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三十二章 公子

秦楼春 第三十二章 公子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含真觉得很奇怪。

那个青年看起来似乎跟自家祖父秦柏不算很熟,对秦柏的妻子孙女情况都不太了解,可是他说话的语气中又透着亲昵,感觉上不是一般的交情。

秦含真从没听秦柏提过,他在江宁还有这么一个熟人,秦柏也没向她与牛氏介绍对方的身份。照理说,秦柏有三十几年没回江宁了,这人的岁数都没这么大,不象是他在江宁的旧识。若说是故人之后,秦柏待他又很客气,不是对一般世交家小辈的态度。

秦柏的态度很矛盾,但那青年却是坦荡荡的,亲切又友好,主动向牛氏和她介绍自己,说他姓赵,是宗室中人,从京城到江南来求医的。秦柏是皇亲,按辈份,他也要唤秦柏一声舅舅呢。

秦含真从前只知道自家祖父是太子的舅舅。不过真要从皇帝皇后那边算起来的话,赵陌的父亲,还有蜀王幼子等身份的人,因为是太子堂兄弟的关系,也可以唤秦柏一声舅舅的。赵陌称秦柏为舅爷爷,便是因此而来。不过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叫,通常都只唤一声永嘉侯而已。

这位赵公子,既然也是宗室中人,那么显然是哪位王爷的儿子了,正好与太子、赵硕、赵砚、秦平秦安、秦伯复秦仲海他们同辈。秦含真心里有些抓瞎,赵公子算是她什么亲戚来着?表叔吗?想想她的表叔还真是数不清了……

牛氏得知这位赵公子是宗室,顿时肃然起敬,原本还有些散漫的态度也变得郑重起来:“老婆子不认得贵人,方才真是怠慢了。”

赵公子笑道:“舅母不必客气。您是长辈,我这个晚辈在您面前却是不敢拿大的。”

秦柏轻咳了一声:“公子还是别称呼我们夫妻为舅舅舅母了,实在不敢当。”

赵公子含笑看了他一眼:“侯爷多虑了。论辈份,本该如此才是。”

秦柏默默地回看了他一眼。

他便笑道:“瞧我,见了二位一时高兴,竟忘了让路。侯爷与夫人是来看诊的吧?叶大夫的医术确实让人惊叹,来,我来为二位引路。”竟是自告奋勇做了向导,领着秦柏夫妻进医馆去了。

秦含真留意到,他换了对自家祖父祖母的称呼,这跟他之前的态度可不太一致呀?这人真奇怪。

大概是因为时间尚早的关系,医馆里人并不算多。有两三张桌子后头各坐了一位大夫,每位大夫身边都围了几个病人和家属。另一侧是抓药柜台,有三四个人正在柜台前排队领药。其中一人身上的衣裳似乎有些眼熟。秦含真多看了两眼,正好遇到那人听见声音,转过身来,竟然是沈太医!

沈太医看到赵公子回来,有些惊讶:“爷……”只说了一个字,他就瞧见了赵公子身后的秦柏与牛氏,还有秦含真。他立刻闭了嘴,笑着向秦柏打招呼:“侯爷怎么也来了?可是夫人的病情还未有起色?”

秦柏微笑着点点头,牛氏则惊奇地看着他:“沈太医,你怎么也在这儿?”他可是位太医呀!这里的大夫医术再高明,还能跟太医比?

沈太医面色微红,低咳了一声,干笑着说:“术业有专攻,我也有不擅长的科目。”

牛氏释然,笑道:“我看沈太医医术高明,说是有什么地方不擅长的,也只是过谦而已。”

秦柏问沈太医:“叶大夫可在里面?拙荆先前在路上偶感风寒,至今还未断病根。我想请叶大夫替她诊一诊脉。”

沈太医忙道:“这事儿好办。叶大夫正好在呢。”便跟柜台里的一个伙计说了一句,那伙计看看秦柏与牛氏,从柜台里走了出来,低声请他们到后堂去等候。

赵公子也跟了过来。

后堂地方不大,估计也就是六七个平方,只摆着一张八仙桌,四把竹椅,桌面上放着一套茶具,墙上挂了两幅画,一幅是张仲景,另一幅秦含真看题绂,猜想应该是孙思邈。

秦柏一行人在桌旁落座,赵公子也坐了下来。他身后的其中一名随从上前倒茶。

赵公子亲切地跟秦柏说话:“侯爷如今可都安顿下来了?不知住得可习惯?江宁饮食与京城大不一样,侯爷是南边人,应当无妨,夫人定是觉得不惯吧?我那儿倒是有从京城带来的厨子,做得一手好面食。改日侯爷夫人得了空,请到寒舍来坐坐,也尝尝我家厨子做的汤面。”

牛氏确实喜欢吃面食,不过虎嬷嬷就会做,带着南下的厨子里也有擅长做北方菜的,她倒不是很馋,只是觉得这位赵公子实在很知情识趣。往日想要讨好秦柏的宗室贵人,她也见得多了,赵公子却明显比什么蜀王父子、赵硕等讨人喜欢些,人也细心,能考虑到细小之处。

她对赵公子道:“您还真是说到点子上去了。这江南什么都好,就是吃食上我不大习惯。昨儿在家吃了两顿饭,就是他们本地厨子做的,好几道菜竟然都甜丝丝的!菜怎么能是甜的呢?我都咽不下去,只好叫他们把路上买的酱菜找出来,就着酱菜吃了个半饱,也就罢了。如今我正叫他们想法子买些面回来做面条饼子呢。我们家老爷在西北的时候,就总想白米吃,不与我一道吃面。如今到了江南,他是想吃多少白米,就吃多少白米,我却要想法子寻面吃了。”

赵公子听得哈哈大笑起来:“夫人说的,正是我曾经有过的念头。幸好从京里带了厨子来,不然怎么吃饭呢?”

他和牛氏倒是越聊越投缘了。

不一会儿,叶大夫过来了。他是一位年轻的大夫,看起来也就是二三十岁吧,面色白净,人斯斯文文的。他似乎与赵公子很熟,赵公子对他说秦柏与牛氏是他亲戚家的长辈,听闻叶大夫医术好,才会上门求诊的。叶大夫听了很高兴,为牛氏诊脉时十分用心,为她细细说明病理,而且不是掉书包,而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牛氏一听就明白自己这病怎么来的了,说得还真准。

秦含真在一旁暗暗惊叹,怪不得这位叶大夫会有神医的美名呢,果然名不虚传!

牛氏与虎嬷嬷也十分信服。

叶大夫给牛氏开了个方子,详细嘱咐了怎么熬药,什么时候吃,一天吃几回,然后道:“三日后若还未能痊愈,再来复诊吧。只是老太太这病就算是好了,也当细细调养身体才好。您一年前必定得了大病,伤了元气,至今还没有补回来呢。”

牛氏忙道:“神医果真了得!去岁有人误传消息,说我儿子死了。我一伤心,就大病一场,后来才知道是别人弄错了。可那时候病都病了,好不容易才好起来,我只当已经没事了,想不到已经伤了元气。”

叶大夫点头:“大悲大喜之间,最易伤身。”他将方子递给了秦柏,“过几日来复诊时再说吧。眼下还得先把病治好了,否则不好进补。”

秦柏郑重谢过叶大夫。叶大夫点点头,就起身离开了。他还有病人在等着,人情往来的事,会有伙计代劳的。再说,既然是赵公子介绍来的,自然也该知道他的规矩。

赵公子确实知道叶大夫的规矩。他微笑着为秦柏与牛氏介绍,该怎么抓药取药,还让自己的一个随从领着虎伯去外面的柜台了。他对牛氏说:“这位叶大夫医术了得,脾气也有些古怪。有人觉得他无礼,我却说这才叫真性情。”

牛氏点头:“有本事的人,脾气古怪些也是有的。我们是来看病的,能把病治好就行,旁的都在其次。”

赵公子笑道:“夫人是个豁达人。”

抓了药,他们就可以走了。这一趟医馆之行比想象中的要顺利。秦含真出门后看看天色,离午饭时间还早得很。

赵公子想邀请秦柏与牛氏到他的住处去。牛氏觉得头一回见面就到人家家里做客,有些不好意思,正要婉拒,却听得秦柏道:“公子不是正要换新居么?这时候我们怎么方便上门拜访?”

秦含真觉得奇怪了,祖父怎么知道这赵公子要搬家?他们真有这么熟?莫非是祖父提前去金陵城期间认识的?可那是在金陵城呀!

牛氏悄悄推了丈夫一把,暗示他说话要委婉一点。赵公子对他们那么客气呢。

秦柏只是十分郑重地看着赵公子,也不说话。

赵公子顿了一顿:“侯爷说得有理。既如此,待我换了新居,再请二位来家中用膳,尝一尝我家厨子做的好面了。”

秦柏这一回倒是没有再推拒了,神色也缓和了许多。牛氏高兴地说:“你放心,我到时候一定去!你把你家厨子做的面说得那么好吃,我怎么也要去尝尝。”

说话间,秦家的马车驶过来了。秦柏要与赵公子告别,赵公子却道:“你们是要出镇么?我正好顺路,再送二位一程吧?”秦柏叹了口气,默默看了他一眼。赵公子微笑着看他,他只好拱了拱手:“公子客气了。”算是默认了对方的同行。

牛氏在虎嬷嬷的搀扶下,上了马车。秦含真站在一旁,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自家祖父跟这位赵公子之间好象有什么秘密,总是你来我往地互递眼色,可惜她看不懂他们的眼神是什么意思。

她也跟着上了马车,不过转身的时候,她无意中扫见沈太医就站在不远处,手里提着几包药,好象正在看着他们。

她以为沈太医早就抓好药离开了呢。

马车很快就离开了医馆,秦含真也没闲心再多想沈太医的事儿了。她还在好奇赵公子的身份。这人到底是哪家王府的公子呀?他对秦柏夫妻那么亲切,是不是也有什么特别的想头?

他们一行人很快就驶离了镇子,眼看着前方不远处,就是岔路口了,骑马走在前头的虎伯却忽然叫了起来:“呀,那不是赵小公子么?他怎么来了?”

赵公子闻声望了过去,想知道“赵小公子”这个疑似与他撞名的人是谁,没有留意到秦柏的神情瞬间变得僵硬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