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阴阳石之暗怀琼琚 > 第一卷:溪流千年 第一卷第146章怪异的一家

孙梓凯带着秦长阳飞到了持溪宗边界,按照那破烂人的叮嘱,他们先找到了那座奶头山。山的模样正如其名,很容易就看到了,而山下西侧四里左右处,正是当年那驿站的位置。

可二人到了那,心里顿时凉了下去,因时过境迁,三百年光阴,那驿站早就没了踪影,或许后来变成了一座村庄,可现如今,那村庄也只剩下了遗址。

二人落到了村口,整座村子杂草丛生,放眼望去,尽是残垣断壁,怎么可能还有人住。

不过,孙梓凯敏锐地察觉到一股能量,那应该是几个小孩,也就七、八岁,正在村子的最西边四窜。孙梓凯立即向秦长阳说出了这件事,秦长阳打量着孙梓凯,狐疑道:“小兄弟,我也感知到了几股灵气,可是那些人的灵气太弱,或许是小孩子,或许就不是人,而是一群小野猪,在我们宗门,我的感知力算同辈里面顶尖的,你怎么就这么快还这么肯定地判断出哪有一群小孩呢?而且还能推测出他们的年纪?”

孙梓凯回道:“我也是凭经验推测的。”

“可你练气期的境界,这村子可不小,东西得有数里之长,你的感知能力....”

“前辈,谁还没有个好师傅,我别的不行,就感知力强一些。咱们还是快过去瞧瞧吧。”

二人冲进了村子,里面的路都被草和碎石盖住了,他们就踩着墙头和屋檐跳,那几个小孩跑得还挺快,半柱香后,他们终于追上了,果然是一群孩子,六个,都是七、八岁年纪,孩子们看见村子里蹦出了人,没觉得害怕,反而很好奇。

可秦长阳再度对孙梓凯起了疑心,四里路,他们可一刻也没停,是不停地在屋头跳动,虽说他修术也兼顾着修身,但到底也是专于修术的,他此刻双腿酸软,气喘吁吁,反观孙梓凯,这家伙不仅脸不红气不乱,甚至刚刚在跳动过程后,似乎是省着力气,秦长阳更加觉得孙梓凯是某位大能幻化的了,因此,态度变得恭敬起来。

秦长阳说道:“还真让您猜中了。”

“啊?”孙梓凯转头愣了一下。

一个小孩指着他们两个,问道:“你们也是来抓小龙的?”

“小龙?这里有龙?”秦长阳激动道。

孙梓凯从小在关外摸爬,自然知道那孩子说的事什么,便提醒他道:“前辈,他们说的应该是一种小蛇,长不大,最长也就几尺,但头顶有两个凸,看起来和角一样,所以有人叫它小青龙。”接着又问小孩道:“你们抓它干什么?”

“玩啊。”稍大一点的孩子,也就八岁,得意地拍了拍自己腰间的葫芦,说道,“我都抓着两条了。”

“那东西虽然没毒,但咬人很疼的,有什么可玩的?”

“要你管!你怎么那么多事!”孩子白了他一眼。

孙梓凯又问道:“我问你几个问题,答对了,这个就给你。”他从腰间钱袋里掏出一粒金豆子,那几个孩子看见后眼睛都直了,孙梓凯又觉得不妥,放了回去,掏出来个银豆子。

孩子有些失望,没好气说道:“你想问什么?”

“我问你,这个村子什么时候荒废的,村民都搬到哪里去了?”

孩子抢着回答道:“这个是我们的老村子啊,我们村子一百年前就搬走了,就在奶子山的东边,本来山上是有条河往村子里流的,可是百年前山上塌石,堵着了,河变道流向了东边,当时的村人费了好大劲都搬不动山上的石头,但又不能不吃水,来回的引水太累了,所以整个村子都搬到了东边去了。”

“哦哦...”秦长阳又问道,“那村子原来是不是有个驿站啊。”

“什么是驿站?我不知道。”

孙梓凯给了每个孩子一粒银豆子,接着让他们带着二人前去东侧的村子。

他们走了许久,便看到了一条横跨奶子山流向了山脚,而山脚处紧挨着一座村庄,这村子的规模和房屋模样,与西边的如出一辙。他们走进村子,几番周折后,找到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

开门见山的询问驿站的消息,多数老人压根就没听说过那东西,但有一个老人,倒不是最年长的那个,反而是最年轻的老妇人,说道:“你说的驿站,会不会就是酒馆,我们村子很早是有一家酒馆的,原先在西边那里,很出名的,外面经过村子的人,总喜欢进来找到馆子坐坐,那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的奶奶听她奶奶讲过,后来那酒馆就关门了,可能酒馆的主子岁数大了,不过他一直住在村子里,他的后人也是我们村人,只是后来都做别的去了,我听我奶奶说啊,那酒馆的熟客特别多,很多都不是一般人呢,人家大宗门的大官,都常进去喝点。”

秦长阳还在犹豫,而孙梓凯断定那酒馆就是那驿站的后身,可能是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当年的驿站之主才会把驿站四周发展为村庄,又改成了酒馆。

秦长阳问老妇人,那酒馆的主人现在在哪,还活着吗?

老妇人鄙夷地打量了秦长阳一眼,问道:“小伙子,怎么傻里傻气,那要是还活着,不得两百多岁了,早死了,坟就在奶子山上,他家墓独一块,就在奶子山北侧山腰,都埋了好几代人了。”

“那他的后人在哪,您能带我们找到他们吗?”

“怎么不能?村子有什么人,我们都清楚着呢。叫我们家四凤带你吧。”老妇人招呼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穿着花袄,模样质朴,皮肤也有些麦色,但相貌是中看、耐看的。老妇人看着秦长阳笑嘻嘻道:“我们家四凤是好姑娘啊,小伙子一看就是官家人,娶亲了没?”

“快了”秦长阳打着哈哈,“我家里已经给我安排了亲事,我和我的未婚妻都是一个宗门的,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哦...”老妇人还不死心,“要是没过门,你可以先纳小啊。”

“别别,您还是先带我们去找找他后人吧。”秦长阳赶紧催促孙梓凯离开。

孙梓凯却有另外的想法,他说道:“前辈,你跟着这四凤姐去找馆主后人,我去山腰看看他家的坟。”

村里老人们问道:“你们找他干什么,他家老幺在宗门惹事啦?”

“他家老幺在宗门?哪个宗门?”孙梓凯问道。

“他家老幺可出息了,五岁的时候就送去学修仙了,家里几个孩子里面,就他有本事,现在也才二十三岁,听说在宗门里都是排得上号的。”

孙梓凯问道:“那他的兄弟都在干什么?”

“他没兄弟,就两个姐姐,干什么的都有,经商的居多,都是有钱人,,就他一个最小的出去学本事了。”

“哦,那他们家不穷啊。”

“当然不穷啦”老妇人神采奕奕道,“就是当年开酒馆挣的钱,估计一百年也花不完。”

旁边老人劝老妇人不要再吹牛了,接话道:“没这么神乎,这一家子啊,不忘根也不忘本,人家是富裕,但从不张扬,有钱家里也种地,本本分分的,没出过坏种,就是生的娃少,也活不长,我们都是一户生好几窝,我光孙子就有十四个呢,他们家最多就生三个,基本就一个或两个。也是奇怪,只生一个男娃,就不再生了,若是生女娃,就接着生,一直生到男娃为止。这家人姓陆,男娃都娶得外乡人,女娃都嫁的外乡汉,跟村里人从不联姻,按说他们家啊,应该是我们村子里最老的家族了,但人丁实在不兴旺,在村子里也从不冒头,人太少了。我虽然不知道那酒馆的事,但听你们说几句,我就知道你们要找谁了,因为我们村子太偏僻了,跟外面人联系太少,非要说谁能惹出事,也只有他们家人了。”

孙梓凯疑惑道:“爷,您为什么说他们活不长呢?”

“唉,也是奇怪,他们家啊,就生一个男娃,还就乐意把孩子送去宗门里面学修仙去,要说那事啊,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都是大地方的大门大户该干的事,咱这小地方的人,何必呢?他们家本来每一代生的娃都少,还偏要把一个娃送出去学修仙,学吧,就没学到好处过,从没出个大人物,要是不学了,回来住着,还能长命百岁,要是一直在外面学,个个不到五十就死了,你就去坟地里瞧瞧我说的是否有假!”

半刻后,孙梓凯和秦长阳分头行动,孙梓凯朝着山腰走去,感知四周无人,便动用了身法,加快了速度,老人们说得没错,这北面全是他家的坟,而最早的坟,是二百六十年前的,也就是说,破烂人推断出那驿站有问题后的三四十年间,驿馆便发展成了村庄,改头换面成了酒馆。

别看这坟多,却特别有秩序,严格按照年份和辈分排列着,找起人来特别方便。

一个时辰后,二人在奶子山西侧会合。

秦长阳说道:“这姓陆的一家,很有问题,我去他们家里瞧了,他两个姐姐都出门了,只有一个老仆人在家,老仆人就是普通人,专门做饭的,说那两个姑娘都去城里学书去了,一般不在家,这家人不简单,我虽然没进去里屋,但院子里的一些物件,不是这个小小村庄应该有的,还有些修仙所用的小玩意儿,就摆在角落里。哦,他家独占一块大地,与村里其它屋子都不靠着,我很不解的是,他们家可不穷啊,严格点说,富得厉害,为什么非要窝在这小村庄里,几百年不走呢?还有啊,我把四周的村里人都打听了一下,发现这村子里的人,只是知道这家人住在这,但几乎与他们没有交流,房子的主人一般每年的六月份回来住上二十几天,然后就走了,三个孩子,只有那个学修仙的小子,隔三差五就回来住,而他那两个姐姐,几乎不露面,或者说可能压根就没回来住过,就十岁之前,一直住在村里。”

孙梓凯听后陷入了沉思,秦长阳问他可否有收获。

孙梓凯沉默着,好像还在想着什么,秦长阳又催促了一阵,见其没有反应,便推了他一下。

孙梓凯嗯了一声,说道:“前辈,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他们要把掩饰自己的背景,搞的这么粗糙呢?”

“你下结论太早了吧。”

“那个男人在哪个宗门?”

“我打听到了,去年那一家回来扫墓,有村里人多嘴问了一句,问到了,那个男的好像在你们这的一个叫燕明宗的宗门里。”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