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二章 牛家

秦楼春 第二章 牛家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扫墓的事非常顺利。

牛老太爷夫妻俩的坟离码头有点远,坐马车要走上差不多一个时辰。秦柏事先打发过去的仆人买好了香烛纸钱等物,在墓地上一一摆好。秦柏与牛氏一行人过去,就可以直接开始祭奠。

两座坟头都维护得不错,周围没长多少杂草,坟前还残留着上一回祭祀时烧剩的香烛等物,看起来也就是没多久以前的东西,兴许是七月半中元节的时候留下来的。

牛氏在坟前哭了一场,又让秦含真过来给曾外祖父母磕了头,秦简、赵陌跟着上了香。秦柏将这三十年里的事在岳父坟前说了,给他烧了不少纸钱。事情办完,他与牛氏夫妻俩都觉得心头轻松了不少。

秦柏对牛氏道:“待我们从南边回来的时候,就在天津多住几天。到时候给岳父岳母好好做一场法事,为二老祈福,如何?”

牛氏想了想,微笑道:“这是个好主意,就依你吧。”

牛氏的祖父祖母葬在牛氏家族的墓园里,那儿有专人看守,闲杂人等却是不好过去的。不过秦柏事先派人跟牛七爷家联系过了,牛七爷派了儿子守在墓园门口,领着他们一行进了园。牛氏不想让族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牛七爷的儿子便对人说他们是亲戚,前来祭拜先人。看守墓园的老头子压根儿就没有多问。牛氏便顺利地祭拜了自家祖父母。

离开墓园,他们又去了牛七爷家。

牛氏已经几十年没见这位族兄了,只隐约记得些小时候的事。但两人长年通信,她心里对这位族兄十分敬重,看着他陌生的面容,也依然觉得亲切。

牛七爷一家对牛氏秦柏夫妻的到来都觉得十分高兴,特地在家中准备了丰盛的午饭。见了秦含真与秦简,也十分亲切地给了他们表礼,连赵陌也没落下。这些表礼对于秦简与赵陌这样的王孙公子而言,自然是简薄的,但他们都收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看得出来,牛七爷一家是真心拿他们当作亲戚晚辈看待的。

牛七爷一直不太清楚秦柏的身份,当年秦柏带着牛氏到天津来办牛老太爷的后事时,并没有提起自己的家世。但牛七爷光是看他的谈吐学识、行止气度,就能猜到他出身不凡,当时没好意思问,现在却没有顾虑的必要了,便直接问出了口。

牛氏也觉得没必要再瞒着牛七爷。其实当年她没把未婚夫的家世告诉族伯族兄,只是因为心里存了一点疑虑,生怕两人的婚事生变,日后提起也是丢脸,所以隐而不谈,如今却无须再担忧了,便老实告诉了族兄,连秦柏因为受到长兄逼迫,不得已在西北隐居三十年的事,也都说了出来。

牛七爷惊得半晌没说一句话。他妻子牛七太太也是目瞪口呆。他们私下都猜想过,族妹的夫婿可能家世很不错,说不定是官宦人家出身,可谁能料到,居然是国舅爷呢?!

牛七爷好半天才冲着秦柏喃喃低语:“你居然是永嘉侯的儿子……”

秦柏听了微微一笑。秦含真在一旁插嘴道:“七舅爷,我祖父如今也是永嘉侯呢。”

牛七爷又怔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这是怎么说的?我都懵了!当年八叔可是被永嘉侯救的呀!他那时候还跟我爹说,这辈子都不会忘了侯爷的恩典呢,往后若是有机会报答,哪怕粉身碎骨都愿意!我爹后来听说侯爷遭了难,心里就一直担心,打听得侯爷被流放去了西北,还在想八叔会不会遇上。后来听说侯爷没了,再过没多久,你们俩就护送着八叔的灵柩回了天津。我爹只道他没遇上侯爷,哪里知道,他们早就做了亲家?!”

他握住秦柏的手道:“好妹婿,好侯爷呀,你们当年就该告诉我的!你哥哥待你不好,你也用不着回西北去呀。那儿多远啊!你到天津来安家,我们两家人也好相互照应,总比在西北吃沙子强!别的不提,你就是想要打听家里人的消息,也比在米脂方便吧?”

秦柏有些感动,他反握住牛七爷的手:“七哥的心意,我们夫妻都明白,心里十分感激。其实这些年,我们在西北也过得不错,并没吃什么苦头,七哥无须担忧。”

牛七爷一边摇头,一边拉着秦柏与牛氏的手:“你们早该回天津来住的!”念叨了好久。

牛七太太见丈夫啰嗦个没完,忍不住拍了他一下:“好啦,都过去的事儿了,你还念叨什么?妹妹妹婿过得好,如今也是儿孙满堂了,是在西北还是在天津,又有什么差别?你少废话了!妹妹妹婿忙了这半日,早就饿了,还不赶紧请他们入席?!”

这才提醒了牛七爷,他忙拉着牛氏与秦柏的手,满面笑容地带他们到外头厅上去:“对对对,我都忘了。你们一定饿了,快来吃饭吧。我儿媳妇做得一手好菜,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你们也来尝尝。兴许比不得侯府里的厨子,但终归是地道的天津风味哪!”

秦柏夫妻俩笑着入了席,牛七太太反手搂住秦含真,拉着她也坐了过去,又让女儿十九娘多照顾表侄女儿。秦简、赵陌有牛七爷的儿子们招呼。屋里十分热闹,一片欢声笑语。

牛氏尝着家乡风味,心中却是感叹不已。她虽是出生在天津,长到几岁大,才随父亲前往西北,但仔细算起来,在天津待的时间其实也没几年。她母亲是蜀人,小时候照顾她的便是母亲留下来的蜀人乳母,养得她吃饭的口味也偏好麻辣。后来在西北住了几十年,她又习惯了那边的口味,爱吃面食多过吃米。她虽是天津人,却没有天津口味,尝着这些美味的菜肴,反而有一种新鲜感。

秦含真倒是吃得很欢,赵陌也觉得不错。秦简有些不习惯,可吃着吃着,也适应下来了。这饭菜好歹比客栈的出品强许多。

饭后,众人撤了席,重新落座,吃茶闲谈。牛七爷提起这些年的经历,虽有种种不如意,但日子也算是平顺。自打那年牛老太爷离了家乡,牛七爷的父亲也跟族人疏远了许多,平日里除非族中有大事,否则一般不跟族人来往。大约是因为那时的族长确实做错了不少事,后来又闹出了几桩大事,引得其中一支族人闹着要分宗,又有一个很有出息的小辈被族长一家逼得自请出族,后来却功成名就回来打脸了。族中议论纷纷,都对族长十分不满,族长也自觉脸上无光,便退位让贤了。

如今执掌族务的这位族长,才干虽然平庸一点,为人却还宽厚,在族中颇有威望。他对牛七爷一家十分礼敬,再三请后者帮忙料理族务。族中有人遇到困难,他也乐于伸出援手。托这位族长的福,牛氏一族的门风总算稍有好转了。如今牛七爷跟族中相处得也算融洽,族中有小辈有读书天赋,却家境贫寒,无力科举,也是他出钱资助的。

牛七爷对牛氏道:“其实我能有多少家资?说是我资助的小十七,其实我用的都是你们那八十亩地出产的粮食换来的银子,因此,也算是你们夫妻资助的他。他如今只感激我的恩情,倒叫我惭愧了。要不……我让十七过来见见你们?他如今就在城里上学,叫他来,很快就能到了。”他其实是真心盼着那位族侄好的。

牛氏看向秦柏,秦柏微笑道:“从这里进城,也要走大半个时辰的路,太过费事了。此番我们夫妻南下,是回我家乡祭祖去的。因着眼下中秋将近,我们怕越往后,天儿越冷,若是遇到运河封冻,可就被堵在路上了,便想着尽快赶路,路上不会在哪个地方逗留太久。不如等明年春暖花开,我们从老家北上返京时,路过此处,再见侄儿吧?”

牛氏听了,便也跟着点头:“确实啊。这匆匆忙忙的,见一面有什么用?等到明年我们不必赶路了,索性就在天津多住几日。七哥把小十七叫过来,让我们老爷问问他的功课。可不是我吹,我们老爷在米脂就是名师,教了好几个进士、举人出来,指点几个孩子功课,又有什么难的?”

牛七爷忙道:“那可真是太好了!”又指了指自己的小儿子,“我们家十六,也是童生,读了好些年书了,总没有长进。妹婿明年可得好好替我看看,这孩子到底有没有读书的天赋?若是不成,索性叫他别读了,好好学个营生要紧。”

秦柏一口答应下来。牛十六却在旁露出了苦笑,抓抓头发,那表情别提有多烦恼了。

秦含真忍不住偷笑,坐在她身边的表姑牛十九娘笑得比她还大声。

秦柏一行人在牛七爷家待了两三个时辰,宾主尽欢。离开的时候,牛氏还有些不舍。她没有娘家亲人许多年了,如今才知道“娘家人”这三个字的好处。

秦柏就安慰她道:“回京时在天津多住几天就是,又或者咱们在天津置一处别院,闲了就来住几天,正好与你族兄一家多聚聚,如何?”

牛氏听了欢喜:“真的能行么?那可太好了!我也不用常来,一年里有那么一回就够了。我瞧七哥家那几个孩子都是心正的,人也不蠢。咱们家反正有余力,帮着拉一把也好。当年若不是七哥他父亲,我祖父母的坟都要被人挖了呢。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没法忘记,更别说这些年一直是他们家帮我照看爹娘的坟了。”

秦柏点头:“都依你。”又建议,“那八十亩地就送给你七哥吧?咱们再补上二十亩上等好地,凑足一百亩好了。祭田我们可以另外再置办。我看你七哥家也不富裕,多几十亩地,他们总能过得宽松些。”

牛氏自然是赞成的。

一行人回到了客栈。坐了那么久的马车,秦含真觉得自己的腰都快要断了,跳下马车后,她恨不得立刻回房间里躺下,好好伸伸筋骨。谁知才进门,她就发现客栈大堂里多了好多陌生人,一个个都人高马大地,穿着清一色的军装。

坐在大堂正中央,与沈太医对面相谈的,是一个二三十岁、高大儒雅的男子,不过瞧他那一身服饰,就能知道,他定是位武官了。

这人是谁?来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