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三十四章 关于命运我更有经验

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此事的皇帝异常震怒,他倒不是担心这么大的事情很快就会有言官参奏弹劾,大战之前调动情绪本来就是他的拿手好戏,更不用说这简直是瞌睡送上来的枕头;主要是在另一个方面,这个脸其实打得不轻,前脚刚刚高调的把闫宇平送走,后脚就差那么一点儿,就把人家孩子差点坑死,这种难以启齿的羞辱感,让皇帝像一只暴怒的雄狮,憋得难受啊!这老脸被打的啪啪响啊!可惜,没地儿说理去。

按道理说,你万骑突进三千里,狠狠的搞了人家北沧一下,人家返回头也搞你一下,这没毛病,商场战场都讲究个你来我往,国与国之间更是,可是,这劲儿有点寸啊!满大秦你搞谁不好?就算是来皇宫刺杀一下朕,也没啥!偏偏跟个都没及冠礼的小孩子置气?至于不?两个多月了,李惊澜不声不响的在书院安安静静读书修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不惹是生非,活脱脱好孩子形象,你这么一搞,让别人怎么想?我堂堂一个大秦皇帝说好了要保护人家,把人家家里人和保镖都赶走了,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这孩子我保了,结果扭头的功夫,孩子就差点给人掐死,别说人家里人了,就是街坊邻居都的腹诽啊!丢不丢人?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这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啊!

皇帝已经可以想见,今天的朝堂上百官的言语激愤,大秦书院自从建院从未有过如此奇耻大辱,从未有坐镇书院的夫子被刺杀的情况,当然刺杀老夫子那是不可能的,一对一的单挑道门没有这个实力,司马剑神未必能破了夫子的戒尺,而吕彦超据说是被夫子的“如沐清风”身法气的暴跳如雷,根本打不到,大骂当年的老书生无耻,老夫子却笑着说,君子避祸如风知秋声,转头就跟老剑神说这套身法源自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则生怨近则不逊!”,差点没把吕武夫气死,我特么是女人还是小人?江湖天下,除了这两位又有谁能奈夫子何?这刚刚换了小夫子,虽然文官系统对这把椅子垂涎已久,虽然这不符合常理,虽然他们对少年极为不满,但终究是大义在先,京师重地出了这么大的事,有关部门难辞其咎,这是头等大事,参奏这个,这走到天下都是挺着胸脯的,数十万文人学子都看着呢!这风头谁不想抢?文人相轻,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低头猛冲吧!

可只有皇帝自己知道,那个烦躁劲儿,不管百官有心无意,每一次参奏,都像打自己一次耳光一样,满朝文武一人一记,光是想想头皮就发麻!

关键还有个怎么处理这个后续事情的问题,秦沧之战自然是乘着这个机会顺水推舟,可李惊澜怎么办?是走?是留?走要怎么走?留要怎么留?

果不其然,朝堂上的打脸还未结束,一位读书人模样的青年商人,自蜀中入京,进门就是砸银子,整整三百万两的银子流水介送进书院,给书院一口气到造了是一大两小三套阵法,探查,预警,防御,一个不少,美其名曰代自己和整个蜀中读书人,为大秦文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绝不能让沧狗再钻空子。这个年轻人姓高,高洪涛,一辈子读书没啥出息,武道修行没啥出息,唯一的一项本事就是赚钱。上人都很吝啬,他也不例外,但这一次例外,因为,当年一无是处的他在府里喂马,很多人都笑话他,但是府里的公子从来没有把他当做下人,和他一起拔草,一起量豆子,一起刷马,很开心很快活,后来,这个孩子叫了他一声:“哥!”再后来自己咬着牙入蜀十年,成就了蜀中第一富翁的名头,这位鞋子底磨穿了都只是自己再剪了线头,重新换副鞋底的老抠,在弟弟受欺负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把家底子都搬了出来,千金散尽不复来又如何?高洪涛根本不在乎!

北门外一道长虹惊天,白衣女剑仙不顾四年前的首尾还未完全消逝殆尽,携剑“清歌”,悍然入城,面对礼部的责问,女子剑仙并未回答,反而是姚志萍出言狠辣,将前来问责的礼部官员骂了个狗血喷头,说什么狗仗人势,正经事儿做不了,欺负孤儿寡母倒挺在行,小夫子在书院出事天大的事故不问,偏偏在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喋喋不休,有本事明儿礼部把书院安全这块儿接管了,小夫子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敢么?不敢,就给老娘闭嘴,指望你们保护小夫子?老娘不信!咋的,不敢,不敢就赶紧滚蛋!

女子剑仙冷眼旁观,礼部的几位就感觉如同身陷冰窟,在瑟瑟发抖中,狼狈逃离。

刚才还如泼妇般疯癫的姚志萍,一转身,就目光温柔,泪流满面:“何苦呢?”

女子剑仙轻轻搀住姚志萍的腋下:“娘,我的家在这里!娘在这里,弟弟在这里!”

姚志萍脸色突变,李惊弦万年寒冰般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娘,就别骂爹了吧!反正他也听不见!”

知母莫若子,女子剑仙还未等娘发作,就知道她要做什么。

姚志萍瞪了她一眼:“哼,果然是女儿大了偏亲爹一些,白养你了!”

女子剑仙罕见的轻轻摇了一下娘的臂膊,娇嗔了一声:“娘!”

姚志萍这次没有流泪,而是把眼泪都咽进肚子里,打从娘胎起,这个要强的女儿从未如此温柔。姚志萍的胸腔内发出一声悲鸣,脸上却面带笑容。

言辞激烈,指桑骂槐,可市井之中还就偏偏爱听这个,礼部这边听了回音,就要发作,京城里面的谣言就四起了,两个居心叵测的侍郎,当场就被徐昭摔了杯子,两只蠢猪,离家这是豁出去了,姚志萍那是骂礼部么?分明就是指桑骂槐,暗指的哪位你们也不想想,如今这局面,连那位都只能把这口气咽在肚子里,俩傻缺还硬往上凑,自己想死,别带上整个礼部。两个侍郎汗流浃背的走出屋子,还得往后拱手谢谢徐老尚书指点,这特么还真是有欠考虑。接着龙虎山张宝熙,易秋真人联袂下山,表明态度,当然张宝熙只是小住了几天便返回龙虎,留下易秋真人重修景阳观,貌似要和风头正盛的白马寺掰一掰手腕儿,可易秋真人又不是工头,三天两头住在书院,其中的意思,路人皆知。

在皇帝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这三把光明正大的火,都快把他的胡子烧光了。

秋风掠过书院里的一排排红枫,硕大的叶子洒洒洋洋的落下,如同一簇簇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每逢这个时候,书院里的学子就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吟唱前哲的名句名诗,或者即兴做几首然后互相点评。

李惊澜远远的望着这些读书种子,心里有些感慨,其实比起这些大部分都比他年龄大年轻人,当年夫子对他要严苛的多,可不只是打板子那么简单,自己的一手好字就是在惩罚摞惩罚不断练习中,自然而然的炼成的,哪里有这些惬意的时光。直到数年之后,他才明白每一份努力都不曾辜负这句话的含义。但是,老师却已经远去。

其实张宝熙这次来京,两人是有一段对话的。

无论作为龙虎山从不间断的对天机窥探,还是从挑水和尚北来,张宝熙大致对波澜起伏的局势有一些判断,所以他很担心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弟子,这孩子内心埋藏着一簇火焰,虽然无论是夫子,还是自己都极力去影响他,希望他能因为自己身上的责任,逐渐淡化这些可能会随时焚烧他的那团邪火,可也许是天道使然,这三灾九难就是没个完,使得老神仙不得不赤膊上阵。

“其实,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让那位觉得亏欠你的机会!可这么做,问题是不是又回到从前了呢?”张宝熙刚开始还是很委婉的。

“师父,您觉得我错了么?”

张宝熙有些苦恼,很多事根本无法分清楚对错,而且,与那些高高在上的王朝管理者,和可以左右王朝更替的大人物讲道理,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可要说有错,眼前的这个少年又有什么错呢?他为这个国家流过血,他为这个国家的接替者不惜命,他为这个国家担起过超过他能力的责任,可他才十七岁,十七岁的孩子有什么错?能怪他么?

换而言之,能怪李云道么?这个孩子做了的事情李云道为这个国家多做过十倍,百倍,他又有什么错?

这句话他没办法回答,因为他不是夫子,如果夫子在这里也许会有更好的答案。可张宝熙没有,所以他不能答。

“既然我没有错,既然我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改变一些看法,那么我为什么不试试用自己的方法来做一些事情呢?”李惊澜没有生气,也没有力气生气,他的伤还没有好。

“惊澜,不可否认也许你将来的成长和成就必然会很高,可是,有些事是不可揣测的,你要明白!”

“是那虚无缥缈的命运么?师父,你是要跟我说命运这件事?”李惊澜今天很执着的用反问句作为自己的主要语言。

“师父,如果您说的是命运,那么,我这十七年,可能别人有更多的经验。”他的脸上先出一副自嘲的表情,然后又有一些落寞。

是啊!在与命运抗争的路上,又有几个人能有资格和他相比。

张宝熙叹了一口气,又一次无法作答。

“这样你会很累,也会很苦!孩子,这不应该成为你唯一的选择!”

李惊澜何尝不知道师父的好意,有些苦不堪说,有些累不能说,还有一些生气,不能不说,他不是在跟师父置气,而是要告诉师父,他想要的和不想要的,这是敬爱,和礼。

张宝熙明白自己想说的,这个少年全明白,但是世间的拿起和放下又有几个人能掰扯清楚呢?自己活了百年都未必敢说,又怎么能渴求这个饱经磨难的孩子呢?

“好了,就不扯那没用的了,惊澜,龙虎山其实也挺没意思的,又没了你们几个捣蛋鬼,更显得冷清,师父一生爱动不爱静,你是知道的,有什么不痛快你回山也好,师父出来一趟也好,别嫌麻烦,修行修行修的就是世间行,师父这岁数不怕麻烦,知道不!”张宝熙轻轻拍拍少年已经很显宽厚的背。

李惊澜低头深深一揖,不想让张宝熙看到自己瞬间就红了的眼眶。

然后慢慢的抬起身子,直起腰,挺起胸膛。

秋日的太阳很大,足下的枫叶很厚,黄的炽烈,红的浓烈,在整个红与黄的光线交织中,少年昂首望向远方的背影,仿佛燃烧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