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二十一章 生波

秦楼春 第二十一章 生波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中旬,东宫太子妃有令,命应选敏顺郡主的皇亲、勋贵、官家千金入东宫晋见。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考察诸位郡主伴读候选人了。但凡是有意送女应选的人家,个个都严阵以待,生怕自家女儿在太子妃面前有一丝不妥。

如今的太子妃可不比以往。从前太子病弱,人人都以为他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了,无子的太子妃不过就是一个未来的皇家寡妇,不成气候。除了让新储君利用来表示自己的仁德,再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众人当着皇家人与朝臣的面,会对太子妃表示敬意,可私底下还真没几个人把她看在眼里,顶多是顾虑到她父亲唐尚书的面子,不会轻易表现出真实的态度来。就连陈良娣,都因为生有唯一的皇孙,曾经风光过几年,成为众人巴结讨好的对象。太子妃除了身怀有孕又还未分娩那十个月外,还真是没啥存在感。

但现在太子病愈,虽然也是每年小病不断,但都没有大碍,地位十分稳固。哪怕他至今未有子嗣,也一定会继承皇位,那太子妃便是六宫之主,一国之母了。无论太子日后的继承人是从哪个妾室肚子里生出来的,都要敬太子妃为母。这样一位名门出身的国母,素有贤良名声,娘家在士林、朝臣当中颇有名望,只要她不出大差错,就没人能动摇得了她的地位。朝野上下,有谁敢轻慢了她?

如今太子妃唯一的亲生女儿,亦是当今皇帝唯一一位亲孙女的敏顺郡主要选伴读,即使最终能入选的女孩儿只有四人,也没人敢有所轻忽。不怕自家女儿落选,就怕女儿说错了什么话,犯了什么忌讳,得罪了太子妃唐氏,那可就不妙了。

秦家两侯府,本来与这选伴读之事并不相干,不过,如今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合力推举秦锦春应选,这事儿就跟他们扯上了关系。

本来五姑娘秦锦容也想去的,已经在父母面前闹过不止一回了。可惜,承恩侯夫人许氏不赞同,闵氏冷然反对,而秦叔涛则是心疼女儿,不想让她进宫去侍别人。这三位不肯点头,秦锦容再怎么闹都是白搭。最终,报上去的只有秦锦春一个人的名字。等消息下来的时候,秦锦容气得饭都不肯吃了,摔了一地的东西。

她母亲闵氏压根儿就没理会她的胡闹,反而郑重对秦锦春道:“别理会你五妹妹说什么,她小孩子家不懂事,不过是胡闹罢了。倒是你此番入宫,需得谨慎小心才好。多多演练礼仪,万不可在宫中失礼。你已是我们承恩侯府推举上去的人,若你有任何失礼之处,也会连累我们承恩侯府的名声。

秦锦春知道这位婶娘素来性子清冷,难得见闵氏如此细心地指点自己,她心中感动,忙应了下来,又再三谢过闵氏。

除了闵氏以外,承恩侯夫人许氏与二婶娘姚氏也都很热心地为她准备进宫事宜。上到她梳的发型、戴的首饰,下到穿的衣服鞋袜与腰上挂的佩饰,全都替她设想周到,准备齐全,令她感动不已。

许氏还把身边的一个大丫头指给她看:“等你进宫那日,我将鹦哥借给你。这丫头时常随我入宫晋见太后,对宫礼宫规都是熟的,也认得宫中道路,还跟着我去过东宫两回。有她陪在你身边,你若有不懂的地方,只管问她。”

这才是最要紧的助力呢!秦锦春连忙再次磕头谢过许氏,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她跟秦锦华她们不太一样,她没有进过宫,因为是二房的女儿,她对这些东西是不大熟悉的,宫中的规矩礼仪虽然在闺学里学过,但平时没什么用的机会,因此有些不够熟练,她还真担心进宫以后,会有疏失之处,在贵人面前出丑呢。如今有个鹦哥在,她心里就觉得有底气多了。唯一担心的是,鹦哥是许氏跟前得力的大丫头,只怕没有她自个儿的丫头那么听话好用,但愿她到时候不会使唤不动对方才好。

除此之外,秦简与秦锦华又给秦锦春出了个主意:“符老姨娘从前也常进宫,她说来是你亲曾祖母,你若是礼仪上有什么不熟悉的地方,不如去向她老人家请教?”

这句话提醒了秦锦春。符老姨娘就住在承恩侯府里呢!只因她老人家平日里深居简出,很少出院门,只埋头敲经念佛,也不召她这个亲曾孙女过去相见,因此她一时竟没想起对方来。

不过符老姨娘曾是慈宁宫常客,记得薛氏当初搬出这府里时,因符老姨娘不肯跟着亲孙子走,薛氏还隔着院墙骂了这位亲婆婆许久呢。她至今还时常在家里抱怨符老姨娘,说若不是后者贪图富贵,不肯跟着二房搬走,如今要进宫晋见太后时,就能把她薛氏以及长孙女秦锦仪也捎带上了。结果二房这几年再也没有了进宫的机会,符老姨娘也没有再进过宫门,简直就是两败俱伤!薛氏觉得符老姨娘真是蠢透了。

秦锦春却不这么想。她还记得这位曾外祖母呢,从前待她很亲切的。有时候她偷偷溜进东小院去摘院中那株枣树结的果子吃,符老姨娘还把她叫过去,拉着她的手问她话,又让她吃美味的素饼。除了符老姨娘处,她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素饼了,外头再买不到那样的味道。

这么想着,秦锦春就立刻下了决定,要到符老姨娘处,再吃一回素饼了。

且不说秦锦春与符老姨娘相会,如何和乐融融,她有机会候选敏顺郡主伴读的消息传回二房,立刻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薛氏大喜,小薛氏亦惊喜不已,秦锦仪却几乎当场变了脸色:“怎会这样?!先前可没听四妹妹提过这件事!如此大事,她怎能瞒着家里?!”

小薛氏皱眉看向长女:“你妹妹平日长住承恩侯府。既然是承恩侯府荐她上去的,她未必能事先知情,提前报给家里知晓。她身边只有两个丫头侍候,轻易不好出门,若是家里不打发人去瞧她,她想要托人送信回来也难呀。你做姐姐的,怎么就不知道体谅妹妹?这原是好事,你生什么气?”

秦锦仪只怨母亲偏心,也不理会小薛氏,径自抱住祖母薛氏的手臂,哭道:“祖母,不是我不体谅妹妹,而是伤心妹妹与我这个做姐姐的如此生分。她既然有门路能应选皇孙女的伴读,怎的也不告诉我一声?就算她身边的丫头不方便出门,随便花一二百钱,难道还不能使唤个婆子给家里送封信么?倘若我早知情,早就把自个儿的名字也报上去了。以我的才学,又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孙女儿,难道还做不得一个小小的郡主伴读?!”

薛氏愣了愣,还真沉思起来:“也对,若你能攀上东宫的郡主,身价也不一般了。我就不信,有东宫撑腰,你还能找不到一户好人家?!”

秦锦仪露出了得意的微笑来。

小薛氏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插嘴道:“仪姐儿,休要胡言乱语。敏顺郡主几岁?你又几岁?你仔细瞧瞧那伴读候选名单上的人,都与郡主年纪相仿,最小的十岁,最大的还不到十四,可你……你已经是十八岁的人了!即使把名字报上去,又如何能做得郡主的伴读?!”

秦锦仪不以为然地道:“正要年纪大些,才能照顾好郡主。所谓伴读,就是要陪郡主读书玩耍的。这有何难?从前郡主到承恩侯府里来的时候,我也曾陪她玩耍过。我记得那时常常劝说郡主要言行文雅,不要调皮,太子妃还夸我有长姐之风,端和稳重呢。我不去应选就罢了,一旦应选,定能入选!”说着还一脸扼腕的表情,“都怪四妹妹没及时告诉我,否则哪里还轮到她出头?!”

小薛氏只觉得心头无力,闭上眼,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她没想到的时,秦锦仪竟然对薛氏道:“祖母,四妹妹懂得什么呢?她就只会憨吃憨玩罢了。从前姐妹们在一处上学,就数她的功课最差,连刚从西北乡下回来的三妹妹都比她强些。若她此番进宫应选,与那些才华出众的名门千金一处作比,定要出丑的!到时候我们家也要跟着没脸。不如您跟四妹妹说,让她把这个资格让给我吧?我与郡主早就相熟,才学功课又都出众,定能为家里争光的!”

“这……”薛氏犹豫了。

小薛氏忍不住又道:“东宫已经选定了人,说好是春儿的,如何能让仪姐儿擅自顶替?让太子妃知道,岂不是有不恭之嫌?太太,这万万使不得!”

秦锦仪恼怒地说:“这又不是圣旨,有什么可担心的?太子妃一向和气,从前还曾经夸过我呢。若不是长房那边帮四妹妹说好话,这次原也轮不到四妹妹出这个头!”

小薛氏气得捂住胸口急促地喘着气:“休要胡闹!太子妃当初不过是客气地随口夸你一句,你以为自己是谁?这么多年了,你怎知道贵人还记得你?!可你若是擅自行事,惹恼了东宫,连累你父亲丢了官,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如此大事,怎能由得你乱来?!”

骂完了女儿,她又去恳求婆婆薛氏:“太太,这不是说着玩儿的。太子妃既然已经下了令,她又知道咱们家的女孩儿长什么模样,拿仪姐儿去顶替春儿,怎么也说不过去的,换了谁都会生气。春儿也是您的亲孙女儿,若她能有个好前程,于咱们家也有好处。我知道您一向疼仪姐儿,可也不能为了仪姐儿一个,就把大爷与其他孩子的前程都给断送了吧?!”

听说会影响儿子官职,薛氏心中顿时一凛:“行了,你不必多说。我难道是个糊涂人不成?这点分寸还是有的。”又反过来哄长孙女,“这事儿真的不成。不过,你也不必担心。等你妹妹进东宫做了伴读,我们就让她多在太子妃与郡主面前说你的好话。要是太子妃愿意帮你做媒,你还怕会没个好前程么?祖母定会为你做主的,放心放心。”

秦锦仪扁了扁嘴,恨恨地瞥了母亲小薛氏一眼,不情不愿地应了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