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江山易手 > 第138章 元老的见识

江山易手 第138章 元老的见识

作者:木昆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7:09:05 来源:蚂蚁文学

“方才府督的脸色有点不太好,是否元老的话有些重了?”瑞婆婆追上前来道。

“已经很客气了,话再不说的狠点他脑袋快要搬家了。”

“元老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历代有才能的皇帝哪个甫一登基不是先对前朝的顾命大臣开刀?府督的权位比任何顾命大臣还要高上几分,作风更加跋扈几分,皇上要想掌权不对付他怎么行?皇上若是沉湎于酒色也就罢了,可新皇性子之坚忍非常人可及,对享乐之事的忍耐更是堪称恐怖,若说他不想有一番作为你信么?”

瑞婆婆道:“听元老的意思,府督与皇上非战不可?”

“非战不可!”

“可他们一旦打起来对我们似乎没什么好处,反而增添一些变故。”

“他们不打府督迟早要失势,一旦失势就不是丢官免职能了事的,到时候我们作为同党又有什么好处?”

瑞婆婆道:“这么说战比不战的好?”

“当然,虽然眼下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不过五成胜算还是有的,待当了皇帝招揽人才更加容易一些,以后的麻烦再慢慢解决不迟。若是局势一直不稳,莫说‘六龙帮’和‘扬刀盟’,以府督所作所为其他反对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当务之急还是朝局为要。”

“问题在于府督似乎并不太想战。”

“他不是不想,是有些顾虑,毕竟太监当皇上前所未有,阻力必定非同一般,真要动手说不准从哪就会冒出一个勤王之师来,加上任大人和骆大人闪烁其词,这让他下不了这个决心。眼下最需要的便是府督的态度,他若下了死命令,跟随他的人必然不少,若是模棱两可,所有人都将安于现状,时间一久他的威慑力将越来越低,皇上占据上风便越来越易。”

瑞婆婆点了点头道:“嗯,是这么个理,府督对李师爷的计谋多数还是听从的,现在就看李师爷如何劝说了。”

元老轻蔑一笑道:“眼下最不利的因素便是李师爷了,他不捣乱就不错了,还指望着他劝说府督动手?”

瑞婆婆一愕,道:“怎么会?难道李师爷看不开其中利弊么?”

元老道:“就是看得开所以才要捣乱,朝中大事他参与的最多,府督的秘密他知道的最为清楚,府督起事即便成功当了皇上他至多仍不过是个谋士,搞不好兔死狗烹,他一介文人连逃跑的能力都没有,府督若是起事失败,造反足以诛九族,甚至皇上追究起来连他这谋士八成也会一并杀掉。相反,只要府督不造反,即便以后失势也拖累不到他一个无官无品的人,何况即使追究到了他,他罪行有限依然可以倒戈出卖府督或是贿赂执法者脱罪,手段多得很,他与我们不同,我们手上有人命,他做事不过动动嘴而已,在明面上很少有人知道有他这么个人存在,故而他虽是首恶,然则身死的可能不会超过一成。”

瑞婆婆惊道:“这厮的谋算好狠啊。”

元老道:“当然,不然那些师爷怎么死的?李师爷办正事未必高明,内斗手段却防不胜防,杀人不见血,只因对府督心思的拿捏谁也比不上他。”

瑞婆婆道:“那我们怎么办?”

元老道:“只能希望府督起事的想法多一些吧,不然我们只能找个时机走人了。”

瑞婆婆道:“元老文武双全,计谋不在李师爷之下,不斗一斗就打算认输么?”

元老道:“正因为文武双全,反成拖累。老夫武功不敢算绝顶,起码一流没问题,府督当初也是冲着我在武林中的名气才予我首席之位,然而长久以来在府督心中我们江湖人强在杀人动手,智计却不及专门从事计谋的李师爷,加上之前的成就多半是因为李师爷筹划得当,所以在出谋划策这一点上府督宁可相信李师爷十次,也不敢轻易相信你我一次。”

瑞婆婆点了点头道:“好像是这么回事,龙神智谋绝顶,然人们无论什么时候论起来都在说他的武功,很少有人讨论他的智谋如何,时间久了连老身也自然而然将他当做绝顶高手,从未想过他智谋如何了得。”

元老道:“正是这个道理,‘大隅天城’千年历史,生意繁多,遍及各州,几乎无所不包。然任何人一听到‘大隅天城’四个字自然而然想到这是卖武功的帮派,至于‘大隅天城’其他买卖做的再好也不及卖武功这三个字响亮。”

瑞婆婆道:“元老若是做买卖,也定是一把好手。”

元老摇头道:“老了,没那个心思了。我这把年纪没几天奔头了,能找个好弟子,待恢复后,好好教导几年在我死之前能传我衣钵也就心满意足了。”

瑞婆婆道:“元老的伤势还未痊愈?”

元老摇头笑道:“没半年以上难了。”

瑞婆婆疑道:“这般严重?”

元老道:“弥罗之招本就损耗极大,上次为了取胜用功过度,逃命之际破空间制衡所借的力又太多,抽空了我所有修为,一时半会恢复不过来,也‘还’不完。”

瑞婆婆点头,她虽无法踏足那个境界,却也模糊的知道,借力的限制太多,一旦引动天地之力这股力量便会将人精气神连带着抽走轻则身受重伤武功降低重则一命呜呼,借的越多危险越大实力越强越难掌控几乎无人可以例外,除此之外尚有许多麻烦,到底有多麻烦,则不是她能理解的了,甚至可以说几乎无人能够完全知晓借力的后果。

传说,借天地之力的限制有天地之力的制衡,天地之力的反噬,天地之力的压制,还有对借力者本身体质的严酷要求,借来力量之后又要懂得平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传说借力的法门有多种多样,但这几条限制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实力越强横的人能够引动的天地之力便越大,受到天地之力的制衡反噬压制也就会越大,当然实力越是强横的人承受力也越强。此外绝大多数人实力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因与天地间一切气息的感应较为强烈即使不再借力与人动手时也会受到天地之力的干扰和压制,若是杀了人更易遭到死者怨气的反噬,越是懂得运用天地之力的人越是对天地间一些常人不以为意的东西感受敏锐,而这种敏锐也会让怨气恨意等东西对其境界修为心智实力等侵蚀反冲越发严重,这也是武功绝顶的高手若非迫不得已一般不太愿意动手杀人。

元老提到的‘还’却是与以上各种限制并存的一种限制,大多数人借力之后要面临一个问题,那便是善后,而这善后正是在使用力量之后借力的人虽然早已停手,但天地之力在消散的过程中依然会惯性地带动这个人体内的力量和精气神弥补被借处的薄弱,其实道理很简单,一缸水,无论你从中间还是边上舀一瓢出去周边的水都会立刻补上,绝不会留下坑,半缸冷水半缸热水倒在一起很快原本的热水会变冷一些原本的冷水会变热一些,借力也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水的道理人人懂得借力则未必那么清楚,这个限制不因借力者的人品和地位而改变,对秦桧有的制衡不会因岳飞精忠报国的品行而网开一面,对乞丐的残忍不会因为你是皇帝或者圣人而畏惧退让,只要你借力了,制衡压力反噬抽离等等限制就会随之而来。

相信宿命论善恶相报等理论的人将其称之为‘还’,一个‘还’字解释起来容易许多,就好比你向一个人借钱,无论借了多少终究是要还的,天地之力也是要还的,不然就不叫借力了,而应该叫‘要’力,‘抢’力。而且和人一样,有时候借了一两银子,遇到奸商损友不仅要还一两,还要给利钱的,到底给多少利钱那就看你们处的怎样,对方人品如何,你们如何商量了,有可能利钱只是坐地抽一,也可能是羊羔利的倍息,还有可能对方压根不是冲着你利息去的,而是要找个理由霸占你全部的家产,那样的利钱一百两都不止。借天地之力也一样,就看你的借力水平如何,借来的力是否超过了你本身实力太多,如果水平不足,借来的力又太多,那运气好了是一个倍息,三五个月缓不过来,运气不好还不起则全身内息外力被掏空成为废人,无论多么努力勤练都永远无法弥补,身心俱疲,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直到全部力量和精气神被抽离致死。

看来上次元老为了救她与孙铭着实毫无保留,瑞婆婆心中感激,说道:“希望元老身子能够早日痊愈。”

元老一笑道:“还是先希望李师爷这背后的刀子不要捅的太狠吧。”

瑞婆婆道:“府督还指望着元老招揽江湖各路高手,对付‘六龙帮’和‘扬刀盟’,姓李的想陷害元老未必容易。”

“对付‘六龙帮’要看影盗闇三人的手段,‘扬刀盟’有‘中州’四大帮派这些宿敌倒能牵制牵制,只不过眼下局势与前几日不同,已不适宜和这两个大帮开战,府督应全力解决权位才是。”元老顿了顿又道:“其实府督若能当上皇帝,这些麻烦不解自解。只可惜府督为人心胸狭窄,只有做大事的狠辣却没有做大事的气度,以其善于过河拆桥的作风再加上李师爷在背后煽风点火,处处邀功,谁伺候他们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所能依仗的只是一身武功和对武林局势把握,可惜我武功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前些天濒死之状无力多想,武林中各路高手的名单以及延请之法也被李师爷套了去,眼下我已失了护身之法,但凡行事有一点纰漏被李师爷抓住,他必然会放大百倍,而以府督的性子结果如何委实难言”

“‘仗义每多屠狗辈’,这读书人太过阴险,咱们混了一辈子可别栽在他手里。”

“老夫现在固然虚弱,但他们若敢对我动手我必拉他们陪葬。唉!”元老说着突然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好好的阁主不当,这把年纪跑来这里跟他们玩过家家,想想也是好笑,都怪当初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子太莽撞,否则哪用得着过这般火中取栗的生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