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请天下赴死 > 第60章 气吞万里(求月票)

请天下赴死 第60章 气吞万里(求月票)

作者:阎ZK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封皇么……

姬衍中在听到姬子昌的话语之时,心中有一种恍然如梦般的感觉,犹如往日一场大梦苏醒,他本来以为,自己对这种事情的发生会充斥着一种悲痛感。

但是事实上,姬衍中的感觉比起他预料中的镇定太多。

甚至于有一种,果然如此。

有一种隐隐预料到的事情终于到来,终于发生了的感觉。

赤帝一脉的没落,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除去了不愿意接受现实的腐朽之辈,还对这世道抱有幻想,还期待着秦王功名震动四方的时候,还要臣服于他们之下外,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只是不曾开口去说罢了。

姬衍中叹了口气,道:“秦王陛下的功名,疆域,威势,都足以称皇,但是称皇之名是否是他愿意的呢?陛下,若是要称皇,以他的功业,早在封王的那一次就足以称皇了。”

“虽然说如今给秦王陛下再度上尊号,也不会引来四方的觊觎和不满,但是同样,以秦王陛下如今扫荡四方的威名壮阔,也无需要我等的上尊号尊名来为其扬威了。”

“秦王陛下,如今哪怕自称是一小卒。”

“也不会有人对其的名望和气度有丝毫的小觑,而在中州的列位王侯,即便是外出自称自己有可以比拟秦王的封号,也不会有人以对待秦王的态度对待他们,相反,还会大笑之。”

“彼时不曾称皇,以秦王陛下的秉性,此刻未必会称皇。”

“不若写信一问。”

“看看秦王陛下这个时候的想法和战略,是否需要陛下的帮助……”

姬衍中思考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作为中州赤帝一系,要为封臣加封,却用的是【上尊号】的说法,而为其加皇者之名,以姬衍中的地位和资历,竟也要建议赤帝写信相询问。

姬子昌微怔,看着眼前这位素来以宽厚长者,以及‘传其武功者必反’的名声为人所知的姬衍中,笑叹道:

“卿却不似往日那么死板。”

姬衍中只是回答道:“秦王陛下声威震动于当代,赤帝朝八百年国祚,终是勉力支撑,如今陛下又能为之奈何呢?”

姬子昌已经在为【禅让】造势。

原本还在考虑要如何为李观一铺垫出汹涌大势,但是还不等他做出什么反应来,李观一就直接带兵杀到了陈国的边关之下,狠狠地在这天下来了一次大的。

李观一的名声此刻喧嚣直上,大有成为当代第一人的气势。

年轻有为,又有顶尖的兵锋和武力。

犹如赤帝和霸主的结合体。

姬子昌写信给李观一,恭贺他的战绩,又提起了上尊号为皇的事情,但是李观一思考之后,也和文清羽先生商量之后,终是写信,暂且回绝。

他已经不再需要【皇】这样的名号,来证明自己了。

而在这个时候,他也希望自己的朋友在最后不必去折损自己的名望,来衬托背负着李观一往上走去。

其次,军中大势汹涌,破陈都城之后,还有硬仗要继续打,此刻封皇,却也难免令军中的气氛稍有浮躁,功业未成,如何能得此尊名。

姬子昌收到回信之后,也只好叹息一声,回信时写道:

“天下如此之大,你也要加把劲儿才行。”

“快点结束这般乱世,趁着我和你嫂子还年轻,我们两个还能够有精力外出游览这天下,若是你打完这天下,我都已经成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就算是能出去走,能走几年?”

“快些履行你的大愿罢。”

“到时候把孩儿就扔给你照顾了。”

李观一看到回信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手掌印,咧了咧嘴。

没见过哪个天下正统的皇帝,给文人墨客暗搓搓说的大权臣写信,是在发牢骚说孩子难带,是在发牢骚说你怎么推进天下的速度如此之慢,还不快点把这天下统一,我好甩锅交班。

“没见过这种大皇帝的。”

李观一虽然这样咕哝着,却也还是把这信笺收起来。

折迭好珍藏着,打算之后,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时候,给那小丫头看看,看她亲生父亲当初是如何想要把她甩开,自己和妻子两个人出去过二人世界的。

所以,你义父才是对你最好的。

以后压岁钱,知道给谁了罢?

在陈国的江州城,关翼城区域,到整个秦的领地之间,其实还有辽阔无比的疆域在,其中诸多城池,内里大小世家,掌控权势,仍旧负隅顽抗。

按照原本的战略——

秦的后勤,补给,底蕴,都完全不能够支撑长时间的消耗战,李观一的打算是两侧出兵蓄势,采取中庸的战法,一点一点去撕裂这些世家。

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是五路大军往前。

本身的战法就是,李观一在后方压制,以一股精锐兵力进行对敌方战略上的牵制。

毕竟那些占据城池的世家和城主们,也不能确定,自己拼尽全力,达成了联盟之后,才刚刚在正面和岳鹏武对上,后面就凿出来一位有过踏上战场,万军丛中斩敌将首级经历的君王。

与此同时,岳帅岳鹏武率领大军正面抗住压力。

其余的四位战将,则各自率领数万军队,进行穿插和配合作战,一点一点瓦解掉陈国负隅顽抗的那一部分势力。

后来在他击败陈鼎业,得到了陈鼎业撤离江州城,留下来的大量粮食,以及这文武上下,衮衮诸公的库藏之后,秦王觉得,其实之前的想法,太过于保守了。

保守,实在是太保守了!

娘的,陈国都城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粮食。

这百官的宅邸之中,银子和军粮都这么多。

麒麟军和天策府的将军们都有些不可思议——明明前线充斥着吃空饷,压着前线军三个月军饷不给下发,每日口粮提供不到位等等诸多要命的问题。

但是后方却根本一点都不缺少这些东西。

秦王陛下大手一挥,写信告诉晏代清。

完全不用担心后方撑不住。

全军往前压上!

这一次,不需要进行危险的穿插撕裂型战术,直接以正统方式的战阵推进就可以了,银子?粮食?箭矢?哈哈,那都不是什么问题。

打!

秦王陛下心情愉快到了亲自点起兵马前去了对面的城池后面,越千峰大将军连忙挥舞战戟前去帮助,带着十余亲兵卫士,十余骑包围了对面的一千多骑兵。

并且以秦王陛下为锋矢,亲自冲散了这一支骑兵。

以秦王陛下为锋矢???

等等?陛下是前锋?!

越千峰狠狠的晃了晃头,然后伸出了手掌按着自己的眉心,用力挫了挫,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久没有喝酒,脑子有点坏掉了,这种事情,以前有过吗?

这,这合理吗?

而当对面的那一支千人骑兵,发现对面的‘斥候’散开为首之人,身穿墨色甲胄,外罩绯色文武袖的麒麟纹战袍,手持一把暗金色的战戟,战戟之上,猛虎吞口。

就这么大喇喇冲过来,前方骑兵和统帅,竟然没有一合之敌的时候,脑子也是懵的。

对面君王在前面跑,大将在后面追。

看着那一幕画面,许久许久没能缓过神来。

简直是犹如戴着金盔,被一名力士,挥舞着八角紫金锤朝着脑壳儿上狠狠地来了一下似的。

脑瓜子嗡嗡的。

一片空白。

一国之君亲自冲阵?!

不是,这,这对吗。这不对吧?

于是秦王尝试亲自干掉了几个骑兵军队之后,不得不在底下大将死命拉扯的情况下,答应选择率领重骑兵冲击。

而第三次转折发生在薛老选择将薛家的底蕴和商会全部交给李观一之后,按照文鹤先生后来的笔记说的,秦王陛下彼时的心情实在是愉快,非常愉快到了有些飘飘然的地步。

他吃饭的时候竟然会选择拿三个菜而不是两个菜。

其中有两道荤菜。

当天就吃了三只烧鹅。

而后麒麟军,天策府,安西都护府皆得到了情报和策略,晏代清,文灵均,破军,元执这些天策府的成员第一时间都有些恍惚。

因为陛下给他们的密信里面只有一行五个字。

【咱们有钱啦!】

文灵均讶异。

晏代清先生冷笑几声,觉得陛下终于脑壳子发昏了。

有钱?

每天看着民生和后勤的消耗,晏代清觉得自己有时候想要一头撞死在卷宗上彻底睡着,睡他个三天三夜。

秦王采取奇策的时候,恰好是五月左右——

自是妙计,自是雄才伟略。

晏代清也要击节赞叹。

在军略会议的时候,也是热血沸腾。

然后他回到了府衙,见到了那些累积成山的卷宗,方才热血沸腾起来的豪情壮志,就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冷却下来就了。

要一边维系着决定今年收成的重要时期,要一边维护水利措施,以免捞灾,还得要准备教育和医疗的情况下,为那神勇非凡的秦王陛下,以及派出的几十万大军提供后勤补给。

五月份啊,那么多后勤运送,需要人力。

地还种不种了?

晏代清忙得焦头烂额。

尤其是在这种关头上,几乎是完全极限操作,极限到了晏代清恨不得不管不顾,把其他几个‘晏代清’都抓来干活的时候,那个从中州过来的老学究还三天两头地到晏代清的眼前晃悠。

每次来都是要钱,都是说,秦王陛下及冠礼,要留名于青史云云,可不能含糊云云。

给钱,给钱,说来说去,就是给钱。

若非是晏代清见他年纪颇大,加上多少顾及一下秦王的面子,否则当真想要给那老头子来一个过肩摔,让他好好见识见识,什么才叫做大国雅量。

什么才叫做儒家之礼。

靠着那发展了四五年的机关术,终于开始出现了可以投入实用的部分成果,再加上培养出来的初级人才足够多,晏代清先生硬生生支撑住了这种级别的后勤庙算。

胃痛的毛病也在石达林的药效之下恢复了。

只是,伸出手掌抓一把头发好像今天比起昨日多掉了几根。

晏代清先生觉得今日的心情不是很美妙。

破军先生沉思。

破军先生若有所悟。

“原来如此,看来薛家终于做出自己的抉择了。”

破军先生第一位察觉到了问题。

而紧随其后的,秦王陛下的第二封信笺抵达之后,将诸多事情都详细解释了一番,并且在最后的时候,认真写下来,严厉告诫他们,之前不小心寄错了信笺。

【一定,我,咳咳,孤是说,一定要把第一封信销毁】

【明白了吗?!】

【此乃……嗯,君王之令是也!】

对于这个命令,文灵均莞尔一笑,确确实实将第一封信笺烧了。

晏代清先生本来要烧的,却忽然觉得,烧了有点可惜,索性收起来,他日秦王陛下缺钱来要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一封信拍在桌子上。

破军先生则是直接将这个信笺当做收藏。

只是在处理完这般事情之后,所有的麒麟军军师,谋主们,都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元执先生的神色隐隐有些喜悦,晏代清逐渐转变为神清气爽。

文灵均的温和笑意浓郁。

破军先生摸着下巴,一双清俊的眸子里面带着紫光。

“也就是说……”

“此刻,不缺钱了,是吧?”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

麒麟军的谋士们嘴角几乎控制不住地勾起来。

一直以来,他们打得都是逆风战,是要从无到有得崛起,双手开辟一番天地,其中耗费的心血,需要的经历,面对的困境,超乎想象。

短短七年时间,而提剑匡定天下,乃有如此疆域。

只稍稍想想,就知道他们的底蕴和补给一直都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几乎是完全靠着豪情,和年轻人炽烈的勇武在支撑。

而现在,这本来需要数年时间慢慢弥补的一点,在那位乱世猛虎的豪情之下,彻底恢复了,天策府和麒麟军的所有谋士将军,对于尚且不曾谋面的老者,都有了十二分的好感。

破军先生看着大概可以支配的军费,情报线,后勤补给线之后,嘴角勾起来,这一次勾起来几乎就压不下去了,然后用力一拍桌子,即便是拍的掌心都在痛也不在乎。

他大爷的!

出山之后,就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所有天策府的谋主和将军嘴角就没下来过。

麒麟军,转变战略。

进入到了不差钱的状态里面。

之前的战略,保守!

实在还是太过于保守了!

晏代清神清气爽。

一边趁着机会开始大力推动民生,目的是为了在这一笔薛家带来的庞大金钱和后勤补给耗尽之前,彻底将秦王麾下的疆域民生水准拉高到了足以维系这种级别后勤的层次。

一边加紧兵器和甲胄的升级铸造。

樊庆提出大练兵战略。

经过各路将军的商讨,完成了统一。

在这个时候,本来打定了主意,判定出秦王大军的补给不足,虽然气势凶猛勇烈,但是绝对支撑不了多久,只需要熬过第一波就可以的世家一睁眼发现——

天变了。

之前他们咬紧牙关,觉得要死死扛住压力就可以。

到时候秦王的后勤补给一定会撑不住。

就算是兵锋所向无敌,后勤一断也是要撤兵的。

到时候就可以松一口气,秦王不同意他们的要求,他们大可以前去投靠应国。

可麒麟军的战略迅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猛攻猛打奇策难防,变成了稳扎稳打,而且并不着急迅速推进,且在交锋之中,他们发现,麒麟军中的面容,几乎每两个月更换一次。

负伤的,有所领悟的,突破的,会被撤下去。

用在后方,麒麟学宫当中训练出来的新的战士补充。

这些都是在江南训练而出,经历了战争之后又在麒麟学宫当中,经过了系统化的兵家培养,然后再投入战场之上,在真正的战场上,让他们将学宫中学习到的东西,彻底掌握。

诸多世家之中,并非都是草囊饭袋。

也有极为精明,眼力颇强之人,其中最为杰出的那一部分,在麒麟军的战略发生变化的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麒麟军是在做什么。

“不断轮换战士?稳定推进战线,避免恶战……”

“还在我们城池之外的田地上屯田,收割我们种下的粮食?”

“他们在练兵!”

“他们在拿我们练手,在拿着我们大练兵。”

马家家主的脸色惨白,道:“我们的子弟儿郎,就只是他们磨砺刀锋的石头而已,他们的兵马收到损伤之后,立刻就会调回去,然后换取新兵上来。”

“不断轮换,他们只是为了和应国交锋而准备,我们只不过是他们的磨刀石……”

“我们只是磨刀石。”

“他们能够后退,我们却又退往何处?”

世家们和负隅顽抗的势力意识到了这一点,陷入绝望。

麒麟军大练兵的情况几乎已经要成为阳谋。

但是对于这诸多世家来说,这一点的绝望之处就在于,他们就算是知道了麒麟军是在练兵,那又能够如何?永远都有老辣的麒麟军战士在率领年轻的士兵。

麒麟军的后方有充足的补给,有名将,有无数的后勤。

但是他们只有孤城。

后方?

后方是秦王。

麒麟军并不着急着大军突破,而是以威严之势,徐缓而推进,却也正是这种徐缓推进之势,反倒是有一种汹涌无比,山峦崩塌压下的气魄。

所有挡在这一支军队之前的世家,城池,都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压迫和绝望感,他们本来是打算要将秦王的后勤拖垮,支撑到获得胜利,但是却是他们更早地被拖垮了。

已经逐渐开始城池投降,彻底的投降。

而这似乎是一个信号,之后的城池投降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是争先恐后一般地认输,有些城池的城主,世家因为恐惧秦王对世家的态度,不愿意投降,却皆被城中兵士百姓反叛。

他们主动打开城门,引王师入内。

如此气势勇烈,诸城池皆降,竟有大军对峙之间,对方临阵倒戈,前去攻城的事情发生,自有一股说不出的气势汹涌,而在这一段时间之中,应国却只是养精蓄锐,未曾侵扰麒麟军。

陈鼎业收拢了原本在西意城边陲的大军,彻底汇聚在了镇北关,掌控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勉勉强强汇聚了二十余万大军,突厥则一直在等待着中原的这鏖战耗去麒麟的兵锋。

天启一十七年夏,耗费了一年的时间。

陈国的最后一座城池在麒麟军的兵锋之下,选择了投降,这一次的投降彻底宣告着陈国这一座中原大国的落寞,而整个陈国最后的版图,也已经只剩下了陈鼎业驻守的镇北城。

吐露出了秘境和沿途补给驻点情报的陈天意,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哀嚎许久,于某日夜间,自山崖跳下,死于山崖底部,乱世嶙峋之间。

陈承弼老爷子倒是看得很开。

只觉得陈国也有了几百年的天下,已经足够好了,况且,陈皇的皇位又不是他的,那几个兄弟们彼此残杀,搞得陈家之中都是乌烟瘴气的,散了也好。

不如练武。

如此波涛汹涌之势涌动,镇北城中,聚拢兵锋,重新将这一座雄城掌控在手中的陈鼎业,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使臣。

来自于突厥和草原的臣子。

这位突厥的大臣躬身行礼,脸上的神色极为的谦卑,他们奉上了足以对应君王级别的礼物,态度也放得极好,于宴席之后,起身进谏道:

“伟大的陈皇陛下。”

“您的国土被叛贼所侵占,您的国都都成为了秦的疆土,如今天下都在传送着窃贼的名声,这当真是让人心中不忿的事情。”

“我国的大汗王,曾经和陈皇陛下有过联盟,共同讨伐应国的大军,有这同袍之谊,如今见陈国如此,愿意出兵,和您一起,讨伐秦王!”

“夺回故土,还于旧都!”

陈鼎业饮酒动作一顿,整个宴席之上,雅雀无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