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请天下赴死 > 第4章 应帝王,四方动(求月票)

请天下赴死 第4章 应帝王,四方动(求月票)

作者:阎ZK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知道皇帝命令的时候,魏懿文的眼晴垂下来,老相国有些默起来了,他想要约束皇帝,但是这个皇帝虽然恣意妄为,但是却终究有君权和大名在这里。

如今前方太师姜素,对峙秦皇李观一,大战未停。

虽然说双方一直都没有爆发真正剧烈的冲突,可是小型交锋从不曾中断过。

双方就像是武道高手一样,不断在试探着。

一旦对方露出致命一击,那就会爆发绝杀,换而言之,那真正的,导致天下太平之战,不会太过于遥远了,魏懿文对这个情况有预期在。

原本列国可以彼此维持平衡如此长久,就是因为各方制衡,是因为纵横之术,如今这天下就只剩下两个国家,又都是有着不得不战的理由。

秦皇李观一年富力强,作为君王唯一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子嗣。

除此之外,几乎可以和史书上那些历代贤明君王相提并论,而大应国的支柱,太师姜素,已经年迈,对于秦皇来说,一统天下之后,施展抱负,自是那胸中所愿。

可对于姜素来说,也已经是实在拖不起了。

当姜万象去世之后,就进入的两国对立局面,本来就是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从姜万象驾崩开始算起,或许一年,或许数年,最多不会超过十年时间,天下定然一统。

只是前线姜素以一种低代价的方式循环练兵的消耗,给了姜远一种错觉,让这个年轻的皇帝觉得,前线大战的消耗对于这偌大的天下,其实不是很大。

「愚蠢,愚蠢!」

「愚不可及!」

魏懿文的手掌握拳,恨恨砸在桌子上,震得桌子震动,杯盏发出轻响,

道:「可恨,便是前朝昏庸之君,也难有你这般手段,你的欲望就没有止尽吗?

姜远!」

姜万象已经清理了一次盘踞的世家和势力。

可或许正是因为这位老辣的君王扫平了那些,一定会如同藤蔓般缠绕,捆缚着新的时代,去将新的君王当做傀儡一般吸血的旧的世家党政。

这些不知道何处来,往日不配和世家门阀谈笑风生的东西都出来了。

魏懿文这个时候甚至于觉得,陛下是不是将那些老旧的势力都铲除得太过于干净了,在往日,这些跳来跳去,犹如蚂蚱般的弄臣,根本都过不了世家的那一关。

「陛下,您预料到了这一切吗。」

魏懿文叹息。

他想着,比起彻底被大族门阀所把持的君王,这些如同杂草秋蝉一般,没有根底,只知道阿奉承的弄臣,或许更为简单处理掉。

姜万象,魏懿文,都是亲自见到过世家大族时代的,他们深深知道那盘根错节的可怖,甚至于君王,皇族都要在一定程度上被这些世家大族所掌控。

联姻,结亲,那些杰出皇子的母族势力成为他们的支撑,皇子之间的夺嫡,

那简直就是整个天下和家国世家门阀之间的惨烈厮杀。

是所谓的共天下。

在那个时代里面,皇室的杰出庶出子易溶于水。

对他们来说,铲除过去盘根错节的巨大势力,虽是一定会引来新的麻烦,但是也是必然要做的,甚至于魏懿文自己此刻都没能够将这些犹如浮萍般的弄臣放在眼里。

「陛下要玩耍,那就随他玩玩便是。」

魏懿文悄无声息,影响着这所谓的运河开凿。

他当然答应下来了皇帝的要求。

但是通过这几十年的经验,悄无声息地影响到了整个事情的进度,开凿运河,彻底完成,少说二十年,面对君王,他又不能够以武力逼迫。

只能用这一个【拖】字诀。

只希望军神姜素那边的事情快速结束,与此同时,勉强承担着朝廷的政务,

一个月里面有至少一半的时间会夜宿于办公之地。

倒是勉勉强强,维持住了这大应国的运转。

至少没有出现崩掉的迹象。

但是却还是不知为何,传到了姜远的耳中,姜远恼怒,摇头道:「老匹夫,

安敢欺我年轻,在这里耍弄这般手段。

来回步,却又道:「然区区一介下臣,也敢在此卖弄权术,不自量力!」

大业三年秋,应帝姜远率三千骑外出,巡游所做的大渠,因桥未成,亲斩都水使者黄亘及督役者九人。

数日,桥成,乃行。

复又前行,又太守丘和献食甚精,极为精致可口;至马邑,马邑太守杨廓两袖清风,没有什么美食美人献上。

姜远然不悦,升迁丘和,将原本杨廓平迁到苦凉之地。

于是沿途献礼者尤其众多。

众多臣子知道,若是出工不出力去做这些事情的话,帝王的刀锋斩下来的时候,一刀把自己剁了都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于自己全家九族都有危险。

而一旦伺候好陛下的话,竟有升迁。

只是简简单单的出行,魏懿文的准备就已被轻易地影响了,对于诸多臣子们来说,只需要执行陛下的命令,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情。

若是拖慢了进度,还要有性命之危。

就算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等事情只是为了帝王的奢侈享受,若是顺着帝王的意思去做的话,恐怕于天下无益,可没有几个人会用自己的性命劝诫。

区区每个月那点薪俸,何苦如此!

死,是很恐惧的。

但是赏赐升官,富贵绵延又是如此诱人。

是以群臣百官皆效奋勇。

魏懿文的手段被姜远轻描淡写地就破去了,老相国默许久,仰天长叹,知道姜远并非是那种没有脑力的人,只是他的心力全然不在家国之上。

都用在了打压和掌控百官身上去了。

并非是魏懿文不是这帝王的对手,只是天下之中,他魏懿文终究处于下位,

要以下首之人,去影响,操控上位,需要的心力和手段,不可同日而语。

是日,秦玉龙则决意和薛佩君带着孩子远离此刻的应国。

他已经心灰意冷。

可是秦玉龙离开边关时间太长,终究被发现,有人写信传递到朝廷,姜远勃然大怒,下圣旨要押送秦玉龙夫妻入朝,这个时候,秦玉龙才知道,边关大军之中,怕是不少姜远耳目。

贺若擒虎,魏懿文等力保秦玉龙。

姜远的怒气越重,将手中的玉器扔在朝堂之上,怒道:「为边关大将,却擅离职守,把这大军舍在了边关,秦玉龙这是要做什么?!」

「是要将我大应国的边关尽数交给李观一吗?!」

「还是说,顺便连那诸多的悍卒军队也一起交给他?!」

魏懿文默许久。

这个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人精都要忍不住骂一声,你却不知道,

秦玉龙是为什么回来的吗!?

虽然如此,但是他心中却也还是对于秦玉龙有种埋怨之感,觉得秦玉龙为了一介女流之辈,竟然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也还是过了。

只不过,他也知道,一位八重天的名将,而且几乎是稳赢其他八重天境名将的战将,在这般局势之下,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他不认可秦玉龙的做法和选择。

一介女流,大不了嫁一个公主补偿。

但是却看重秦玉龙的分量,道:「秦玉龙将军,也事出有因,况且,将军神机妙算,边关之处,并未出现战端,家国之事亦并非失守。」

「就请陛下看在秦玉龙将军为国家征战,劳苦功高的事情上,略作惩处便是。」

姜远道:「家国大事,岂皆有功二字就可以抹去!」

「历代权臣被斩首的,无不是曾经对于家国社稷有功,怎么,难道他们不该死?」

「前功后果,竟可以相抵吗?!」

「汝等官爵富贵,皆是家国所赐,为国家尽忠职守,乃是天然本该的事情,

而如此大过,是违逆君父,丞相,以本该做的事情,却要去抵大不敬之罪,不合适吧?」

魏懿文知道这是姜远在敲打他。

老迈丞相沉默了,似乎正在挣扎,挣扎要不要保秦玉龙。

姜远忽而道:「丞相如今多少岁?」

魏懿文道:「已是八十有六。」

应帝姜远慨然道:「丞相也有八十六之寿,在我大应国兢兢业业一甲子时间,劳苦功高,可谥文正啊。”

魏懿文张了张口,他沉默下去了。

他已是白发苍苍,也不是那些不知道多少人里面才有一个的武道宗师,寿数没有那么长了,他不贪恋美色,不沉迷享受,不爱口腹之欲,不爱丝竹之音。

但是,这个名。

对于二十余岁的魏懿文来说,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胸中热血激荡,能够和澹台宪明对峙,笑骂一句粗劣,激进,当不得正统大道!

那时候的他不会在意这些名望,只会做正确的事情。

但是他老了,他已经太老了啊。

少年时候的意气风发消失不见,少年时候的胸中热血也渐渐冷了下来,一双老眼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故人的消失,一个个同僚死后身败名裂。

看到的是赤帝,大汗王,看到的是陈鼎业,神武王,乃至于那气概凌云的姜万象都一一逝去,越是如此,他越是感觉到了一种害怕,乃至于一种空虚之感。

名之一字,对于这个读了一辈子书的老者来说,诱惑太大了。

尤其是,他甚至于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最终天下太平的那年,或许在姜素和秦皇分出胜负之前,自己就已经死去了,那么,这名之一字———

文正啊。

文官最高的谥号了。

魏懿文默,姜远眸子微垂,轻描淡写摆了摆手,让旁边官宦宣读圣旨,却是将原本是殿下的时候平妃,成为了皇后,而那位侧妃,正复姓贺若。

那是贺若擒虎的女儿。

魏懿文默,看向那边闭着眼晴,一身功勋等身的老将军,老将闭着眼睛,

似乎看不到这宫廷之中的光华灿烂,明净恢弘。

魏懿文忽然想起来,那位皇后娘娘怀孕了。

都是混迹官场之人,刹那之间就什么都明白了。

你也被拉拢了吗,贺若·——·

这便是贺若擒虎越来越坚定地站在陛下身旁的原因了吗?皇后,外戚,若是皇后生出儿子的话,未来的皇帝就是贺若擒虎的外孙。

于是,新的大世家和门阀即将诞生了。

魏懿文忽然有种巨大的撕裂感,他觉得从心底深处生出一股强烈的羞耻感,

这种羞耻感让他头晕目眩,让他想要迈步往前,喝止住即将发生的一切。

但是却文不知为什么,迈不出脚步。

就这样,就在这样一种自我和自我的对抗之中,今日的朝会结束,陛下派遣大兵外出,擒拿秦玉龙,未必会杀这位名将,但是却绝对要将他掌控在自己手中。

魏懿文慢慢走出来。

他看着外面的天下和朝堂,神色恍惚,那边贺若擒虎也同样如此,他们站在这里,看着大殿,看着穿着绯色和紫色官服的百官排列,犹如排列在大地上的蚂蚁一般走远了。

就在他们脚下。

魏懿文恍惚且无言,他以一种老者的姿态,清醒地看着自己走到了这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做选择的时候百般挣扎,做出选择之后,反倒是冷静下来。

甚至于下意识在心中盘算秦皇和太师姜素,未必分得出胜负,若是太师胜,大应国稳定,则必可以有此大名;而太师若败的话,那么无论自己有没有遵循先帝姜万象的命令,下场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如何抉择,这不是个很难的选择。

但是,若想要在太师获胜的情况下,保全自身,还要做一件事情-——”·

确保应帝姜远,不会被罢黜。

立场一致,他看着那边的贺若擒虎,两人都没能说什么,人是复杂之性情,

不会永远不变的,甚至于,在这样的剧烈危险,剧烈的诱惑两重影响下,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只要还探求名,追求利,甚至于只要还渴求庇护子女。

门阀,世家的本质就不会消失。

那不是一个具体的敌人,斩杀之后,就不会再复活了。

魏懿文往日绣口文章,今日说不出半点了。

只是觉得,前几年时间里面,先帝宵衣旺食,才抹去的大门阀大家族势力,

就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就在自己和贺若擒虎的身上,重新活过来了。

明明那时候费劲了心思,杀得血流滚滚。

但是三年时间就可以重现。

简直如同,扎根于这朝廷之上的吸血藤蔓一般。

杀不尽,灭不掉,除不绝!

魏懿文本能给自己选择了理由,即便是姜高登基,也会出现新的大门阀,即便是那李观一魔下,也会出现门阀的,这是一种,几乎无法回避的事情。

所以,他的所作所为,也只是自然,

许久之后,贺若擒虎道:「今日风好凉。”

魏懿文勉强笑道:「是啊。」

他们两个人都没有什么谈天的性子,心中的复杂不能对旁人说,因为他们本来是随着姜万象,去将那些旧日顽固的东西扫平的豪杰。

但是此刻这些东西,正是从他们身上复苏。

愧疚?亦或者不甘,亦或者,正在内心以各种借口说服自己。

所以他们不想要说话。

魏懿文忽然笑着道:「呵,就连今日这般局面,宇文将军竟然还是没有来啊,明明陛下也已经唤了他——””

贺若擒虎点了点头。

魏懿文看着天空,这一次是带着一种复杂,一种叹息,甚至于一丝丝的羡慕,轻声道:

「还真是———·清傲啊。」

「宇文烈。」

在应帝姜远欲擒拿秦玉龙的时候。

赵王姜高毫不犹豫做出了决断,以自己的人脉和底蕴,冒着绝大的风险,护送秦玉龙一家离开了此城,且亲自相送,秦玉龙等人出来的时候,见到了姜高站在亭台之下,惬住。

秦玉龙踏前行礼道:「殿下,您怎么在这里?」

姜高勉强笑道:「秦将军要离别,我怎么能不来送送呢?」

这里离愁别绪许多,薛佩君拉着五六岁的孩子,不愿意说话,姜高看着那孩子,寒暄几句,那孩子却似是怕生得很,只是把头扭过去。

姜高脸上有复杂的神色,他弯下腰,看着那孩子,笑道:「之后的路上远,

你要保护好娘亲啊。」

那孩子点了点头。

姜高想了想,摘下腰间的玉佩塞给孩子,秦玉龙惊,道:「这,殿下,不可!」

姜高抬手止住秦玉龙,只是伸出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发,道:「我小的时候,

身子不好,娘亲亲自给我求得这一枚平安玉,算是让我此生平平安安,我也希望,这孩儿可平安。」

「两位也可以平安无事。」

秦玉龙只是叹息,姜高令人取来酒,道:「将军要远行,请饮此酒。」秦玉龙看着诚恳的姜高,又看着那酒盏,伸出手的时候,却被薛佩君抓住袖袍。

秦玉龙的手掌顿了顿。

看到妻子摇头。

如今两国纷争,天下第十名将不得不离开故国,这个时候的酒,谁人敢喝?

姜高眼底有苦涩,他微笑道:「嫂夫人做的对,是高想得太差了。」他取出酒,自己饮了一杯,然后将第二杯倒在地上,道:「唯愿将军万安。」

沉默了下,拂过衣摆。

这位曾经的太子,就这样朝着秦玉龙半跪拜下,秦玉龙面色大惊,伸出手扶住姜高手臂,道:「殿下,你这是何意?!」

姜高道:「将军为家国至此,却要蒙冤而去,高,不能够为将军伸冤,只能如此。」

秦玉龙低声道:「舍弃大军而归的时候,我就已经有此觉悟了,我和内人,

终究是江湖秉性,只是,此身承蒙先帝恩德—.—””

他看着姜高,手臂下意识用力,道:「姜远,二殿下通晓人心,有此聪明才智,却不思国家,只为自己!」

「如此下去,大应要毁在他的手中,殿下若有拯救家国之心,只需要振臂一呼,玉龙和宇文将军,定愿为殿下左臂右膀,到时必可以拨乱反正,护持家国!」

「殿下!」

姜高的神色微顿住,他想到了姜远这几年的荒唐作为,脸上的神色隐隐出现了一丝丝挣扎之色。

但是最后那挣扎神色平复下去。

本来握紧的手掌松下来,姜高叹息,道:「此事,形同谋反,逼迫兄弟退位的事情-———-高终做不出来,况且,我这般性子,恐怕要和太师有所冲突了。”

秦玉龙看着姜高,叹息许久,最终只是失望地把手臂收回来,没有说什么,

只是带着妻儿离去,复又出五十里处,见到前面一男子双臂环抱一柄重枪,背靠着树木。

秦玉龙道:「宇文将军!」

宇文烈没有说什么,抬手一抛。

一个酒坛飞过去,秦玉龙抬手抓住。

这一次没有任何怀疑,那疲惫的脸上也带着一丝笑意,毫不犹豫拍开封泥,

仰脖饮酒,宇文烈也同样饮酒,两位神将一口气饮尽烈酒。

宇文烈没有说任何的送别的话,只是提起长枪,道:

「若要去李观一那里,就去。」

「只是战场之上,宇文烈,第一个杀你!」

秦玉龙抱拳一礼,道:「先帝对我知遇之恩极重,只是退隐江湖而已,必不会和我大应为敌!」

宇文烈没有回答,只是骑着战马,纵马离去。

就仿佛,他不去回应那陛下的邀请,驰马百里之外,只是为了和秦玉龙喝一壶酒,喝完之后,就没有什么兴致,只自驰骋而归。

秦玉龙心中隐动,终究开口,道:「宇文兄,你性情清傲,但是在如今大应之中,却不是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人必非之。」

「宇文兄,多保重啊!」

他高呼,宇文烈没有回应。

秦玉龙叹了口气,极惆怅,薛佩君疑惑,道:

「这般惆怅吗?」

秦玉龙回答道:「我不知他看我如何,只我所结交之人中,唯宇文兄,可称得一句平生至交。」

薛佩君疑惑:「你和他往日没有多少交情吧?」

许久后,秦玉龙回答道:

「人和人的交情,并不是时间来决定的。」

宇文烈纵马驰骋归,唯见这应国皇城巍峨肃穆。

回到宇文家中,有圣旨一卷。

不看一眼,只一脚踩破。

焚去煮酒。

大业三年冬日,姜远以自己的方式把持了朝堂上下,百官恭维于他,太师姜素和秦皇对垒,交锋频率变低,隐隐有在这里铸造两座大城的迹象。

原世通,薛天兴仍旧还在北域关外。

他们收到了书信,要他们镇守在这里,不要轻易离开。

虽然不懂为什么,但是他们还是等待着。

而这一天,大风四起的天气。

一个看上去温和质朴的青年,终于抵达了这里。

原世通,薛天兴两人迎接上去,道:「先生终于来了。」

「不知道如何称呼?」

在大应国的东北边儿上,那个温和质朴的青年露出可以信赖的微笑:

「在下,晏代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