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二十六章 闲话

秦楼春 第二十六章 闲话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三房上京之前,姚氏对他们有过一个既定的印象。qiuyelou

三房长达三十年留在西北边关附近的小县城,住的是村里山上的土房,没有玻璃窗;出门不是骑马就是骑驴,坐车会被土路颠得骨头都快散架了,跑上十来里路,头脸都是尘土,因此出门回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脸换衣裳;不论主子还是奴仆,全都穿着棉布衣裳,颜色不是素淡就是黑灰(当时在办丧事);家里吃的多数是面条,虽然不是没有米,但都是普通货色,远远称不上精细,肉食基本上都是羊肉,鱼只有附近河里的出产,酱菜、干菜是饭桌上的主流,没什么新鲜蔬果,倒是枣儿味道还算不错……

这就是金象在到达米脂后,对三房处境的一个简单介绍,在给侯府报上的书信中,他将自己看到的打听到的表面情况做了个汇报。只能说他去的时候不对,既是寒冷的冬季,又正逢三房办丧事,主人秦柏无心理会庶务,主母牛氏病倒,两个儿子都不在家,两个儿媳一个死了,一个逃走,家里只能依靠虎伯夫妇打理,学生们又各自放假了,正是秦家大宅里最冷清的时节。金象起初又不大受待见,谁还好吃好喝地招呼他不成?等到过年时,他的待遇有所提高,各方面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却又忙着秦柏交代的任务,替三房打点出远门的杂事,哪里有空在信中写那么多琐碎的小事?

如此一来,姚氏便觉得三房上下都穷得很,三叔秦柏年轻的时候好歹也是侯门公子,锦衣玉食,结果为了娶三婶,却受了三十年的穷,真是可怜又可叹——这是受公公秦松错误言论误导的结果。至于牛家也是有家底的富商人家,三房有田产有店铺,几乎整个村子都是他家的佃户等诸事,姚氏全给忽略掉了。对她而言,这点家底对比侯府的家大业大,根本不算什么,三房顶多只是个温饱不愁的乡下小地主。若三房日子富裕,又何必叫两个儿子离家在外,在边关喝西北风?三叔秦柏更不必一把年纪了还收学生,赚那几个束脩钱了。

阴差阳错地,姚氏对三房有许多误会,因此在写信给金象,交代那几个执事婆子与丫头的时候,就特地嘱咐了,要让她们多给三房的女眷们说说京里的规矩,最好要教她们说官话,照着京里的风俗穿戴打扮,再做几身象样点的衣裳,千万别让她们顶着一付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模样进城,叫人看了,笑话承恩侯府。qiuyelou等到姚氏真的在枯荣堂前见到三房众人时,发现他们没有自己想象的村,气质似乎还可以,言谈举止也没什么土气,心里还在庆幸自己想得周到,执事婆子与丫头们办事稳妥呢。

因着承恩侯秦松和夫人许氏都交代过,一定要好好招待三房,不许有怠慢的地方,姚氏也有过心理准备,三房的一应用度,肯定都是长房出的,就没指望过三房还能拿出钱来。正因如此,当她听说长房不但要出三房那份钱,还要把整个丙字库的东西都给他们时,反应才会那样激动,因为她觉得自己太吃亏了。

如今她好不容易才把这种想法压了下去,想着只当是接济三房了,公公明摆着就是有求于三叔,自然少不了要给点好处人家。别说三房看起来似乎并不贪心,即使他家如二房一般难缠,她也要忍受的。秦含真的新屋子能费多少钱?几百两银子顶天了,又是自己女儿的愿望,花多少她都得认。可如今,三叔秦柏竟然提出钱由他们三房自己出,叫姚氏如何不意外?

三房真的有这个银子?还是为了赌气而打肿脸充胖子?

她迅速回想自己的言行,还有身边人的表现,以为是哪个没眼色的东西私下里给三房的人脸色看了,叫秦柏误会,忙赔笑道:“三叔言重了。大家都是一家人,哪有分什么你呀我的。府里各房有多少用度,公中出多少,都是有规矩的。三叔您应该再清楚不过了,不是么?三姐儿是家里嫡出的女孩儿,屋子如何布置,要多少花费,素来有旧例在。侄媳妇儿并没有添补什么,任谁来都挑不出错来。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您面前乱嚼舌头了?您千万别理会!府里人多嘴杂的,多的是不懂事的人乱说话。我们听见了都要教训的!您若遇上了这样的人,也不必费劲儿,只管告诉管事的去,自有人去处置那些冲撞了您的混账东西!”

她这般又骂又讨好地说了一大通,又笑着一伸手,亲亲热热地搂住了秦含真,道:“三姐儿长得这般可人,性情又好,我一瞧就喜欢了。二丫头又跟她一见如故,哭着喊着非要她妹妹搬来与她做伴。这原是我这个侄媳妇厚脸皮,特特请动了三姐儿,三叔三婶不说埋怨我害得您二位骨肉分离,反而把我当成是自家女孩儿一般的疼,我心里实在是感激得不行。给三姐儿布置屋子,不过是尽一点心意罢了,况且又不曾违了例。”

她压低了些许声量:“不怕三叔三婶见笑,我孟浪地说一句,二房的两个丫头住进隔壁桃花轩时,还不一样是公中出的银子?因嫌东西不好,今儿换套桌椅,明儿换一对古董花瓶,闹得一年到头都没个清静的时候。不是孩子不好,倒是做长辈的挑剔。那时候又有谁说这些东西是该各家各房自出的?二房如此,三房又怎好不照办?三叔三婶若较真了,非要照着规矩来,以二太太那性子,说不得就要在暗地里埋怨,说三叔三婶是故意给她添堵呢!她老人家平日里闲得很,整天就净琢磨这些有的没的了。其实我们哪里有过那么多想头?成天光是忙正事,就忙不过来了。”

牛氏早就见识过薛氏的难缠,今儿觉得自己又涨了见识,饶有兴趣地问:“她就真的那么厚脸皮?你们怎么也不跟她讲讲道理?”

姚氏拿帕子掩口笑道:“三婶您是个讲道理的人,却不知道这世上有的是倚老卖老的人呢。因着二婶守了几十年的寡,便自觉在这府里地位超然了,人人都得敬着她。从前还曾经当众抱怨过,说要是侯爷没从西北回来,承恩侯的爵位就该是大爷得了,是我们长房碍了她儿子的青云路。又说,同辈三兄弟,只有二叔死在了当年那场劫难里,旁人都活得好好的,二叔为圣上连性命都不要,圣上原该追封二叔一个爵位才是。都是亲兄弟,哥哥寸功未立便做了侯爷,弟弟封公封侯都是当得的,至不济也该厚赏妻小,而不是只赏侯府一家,却叫长房次次都占了大头……诸如此类的笑话,真是数不胜数。侯爷不好跟妇道人家计较,夫人又最是宽和不过的人,都懒得跟二婶理论。那是长辈,我们这些小辈又不好说什么,只能由得她去了。”

牛氏听得咋舌:“她倒也有脸说这些话,她当年自个儿弃了婆家,回娘家享福,等到婆家平反了,她又厚着脸皮跑回来说自己是秦家的寡妇。秦家能容她留下来,叫她一声二太太,就算是厚道的了。她倒还肖想起爵位来!就算这爵位不是秦松得,也该是我们老爷的,哪里就轮到二房庶支了?还想要单得一个爵位呢!她男人当年身体不好,本来在家时就病着,才会死在牢里,既没有受刑,也没比别人吃更多的苦。虽说人是死了,却也免了流放的苦头,还有人替他料理后事呢!做妻子的不反省当年为什么没好好照顾丈夫,害得他生病,倒觉得丈夫死了反而是功劳。她都不曾给她男人披过麻戴过孝,倒好意思发死人财。这般没脸没皮的,我们秦家当年平反后就不该认她才对!”

姚氏在旁连声附和。

秦含真听得目瞪口呆。不但是为二房薛氏的厚脸皮,也是为了姚氏的口无遮拦。这才是他们三房回到本家的第二天,她就这么坦率地跟他们说起了二房长辈的闲话,真的没关系吗?

秦柏大概也是觉得牛氏与姚氏越说越不象了,就咳了一声,阻止了她们进一步探讨薛氏极品表现的举动,对孙女儿未来新居的花费问题做了个结论:“侄媳妇照着公中的旧例,给屋子添置各样家具用品便是。含真的姐妹们用的是什么东西,她也用什么东西,不必有任何优待。至于摆设用的物件,我们三房自己来便可。你昨儿才送了几箱子东西来,如今正好用上,也省得一直压箱底了。”

姚氏想起那一库房的东西,心中一痛,勉强笑着答应:“是,三叔。”

离开明月坞后,他们又顺着夹道前行,穿过一处小门后,便是一条宽敞的过道横在眼前。这过道说是过道,其实道旁种了树,栽了花,每隔十丈远便有一座湖石点缀,还有小桥流水的造景,也颇为精致了。

姚氏指着右前方的一扇红漆大门道:“这里是花园。里头也有几处房舍,并不曾改建,只是重新翻修过了,倒也可以一观。还有几处花木颇为别致,很值得逛一逛的。只是今儿天色不早了,若把园子也逛完,天就该黑了,怕会耽误了三叔三婶的晚饭。不如改天挑个天气好的日子,三叔带着三婶专程来玩一天,更加尽兴些。”

牛氏如今跟姚氏混得熟多了,听了她的话便连连点头。姚氏又笑着对秦含真说:“你姐妹们平日里上课,就是在园子里。等你上了学,有的是时间去逛呢。”

秦含真有些惊讶,原来女孩子们上学的地方是在花园中,怪不得秦锦华会说,住在明月坞,上学比清风馆要方便呢。就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当然方便。

她回头找秦柏,想问问祖父,花园里是什么样子,却看到他站在一旁,两眼直盯着左手方向的一处大门,仿佛又陷入了回忆之中。只是看他的神色,不知道这回忆是喜悦的,还是伤感的了。

秦含真顺着秦柏的视线,看向那扇大门,小声问他:“祖父,那里是什么地方?”

秦柏幽幽长叹:“那是我姐姐的旧居,晚香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