做官军哪有做马匪来的快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了银子还能到庆城快活几日,做官军约束太紧,尤其是如今局势紧张,明年开春眼见着就是一场血流漂杵的大战,能痛痛快快的被一刀毙命那就算是幸运的了,做马匪想打就打,想跑就跑,做了官军,九令十三斩那就是催命的阎罗,说不定还没等北蛮子杀过来,就被边兵自家铁律砍了十回八回了,这买卖稳赔不赚。

但这个锅他俩却是不想背,倒不是不敢得罪眼见着实力大减的宁武关,而是北境边兵很是难缠,火候把握不好,就是一场不死不休的追杀,如果秦军一旦把对手视为目标,根本不会考虑战损,或者是物资消耗是否得不偿失,只会以全歼为目的,这是血淋淋的教训,捞银子的时候可以避开老黄,明摆着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就得名义上的大当家做主了。

好在少年并非咄咄逼人,而是详细的给他们分析了如今北境的状况,就算高柳二人毫不掩饰脸上的烦闷,少年也不曾有半分恼怒,娓娓道来语调不曾有高低起伏。

好话说了一箩筐,见两人不动声色,少年也不再多说,问及黄帮主下山来大约还需要两三天,于是就说要自己上山去寻,对此高柳倒不在意,随便指了一个帮众,将他带上山去。

彩云涧地势高耸,山寨其实是建在半山腰最狭窄的地方,走过山寨,山势越来越陡峭,但道路却是稍稍宽阔,领路的小喽啰一心想看少年的窘迫,脚下生风一路疾走,少年也不在意,只是不紧不慢的跟在他身后,两个时辰过去了,丝毫看不见这位有半点疲色,倒把年轻力壮的小喽啰累出一身臭汗,这才晓得厉害。

塞外平野阔,站在山高处向四下望去,天地一线,说不出的豪迈油然而生,道道冷风吹在脸上如刀似锉,大口大口喘气的小喽啰吞咽着如冰刀般穿喉而过的冷冽气息,没几下就连续呛咳,一张脸憋的紫红,少年见状伸手抵住他的背部,轻轻上下拂动几下,才让他的剧烈咳嗽缓解下来。

穿过老牛背,越过一线天,扭头岭上一扭头,一座占地不大的小道观出现在视线中,小喽啰感激少年的友善,快步走进道观禀告,少年登高望远,不自觉的遥遥向北,那里有一个胖子,归期渺渺。

小喽啰很快就跑出来了,面色尴尬,吞吞吐吐的说黄老大正在悟道闭关,可能没时间见他。少年还是那副风清云淡的样子,先谢过他说知道了,让他先下山。

等小喽啰下山之后,少年蹲在观外的一棵松树下,随便捡了一块长条鸡蛋大小的长条青石,握在手里,在地上写写划划,过一会儿又抹了重新来过,如此反复,直到天色黄昏。

小道观里只有师徒二人,徒弟是个哑巴,早上起来徒弟刚刚出门没多久,就跑了回来冲进师父静室连比带划,“说了一气”,老道士被徒弟拽着出了小院,看到在朝阳下,一位布衣少年正在打一趟拳,看似绵软无力,实却脚下如驻山岳,拳势圆润,开合之中如道韵内生,舒展之间不见离断,随着少年身形起伏,袍袖摆动如纳乾坤,好一派仙风道骨。

老道士等少年收起拳架,才上前打个喏儿:“无量寿佛,贫道武当弟子云何在,这厢有礼了。”

少年却回了一个标准的儒礼:“宁武关参谋将军李惊澜。”

老道士心里面有些嘀咕:宁武关来人,他是知道的,可是这位刚才那套内家拳,分明是道家有数的几座名山嫡传,可这边回的却是儒礼,这孩子是真不懂规矩,还是?

李惊澜见老道模样,便知道他心中疑问,笑道:“好叫道长知道,我本有两个师傅,龙虎山真道人门下因为辈分的关系倒不好与您还礼,在下又有事相求,只好用儒礼相见,这也算套个近乎不是?”

老道士仔细看看少年,见他眉心红痣圆润剔透,又有前者一套秘传拳法,知他所言不虚,言语之间也算是光明磊落,这才又低头一揖:“见过龙虎山师叔当面。”

李惊澜赶紧上前托住老道士双臂:“都说了不论这个,这是逼我扭头下山吧!”

“瞧您说的,哪有这般道理,但凡师叔有命,云何在无所不从。”

“没有没有,只是有些事情要打个商量。好说好说,只是咱们各论各的好不好,在这里我就是参谋将军,您还是您的道长,要不然有些话就真没法子说了。”

老道士云何在见李惊澜执意如此,倒不好再纠缠下去,只好说,请宁将军里面坐,好歹河北山茶,再说其他。

两人这才相携入内。

坐定之后,云在天斟酌了一下,说道:“宁将军可是为了彩云涧收编一事而来?”

“道长,国事当头惊澜也不绕弯子了,秦沧之战已是在所难免,一则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大战之前清扫障碍,是军中惯例;这里又有不容分心和以防沧军策反两层意思,但无论如何都容不得方圆百里有些许隐患,二则前番苦斗,宁武关损失惨重,急需兵力补充,按理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就算江湖之上,也有道义之分,所以,分则两害,合则两利,便是我上山游说的缘由。”

“半大娃子,口气不小,就凭宁武关现在不到三千人的军力,能奈我何?”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黄绪磊大步从屋外跨了进来,先是给道长施了一礼,站直身子,斜斜的睨了李惊澜一眼。

“宁武关参谋将军李惊澜见过黄帮主!”李惊澜不慌不忙的先与他见礼。

“参谋将军?几品官?还不快快滚下山去,像你这种小鸡崽子,老子一手能捏爆俩。咋呼谁呢?”老黄伸出铁拳微微一握骨结之间“嘎巴嘎巴”直响,外家功夫着实不错。

李惊澜滥觞淡然一笑:“如果功夫有用,黄帮主至于龟缩在这峭峰险隘之间?”

黄绪磊眼角微眯,宽大的布袍泛起层层涟漪,大袖鼓荡,老道士见状急忙上前:“有话好好说,莫要干戈相向,都是自家人。”

“黄帮主,莫要太自信,在下…..”

还未说完,异变陡生,只听见远处“嗡”的一声,弓弦响处,百余支箭矢自空中飞来,直扑小道观。

黄绪磊脸色大变,李惊澜微微摇头,不见作势,人已窜出屋外,袍袖展处一兜一转一甩,一堆铁箭便摔落院中。扭头看看跳出屋子的黄绪磊:“看来你这无事趴桥看水流也不得人心嘛!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一句倒是应景。”

黄绪磊铁青着脸望向远处,没有搭理他。

百十来支箭矢如泥牛入海,高柳二人索性也懒得遮掩,径直从隐藏之处走了出来,身边一个虬髯碧眼大汉,两百手下亲信。

“黄老大,实在不好意思,大伙儿快活日子过久了,没办法适应紧巴日子,您多担待!”柳雁峰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呵呵,就这二百来号人?就能代表大家?老二,老三,都站到脸前了,就没必要做那遮遮掩掩的事了吧!看来北沧先前的一战,不仅仅是图谋宁武关一隅之地,苍蝇走了,却留下一堆蛆。行哪!那边给了什么好处,说说呗!看看能不能亮瞎老黄的一对狗眼?也看看什么东西能让铁铮铮的汉子们,连祖宗都不要了?”说到口才,随着镖行走南闯北的黄绪磊,强过这两位十倍,尖酸刻薄直指人心。

“黄老大,这件事已经做了,也不瞒你,只是兄弟们知道你的性格,所以不得已出此下策。别的不说,高少雷知道你在济南府还有个弟弟,这份情会着落在他身上。我发誓。”高少雷面有愧色,但口中言语却更显决绝。

“好,老二,你这话我爱听,大丈夫做事,便是如此。来吧!老黄这条命不值钱,可他娘的也不是两句软刀子就能捅死的。”黄绪磊往旁边一伸手,哑巴道士递上那条齐眉熟铜棍。

高柳二人,齐齐一笑:“黄老大功夫了得,只是曲旦大人有心切磋,所以兄弟们就先替大哥了却后顾之忧。”说罢两人一左一右兜了个圈子,扑向两名道士和那位文弱参谋将军。

黄绪磊怒目圆睁,熟铜棍抡圆便要截住去路,那北沧大汉抄着生硬的汉话吼道:“吃我一刀!”刀随声至,人随刀起,当头一刀剁下。

黄绪磊不得已急急转身,翻棍倒撩,刀棍相撞发出一声巨响,黄绪磊“蹬蹬蹬”倒退三步,血气翻涌。急忙大喊一声:“点子扎手,道长快走。”便横棍当胸,欲要挡住被称作曲旦大人的北沧高手。却见这位望着自己身后面容古怪。

黄绪磊撤步拧身,往背后瞟去,也不由深吸了一口凉气;两位自己曾经的好兄弟,也算初入金刚境不久的小宗师,在方圆百里都算得上两把好手,算算时间,仅仅也就是一个照面,不知道少年用了什么手法,便将两人轻松擒下。

少年面露笑容,一脸的戏谑,冲他一扬手:“黄帮主,你们打你们的,别管我!”

黄绪磊老脸通红!

那曲旦心念微转,便知道难以讨好,也不犹豫,扭头奔下山去。李惊澜并不在意,拍拍手说道:“黄老大,果然威武霸气,一招就惊退北沧高手,佩服佩服!”

黄绪磊低头思索,默不作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