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江山易手 > 第323章 新气象

江山易手 第323章 新气象

作者:木昆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7:09:05 来源:蚂蚁文学

新年新气象,就在老百姓们走亲戚串门,磕头要压岁钱的时候,各地好消息频至。

大年初五。

首先是‘北川’传来消息,方炳斩杀哗变领头的两个将领,哗变止息。西疆流民叛乱,已镇压。

大年初七。

‘北祸’与‘天雄国’反目,‘狼骑’‘金骑’交锋,双方互有死伤,‘北祸’倾向与‘天芒朝’合作。

大年初九。

‘吏部’大肆推举人才,‘迷津渡’知州刘伟德等十九名官员获得提拔,李唯,张仝等二十二名官员官复原职,这些人皆是‘古榆党’一脉,党争落败后被武经国革职,此刻再次得到启用。

正月十一。

‘北川’捷报,方炳率兵击退金骑,斩首三百余。

皇帝开始清查禁军、京城布防军队的吃空饷人员,数日内竟查出三万九千九百二十八名空额军士,这当中有的是罢官后仍发俸禄的,有的是虚造的人名,更过分的是有的死了二十几年居然还在领俸禄,对此皇帝一律清查。

正月十二。

皇帝颁发戒奢令,禁止官员铺张排场,禁其女乐、赌博、宿娼,推行墨家节用、节葬等思想,封墨家巨子楚泽丰为国师,敕建墨家宗祠供墨子为祖,封墨子为神,封号‘明罚践道护善靖宇佑贤尊天大神’,创‘玄屺’封为墨家圣兽,威如虎,慈如鹿,行如电,静如水,其状岿然,黑白分明,静如泰山之坚,动如大江倾泻.....。即日起,皇帝将以身作则,效法太祖,着常服,居常地,身不戴美玉,足不履金银,不兴土木,不劳百姓,每餐茹素与百姓同苦......。

百姓听闻,奔走相告,跪拜欢呼。

同日,皇帝下令裁剪禁军、‘金衣卫’、‘内督府’冗赘人员,为了避免类似先前的冤假错案,皇令限制‘内督府’和‘金衣卫’权力,命令除非造反谋逆等事,否则所有翻案人员全部移交三法司审讯,不得私自拷问。‘金衣卫’从一纛两辕十四千户的编制逐渐向一纛五千户的编制靠拢,将原本满编两三万人的‘金衣卫’缩减成为满编只有四五千人的‘金衣卫’......。

百姓庆之。

正月十五。

元宵。张阑上书,称托皇帝的洪福,‘扬刀盟’内部有些小矛盾,没什么大事,交给他们自己解决就是了,洋洋洒洒写了五六千字就说了这么个无关紧要的消息,之后通篇都是马屁之言,皇帝费了老半天看完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好在没事也就未加理会。

正月二十三。

皇帝下令恩开科举,加选人才,此次科举题目将从墨家学说中摘取,着天下读书人早做准备。令下,天下书院私塾皆议论纷纷,支持固然有之咒骂者更众。各地举子、童生百余儒生联名上书引经据典进行反对,自二十三至二十七上书反对声不绝,有善言劝谏者亦有暗射皇帝忘祖者,那些刚刚被提拔的朝臣亦纷纷上书,数日来正事一件未做天天争论不休,皇帝不胜其扰,遂下令唯于恩科中如此,然反对声未曾少歇,皇帝无奈,只好暂且搁置。朝臣乘胜上书,免除墨子封号,皇帝未允,然其后敕建墨家宗祠的旨意屡遭驳回。

正月二十八。

数九尽。

‘六龙帮’请赐海外岛屿,拟在海外拓展疆土,建立王国,皇帝准许,特颁圣旨,赐金令,尚方宝剑,麒麟服予‘龙神’,特准其招募工匠,水手等。

正月三十,夜。

虽已立春,天气犹寒,‘九源铁匠铺’常老九正待打烊,突然街边一前一后走来两人,走在前边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年轻人龙行虎步,气态威严,身上散发出一股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气息,年轻人身后是一身青衫的中年汉子,那汉子手中拿着一把古剑,行走间身上剑意流转。

“好高明的剑意。”常老九的眼皮抬了抬,心中暗自惊诧,他已猜出了来人的身份。

青年行至铁匠铺前止住了脚步。

“两位客官请。”常老九将两人让进屋内,青年率先进入,剑者跟随其后,就在剑者踏入房中的瞬间,剑意如水般散发开来,整个房间内任何角落的风吹草动皆在剑者掌握之中。

“先生可有上好兵器卖?”青年抬眼忘了一眼屋中兵器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武器向常老九问道。

“客官想要什么兵器?”常老九神情淡漠就像对待普通客人一样的问道。

“能杀人的兵器。”青年道。

常老九衣袖一甩,将兵器架上的一柄剑卷了过来,他拔剑出鞘,屋中寒芒乍现,常老九手腕急抖,剑光闪过立刻在一块木牌上写了一个字,其字蜿蜒,如蛇游走,却是一个小篆的‘剑’字,常老九道:“剑乃百兵之君,开双锋以破艰辛,从双锷以斩荆棘,其正如竹而直,其邪若蛇而曲,君善事怀正心却从曲而求,不娇柔,不伪善,以君子能守其道,故谤不能毁,曲而后能直,客官可满意否?”

青年人摇头道:“刃开双锋伤己伤人,剑易学而难精,恐未曾伤人先伤己。”

常老九还剑归鞘,探手取刀在虚空一劈,刀声霍然,如破皮肉,常老九道:“刀乃百兵之帅,锋如千军,令所出,犹千军之动其行不二,锋所指所向披靡,摧城破甲,刀乃勇者之器,屠夫厨妇有刀亦可横三分。”

青年人摇头道:“狂刀已故,今之刀者恐无胆矣!”

常老九还刀归鞘,探手取出一柄匕首,尚未说话,青年便已摇头道:“匕首善行诡道,防身偷袭或可,终难堂然应敌。”

常老九又取出一棍,青年又摇头道:“棍棒乃是百兵之祖,若在少年手当力伏虎豹,驰骋天下,然以老朽之身持棍棒御敌,恐难自舞。”

常老九又取出一杆枪在手中一抖一送,单掌在枪托上击了一掌,长枪如龙飞出,透墙而入,常老九道:“枪乃百兵之王,猛如龙行奔腾千里,精如绣黼刻木成章,纵铁骑驰骋千军难挡,横狭路御敌万夫莫开。一枪战一剑或不可胜,十枪对十剑必不致败,万军配枪则百万刀剑不能近。”

青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常老九道:“如此,唯有弓弩克敌了。”青年表情不变,还是摇头,常老九的脸却突然变了。

青年的手指缓缓摸过桌上的刀鞘、剑鞘,叹了口气道:“先生可曾听过‘墨泉传说’么?”

青年不待常老九回答,自言自语道:“故老相传,昆仑北麓有潭焉,深千丈,阔三百里,潭下有一泉,大如斗,终日有水出,其水黑,如墨,故曰墨泉,人畜饮之,皆死。上闻之,欲绝,乃使人往,天下州府闻讯,倶使人往,各执奇械舀之,争相递传,倾于九泉。如是经年,黑潭且尽,遂置薪其上,融昆仑之雪灌之,潭水净!越明年,潭水复如墨,上闻之,欲绝,乃使人往各执奇械舀之,争相递传,倾于九泉......。”

这是一则没有止境的传说,只要高兴可以不停的说到下辈子去,青年自言自语,一口气说了五遍,常老九终于开了口:“皇上是要根除敌人?”原来青年正是皇帝,而他身后那名青衫剑者正是庄则敬。

皇帝微微一笑,住了口,目光落在常老九脸上良久,方道:“外夷难去,朝廷军费岁增,百姓之苦日盛,长此下去,这天下怕是拖也拖垮了,朕观近年战况,虽频传捷报,终难重创敌军,敌不去则战不休,战不休则百姓日苦,百姓日苦则流民日增,流民日增则战乱难止,战乱难止则军费岁增,如此天下倾危不远矣!”

常老九道:“草民连自己的臂膀都保不住,如何帮皇上去敌?”

皇帝道:“数月之前,朕也不过是乳臭未干的一介纨绔。”

常老九道:“皇上来迟一步,‘惊掷春雷’已尽数卖完。”

皇帝道:“先生还在。”

常老九笑了笑道:“一枚春雷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方能制成,且耗费极巨,极其凶险,况且以草民如今的身子独自一人恐怕难以胜任,孽子性情跳脱浮躁,必致错漏。”

皇帝道:“‘垒山十怪’已在狱中等候多时。”

常老九眼中闪过一道精芒,突然道:“皇上确定这十人信得过么?”

皇帝道:“已经反复筛选,其中三人当可信得,何况国破后于他们又有何好处?”

常老九道:“话虽如此,不可不防。”

皇帝道:“其家中老小俱已掌握,再着‘金衣卫’暗中监视,若有异动格杀之,使不外传。”

常老九沉吟良久,终于点了点头道:“草民还需要收一个徒弟,四人分掌四分之一的技艺,纵有背叛不至全输。”

皇帝道:“先生需要多久?”

常老九道:“本家子侄人品端正,聪慧过人,自幼学习火器研制,一月内可到,若是顺利,今年秋天草民便可带领众人研制春雷,不过此物有个缺陷。”

皇帝道:“死士千人可够用?”

常老九终于点头。

皇帝告辞出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