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芭蕾情梦 > 第83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进来的一排人,每一个都穿着非常正式的服装,大多都是黑色,很素净,但并不妨碍这些人的夺目耀眼。

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即使是已经两鬓斑白的老者,步履姿态也都十分优美。在这其中,有一个人,个子高挑,一头颜色纯正的金发,看上去格外令人注目。

这种夺目是纯粹的外在引起的,出众的容颜,优雅的举手投足,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都是无可挑剔的。他的金发比阳光的颜色还要饱满,整个人的存在也像是为剧场带进了一片阳光。

如果距离他很近地注视,恐怕会无法呼吸。

夏伊达距离他很远,却同样感受到了无法呼吸的感觉。

之前听范塔西亚说过的,康斯坦丁·萨卡洛夫在考试的那一天会来,并且,参加学校特邀的评审团,作为评审之一,为每一名考生打分。

当时也曾经非常期待过,可是随着考试日期的接近,这件事情,就越来越不敢去想。

这也就意味着,科斯嘉,在自己跳舞的时候,也会在舞台下坐着吗?

自己的第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表演,科斯嘉就会是观众吗?

如果跳不好该怎么办?

科斯嘉,他会认出自己吗?

这样一想,就莫名地紧张,如果是训练的时候想这件事,动作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形。所以,她告诉自己,不可以再想了,一切,等到结束的那一刻再说吧。

这样的暗示很有作用,总算是不再想科斯嘉的事情了,但是此刻,当科斯嘉的身影如此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出现在近在咫尺的地方,还是令她一下子心思纷乱。

今天担任评审的,除了本校的几位教授,还有外请的专家,都是业界闻名的重量级人物。康斯坦丁·萨卡洛夫就算这两年名气越来越大,身份上也不过就是一名普通的大三学生,今天能够被特别邀请为评审,与这些地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并肩,足见学校对他给予的肯定和信任。

科斯嘉走进来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专注而虔诚的,就像是向舞蹈之神祈祷膜拜的信徒。

夏伊达毫不怀疑,他一定会当得起这份殊荣,并且会是一位非常称职的评审。在与舞蹈相关的一切事情上,科斯嘉永远是充满热情而且一丝不苟的,与她认识中的格雷·范塔西亚一模一样。

夏伊达把眼神从康斯坦丁的身上移开,回到了学员观摩区的座席。在最前面一排,格雷·范塔西亚姿态优雅地端坐着,如同一棵傲然而挺拔的树。

看着康斯坦丁在前排的侧边入座,开始动手整理面前的长条桌上已经放好的纸笔和材料,夏伊达忽然感觉,自己这样的小心思简直是太可笑了。

这样的紧张,这样的胡思乱想,全部都属于杂念。带着杂念登上舞台的话,又怎么对得起科斯嘉呢?

不仅对不起科斯嘉,更对不起范塔西亚老师。范塔西亚那么殚精竭虑地指导自己,可不是为了看到一段心思芜杂,魂不守舍的舞蹈的。科斯嘉自然也不是。

在他们的眼中,舞台应该是纯净的,不应该被任何杂质所污染。只有努力地去寻找,竭尽全力地去展现,才有可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这样一想,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反倒生出了另一种淡淡的期待。

科斯嘉,他会如何评价我的这一段舞蹈呢?

在很久远很久远的过去,科斯嘉虽然年小,性格却异常温柔。他教夏伊达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无论夏伊达跳得多么差劲,他却总是拍着手,说出鼓励的话语,说伊达你真是太棒了。

现在想一想,或许对于幼小的科斯嘉来说,只要是看到人们在舞蹈,只要看到别人也喜爱跳舞,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吧?

可是现在,夏伊达想要的,已经不再是那样鼓励的话语了。

科斯嘉已经长大了,他是如此优秀,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判断力和话语权。此刻,夏伊达内心真正的渴望,是科斯嘉以一名舞者的身份,对于即将走上这条道路的她的评定。

这份评定不见得是正面的,即使不是正面的也没有关系。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另一道起跑线。

就像一个仪式一样。

就在这样的小心思之间,第二遍铃响,大剧院中的灯光调暗了,人群一下子变得静寂。

虽然是重大的考试,虽然这一天排列了整整三个剧目,但舞剧却是直接上演的,没有报幕,没有引言,没有讲解,更没有请一些地位尊贵的人来喋喋不休地发表一篇全是空话套话的致辞。直截了当,一切全凭作品发声,这倒是很像北都学园的风格。

所以现在,舞台上布景变幻,直接变成了灯红酒绿的“摩登时代”。

为了照顾各个方向的考生,三部舞剧在设计的过程中全部选择了“混搭”风格,也就是说,没有办法确定它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是芭蕾、民族还是现代舞剧。总体来说,一组的《摩登时代》偏现代舞,二组的《胡桃夹子》本来就是经典芭蕾剧目,所以偏芭蕾,而三组的《酒神的丰年》使用的元素最多,几乎无法对它进行任何分类方面的判别。

不过这一切都无所谓。在现代舞坛,已经打破了那种传统的观念,不再有强烈的派别之争。艺术形式之间本来就是互通的,只要是在艺术之神统辖范畴之内的领域,完全没有必要闭锁自守,固步自封。在北之国,乃至全世界,这不但是舞坛的共识,也已经是喜爱艺术的观众的共识——尊重一切形式的创造,只要是美的,就绝不会用所谓的“标准”、“传统”来横加约束,只要是美的,自然就可以打动人心。

幕布缓缓拉开,人们才发现,原来这里的“摩登时代”,指的并不是发达、稳定的现代,而是工业革命之后,发生了重大形态变革,人心被各种观念冲击,生活和意识都开始百态纷呈的大时代。

一开场,就是一场大型群舞,演员足有二十几个,他们在完成了只有几个八拍的集体动作之后,每个人的动作忽然开始变得各不相同。这样的设计很大胆,因为台上的人数太多了,如果动作不整齐划一,追求整体效果的话,很容易让观众觉得混乱,看得眼晕心烦。但是一组的这个开场,显然花了极大的心思去设计,借助布景、灯光、每一名演员的站位,使他们各自的演绎不但不凌乱,反而真正让这最初的一幕展现出变革时代那种又热闹又动荡的蓬勃生机。

这富有冲击力的开场,甚至让人有了一种“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不自觉的感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