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娇娘医经 > 第四章 如意

娇娘医经 第四章 如意

作者:希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22:3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后宫中气氛沉沉,有清脆的耳光声回荡。

“是奴婢的错,是奴婢的错。”

一个内侍跪在地上,啪啪的将耳光自己打的响亮,嘴边已经渗出血迹。

“奴婢是怕娘娘担心殿下,才自作主张去请过来。”

“是奴婢没照看好庆王殿下…撞上了公主们…”

闭着眼的太后似乎被这声音聒噪的烦了,她拍着几案。

“带下去。”她喝道。

一旁的内侍立刻将人塞住嘴拖了出去。

殿内恢复了安静。

似乎过了很久又似乎只是一眨眼,太后看向外边。

“公主们怎么样?”她问道。

“已经看过了,开了安神的汤药,说没有大碍,受了惊吓,只是小公主醒了却还有些惊风之兆,陛下在那边陪着呢。”宫女施礼低声说道。

太后长长的吐口气。

声息才落听得一旁噗通一声。

“儿臣请罪。”

晋安郡王说道。

“你又跟着添什么乱。”太后说道,一面抬手让他起来。

晋安郡王并没有起身,而是叩头。

“儿臣请娘娘准许儿臣和庆王离宫。”他说道。

太后顿时沉脸竖眉,看着叩头俯身的晋安郡王。

“玮郎,你这是在怪罪哀家吗?”她说道。

“不是,儿臣是怪罪自己。”晋安郡王抬起头,看着太后。“娘娘,儿臣只知受娘娘陛下护佑恩宠,却不思回报,已经两年了,就要三年了,儿臣却还如同懵懂小儿,不肯也不敢接受现实,儿臣已经年满十九,却还居住在宫内。享娘娘和陛下的呵护,却忘了让娘娘和陛下担天下人的说笑。”

“哀家说过,谁人敢笑你!”太后喝道,一拍几案,“这是哀家的家事,外臣岂敢非议。”

晋安郡王笑着摇头。跪行上前一步。

“娘娘,儿臣不怕别人笑,儿臣是自己也要笑自己了。”他说道,“儿臣以为躲在一角不见人,就能一切照旧,一切都照旧。但其实,一切都变了。不是儿臣躲起来不想不问不看就不存在的。”

“没事没事,哀家再给你们寻个宫殿,让别人不去打扰你们。”太后忙说道,伸手要搀扶晋安郡王。

晋安郡王却跪直了身子。

“娘娘,儿臣不要躲起来了,庆王伤了,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儿臣要带着他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活。”他说道,一面又叩头。“儿臣请离宫,但还要再让娘娘为难一次宠溺一次。”

太后眼泪流下来了,伸手拉住他。

“你说。”她最终说道。

你说…

俯身在地的晋安郡王闭眼,再次睁开眼抬起头。

“儿臣请留在京城,与庆王同府。”他说道。

………………………………..

“他竟然先自己请了?”

高凌波有些惊讶的问道。

亲随点点头。

“娘娘是这样说的。”他说道。

高凌波笑了,摆手,亲随忙退了下去。

“我就说这小子可不是外表那样的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他对幕僚们说道。

“一眼就明白事情关键,且当断便断,这份心智不容小瞧啊。”一个幕僚点头说道。

“是啊,看到这次太后和陛下的反应,能猜出对庆王的维护之心不如以前倒不稀罕,看眼色这件事还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但看到之后那份决断才是难得的。”另一个幕僚也感叹说道,“纵然知道圣眷不似从前,但到底也是有圣眷的。”

就算淡了圣眷,在皇宫之中生活也不会太差,而离开了宫廷那可是就再也回不去了,面对未知前程而毅然的取舍可不是谁都能立刻做出来的。

“与其等情分淡去,倒不如退一步,这一下反倒成了陛下和太后欠了他的情。”高凌波说道。

“大人,你说陛下会同意吗?”幕僚问道,“毕竟晋安郡王在宫里生活那么多年,不是父子也胜似父子。”

“不是父子,就不是父子。”高凌波冷笑说道,“你以为皇帝真是有多大的情分?不过是爱面子怕被天下人笑他无情罢了,如今有外官亲眼见事情经过给他做了证人,让晋安郡王此时出宫,那就是合情合理的事,他怎么会不愿意?要知道,郡王已经十九了,别的人家的孩子这时候都当爹了。”

高凌波在当爹二字上加重语气。

幕僚们点点头。

“要说情分,咱们大皇子才是对他父子深情呢。”高凌波说道,“他都肯离宫就府了,天下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而与此陈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皇帝做出了决定。

“大皇子出阁开府,封平王,领彰义军节度使,庆王出阁开府,领卫尉少卿,晋安郡王领右卫郎将,居庆王府,着府司即刻修缮王府,择日入住。”

听到侍书的念道,手里翻看另一份奏章请议的陈绍只是略停了下笔。

“早该如此了。”他说道,“养郡王与宫中,信妇人之言,成何体统。”

“这一下皇子们都开府出宫,倒是让御史们为难了。”幕僚在一旁笑道,“月课只怕要另寻他路了。”

因为皇子久居尤其是郡王久居宫中的事,近年来御史们弹劾的越来越多,虽然都被留置不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该说还说。

陈绍闻言冷笑。

“又不是只有皇子们违制,该出去的也不只有皇子。”他说道。

还有高凌波。

身为皇亲国戚,按理也是该外放任官的。

只是…..

“目前西北已经如愿。只怕陛下短时间内不会再允诺其他人事变动了。”幕僚低声说道。

更别提把高凌波赶出去,这对于喜欢玩制衡的皇帝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陈绍显然也知道这一点。

“就会风闻小事,茂平的今夏的旱情如今可是越来越厉害了。”他丢开这个话题不再说,而是皱眉看着一张文书奏报。

“竟然还没缓解吗?”幕僚也大吃一惊。

“冬收也无望了。”陈绍说道,将奏章扔回几案上,眉头紧皱,“明年必然大灾,着转运司务必尽快拨下钱粮,让他们安然过冬。最少要熬过明年春播。”

一旁的小吏忙应声是捧起奏章转身出去了。

九月末十月初,京城发生了两件事,一个是京城烟花爆竹大商李家的宅子被烧掉了半边,累害半个京城人仰马翻,不过李家财大气粗,事后拿出一大笔钱给被殃及的人家修建房屋。再加上主动绑了引发火患的家中子弟投案,事情便很快了结了。

另一件就是宫中二个皇子以及那个送子童子的郡王离宫开府了。

这意味着皇子们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据说提亲的人要踏破宫门了…”

“…..说的天家的宫门跟你家的家门一般容易被踏似的…”

“….不知道哪家的小娘子能做平王妃,听说陛下中意宛平康家…”

“…得了吧,康家肯同意才怪呢,他们家一心要入朝重拾当年康相公的盛名,跟皇子联姻。岂不是自断前途。”

京城中茶楼酒肆掀起热闹的议论。

虽然这一个月来有这样那样的起起伏伏,但总体来说。每个人似乎都或多或少的得到满意的结果。

皇帝虽然因为被民意要挟丢了几分面子,但却得到了神兵利器,又连得几场大胜,陈绍损失了一个周凤祥,却终于一举握住了西北军政,而高凌波虽然在这一次事件中狼狈让步,但却如愿以偿的把晋安郡王赶出宫。也不算一无所得。

这样看来只有晋安郡王终于到了无用被人弃之的时候了。

十九岁的送子童子实在是不能再叫了,再叫下去。意味就变了。

虽然让皇子们都出宫,宫里的后妃们显然百般不舍,选的府邸也是距离皇宫最近的内城附近。

相比于不受外事侵扰依旧安稳读书的大皇子,不用读书的晋安郡王就忙碌的多了,三天两头的往宫外跑,看京城府衙给修缮的王府进展如何。

“…这样挺好的,可以随便的出门了。”晋安郡王带着几分得意说道,一面带着近身的侍从在王府中乱逛。

前边府衙负责修缮官员小心恭敬的引路,一面给他介绍,一面听到这话心里暗自撇嘴。

怪不得都说这个郡王没心没肺,白长了这一副好相貌。

看来孩子是不能让别人给养着,要不然只能养废了。

“…不能有湖,把水都填了。”晋安郡王说道,“一时看不住,就危险了,他不知深浅。”

府衙的官员忙应声是。

晋安郡王转了一圈,指指点点罗嗦的挑拣。

“人都说你们修的府邸风一吹就能倒,吾可不希望亲王府也是如此。”他说道。

就算事实如此,也不能这样说出来啊,就连皇帝可都要给他们留面子的,这个郡王到底是没心没肺童言无忌呢还是泼皮无赖敢说敢做?

官员的脸都黑了,忙说不敢。

晋安郡王这才带着人离开了,站在府门口,左右看看。

“殿下我们回宫吗?”近侍问道。

“回宫干吗?以后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晋安郡王笑道,目光落在一个方向,“吾要去她家做客。”

近侍看着他的笑,叹口气。

也只能这样聊以安慰了。

墙头再次被敲响的时候,院子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那边邻居是在修墙吗?”黄氏抱着孩子说道,话音未落就见上面探出一个男子。

黄氏吓的大叫一声。

“快打!”她忙喊着小厮。

闻声从屋内出来的婢女看了眼,有些无奈的叹气。

“大娘子,这个,可打不得。”她说道,一面冲墙上的人屈膝施礼,“见过郡王殿下。”

郡王?

黄氏更为惊吓,呆呆的看着墙上的年轻人展颜一笑。

原来京城的皇亲国戚都是这样见人的啊。。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