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娱乐年代 > 第087章 开机仪式(上)

大娱乐年代 第087章 开机仪式(上)

作者:九指v587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8:50: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源走进来,并随手带上了门。

叶韵低声说道:“坐吧,我给你倒杯水……”

“不用了,”陈源坐到沙发上,平静的说道,“叶老师,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叶韵失声而笑,她说道:“陈源,咱们接触的时间不算太短。以前你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大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现在怎么却像个孩子一样?”

“大人也好,孩子也罢。叶老师,我知道你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辞职的原因你可以不说,但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件事?”陈源目光灼灼的盯着叶韵。

叶韵一愣,问道:“什么事?”

“你辞职的事情是不是跟我有关系?”陈源问道。

叶韵心中一跳,看向陈源的目光不由的移开半分。她淡淡一笑,说道:“怎么可能?你不会以为我是因为你才辞职的吧?”

“我只是随便问问,”陈源已经得到了答案,心中也便有了计较。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谈到叶韵去向的问题。叶韵的说法很模糊,没有说具体到什么地方,只是想四处走走,旅旅游,散散心。

陈源问道:“未来有什么打算?我是指你散完心以后。”

叶韵有些无语,对面这个家伙似乎管的太宽了,她自己都没想好未来,怎么回答他?

“一个人总要找些事情做,生活才会充实,有意义。”陈源说道,“叶老师,你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绝对会比你漫无目的的散心来的好。”

叶韵摇头苦笑,道:“再说吧。”

“叶老师什么时候走?”陈源问道。

“明天早上,”叶韵说道,“临走之前,我会去班上跟同学们道个别。”

对于叶韵的突然辞职,班里的同学都有些接受不了,也更加不舍。但事情已成定局,谁也改变不了。晚自习课上,大家说了很多,话题中不可避免的充斥着悲伤。

第二天清早,陈源为叶韵送行。临别在即,陈源搜肠刮肚,也没有找到太多话说。他心底不断涌现着无法言语的惆怅。这一别,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相见。

长途汽车终于发动起来,陈源向车窗边的叶韵挥了挥手,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望着渐渐消失的长途汽车。陈源摇摇头,叹了口气。他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电话很快被接通,陈源问道:“查清楚了吗?”

电话里头传来抱怨的声音:“拜托,哪有这么快?这个叶韵的背景很不一般,你先前提供的信息大多数都是伪造的。我已经托人查了,具体结果还要再等两天。”

陈源挂了电话。

叶韵辞职的事情,可能真的跟他有关系。昨晚叶韵的表情变化完全落在他眼里。如果不做点什么,他心里会很过意不去。

他等了两个星期,却仍然没有得到叶韵的真实信息。她的身份背景竟然成了迷!

这段时间,陈源过回到正常的校园生活。每天按时上下课,除了不上晚自习以外,他的表现跟那些普通学生没什么两样。

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同桌于峰。

陈源仍然习惯在课上写写画画。但更多的时间,却是听听课,聊聊天。他跟同学们的交流明显增多,也喜欢开玩笑,更喜欢畅谈未来。令于峰奇怪的是,陈源好像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很了解,清楚地知道大家各自的喜好和性格。

陈向荣也留意到了陈源的变化。作为高一四班的班主任,陈向荣无疑是开心和骄傲的。他带了那么多届学生,像陈源这样出类拔萃的绝无仅有。陈源这样的天才学生,注定不能被当成普通学生对待。陈向荣为陈源大开方便之门,然而陈源似乎“改邪归正”了。

每天中午,陈源都会来到青云五中,接苏牧影一起吃饭。青云一中与五中之间只隔了三条街,并不算太远。

自正月十六开业以来,陈家的木材生意越发的红火。

那些尝到甜头的庄稼人,纷纷转化为伐树大军的一员。每天到陈家交货的车辆排起了长队,从大清早到夜间**点,几乎从不间断。原先的场地明显显得小了。陈清江兄弟俩商量着,又包了四十亩地,向南边的大地上继续扩展。原先的场地就被渐渐被空了下来,准备用来盖别墅。

别墅的设计图已经绘制完毕,李冰把设计师带了过来。经过一番细微调整以后,设计图纸正式敲定。从市里找来的建筑队已经就位,陈源的小姑爷爷徐青辉担任监工,老陈家的别墅在阳历的2月28号正式开工动土!

与此同时,陈源在县教育局西侧买下的写字楼,以及在县供销商厦对面买下的门市楼,也都开始进行装修。装修队是徐青辉给找的。未来丈人丈母娘被陈源请来,各自负责一边。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管琥、宁皓领导的剧组成员,自元宵节一过,便紧张忙碌起来。

前期筹备工作中,剧本和资金都不是问题。接下来要做的是搜集资料,选择拍摄场地。

对于拍摄场地的选择上,陈源给过两人建议,他觉得发展中的重庆,最适合拍摄这部电影。管琥、宁皓火速飞往重庆,在仔细观光一遍之后,听取了陈源的建议。

《疯狂的石头》故事荒诞,选择太旧和太新的地方都不行。重庆是一个新旧参半、变化中的新兴的大城市,快速的成长导致了其复杂和不确定性。而《疯狂的石头》就好像重庆本身一样,无数伏笔和巧合横空交错,在一个三维空间中伸展成密密麻麻的诸多故事线,彼此结合。没有什么比这个地方更合适了。

拍摄场地选定,接下来还要绘制布景图和草图,制定拍摄计划和预算,以及挑选演员。

徐铮由于要拍摄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所以遗憾的错过了冯董一角。

管琥最后找到了孙虹雷!他觉得孙虹雷的形象很符合冯董这个角色。

此时的孙虹雷刚满30岁,是个新人。他在前年出演过电视剧《永不瞑目》中的建军一角,戏份不多。去年被张艺某选中,参演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正式进入电影圈。

当管琥找上门的时候,孙虹雷正处于无戏可拍的状态。管琥的邀请,令他感觉喜从天降。然而当他知道《疯狂的石头》是部小制作以后,开始变的失望。后来又得知自己要饰演的角色是个阴险人物,失望就变成了抵触。

瞎想了一夜,孙虹雷还是答应了这个角色。因为有戏拍总比没有的好。

搞定演员人选的时候,管琥、宁皓两人也同时完成了电影的分镜头。

两周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这个时间虽然比《夜店》那短短一天的筹备期要长,但比起大部分电影来,还是快了太多。

《疯狂的石头》正式开拍之前,两人商量着要举行一个开机发布会。

开机发布会就像开业一样,一方面是为了讨个吉利,另外也是在为电影做宣传。

西方观众对电影的类型划分特别清楚,每一种类型都有相对固定的观影人群。在没进电影院之前,他们就知道自己要看什么电影。而国内观众则比较随性,很多人都是进了电影院以后,看到影院门口的海报,或者听别人说哪部电影好看,才决定要看哪一部。

这个时候电影的宣传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果观众听都没听说过这部电影,他是很难买票去看的。

影院安排场次也往往都是根据电影的阵容,宣传力度来决定的。阵容强大,宣传力度同样强大的电影往往票房高,院线放的场次就多。电影安排的场次一多,接触的观众就多,传播范围就大。

如果宣传不到位,看的人少,影院安排的场次就少。这就导致很多本来不错的电影,口碑传不开,只能匆匆忙忙下画。

管琥和宁皓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觉得有必要搞个开机仪式。《疯狂的石头》毕竟不像《夜店》那样仓促匆忙,完全可以挤出一天时间来搞这个开机仪式。

3月1号这一天,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的希尔顿大酒店,迎来了许多客人。

一大清早,剧组成员就陆陆续续前来报道。

相较于拍摄《夜店》时的三十余人,此时的剧组成员扩大了足足两倍!剧组已经有了更成熟的组织架构。导演组、制片组、演员组、摄像组、灯光组、场务组、美术组、服装组、化妆组、录音组、道具组、交通组,总共十二个部门。整个剧组将以制片组为核心来运作,全力配合导演组的各种工作需求,保证电影拍摄按计划进行。

上午十点钟的时候,剧组成员全部就位,各大报社媒体记者也都赶来了。在这群记者当中,还能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比如新华日报的记者周军、光明日报的记者沈红,还有来自羊城晚报的宗少杰!

时间缓缓流逝,下面的媒体记者小声的议论起来。

“怎么回事?人都已经到齐了,怎么还不开始?”

“难道还有什么大人物要到场吗?”

……

PS:憋了一整天,只有这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