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三十八章 余福与刀出鞘

老人姓秦,却不是大秦的秦,名休,也不是万事皆休的休。

正儿八经的皇亲贵胄,大魏皇叔,三十多年前的那场覆国之战,唯一逃过浩劫的大魏皇亲,亲眼看到皇朝覆灭,一众千金,万金之体,被无名小卒一刀砍去头颅,狼奔豕突,如丧家之犬,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也曾血涌,但被秦骑马头撞晕又醒转之后,看到满目疮痍,人间惨剧,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无用之躯总得做些有用之事才能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亲人。

茫茫天下,唯有北沧凭借地势,可以与强秦对峙,才有可能打败强秦,报这国仇家恨;所以老人,毅然北投,献计三策“兴沧”,“弱秦”,“平南”,又用六年的游历,打探,筹划,将平南一策分为,攻南,定南,抚南三卷。可谓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其中苦楚无人可知,就仅仅为了北沧的两朝皇帝放心,便一生未娶,不留后人这一件事,就让以儒家立身的秦休夜夜断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况且,这不仅仅是无后,更是绝后。可见老人孤注一掷的决心。

金帐之外,老人独对残月寒星,忍不住又将手中的酒壶一饮而空,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楚,唯有靠最烈的酒才能稍稍镇抚。

钟离海站在不远处,默默的望着这位七旬老者,这个亦师亦父的老者,不仅仅是他的救命恩人,还给他指了一条光明大道,一条别人挣得眼珠子都冒血的大道,但倔强的他生平唯一一次拒绝了秦休的建议,无论是平南先锋还是金帐怯薛卫的老大,都不足以打动他,他只想护着老人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胸中绘制的宏大志向,看着老人能举杯相庆,美梦成真。

六年,老人的步履越来越蹒跚,而自己的武道却如长江大河一日千里,他却更愿意低下自己不屈的头颅,为这个老人端茶倒水,藏酒偷食,做这些琐碎的小事。

他记得老人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为人不知报恩,不知报仇,那与禽兽何异?作为当世被吕彦超击败三次却觉得杀之可惜的武道奇才,在广袤的草原上,除了耶律国主之外,就连三大圣地的佛陀菩萨钟离海都不屑一顾,执着的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他,只愿意在乎自己在乎的人,他认为这个真心没错。

面对老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今被整个南北天下认为唯一一个有资格与闫宇平有升境之争,大道巅峰之争,秦沧武夫的南北之争,三次封神的武运争夺对手,其实他本人却淡看风云,没什么意思嘛!铁骑突入长安,在老人的注视下,亲手拧掉大秦皇帝的脑袋才有意思。

“大海,你这便去吧!回到北沧,就没有什么人惦记我这把老骨头了!”秦休扭头望着宠自己憨笑的北沧汉子。

“行的,不过,大海还想今晚最后一次为您守个夜。”钟离海咧咧嘴,比刚才更开心。

秦休恼羞成怒:“赶紧滚,听老夫说梦话还听上瘾了?”

“嘿嘿,秦爷,只是一直没听到您那心仪的女子到底姓甚名谁,大海有些不甘心嘛!要不乘着您清醒给大海说叨说叨?大海跟您拍胸脯,听完立马就走,绝不耽搁!”

老头气的一把将手里的酒葫芦扔了过来,钟离海却并不躲闪,任酒葫芦砸在自己胸口,这才运气歇力,让酒葫芦顺着胸口慢慢滑下,一只手停在腰间轻轻接住。然后晃了晃,撇着脑袋“哧”了一声,“秦爷,你真抠,就只剩这一口壮行酒,也忒没劲了。”跟老爷子在中原行走六年,钟离海的中原官话说的真利索。

“滚,滚,滚!”

钟离海仰头将葫芦里的酒喝了一大口,却没有尽力,稍稍留了一些给秦爷,中原对这个有些说法,总要余一点酒下来,叫余福,他倒不怎么信这个,但他是真想给秦爷将这份福分余着,大好江山骑驴瞧,下一次老人也许就不是这般心情了。

大仇得报,大冤得雪,我的秦爷,大海继续陪着你,一路看山河,顺便瞧瞧你那心仪的中原美娇娘。

北沧皇帝一声令下,沧骑四出,要在大战之前,给强秦一点教训,在这隆冬将近之时利用最后的时间和强秦摸不着头脑的短暂时间差,给北沧前段时间的连番风雨,打点气。

对于最近北沧发了疯似的小股骑兵袭扰,宁武关这个驻军不到六千的小关隘来说,确实有些尴尬,若是说六千对六千甚至对上八千沧军,即便是不能胜,大秦边兵也是要干上一仗的,打赢打不赢需要考虑,之所以能跟北沧扛了一年又一年,不是靠做缩头乌龟做出来的,而是不惜血本儿的一仗一仗打出来的,从白白牺牲,到以亡换伤,再到势均力敌,这是一营一营,一军一军的人命堆出来的,所以称为强秦,一个是确实强,另一个就有点犟的意思了,懒得扯淡,不服就干,在秦沧边境很难说沧军是狼,还是大秦边卒是狼,只能说沧人迅捷如狼,而说到死缠烂打不死不休的这种战法,秦人要比被自己称为野蛮人的沧人更加的狠厉,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

宁武关的守将胡杨,老家是南方江油人,早先也是被称作读书种子的,可这小子自从九岁的时候看到一场剑仙之战,就被彻彻底底的洗脑了,一心的想着高来高去,一口丹霞吞云梦,飞剑千里取人头,弃文习武,谁想到没成了侠客,倒做了将军。

所以说,胡杨不是那种没脑子只会蛮干的莽汉,一本孙子兵法背的滚瓜烂熟,深知兵者诡道,对北沧突如其来的反常活跃,胡杨一日又一日的站在城头,反复的从骑兵纵横劫掠的路线上寻觅蛛丝马迹。今冬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决战,这是基本的常识,在这一点基础的支持下,小股部队袭扰一个是北沧的热身,另一个恐怕也有将计就计的可能,逼近拿下宁武关,邑城的右翼就成了一马平川,而对杀虎口也能形成有效的包夹和牵制,这对大量的沧骑迅速突进直插三角中心地带,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样他一反常态的没有轻举妄动。

他不动心,可不等于宁武关所有人不动心,新到的游击将军赵立斌和年初就和他搭档的花亦缺可不这么想,四皇子一脉转战北境是有政治任务的,抢班夺权是最终的目的,但北境边兵又和其它各境不同,这里的军功都是实打实的,这帮狼犊子可不看你是哪家府里,哪家帅帐出来的,他们可能对那些缺胳膊短腿儿老农毕恭毕敬,甚至牵马坠蹬,可对于纨绔子弟,有的是恶心人的馊主意,要真没个一二三的把式,四五六的血战,认你个蛋。

所以花亦缺和赵立斌是无论如何要打这一仗的,尤其是在主将避战的状况下,对于提升士气,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迅速提升自己在偏关城内的威望,是有额外加成的。

胡杨能看得到北沧的狐踪鸟痕,又岂能看不出这两位的心思,只是,大敌当前,他要比平时更多出几分耐心,哪怕是多拖久一点时间,也能为不可避免的这场内斗之后的一战,多一分胜算,至于军功方面,这帮怂娃子懂个屁,开春之后,那才是张开腮帮子使劲儿啃,只有你啃不动,吃不下,撑着了,就没有吃不饱这一说。

拖到第七天,花亦缺终于跟胡杨掀了桌子,独率轻骑两千出阵接敌,赵立斌领军三千,为他撩阵,大胜六十里,回军之时却被三千沧骑挡在古道口北沟,赵立斌领军来援,北沧亦增兵三千,典型的添油战术。

仗打了两天一夜,胡杨按兵不动,第二天黄昏,胡杨命关中民夫百姓顶盔掼甲出城十五里,随即折回,只留二百军卒与伪装成守城军丁的百姓在城头列阵,自己却独领关中仅剩的八百骑卒从南门悄悄然出关,沿着紫荆山脉往东,兜了一个大圈,连夜登顶紫荆,全军休息两个时辰之后,凌晨时分,养精蓄锐已久的秦骑,人均四枚火把,自山上悍然杀出,一溜火线仿佛千军万马,沧骑不知虚实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仓皇北窜,胡杨追出二十里才徐徐退军,待天光放亮,不过损兵三十有六的胡杨,已经将花刘残军一千二百余,撤出梁家庄,距离宁武关不到八里。

此役,秦军战损达到六成,近四千悍卒将尸骨留在四十里之外的古道口北沟一带,而北沧也没有占到太多便宜,前后也有四百诱饵和一千九百多骑卒殒命他乡。

如果这搭在其它任何战线上,军报上只会写打破敌军两千,小胜。可北境不同,在近几年的交锋中,这简直是大败,奇耻大辱。

别说大帐之中,就是作为支点的神池县,和后翼阳方口的守军将领,就把胡杨骂了个狗血喷头。

胡杨并未将副将和偏将推出去,而是独自默默扛下了这份耻辱。在别人看来的和稀泥,放纵,对于他来说,只是为了那份大局,谈不上什么故作姿态。眼前的一切对于迫在眉睫的国战,真算不上什么。

浓浓的血腥味儿,已经顺着塞上寒冬凛冽的西北风吹了过来,漫山遍野的野狼还会远么?

不远啦!

男儿慷慨就义时,哪里还要斤斤计较。

一场迟到的雪,纷纷扬扬而下,弓满弦,刀出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