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二十八章 暮色苍茫看劲松

自从去年年初,大秦朝堂风云变幻,无论是三省六部还是御史台,包括京城九卫大将,走马灯似的裁撤,轮换。

除了马骞和高岚,徐昭之外,一些不算熟悉的年轻面孔纷纷跻身而上,更多的江南,两淮的世家子弟脱颖而出,无论是靠皇帝简拔或者是靠科举成名,这一批年轻人,都迸发出更为积极务实的气象。

先是来自江南乔家的新科榜眼乔春慧,呈《马策》,《蜀策》《术论新解》令朝野上下一时哗然,紧接着淮南节度使举荐的布衣卿相王晓栋进献《定边十二疏》,据说不仅仅是几位大佬震动,就连刚刚回京赴任的兵部尚书孟飞鸿都顾不得身份有别亲自跑了一趟长虹巷帽檐儿胡同的陋室,与这位据说隐姓埋名在北境蛰伏三年一举成名的怪书生,孟飞鸿见猎心喜越谈越深,以至于两个都是大嗓门儿的家伙争吵的声音召来了巡街的差役。怒气冲冲的孟飞鸿摔门而去之后,没走了两条街,又打马返回,一把将王晓栋拎起横担在马背上就拉回兵部衙门,来到孟飞鸿的主场,那小子也凛然不惧,据说俩人边说边写边吵边摔杯子,直直嚷了十几个时辰,第二天早上,孟飞鸿早早地就进宫求见皇帝,死气白咧要把这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怪书生留在兵部,皇上不答应,说工部那边早有安排,孟飞鸿就打马工部,与工部大佬刘天养放了狠话,敢跟老子抢人,老子就让你全家不宁。老爷子不是在城南刘家庄图清净养老么,赶明儿就九卫大演,现在城南演上三个月。

刘天养又气又急又是好笑,你一三品大员,堵在工部门口威胁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儿?

孟飞鸿回京之后就浑身带刺儿,到处找茬儿,这混账事儿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刘尚书无奈,只好去找皇帝诉苦,前脚刚进宫,后脚孟飞鸿就追上来了,嘴里嚷嚷着:好汉做事好汉当,姓刘的你尽管告状,老孟我都接着。

被皇帝劈头盖脸一顿臭骂,面不改色,挺着脖子让刘天养说句痛快话,刘天养是在捱不过这货的无赖劲,自认倒霉,跟皇帝说,这个人打死臣也不敢要了,孟飞鸿才作罢。

皇帝无奈的安抚了刘天养半天,痛斥了孟飞鸿一顿之后,答应了他的要求,刘天养和孟飞鸿先后走了出来。心满意足的孟飞鸿立马搂着刘天养的脖子称兄道弟,道歉的话说了一箩筐,还死活要请老刘喝顿酒,哪怕是花酒也成,刘天养这才重新认识了一下,当年风流倜傥,人称京师三少之一的孟家麒麟,在北京是不是从马上摔下来,摔坏脑子了,咋变成这幅痞子样。至于喝酒,算了吧!最近在喝酒上被这货坑的人还少么?用一张前朝巨匠的韩秀芝的工笔花鸟图下套,就把新科新贵乔春慧喝的在长安大街上坦胸露乳,这还不算,嘱咐府上的画师将小乔的醉酒憨态赋于纸上,第二天就送到小乔府上,弄得黄门郎三天没脸上朝。出了宫门,刘天养一溜小跑,上轿走人,离这个瘟神越远越好。

马骞这位不倒翁倒是逍遥,独坐门下省,作为两省空悬的最高执宰,白丁了一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皇帝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姿态,地位超然,但从不妄言,百官私下里戏称“应声翁”,传到老头耳朵里,老头也不生气,说了一句:“一帮瓜娃子,懂个屁!”了事。

当今圣上,在文治上堪称千古一帝,勤政爱民不说,能用人敢用人,之所以架空相权个中缘由,唯有马骞,高岚心中有数,至于那件事了之后,才是真正的文人盛世,在这之前,朝堂之上只允许有一个声音,皇帝没时间跟他们墨迹。

立秋之日,挂着兵部郎中的王晓栋邀了几个好友天津卫转运衙门杨修,门下省李富贵,乔春慧,一道在馨园饮酒赏菊,四个年轻人都算是少年得志,虽然属于不同阵营,但彼此之间惺惺相惜。

李富贵和杨修早早就到了,直到三壶茶喝尽,才看到姗姗来迟的新科榜眼,乔春慧满头大汗神色慌张的匆匆赶来,王晓栋笑着打趣道:“哟,乔榜眼这是怎么了?是被嫂子堵在家里了,还是路上瞧见孟尚书的官轿了?”

乔春慧顾不上他的调侃,伸手从李富贵手里夺了一杯凉茶,咕咚咕咚三口两口喝尽,又倒了一杯,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才斜撇了一眼新任兵部郎中:“王晓栋,新袍子不错嘛!新人新衣新红烛,一夜缠绵懒睡足。听说不久前孟尚书在长虹巷抢了为压寨夫人,不知道王兄可认识?”

王晓栋可比他脸皮厚的多,索性捏了个兰花指,一指点在乔春慧的肩上:“乔兄,脾气不小嘛!这就气不过了?都没好意思跟你提长安街,咋地,给小妹露一个开开眼?”

杨修一口茶刚进嘴,噗的一口就喷了出来,还好扭头快,要不然这么大攻击范围,三个人就未曾吃酒先吃口水了。

年龄最小的李富贵站起身来瞪了杨修一眼:“你添什么乱呢?”

“怪我啊!姓王的这孙子自己作死!”杨修大叫。

“老杨,这话怎么说的?怎可凭空污蔑小妹的清白!”

王晓栋媚眼乱飞。惹得杨修一阵干呕。

李富贵苦笑道:“王兄,打住吧!论口才这俩搁一起都不是你的对手。”

“哼,富贵啊!你说错了,他俩搁一起哥哥还得让他们半条舌头!”王晓栋顾盼神飞。

四人重新落座,桌子上早摆好了美酒果子,王晓栋作为主人给大家把酒斟上,这才聊起正事。

大秦吐故纳新已是摆到明面上的事,所谓新旧交替,自然会有一番争斗,相比王晓栋躲在孟飞鸿身后,乔春慧的木秀于林却被吹得东倒西歪,就拿醉酒一事来说,何尝不是有人借刀杀人,只不过孟飞鸿自有另一番计较才乐意做这个恶人。否则一个小小的六品黄门,还不至于让他出手。但就此也看得出,乔春慧的处境。

四个人里,杨修年龄最大,师从陈念屏长子陈松庭,算是科班出身老成稳重,在天津卫镀金之后铁定了先进户部,然后按部就班的工部,吏部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早有算计。

王晓栋性格跳脱,但尤为务实,自己倒没什么计较,可孟飞鸿一把揽过指路人的角色,依着他的泼皮性子,不出五年一个兵部右侍郎是妥妥的。这还不算中间秦沧之战大秦侥幸获胜之后的加成。

李富贵别看年龄小,又一头扎进书山里,可谁不知道马骞马老现在的手稿有一半是出自小黄门的润笔,倒不是说马老提不动笔了,只是,作为当朝文臣唯一的一位一品大员,能如此放心的让隔着六七八个台阶儿的小家伙出声,其中的爱护之意,路人皆知。

所以,三个人其实都很担心乔春慧,这倒不是逼着他站队,好歹也是上动天听的人物,若不是性子耿直哪有这般模样,皇帝也是冷眼旁观,看看小子啥时候开窍,这番磨砺倒与他以后的无限拔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是,有人几番出手,其中是什么意思,四个年轻人心知肚明,有些话只是不能说而已。

借着酒,王晓栋委婉的暗示了孟飞鸿的意思,既然那桩子事已经成了笑柄,就算有一份情在里头,兵部就始终有个位置,不管你乔春慧要不要。这算是一份承诺,有了王晓栋,孟飞鸿就淡了得陇望蜀的心思。

乔春慧思酌了一番,还是拒绝了这份善意,第一是还没到那份儿上,第二,其实他还有一份捅塌天的疏论握在手里,他需要一个时机,现在还不是时候。

酒足饭饱,杨修拍拍乔春慧的肩膀,说了句:“小乔,有什么事打声招呼,恩师那里还是说得上话的!别客气!”转身离去。

王晓栋说还约了别人,等会儿换杯换盏重新来过,就不送他们了。

李富贵和乔春慧一起走出园子。

岔路口分别在即,脸上永远好像婴儿肥未退的少年,犹豫了半天,才低声说道:“乔兄,莫行心上过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我哥说过别太逼着自己!”

乔春慧躬身答谢。

回到书房,乔春慧将一卷书稿拿了出来,在油灯下,叠放整齐,拿起准备好的装订工具,认认真真的穿针引线装订齐整,支起一只手臂托着右颧,仔细翻看,已是深夜,灯火渐渐销黯,几近油尽之时,才合上书页,站起身来,消瘦的身躯,坚定挺拔,犹如青松挺且直。封面之上的行列齐整,结构匀称的大篆赫然写着三个字《朋党论》。

乔春慧吹熄油灯,背负双手,站在窗前,目光坚定。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