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江山易手 > 第104章 李师爷的算计

江山易手 第104章 李师爷的算计

作者:木昆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7:09:05 来源:蚂蚁文学

李师爷跪在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刘师爷心中暗喜,庄则敬宗老等人更是事不关己己不劳心,既不帮李师爷说好话,也不帮刘师爷落井下石,只有酆无常在一旁暗暗提醒。武经国盯着两人,良久不语。

一阵狂风吹来,接着大雨倾盆。

“都起来吧。”武经国似乎怒气消了不少,众人叩首,起身。“坐下说话。”众人忙稽首谢过,方才各自落座。

“这些事你事先都料到了?”武经国问道,显然这句话是问刘师爷的。

“回府督,事先只料得七八分。其实这事不难,打一开始用那个梁榭就是个错误,府督请想,刺客与我们势不两立,他的

话能信么?这种人别说拿他老婆小舅子当人质,就是拿了他父母也没有用......”刘师爷心中狂喜,侃侃而谈,机会,为数不多的机会,难得姓李的这次错得这么彻底,岂能不好好把握?

“再说那‘誉王’毕竟是皇亲国戚,又碍不着我们什么事,对他下手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只要皇上信得过府督,他一个亲王又能怎样......”刘师爷将李师爷的过错层层扒开,细细数说,说到得意处不觉起身,在厅中慷慨激昂,指点江山。

武经国静静听着,脸上微微有一丝笑意,元老看着暗暗摇头,瑞婆婆微微点头,孙铭则是一身冷汗,骆镶庄则敬和李念等人不显山不露水,似乎这事跟他们没有关系,只当做故事来听。赵硎面露冷笑,对刘师爷极不耐烦,若不是碍于武经国的面子,估计早站起来走人了。酆无常最有意思,他不去疗伤,却对刘师爷的谈论极有兴趣,几次刘师爷接不下去的时候都是他在一边提醒。

刘师爷武经国越听脸上的笑容就越是明朗,刘师爷得酆无常之助再看到武经国默许更是精神抖擞,将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尽数说了出来,将李师爷批了个体无完肤。

轰!忽然一声巨响自西南边传来,大地似乎微微颤抖了一阵,那声音如雷鸣却又更加沉闷,惊心。武经国着人去查,那守卫自去,刘师爷趁热打铁仍旧侃侃而谈,武经国笑意更盛,酆无常也在笑,笑的诡异而奇特。

红光一闪,厅门口陡然多出一人,这人着一身红衣,打着一柄红伞,长发披开散落肩头,浑身上下被水浸透,一柄伞破碎不堪,他(她)神情疲惫不堪,宛如生了一场大病。

元老顾不得自己身上的伤,忙站了起来,扶他(她)落座,哪知他(她)并不领情,也不落座,就那样直挺挺的站着。

“是谁将你伤成这样?”元老问道,人是他请的,丢脸也是丢他的脸。

他(她)一言不发,只是站着,既不说话也不向武经国施礼,脸上没有半分表情。

刘师爷看他(她)模样已知他(她)大败亏输,心中更是欢喜无限,真是天助我也!让他(她)断后是李师爷和元老一手安排的,他(她)败了刘师爷正好为自己方才一番推论正名,也恰恰说明了姓李的布局狗屁不是。

刘师爷强压喜悦,向武经国一揖,道:“府督容禀,学生一直认为江湖人靠不住,真正打仗还得靠‘府卫’的各位大人和火器营的人马才行,可李师爷不知是收了他们什么好处,我们人手足够却非得用江湖人帮忙才行,这不又是一无所获。若是庄大人他们方才未曾撤退定能将逆党生擒回来,以解府督后顾之忧。”刘师爷打击李师爷和元老的同时,还不忘拉拢

庄则敬,毕竟以后他主了事还得跟这帮人打交道,没人帮衬怎么行。

元老好没来由被带了进去,再好的脾气也难以忍受,当即冷笑了一声。

“刘师爷,你以为本督该如何处罚李师爷呢?”武经国问道。

终于,终于盼到了这一刻。刘师爷激动万分,让他决定李师爷的生死,他岂能再给姓李的翻身的机会?

刘师爷一揖道:“回府督,本来念着李师爷这几年伺候府督的情分上应该给他些银子遣散回家,可是我们的事他知道的太多了,万一他多嘴,岂不是另给府督增添麻烦?依学生之见不如将他......”他说着做了个用手掌斩过颈侧的动作。

武经国一笑,道:“好,就依你。”

“府督,不如顺便......”刘师爷还待说话,蓦然间脚下一空,脖子一痛,一道红影闪了过来,没有任何招呼,没有多余的话,一手掐着刘师爷的脖子把他托了起来。

“你......你......你做什么?咳咳......。”刘师爷口齿含糊不清,他(她)不答,托着他不说一句话。

刘师爷眼睛向武经国看去,武经国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刘师爷又向骆镶庄则敬等人看去,无一人说话,他的眼光终于转到酆无常的身上,这个一路帮他说话的人。

酆无常缓缓站起身来,优哉游哉走过去,在他肩头拍了拍道:“没有能力自保的人,就该挑别人喜欢听的话来说,否则小命就没了!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元老一样好脾气,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好说话,也不是所有人都按套路出牌的。作为师爷,你跟猪八戒二姨一个死法也是绝了。”

他(她)手上加劲,刘师爷白眼珠一翻,气绝身亡。他(她)一言不发,将刘师爷扔在厅中,转身离去。

酆无常艰难地弯下腰,扒拉扒拉刘师爷的眼皮,按了按他颈侧的血脉,道:“死的这么着急,我话还没说完呢。”

“好了,大家都撤了吧,这一仗是我们输了,再论无益。”武经国缓缓吐了一口气道。

“谁说我们输了?”酆无常缓缓站起来道。

“哦?”武经国精神顿时一振。

......

京城的雨终于停了,事终于办完了,武经国终于又去了皇宫。

元老瑞婆婆孙铭三人出了经国府,向一家酒楼走去,他们觉得很累很累,比跟人动手拼命还要更累,他们需要点几道好菜,好好吃上一顿。吃是所有人共同的爱好,的确,挣来了银子怎能亏待了肚子?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周遭的一砖一瓦显得透亮而鲜明。日头西下,一夕晚霞映现天际,红彤彤的太阳温和的将阳光洒向大地,那一抹余晖将三人的背影拖得老长老长。

“元老,老婆子有一事搞不明白。”

“请说。”

“他(她)为什么要杀刘师爷?”

“不是他(她)要杀刘师爷,是府督想要刘师爷的命。”

“那刘师爷说的似乎没什么不对,就拿调庄则敬他们回府来说李师爷的计策很成问题,府督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我们都小看李师爷了。在布局上讲,调人回来救援的确是下策,可是正是因为这个下策,才体现出在李师爷的心里府督的安全比做成任何事都重要,也正是这个作风,李师爷的过错反而让府督更加放心用他,府督虽明着责骂,心中却是高兴的。”

“那他为何不辩解?”

“这正是他的高明,不辩解错误在己身,府督放过他是府督有度量,府督责罚他实则不过是出出气罢了,若是辩解了,那便会将错误推到府督身上,府督如何下台?刘师爷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些才丢了性命。李师爷是府督一直重用的,李师爷的布局府督也是允可了的,李师爷调人回来也是为了保护府督,若李师爷有错,岂不是府督首先识人不明,其次智谋低劣,看不出布局好坏,第三点更重要,府督若是责罚李师爷就等同暗示‘府卫’的人下次他若遇到危险,众人就以刘师爷的方法做,以办事为先,利益为先,不必管他的生死。你想,府督怎敢发出这样的暗示?所以刘师爷那番言辞等同辱骂府督,同时为了立功又置府督的生死于不顾,府督要的是忠于他的人,在忠心二字面前,其他的一切都要靠边。”元老道。“何况刘师爷这事后诸葛的作风着实让人厌恶,他若真有本事,事先为何不向府督说明?何必在事后邀功逞能?这岂不是说我们和府督都是白痴饭桶,只有他刘师爷才是人才,没有他,整个经国府就玩不转么?”

“原来如此!”

“可惜我们一开始未能想到这些,这一点上李师爷赢了。”

“元老文武双全,岂是他一介书生可比?”孙铭道。三人相视一笑。

“老婆子还有一事.....”

“你是说功劳簿的事?”

“嗯。老婆子不解,逆党除了不留宗宇翔之外并无多么了不起的高手,李念却说的玄之又玄,还有‘谭门’和‘半步堂’徒众加在一起也不过三百来人,哪来的一千二百名高手给他们杀?最可气的是道尊和‘誉王’手下的死也算成是他们的功劳,老身打死也不相信凭他们就能杀得了道尊。这些元老明明知道,却为何任凭他们抢去我们的功劳?”

元老长吁了一口气,缓缓地道:“经国府表面看起来是一座府邸,实则五脏俱全与小朝廷无异,安师爷负责记录每个人的功劳,然后府督再以之论功行赏,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公平。可你不要忘了,虚报战功本来就是当官人的拿手好戏,此次我们大败而归,唯有酆无常立了一功,府督正对他们另眼相看,即便他们虚报战功也不过是多发点银子而已,府督又岂会在乎?至于抢我们的功劳,那自更不必说了,我们一败涂地没惩处就不错了,还有何颜面争功?”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我们之所以败也是拜他们所赐,若不是项岳等人贸然出手,宗老为保他们一命,何至于受此重伤?此事他们一句不提,反而成了我们办事不力。”

“代人受过原也不鲜见,这场子下一次找回来就是。倒是孙老要当心一些了,下次碰到你的徒弟万万不能手软,要么当场格杀,要么活捉回来任凭府督发落。”

“元老又旧事重提,我会当心的。”孙铭道。

“到了!”一座酒楼已在眼前,三人同时止住了话头,转而议论起花鸟鱼虫来了。

皇宫内。皇帝卧病在床,武经国跪在地下。

“好了,你起来吧。”武经国起身,皇帝又道:“他逾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你干嘛非跟他过不去,他爱穿龙袍就让他穿去,反正又不造反,唱戏的不也穿龙袍么,怎么不见你去抓人。”

武经国气为之结,龙神穿的哪里是唱戏的龙袍,这皇帝倒是看得开,穿龙袍还算小事么?你当太子的时候都不敢穿十二章衮冕的龙袍,他一个江湖人岂不是骑到太子头上了。

“爷,这......”

“好了,不要烦朕了,你私调‘龙禁卫’,任思勰私调火器营,朕不也什么也没说么?”

武经国听私调二字,忙又跪倒叩头,道:“事态紧急,爷身子又不太方便,所以......”

“好了,起来,朕知道你们忠心就是了。”武经国复又叩首起身。

皇帝又道:“从先皇祖那论起来朕还是他的侄孙辈,坊间传言我们父子还欠着他的情。”

“爷,坊间什么话都能传出来,不可尽信,前段时间还一直传皇后与‘誉王’有染。”

皇帝疲倦地一笑道:“那是胡说八道了,朕还不至于听信这种传言。其实当皇帝挺没意思,不听大臣意见叫什么愎用,听了又叫听信谗言,有时候真话听起来像假话,假话听起来反倒更像真话,那些天天仁义道德的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其实还不是想从中捞点好处?有几个是真的为了朝廷百姓的?”

武经国道:“老臣只知替爷分忧,爷是天下共主,爷高兴了,朝廷才能安稳,天下的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皇帝微微一笑道:“朕也只能相信你了。三年前你刚病了几天,就有个十几个大臣,联名上书建议朝廷遭灭‘六龙帮’,说什么床上不能睡别人什么的,如何如何说了一大堆,大概有几十条罪状,光听他们说朕就头疼,当时朕问了无常,无常说‘六龙帮’的产业有将近一半在京城,有‘六龙帮’在一天,无论是‘天雄国’的‘金骑兵’还是‘北祸’的‘狼骑兵’都休想踏入京城半步,这对朝廷有利无害,如果朝廷剿灭‘六龙帮’不说他们会不会和外敌联手,单单朝廷抽调兵力就可能会使‘金骑’突破防线,打进中原,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爷想的周到。还有两件事爷有什么指示?”武经国心内一凛,这个糊涂皇帝平时十件事依我九件,今天却拐弯抹角还是阻止我对‘六龙帮’动手,看来他心里已有主意。皇后‘誉王’帝师龙神,这几个人无论我怎样煽动他总是不肯下手,看来还得另想办法。

“你们看着办吧。”

“是。”

武经国又陪着皇帝聊了一会,给皇帝讲了几个李师爷提前教给他的谑浪里的笑话,直到皇帝含着笑意睡着才起身出门。

给皇帝讲笑话趣事是他几乎每天必做的事,书里的,民间的,小说里的,江湖上的,只要是有趣的他都会讲给皇帝听。而李师爷除了给他出谋划策之外,另一项工作便是四处搜集奇闻异事,笑话趣事,再修改到通俗易懂简单好记的教给武经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