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秦楼春 > 第六百零八章 节奏

秦楼春 第六百零八章 节奏

作者:Loeva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0: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含真招呼汧阳郡王妃孙氏喝了茶,吃了点心,聊了天,又带她逛了一会儿肃宁郡王府的花园。两人交流了一下彼此的日常喜好,决定以后有空再聚,又相约在八月某家王府的赏桂宴上再见,汧阳郡王妃孙氏方才尽兴地告辞了。秦含真亲自送她出了二门,给足了她脸面。

她道别的时候,还拉着秦含真的手道:“你我年纪相近,性情相投,若是能姐妹相称就好了。你唤我婶娘,总让人觉得怪怪的,好象把我叫老了一般,也显得没那么亲近。不如当着外人面的时候,你仍旧这般叫我,但只有我们俩相见时,你就唤我一声姐姐吧?”

秦含真笑道:“我对着您这么年轻美貌的脸,叫您一声婶娘,心里也觉得怪怪的,有些开不了口。只是规矩如此,我们私下若随意惯了,万一到了人前,习惯性地叫出来,可不得让长辈们挑刺儿吗?称呼只是一句话的事儿,你我情谊,原也不拘于这一句话。我们相处时,不讲究那许多长辈与晚辈间的繁文缛节就是了,怎么轻松自在便怎么来,称呼不过是小事儿。”

汧阳郡王妃孙氏顿时觉得这话合自己心意,笑着点头:“你说得不错,以后就这么定了,你可别跟我见外,叫我一声婶娘,便真个把我当长辈供起来了。那我可是不依的。”

两人说说笑笑地相互告别,秦含真又把她送上了马车,热情地将人送走了,方才回转。

然后她就立刻去找赵陌说话。

赵陌这时候正在别院那头,与几个属官说话,处理一些封地上的事务。属官们已经定下日期,准备要搬进郡王府这边了,但各人收拾屋子,也还需要些时日,因此眼下仍旧宿在别院里。赵陌与秦含真新婚已经半月有余,虽然仍旧如胶似漆,却也需得稍稍分心出来,处理一些公事了,不可能真的丢下正事太长时间,只顾着与新婚妻子过二人世界。

秦含真在别院找到赵陌的时候,他刚好将手头堆积的事务处理完,打算要回后院去,见秦含真来了,便高高兴兴地拉着她的手说:“天气虽然凉快下来了,但还不冷呢,咱们要不要搬回别院里住几日?中秋节将至,若是咱们就住这边,赏月别有一番意趣不说,跟祁哥儿一块儿吃饭,也方便许多。还有,若我们是住在这边,把二门关了,我们悄悄儿回永嘉侯府去,陪祖父祖母,还有岳父他们一块儿团圆,也没人知道,省得叫人说闲话了。”

赵陌果然心细,他发现了新婚这段日子以来,秦含真虽然与他一起生活得挺愉快,但还是会有不少地方觉得不习惯的,与娘家亲人见面的机会少了,心里也很想念。可她若要从肃宁郡王府回永嘉侯府,又不想走外头的大门,固然是可以通过郡王府西侧的长廊穿过前院,走过街桥到达别院,然后再转道后门前往永嘉侯府的花园。但一来这条路距离长不说,居住和工作在郡王府前院或别院的属官与下人们,总是会免不了撞见的。尽管他们都是忠心耿耿,不会随意说主母闲话,可秦含真总觉得很不好意思。

如果他们搬到别院住了,赵陌祭出“方便处理公务”以及“方便照顾幼弟”的旗号,便谁也不会挑剔的,反而会夸奖赵陌与秦含真夫妻俩贤明友悌什么的,而秦含真想要从别院回娘家,那就真是几步路的事儿了,抬抬脚就能走到,方便又省事。

别院后门的那条夹道,两边分别是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是一条断头路,平时再没别家人会经过。就连皇帝从前偶尔从后门去承恩侯府花园西面的秦皇后旧居晚香阁,也是走承恩侯府西北角的角门与青云巷,不会经过两家侯府之间的夹道。赵陌在婚后几日就把这条夹道的土地买下来了,他愿意与两家侯府共享,自然也没人会反对。如今夹道的开口处已经用木板墙封住,三家女眷相互串门子的时候,便再也不必顾虑路人的目光,也不必提前观察是否有外人经过。当然,这么一来,秦含真从后门前往娘家永嘉侯府或长房的承恩侯府,便也不会再被外人发现了。除非两家侯府有人向外泄露,否则谁会知道呢?

这是赵陌给秦含真准备的其中一个小惊喜。秦含真当然不会埋怨他乱花钱买了块没用的土地,反而高兴极了,那一晚还回给他一个“大惊喜”呢。

如今赵陌提出要搬回别院,也是处处为她着想,秦含真怎会不领情?她笑着说:“当然好了,郡王府虽好,但地方太大了,我住得还有些不习惯呢。当初别院刚建起来的时候,我来此参观,就想着将来一定要在这里住些时日。但成亲时已经入了秋,要在此避暑,就得等到明年了,到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是在京城,还是回了肃宁呢,我心里还挺遗憾的。你愿意让我不留下这个遗憾,我当然巴不得啦。”

赵陌笑着拉住她的手道:“咱们也不必太费事儿,叫人收拾些日常衣物用具过来就好,这边东西都是现成的,侍候的人手也有。若是临时缺了什么,打发人回郡王府去取就是了。”

秦含真对生活水准的要求是只要舒适方便,倒也不需要太多东西,便点头答应了。然后她又拉着赵陌坐下,让丫头们回避了,方才低声将方才汧阳郡王妃孙氏跟她说的话,转告给了赵陌。

说完后,她又道:“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虽然宗室女眷闲来无事嚼舌头,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非常常见,但京城里每天都有各种八卦,总有人重复议论东宫后院的闲言碎语,好象有些带节奏的嫌疑。特别是太后娘娘与太子妃娘娘之间的矛盾,还有太子妃娘娘不待见陈良媛,看重楚良媛什么的,这些闲话也说得太多了。我初时没留意,后来察觉有异时一回想,最初我听到有人公然宣扬这类闲话,好象就是在湘王府里,后来在另一家王府做客时,也听到别人这么说了,但那家王府的女眷多提了一句,说是在湘王府听闻的。我心想,湘王府的圣眷并不是太好,难不成是湘王夫妇心里对皇室有怨言,所以才在那里阴阳怪气吗?但今日听汧阳王婶说起,又觉得,即使湘王府是流言的源头之一,也不代表与湘王夫妇有关。那位陆四奶奶,就可疑得很。”

赵陌皱起了眉头:“赵陆?他不象是有这等胆子的人。”

秦含真道:“可是陆四奶奶的娘家兄弟可能与楚正方有关。若由此来解释陆四奶奶的消息来源,可以说得通。我只是心里疑惑,如果这些消息是楚家有意放出来的,他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楚正方和楚家能有今日,仗的完全就是太子妃娘娘。太子妃的名声被败坏,难道他们还能有好处不成?虽然楚家有个楚良媛,可是楚良媛未得宠的消息,连宫外都知道了,他们自然也是知情的。在楚良媛明确生下一位皇孙之前,楚家的翅膀还硬不起来呢,怎会在这个当口自毁长城?”

赵陌道:“这不可能是楚家指使的。若说是楚家的对头,我倒敢相信。楚正方在太子殿下身体痊愈、重拾权柄之前,并未得到东宫助力,却还是凭自己走到了高处。这样的人,不可能愚蠢到自毁长城。”

那秦含真就想不明白了:“既然不是楚家在背后捣鬼,那陆四奶奶又是怎么回事?虽然她喜欢嚼舌,可是她娘家弟弟才走了太子妃和楚家的门路,在城卫补了差事,转身就说起了太子妃的坏话,这也太白目了吧?难道她跟她弟弟不和?”

赵陌也觉得古怪:“这事儿我会让人去留意的。”然后又问,“你去过的几家王府,女眷们都爱议论东宫的闲话么?”

秦含真耸耸肩:“谁家的闲话都有人议论,只不过有些人特别喜欢拿东宫后院的事儿出来说罢了。哪怕原本只是在说其他话题的,也总有人会绕到东宫去。我可不觉得,这真是无心造成的局面。有些东西,一次两次是巧合,三次四次就是故意了。”

赵陌便道:“既如此,那我就找赵邛说说话。那是他的嫂子,跟他住在一个府里,想必查起来更方便些。”

赵邛真不愧是消息灵通的人士,才赵陌吃过一顿酒,两日后便有了回音。

陆四奶奶的娘家兄弟,确实是走楚家的路子,才成功在城卫补职,不必远迁到地方上去的。但他走的并非楚正方的路子,而是楚家旁支一个在城卫任官的子弟的门路。当然,后者倚仗的也是楚正方的权势,说陆四奶奶的娘家兄弟与楚正方有联系,也没什么错,只是这种七八品低价武职的分配,楚正方本人未必会关注罢了。

至于陆四奶奶对于东宫消息的来源,也确实有一部分,是她这个兄弟从楚家人那里听说的。楚家女眷除了楚正方夫人时常入宫去见太子妃外,楚良媛的娘家母亲、婶娘,也每隔半月会进宫瞧她一回,这是太子妃特别赏的恩典。因此,楚家女眷能知道东宫的消息,实在不稀奇。而由于楚良媛迟迟未能受宠幸,楚家女眷们心里也在为她打抱不平呢。她们有人埋怨太后不肯助楚良媛一把,也有人埋怨太子妃唐氏不够给力,当然也有人觉得楚良媛没用的。态度各异,议论也都不同。至于陆四奶奶听说后,是怎么形成那种论调的,那就不清楚了。

赵邛只道:“我这位嫂子,面上装得嘴甜,其实性子尖酸刻薄得很。自家过得不好,便看不得别人过得好了。人又愚蠢,不知轻重,只以为有了王妃宠爱,便无所顾忌。反正她如今已经被王妃罚禁足在家了,暂时不敢再轻狂,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赵陌谢过他,才打算回去告知秦含真结果,却见得阿寿脸色大变地飞奔来报:“郡王爷,宫里急报,东宫起火!”

赵陌大惊:“你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