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六十三章 舒适

秦楼春 第六十三章 舒适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含真很快就跟着祖父秦柏与祖母牛氏,搬进了金陵城的新居。大堂哥秦简为学业计,自然也是跟着一起走了。

新宅子位于夫子庙附近,乃是一处闹中取静的所在,离街区不远,周围住的邻居也都是正经知礼的人家。秦柏从购宅开始,整理房子与搬迁的过程都很低调,不曾公开宣扬过自己的身份。附近的人家只道新邻居是一位家财丰厚的老乡绅,带着老妻与孙女侄孙住进来,便按照礼数来问好。秦柏也命周祥年和虎伯客气地招呼了人家,送些自家做的糕点作为见面礼,却并无深交的意思。大家维持着客气却疏远的关系,彼此倒也自在。

宅子是三进的,其实是三路三进的格局,也就是九个院子。

正中一路,前院正房正开五间,并没有东西厢房,两侧沿着墙根盖了檐廊,方便人行走。正屋宽大又通风,用碧纱橱隔成几个小间,既有正厅,也有地方做餐厅、茶室、外书房等等,是用来待客的所在。正屋东西尽间都有小门通后头院子的游廊,门一关,就把前后院隔绝开来了。虽说没有正式的二门,倒也内外分明。

前院后头是正院,端端正正的正房三间带两耳房,并东西厢房各三间的格局,正房还多盖了一层楼,也有五间,此时已打扫干净了,只是暂时空着,摆些桌椅长榻暖炉屏风,以备观景时使用。正房楼下是秦柏与牛氏的住所,牛氏又指了西厢房给秦含真住。东厢给秦含真做个小书房,虎嬷嬷与魏嬷嬷也可以带着丫头在那里做针线。

后院有一列排房,正好做了丫头婆子们的住处。新布置房屋院子的时候,秦含真特地嘱咐过,把这个小院里原本封住的井口重新开通了,方便用水,又另外空出一间屋来做浴室,在屋外彻了简易的灶台,随时可以烧热水。

宅子的东西两路都是一样的格局,没有厢房,三个院子都只有一间大大的正屋,两侧不是白墙,就是窄窄的檐廊,或是种些树木,点缀几样湖石,以作装饰。东路前院与中院都给了秦简和他的随从住,由得他布置去。后院则做了仆役房。

西路则是给赵陌留着,同样的安排,如今暂且叫他留在江宁的两个随从带着行李搬了进去。后院是做厨房使了,正好有个小门与正路的后院相通,后者与东路的后院也有小门通行,正好方便仆役们来往。当然,夜里前院上钥,这两边小门也会锁上的,不许家下人等随意乱走。

如此小小巧巧的一处宅子,住进秦柏祖孙,再添一个秦简与赵陌,并男女仆妇,倒也井井有条,并不让人觉得拥挤。

宅子本有八成新,又经过重新修葺,加修了暖炕与火墙,改善了炉灶和下水道,即使是在大冬天里,室内也是温暖如春的。周祥年事先特地找人重新整理过院子里的花木与湖石、水池、檐廊等,如今一点儿衰败的样子都没有。秦柏一行人才搬进来,就立刻感到这屋子比六房祖宅住得要舒服。

秦简觉得这简直不合理。他向堂妹秦含真吐嘈说:“当初祖父命人在秦庄翻修祖宅的时候,也不知找了何人主事,他一定中饱私囊了,要不然就是他其实是个无能之人,什么都不懂。建出来的宅子,也就是外表看着气派,住起来却一点儿都不舒服。冬天里人在屋中,门窗都关严实了,总觉得寒风好象从四面八方吹过来,脚底下还有凉气渗入,身上、脚上明明没有沾着水,却总有一种湿答答、粘乎乎的感觉,除非整天抱着火炉、手炉烤,否则身上根本干爽暖和不起来。我本以为江南就是这样的天气,如今才发现,其实是屋子没建好!等我回了京城,一定要向祖母告一状!”

秦含真就笑道:“照你这么说,那人可能有些冤。咱们在其他房头的屋子里,也没觉得有多暖和。江南的冬天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会觉得这宅子好,是因为取暖的设施做得周全些,不过也容易上火。所以,大堂哥要记得多喝些清润的汤水哟。”

秦简笑着瞥了她一眼,也不多说。反正他现在就认定了,祖宅一定是没有翻修好。连三叔祖新买不久的宅子,简单做了修整,都能让人住得如此舒服,那主持祖宅翻修工程的人,只需要稍稍用点儿心,还怕建不好房子么?可见都是他的错!

秦简这一路南下,没少见识下人们贪污主人家钱财的各种花样。他深知主持祖宅翻修的人一定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正好寻个机会拿对方开刀,借机刹一刹侯府下人们的歪风邪气,免得他们把秦家的主子们都当成好哄的傻子了,随意糊弄!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了。难得住进这么舒服的宅子,外头的气温除了潮湿阴冷一些,倒也不如京城寒冷,所以秦简索性就专心一致地宅在温暖的房间中读书,族兄弟们的各种呼唤邀请,他就少去理会了。大冷的天,又时不时来点雨雪,谁有空整天往外跑呢?

秦含真也窝在自个儿的房间里,坐在炕上,穿着夹袄,热乎乎地背书抄书。她的功课开始与秦简、赵陌他们有了不同。赵陌更多的是要学习道理,开拓心胸,秦简则开始钻研四书五经,研究科考文章技巧,秦含真只需要能背得下课文,能理解先贤文章的道理,就可以了,不必钻研太深,更不必学习什么八股学问,倒是可以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多用点心思,陶冶情操。

先前收起来的琴翻出来了,赵陌前些日子送的黑白玉围棋子摆上了新买的棋盘,就放在炕角处,秦含真又让人从附近的街市里买了上好的画笔、颜料和纸张。秦简一笔一划地教孙女儿,从最简单的白描花鸟开始,还寻了不少名家画谱给她做参考。

秦含真也见过不少名家字画了,眼界是有的,一路南下时,也见识了些山山水水,更别提还有现代时的见闻做打底,只是手上的功夫还不到家,想到的东西还画不出来罢了。她想到这个时代还没有相机,她若想将记忆中的画面留存下来,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画笔,心情便沉静下来,耐心地跟着祖父学起画来。她在京城里跟着曾先生学过点基础技法,倒也还跟得上秦简的进度。

学习的日子是充实而忙碌的,不过以秦含真的性情,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只有学习。先前住在六房祖宅里,与族人比邻而居,每日都与族人来往,还有不熟悉的六房下人围观,秦含真真是觉得事事都不自在。

如今可好了,住进了自家的宅子,秦简住在东路,除了每日来向叔祖请教功课,以及一日三餐过来吃饭以外,一般都会待在自个儿的地方。他带来的那些下人也不会对三房的生活方式指手划脚的。所以秦含真总算可以吃点儿自己爱吃的东西,随心所欲地说点儿玩笑话,聊点八卦了。

秦含真吃得惯米饭,却不大喜欢六房祖宅厨子做的甜丝丝的江南菜色;祖母牛氏则是念叨着她的面条和油泼辣子,念叨许久了,如今病好了也不必再忌口;祖父秦柏虽然是南方人的口味,但毕竟在北方住了多年,饮食习惯也不可避免地受了影响,而且还对美食有点儿挑剔――多亏三房南下时,是带了厨子的,虎嬷嬷也非常擅长做西北的面食,三房祖孙连带一个秦简,总算能吃得舒心些了。

不过,偶尔他们也会到附近的酒楼饭庄里下馆子,特别爱去那些享负盛名的老字号。难得来江南一趟,不尝一尝本地的美食,岂不是白来一趟了?

吃完了美食,秦含真回到家又写起了长信,依旧是给二堂姐秦锦华的,正好馋馋她。秦简知道了她的行径,不止一次地大喊卑鄙,接着自个儿也去写上一份了。

一家子在金陵城里过得乐不思蜀,秦简也不回族里去了,倒是宗房每隔几日就会打发族中子弟来问候。

冯氏派过来给六房充作向导指引的那一房家人,其实是一向负责往来金陵城办事的,姓曲,这些日子也一直尽忠职守,给六房帮了不少忙。想着他们一家是宗房派过来的,秦柏与牛氏都很念宗房的情,对来人也十分亲切。当中有一二个后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装,摆出一副好学模样,拿了自个儿的书本或文章来向秦柏指教问题,或是跟秦简谈诗论文,无论是秦柏,还是秦简,都好好地为他们解了惑。

从这些人嘴里,秦柏也知道了,族学的事因为进展太过缓慢,族里已经有德高望重的老者抱怨过宗房的秦克用了,还说秦克用既然有事要忙,腾不出手来,索性把族学交给别人负责,也省得妨碍了正事。如今宗房族长正教训次子秦克用呢,看起来不大希望把这桩好事让给别的房头,所以就数落起儿子的态度来了。

秦柏不管这些事,只当不知道,秦简倒是私下里跟族兄弟们讨论过几句。有没有结论无人知道,但他又交好了几位族兄弟,倒是真的。

没过几日,先前曾经与他常在一处玩耍的几个族兄弟找了过来。他们倒不是又来怂恿秦简出去玩乐了,家中长辈都在严厉禁止他们“带坏”六房的长子嫡孙呢。他们此行的目的,一是为了将族里听闻的最新消息告诉秦简,二是为了把赵陌的来信给秦简捎来。

赵陌在旅行路上送信来了。只是他不知道六房已经搬进了金陵城中,所以送信人仍旧将信送到了六房祖宅。与信一并送来的,还有沉沉的一箱子东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