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波澜起 > 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二十六章 长安落雨

什么是皇帝的底线?燕国使团死尽死绝没关系,只要给朕留一个传话人就行,书院那个小王八蛋,打死打残不要紧,说不定这还算救他一命,朕这边厚赏他,这都没毛病;但在长安,易小蝉伤了一根毫毛都不行,这个是皇帝的脸面,大秦的脸面,总不能前脚易行空为大秦捐躯,尸骨未寒,后脚易家唯一的传人就被人欺负?这叔叔怎么当的?欺负孤儿寡母,这在市井之中都是跌大份儿的,这大秦共主的叔叔怎么当的?

易行空这个王爷,他还不同于其他亲王皇子,一生对大秦有过无数的贡献不说,一门男丁全部为国捐躯也不说,关键是能干事,能信任,还淡泊功名,从没在朝堂上,私下里干过任何蝇营狗苟的事,人家干了这么多事,还从没给两代皇帝添过堵,临死还把太子给救了。这情分就大了去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简直就不是底线是红线啊!别说踩,靠上去就得脱层皮。

当初李惊澜抛开纷杂的关系之后,思虑再三,不得已把易小蝉拉下了水,无论是师门的关系,还是武胜关一战,这套路,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只是和易小蝉密议此事的时候,没少被调侃,那飞醋吃的叫一个酸,饶是李惊澜脸皮千锤百炼,也是落荒而逃。

公主,郡主,单纯从字面上看,自然是前者更尊贵,可实际上,恰恰相反,在大秦长安,以及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她们的地位差别简直是云泥之别,而且只会越拉越大。

所以,老宦官在华光楼一声大吼,台前幕后的手没有一个再敢往出伸一个指尖,半个都没有。王侯将相,没一个能比得过老王爷身前死后的身份,江湖豪客谁没个三亲六故?这就是抄家灭族啊!

百官震怒,没办法,公主遇刺?谁心里不清楚?没办法人家有互证,抬到明面上来的燕国使节和小公主,身份上没半点毛病,还加上君子一言的大秦书院,咬死了就是行刺公主,怎么着,再厚的脸皮也不敢我大秦刺客就是冲着燕国使团来的,跟郡主没有任何关系,实在是碰巧了?没人敢这么丢人。在关系大秦脸面上朝堂上,只有一边儿倒。

皇帝震怒,心里把操蛋的李惊澜骂了一百遍,你带上谁不好?偏偏好死不死带去小郡主?这有个闪失,谁都挂不住啊!可仔细想想,要破这个局,依靠这个小王八蛋在京城的关系,太子不敢用,黑衣卫不能用,关系比较好的吴庸,又划清了界限,还真是只有这一条路好走,最起码,现在除了自己挨了一枪,没搞出什么不可挽回的大事,否则就真该千刀万剐了。

这下好了,燕国使团进京十几日,可以装作看不见,再晾它十几日,也只是皇帝心情好坏的问题,可小郡主在长安,在燕国使团面前遇袭,你不慰问一下?接降书纳顺表那也是之后的事,至少现在它还代表一国吧!大秦的大国之风还要不要了?感情自己这段时间的矜持都白装了。皇帝心里这个恨啊!顺带把死胖子又骂了一百遍。

皇帝一怒,长安令,刑部,黑衣卫,羽林卫都发了疯不说,鸿胪寺这边也迅速恢复了工作效率,苦苦熬了十几日的厉天行好不容易被皇帝召见了。燕国使团在长安就暂时安全了,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剩下的事就是大家都捏着鼻子坐下来谈了,没办法,那个小王八蛋硬生生自己趟了水,顺手把大家都拖下来了。这拉仇恨的本事,堪比当年那个死胖子,大家这时候才一拍脑门儿,唉哟我去,都特么不长记性啊!感情人家这是家传的。

书院后院的小屋内,被大半个长安恨得咬牙切齿的主人公,躺在床上,眼眶通红的元晓菲给他换药。

“少爷,你这又是何苦?”元晓菲自从进了书院,无论是嘴上还是心里都把这位真当成自己的少爷了,这样的少爷世上能有几位呢?

“元姑娘,慢点,慢点!”李惊澜龇牙咧嘴。

“早干嘛去了?现在知道疼了?没见过这么拼命的,难怪书上说,狐媚子都喜欢捉弄傻书生,被那燕国公主迷了眼了?我要是郡主,一剑先把那狐媚子劈了。”元晓菲含泪将手中被凝固的血液粘成硬壳厚厚的一摞布条拿了下去,边走边嘀咕。

“元姑娘,那时候哪考虑那么多!”李惊澜面容抽搐。

“侯爷呢?夫人呢?就不信你之前没想过。”

“咳咳,咳咳,哎呦!”李惊澜无言以对,只好装痛糊弄。

李惊澜搞出了这么大的事,门前冷落的太子府也只是送来太子慰问的一封亲笔信,倒是第一时间亲自去王府见了易小蝉,说了有大半个时辰的话,顺路慰问了燕国使团,停留了一刻左右,时间不多不少,有礼有节,分寸把握极好,据说是宾主尽欢。对于太子最近的种种低调做法,各方势力都看的清楚,却不太明白,只有皇帝听了回报沉默不语,眉头紧皱。

“都说老四像极了朕,性格洒脱,做事干净利落,待人宽厚,没有架子;现在看来,他不过是学了些皮毛啊!安世才是真正继承了朕的衣钵,这些东西不是皇家教习,那些鸿儒大学能教的,也不是那靠口舌之利的纵横家能看到的,这里有夫子的谆谆教诲,也有云道的暗中点拨,可朕为什么总觉得,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那双眼睛一直在看着,瞧着她的儿子,护着她的儿子?因为,只有她才最懂朕,只有她才能把朕的心看的透透的,没有丝毫能隐藏,一定是她在冥冥中把这些都告诉了安世。对么?”空旷的勤政殿内空无一人,端坐在御案前的皇帝喃喃自语,怔怔出神,朱笔悬空,半晌却不曾写下一字,任笔锋朱砂滴落黄绢。

这些话,作为孤家寡人只能说与自己听,就是整整侍奉他四十七年的老貂寺也不能说,说了他也不敢听,不能听,这些话,世上只有曾经一人可说得,可听得,只有一人可以让他在冰冷的九重宫阙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但她,已经魂飞冥冥。所以,皇帝心中再无冷暖,唯有利弊权衡。

伊人已逝,黄绢上朱砂如泪。

天子亦有伤心事,九重宫阙掩悲容。

长安城碎小的雨珠,渐渐变大,砸落在檐角屋脊,落雨如注,落泪如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