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讯

秦楼春 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讯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含真一张一张地翻着金丝楠匣子里的画,那全部画的都是隆福寺庙会的情形,有各种各样卖东西的摊子,有所有露过面的杂耍百戏,有街道两边的商铺、房屋以及招牌,还有隆福寺的全景图,以及寺院前庭里举行的祈福仪式场景。

画并不是一个人画的,有的画者技艺寻常些,只能说是白描了个大概的样子,瞧着象是街上卖的粗印山寨绣像里的图;有的画者水平略强些,只是色彩没用好,一些线条画得糊了,看得出来用的是比较劣质的笔和颜料;有的画者已经达到了书坊行当里数一数二的画匠水准,线条精细流畅,色彩绚丽,人物生动;还有的画者,那笔法与技巧怎么看怎么让秦含真觉得眼熟,她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赵陌的亲笔,画的分别是千味居、他们一群人团团围着在人群中往前挤,还有骑马坐车走在路上、经过驴肉火烧店的场景。

这里一共五十多张画,竟然都是赵陌与其他画者画下的隆福寺庙会场景图,而且正是正月初九那一天的。秦含真已经猜到了赵陌将这些画送给她的原因——

她应祖母牛氏要求,正打算用心画一幅《隆福寺庙会图》,可庙会她只逛了半天,虽在小本本上做了笔记,心思却先叫同行的赵陌分去了三分,到了千味居休息后,又叫赵陌与秦简讨论宁化王阴谋一事分走了另外三分心思。回到家来,再构思草图,已经相当吃力了。她忙活了两天,也不过是画了个大概的街道房屋分布,再将不同的商铺与摊子按照笔记排列好,再根据记忆,一点一点地回忆着每个摊子的模样。如今的成果,也就是书画摊、彩灯摊与针头线脑摊而已。

她都已经拿定了主意,等隆福寺以后再办庙会,她就再跑一趟,甚至是十趟八趟,哪怕每次庙会上各种摊子杂耍都会有所改变,也没关系。她要将细节观察清楚了,日后才好画到纸上来。她倒也不是非得追求某一次隆福寺庙会的“真实”,只要能把场景画得热闹、地道,对得起自己多年苦学就好了。但赵陌这时候送来了这么多画,无疑是帮上了她的大忙,让她省去了奔波之苦。

秦含真欣喜地翻看着那些画稿,不由得想起了当初在江南的时候,赵陌自个儿跟着巡视产业的何信等人,往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杭州等地转了一圈,回来带了许多路上画下的画稿,不少都是街景图。她当时就跟赵陌合力,将同一个地点的画拼起来,重画成了一幅幅完整的江南街景,过程中不知费了多少功夫去学习前人名家的绘画技巧,又查阅了多少各地风土人情,力求画得逼真、精细又还原。

离开江南后,她与赵陌分住两地,没法再象从前一样,整天待在一处画画了,但她还是保留了画完几幅画,便送去给赵陌看的习惯。赵陌闲时也会将自己看过、游过的山水风景人物建筑画成画,送来给她瞧。她看着那些画,将它们转为自己笔下的图卷,想象着赵陌在肃宁的生活,心里只觉得与他同游了那些风景一般。

而赵陌送来的这些画上面画的,不正是她与他同游的风景吗?

秦含真抿嘴笑了,小心将画稿重新一张张卷好,整齐放回金丝楠匣子当中,合上匣盖,挂上了锁,亲手将匣子提到画案边上放好。

有了这些画稿作为参考,她有信心,自己一定能画好一幅《隆福寺庙会图》,并不是简单地将别人的画复制下来,而是将别人的画当作是照片一样,牵引出记忆中的街景,然后用自己的视角,重新画成一幅画。

赵陌为她花了那么多的心思,在短短的时间内准备了那么多画稿,不用说,定是在初九那日,另雇了人在庙会上写生,当中还有技艺高超的画师,费用定然不菲。而他在百忙之中,还能抽空亲自画上四五幅画,也实在是用心良苦了。她自问这几年学画,还算有些心得,又怎能容忍自己辜负了赵陌的一番心意,不画出一幅好画来?

她定要比平日练画还要认真十倍、百倍,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接下来的几天,秦含真基本都把时间花在画画上了。为了构思出满意的草图,她天天在画室里忙碌个没完,只有在累了需要休息的时候,才会抽空去陪祖父祖母说说话,去承恩侯府寻堂兄堂姐们聊聊天,再关注一下秦简与赵陌那边的消息。

没办法,她如今只是深闺女子,能接触到的外界信息太少了。秦简见过云三少一面,只是听他抱怨了二嫂王四姑奶奶半天,顶多就是稍稍挑动得对方对王四姑奶奶多生出几分怨恨与忌惮来,但对于云帅接下来的动静,是否与某些宗室子弟、某些刚刚回京不久的老将来往从密,却是一无所知。

赵陌则直接几日不见踪影。本来还跟秦含真约好了要一起看元宵节的花灯,正月十六还要陪她去走百病的,结果他整个元宵节前后都消失不见了,若不是阿寿那边反馈回来的消息时,他奉了太子之命,出京去办事了,一切顺利,估计秦含真就要开始担心他的安全了吧?

本来说定的约会没能成行,秦含真心里有些小沮丧,只是不好在祖父祖母面前露出来,还得装作兴高采烈的模样,陪二老去赏灯吃宵夜。回到家里,她看着那一对为了应景才买来的走马灯,又想起了那年与赵陌一块儿做走马灯时的情形。

其实他们做的走马灯,比在街上买的要精致,甚至比她如今买的这一对都要好。只是今年没有赵陌陪着,她提不起精神来自己做罢了。可是想到赵陌缺席了原本定好的约会,她总觉得有些不得劲。转头望望画案上画了一半的草图,她沉默了一会儿,便拉过一张白纸,磨了墨,蘸了笔,开始把今晚的花灯会场景画下来,还有她去过的茶楼,猜过的灯谜,吃过的宵夜……她觉得,把这些做成走马灯上面的画,应该也挺有意思的吧?明日走百病,她也去走走好了。赵陌不在,她就跟姐妹们一道去。等回来了,也画成一盏走马灯。等赵陌回来时,便把一对灯都送给他,叫他也能看见她见过的风景。

秦含真下笔渐渐纯熟起来,心也平静下来了。赵陌所送的金丝楠木匣子就放在她手边,匣子里还放着他亲笔画的画。有它们相伴,其实并没有她原本以为的那样寂寞。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去了,刚过正月二十,大同那边就有了信。牛氏派去大同传话的下人报上了一个喜讯,令牛氏喜笑颜开。

小冯氏怀孕了。已经满了四个月。

小冯氏嫁给秦安已经三年有余,一直不曾有过身孕。刚开始,牛氏还担心过,请了大夫给她诊治,得知她身体还算康健,只是先前几年日子清苦,有些亏损了,好好补一补,就能调养过来的。小冯氏守孝那几年,连叔叔也要欺负他们姐弟,她会受苦受罪,也是能理解的。自打她定下永嘉侯府这门亲事后,情况已大有改善,冯氏族长也没少让妻子媳妇给她和她弟弟冯玉庭送好菜补汤什么的。之所以嫁过去后,身体还显得有些不好,大约只是因为苦夏,又有些水土不服的关系。她一路从江南过去,路上也颠簸得厉害,兴许也是累了。

牛氏回京后,也没少打发人送补药去大同给二儿媳吃。虽然秦安已经有了谦哥这个长子,但谦哥儿如今记为庶子,出身还是差了些。牛氏是做娘的,怎会不盼着儿子多子多孙呢?她虽然没有催得太急,心里却也是急的。尤其小冯氏是她亲自选定的媳妇,倘若不能为秦安开枝散叶,岂不是显得她挑错了人?

不过小冯氏虽然迟迟未能有孕,作为媳妇却着实贤惠,令人无处挑剔。她替秦安打理中馈,教养幼女,样样做得周全,连对金环那个宠妾,也都依规矩行事,不见嫉妒,也不会纵容,十足大家风范。三年多过去,秦安对这个妻子,虽不如当年对何氏那般死心踏地,却也敬爱有加,反倒是对金环稍稍疏远了些,还时常叫她不要淘气,有事只管听从二奶奶吩举。金环是何想法,京中诸人不得而知,但秦柏与牛氏对这个儿媳都挺满意的,只是忧心她为何不能有孕而已。

如今小冯氏终于怀孕了,牛氏怎会不开心?

她连声问派去大同传话的婆子:“竟然已经有四个月了,怎的先前没给家里递个信来?若是年前就知道,我跟侯爷这个新年也能过得更欢喜些!除夕夜祭祖的时候,我还能给老祖宗们上个香,请他们保佑媳妇与孩子母子平安呢!”

那婆子笑道:“五爷说了,五奶奶年前忙着家里家外的事,根本就没发现自个儿有了身子。身体虽有些不适,五奶奶却以为是累着了的缘故。是在除夕夜,因五爷说想吃鱼,五奶奶就让人在年夜饭席上添了一条鱼,谁知她闻着那鱼的味道,就吐出来了!过了初六,五爷亲自去请了大夫来给五奶奶诊了脉,确定是喜脉无疑。只是因为先前不知道,五奶奶累着了些,因此胎不是很稳,还需要静养。五爷立时就要写信回京,是五奶奶说,要等到胎彻底稳下来,再写信报喜也不迟,省得出了什么差错,让侯爷与夫人白欢喜一场。”

牛氏嗔道:“这孩子就是太过小心!怎会出什么差错呢?她身子康健,一直以来都没断过滋补汤水的,身边又有卢嬷嬷这样的老成人……”但想到小冯氏都怀孕四个月了,诊断出来的时候,也有三个月,卢嬷嬷在她身边服侍,竟然半点没发觉,是否有失职之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